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6594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例“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读书时,错字、丢字很多;

考试中,看错题,丢题。

其次,经常不愿意做那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

经常弄丢学习、生活用品,经常忘事、学习时不注意细节,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李某的注意力不集中严重,上课无法听课,手里玩铅笔,笔袋,水壶,老师督促他收起来,一会儿他又玩书,甚至下座位打扰其他同学。

父亲无耐,带他前来咨询。

(三)精神和身体状态:

精神状态:

感知觉尚可,思维逻辑正常,情感表达言行一致。

身体状态:

近期无重大疾病,无躯体异常感觉。

(四)社会功能状态:

上课不能专心听课;

做作业不能集中力量做完;

其次,经常不愿意做那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如经常弄丢学习、生活用品、经常忘事,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

我上课说话,老师讲课没意思,我不想听;

做作业麻烦,我不想做;

我不愿意做动脑筋的事。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

爸爸带领前来求助。

求助者虎头虎脑,皮肤黑中透红,身体健壮,身穿运动服。

此儿童意识清楚,讲话声音清晰,语言流利,无幻觉和妄想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很正常,只是谈到听课、做作业、考试、整理学习、生活用品时有不耐烦情绪。

父亲陈述:

老师说这孩子有注意力分散行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在家吃饭走神,要么边吃边玩,做作业不自觉,我坐在跟前他才做。

小时候父母离婚,爷爷奶奶太宠着他了,现在长大难管,很是让我着急,尤其最近一个多月以来表现更加突出,到底该怎么办呀?

老师反应:

四、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进行评估1、精神状态:

精神萎靡不振。

2、生理状态:

近期无重大躯体疾病,身体无异常感觉。

3、学习与交往状态:

上课不专心听课,学习困难,注意的指向和集中都有所欠缺。

4、相关资料:

父亲,小学文化,私营企业保安。

由于其父文化水平低,工作不称心,所以对孩子期望值较高,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5、心理测验: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结果显示:

 

IQ分值是90,属于平常偏低。

6、验证资料:

通过打电话与老师联系,证明父亲和求助者的陈述基本属实,提供的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7、寻找关键点:

该患者表层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

其真正的原因是父亲及老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够了解,对其期望值过高,导致教育方法不得当,只是一味地提要求,批评教育,鼓励较少,孩子对具体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8、问题的性质:

患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内在心理活动能够保持一致,人格无明显异常,因此根据郭念锋教授的病与非病三原则来判断,该患者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

9、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男,9岁,小学一年级。

(2)社会因素:

1)孩子从小父母离异上学前由爷爷奶奶抚养,较为溺爱。

2)七岁时,随父来市区的一所小学读书。

由于父亲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一味加压,导致孩子学习负担过重;

且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

3)学校方面,教育的方式不当,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且注意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不善于处理教材,批评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学生对学科的偏差,以至于注意力无法集中。

4)不良的环境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学习分心。

如在学校里,操场上体育课的喧闹声、窗外有人走动、某个学生迟到、教室有些学生随便说话等多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影响学生学习。

5)家长不经意的导向。

(3)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

1)对学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

缺乏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这就严重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更难培养学生学习的随意后注意。

2)学习上怕困难,没有一定的毅力。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遇难而退。

3)不能自律,抗干扰能力差。

在嘈杂的环境中,易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左顾右盼,爱管“闲事”。

因此,表面上看似在学习,实际上效果很差。

久而久之,造成注意的品质差。

4)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差,注意的范围窄,不善于调节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或称“感觉统合失调”

5)人格特征:

内向

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由于求助者年龄还小,适用于阳性强化法。

并且请家长和老师给予配合。

(二)鉴别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相统一,对症状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又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是心理冲突的常形,所以可以排除神经症。

3、由于求助者的行为反应仅一个多月,内容反应只对有关的人员,尚未泛化到其他方面,情绪反应可以理解,所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诊断:

对该求助者诊断为:

一般心理问题。

(四)诊断依据:

该求助者的“注意力分散行为”为近期发生,有现实刺激引起,反应强度可以理解,内容尚未泛化,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收集到的资料与评估诊断,同患者及其父亲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减少求助者的“注意力不集中”,提高求助者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目标。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咨询主要方法:

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

【行为疗法基础理论】

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

这种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应用就称为行为治疗,最初是通过华生等人对儿童的动物恐怖脱敏发展进来的。

根据这一原则而建立的第一个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是50年代由沃尔甫提出的,称为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

第二种成分是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在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矫正,应用于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

第三种成分称为认知行为治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思想的融合。

【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这种被称为“赏罚法”的行为矫正方法,完全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的求助者。

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

例如代币法,阳性强化法广泛应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矫治。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选择或更换咨询师;

(2)有权提出终止咨询;

(3)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1)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心理咨询时间和收费

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50分种。

收费:

每次100元。

七、咨询过程

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的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阶段: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的阶段(第1-2次)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注意对患者的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摄入性会谈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

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向求助者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

4)与来访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对来访者的心理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

6)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来访者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7)通过与父亲和求助者协商,准备运用行为疗法中的阳性强化法对求助的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进行矫治;

咨询作业,由父亲记录求助者“注意力不集中”相关情形。

(2)第二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第3-6次)

1)加深咨询关系;

2)第3次会谈与家长沟通,改变不良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对求助者采用阳性强化法,由父亲详细观察和记录“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并记录求助者感觉。

3)第4-6次会谈首先寻求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心等方法提高求助者的注意力。

谈话法,阳性强化法法。

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特长”效应。

1)通过与求助者协商,并取得其父亲与老师的配合,详细观察和记录“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

2)实施阳性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他核心的错误观念:

“注意不注意无所谓”。

3)正确的认识现状,分清是非,虚心接受错误,使他明白只有注意持久稳定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4)布置咨询作业:

与孩子一起玩“指挥交通”的游戏,让孩子扮演交通警察,事先约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6分钟的岗,时间到后才能换岗。

在游戏中,对注意力持续时间的要求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

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可以慢慢地将外在的游戏规则内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

把自己的感受纪录下来。

要求父子二人在家里每天交流,并由父亲对在校及在家行为与感觉进行记录。

5)首先取得有关人员的配合,运用消退疗法,对求助者的注意力不集中不予理睬,暗地里密切注意观察,期待其行为的转变。

当行为出现转机的时候要立即给以口头表扬。

这样,就会使他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奋发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