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6480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复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文档格式.doc

伤痕"

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

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

HurtsGenerations'

,即'

伤痕文学'

,因为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

暴露文学"

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伤痕文学"

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能:

宣泄"

艺术评价:

从艺术内容来说,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

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糅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并不高。

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

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

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

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当人们今天重审这批“伤痕文学”作品,人们会发现,无论当初的争论如何在肯定与否定中辗转,在审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之中,“它虽然力图挣脱,但在实际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旧的历史印迹。

过去的时代无论是在作家主体,还是在文本的主题话语,叙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辞等方面,均都体现出顽固不化的历史影响”。

而从政治审美形态来说。

“伤痕文学”无疑也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意志。

  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也围绕现实主义“真实性”诸方面展开了讨论,并在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中逐步深入。

现实主义复归的事实是当时审美“言说”的方式,这一言说对“历史”(文革)的审视,对自我的探求(反思),对未来的追求和前进(改革文学)都与当时政治言说是高度一致的。

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否认了文学作为政治传声筒的附属地位,却也明白,文艺在与现实相接的时刻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权势话语的囿限。

即便作为思潮存在的“伤痕文学”离开政治因素,不仅无从表述,也毫无意义。

“伤痕文学”的文化取值,政治选择与民众期望高度一致,文学言说与政治言说一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伤痕文学”后来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及冯骥才的作品普遍表现出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讨论,引发了19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的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文艺思想讨论和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

随着时代的反思,也许文学将进一步升华。

“文革”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

一个时代的代价不可能是单维度的,它在一个方面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给我们补偿。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

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

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

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

坏人做坏事"

,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

个人崇拜"

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

显得十分幼稚。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

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

另外,由于"

作者们关注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常常会压抑不住激荡的情感而跳出来对某个情节直接高谈阔论,表述自己疗救时弊的观点,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趋于肤浅。

第三,"

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鲁迅曾经说过,"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

其一,是表现灾难;

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

而"

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

这样,主人公就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

美的毁灭"

,只能引起人们"

兔死狐悲式"

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例如,在孔捷生的短篇小说《在小河那边》(1979,2)中,作者力图展现在文革"

血统论"

的错误导向下所造成的悲剧:

因父母被打倒,主人公严凉与穆兰受尽了折磨,他们在小河边相识并相爱结合了,幸福似乎降临在他们头上,然而他们却发现两人竟然是姐弟关系--历史把他们分开,历史又这样无情地捉弄了他们!

小说的悲剧色彩在这时达到了高潮,但在读者为这种"

乱伦"

惨剧叹息的同时却不能不感到其中过分的偶然性因素,这种刻意添加的悲惨无疑使作品显得虚假,同时也无法产生使人震撼的力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模式化的喜剧结尾。

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

写暴露"

、"

写悲剧"

的禁忌;

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

左"

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

前途光明"

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刚刚提到的《在小河那边》,在作品描写了一场"

惨剧后,笔锋一转,写到了四人帮被粉碎,姐弟二人得到母亲被平反的消息,母亲工作的银行也表示要将二人从农村调回,安排工作,最令人吃惊的是,从母亲留下的一封遗书中他们得知,原来穆兰是母亲在战争中抱养的女儿,与严凉并无血缘关系!

--一切的阴翳都被排除,正像小说最后两节的题目一样:

飞向光明"

鹊桥相会"

这种完满的"

大团圆"

结局无疑充满了人为的痕迹。

  又如,《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林中少年孙长宁带着老师的遗愿与笛声,在无法报名的情况下闯进了音乐学院的考场,并恰巧碰到老师的知己主考。

后者听着少年的笛声,仿佛看到了老朋友的身影,感到了老朋友生命的继续。

这个情节无疑暗示了少年前途的光明,但其中却不免因其过份巧合与顺利而显得不够真实。

总之,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

具有明显的局限,在新时期的文学发展中,它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它连接文革"

假、大、空"

文学与新的体现"

人"

的真实性的文学之间的过渡作用。

这种过渡性在冯骥才的《啊!

》以及金河的《重逢》等作品中表现十分明显,后者虽然被誉为"

的代表作,但却已经显示出反思文学的深刻力度。

2.反思文学:

本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的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

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

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

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3.改革文学:

众所周知,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

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

这就是风骚一时的'

改革文学'

,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我们可以将改革文学划分为'

农村题材'

和'

城市题材'

两大部分。

(一)农村题材: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

土地'

,因而1979年后,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掀起了一次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

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权后农民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在这期间,农村改革小说的代表作如:

高晓声的'

陈奂生系列'

、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贾平凹的中篇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