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6461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Word文件下载.doc

(铺垫蓄势,调动学生的情绪)

1、播放歌曲《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2、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离别的诗词。

3、师:

(多媒体:

多情自古伤离别)借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话“多情自古伤离别”,说明伤离惜别,自古皆然。

离别,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慰,是徐志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无奈伤感;

人生处处有离别,朋友之别,亲人之别,恋人之别·

·

有些离别,只是短暂的分开;

有些离别,转身即是天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就是这样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感人之作。

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这千古一别,去触摸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

二、作者介绍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做过屯田员外郎的小官,世称柳七、柳屯田,婉约派代表词人)

雨霖铃,取唐时旧曲翻制,源于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以寄恨焉”,其音颇为哀怨。

三、初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1、学生齐读全词;

过渡:

大家读了之后感觉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悲伤,孤独,难舍,寂寞),我们闭着眼睛,静静聆听作者的心声吧!

2、听录音;

请大家边听边勾画出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

3、配乐朗读:

(刘佳雯)请一位同学,根据刚才我们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录音,再来朗诵一下这首词,务必读出作者那种深沉难舍的感情。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经过刚才的诵读,相信大家对词中浓浓的惜别之情已有感受,我们也勾画了词中作者直接抒情的诗句,那么,哪句话最能表现作者离别时的心情?

(最集中,最概括)

明确: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板书:

多情自古伤离别)

2、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却为分别而悲伤。

正如苏东坡说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离别诗,我也搜集到了一些: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孟浩然: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但是,柳永的“伤离别”似乎更加的沉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天,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

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五、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品味情感

过渡:

那么,柳永和恋人的离别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我们首先来看上片。

1、既然作者的离别是在秋天,我们来找找,词的上片,哪些句子是写景的?

哪些句子则是抒情的?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寒蝉,秋天的蝉,给人以凄凉之感,“晚”,则点出了时间;

长亭,是古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这一意象被经常用在离别诗中,比如李白: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对长亭晚”,暗示将有离别。

暮色四合时,骤雨初歇,寒蝉悲鸣,作者就要离开自己的恋人了。

这几句诗,汇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

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烟波,暮霭,沉沉,着色一层深似一层,色调灰暗压抑;

千里,阔,一程远似一程,极言别后相距之远。

一路走去,烟波浩渺,暮霭沉沉,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不但写出了天涯相隔的距离,也写出了对未来的担忧,是未来人生的写照。

作者将分别后的思念化作千里烟波和沉沉暮霭,既烘托出了离别时沉重的心情,又渲染了气氛。

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

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明确:

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

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

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明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指名回答:

这句话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说说你的感受。

临别时,深情的拉住爱人的手,彼此已是泪眼朦胧,心中有万般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欲说时,却是哽咽难言,只是彼此握着对方的手,深情对视,泪眼婆娑。

这一幕,真是胜过了千言万语。

(1)执手:

这是很温暖美好的两个字,相爱叫牵手,古人写爱情最美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此刻执手,却是要永久分别。

从“执手”能感觉到他们相爱至深,更能感受到他们的难分难舍。

(2)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

(3)此时无声胜有声:

面对分别,主人公没有哭的死去活来,没有离别时的千叮咛万嘱咐,无限柔情,都定格在了这样一个无声的画面里。

主人公内心可能已是翻江倒海,已是肝肠寸断,但是作者却截取了这无声的一幕,恰恰获得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以诗解诗: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过渡:

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其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

(别意深)

6、如果说上片是写离别情景,下片又是写什么的呢?

(相思苦)

明确:

写分别后的思念,是作者的想象,并非实写。

7、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到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举手回答+指名回答)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2)、“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作者酒醒时已是清晨,说明醉了整整一晚,醉得不省人事,“酒醒何处?

”诗人再发问,离开你,我会去哪里?

会是什么样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已不是真实具体的地方,而是借景抒情。

晓风凄清,残月依稀,杨柳轻摇,这是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作者孑然一身,回忆远去的爱人,远去的繁华,心头怎能不惆怅感伤?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

恋人离开,百无聊赖。

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时光流逝,伤痛在心中积淀,以后的岁月里也是良辰美景虚设,伊人逝,景空在,有景无人赏,有情无人诉,这种执着的痴情和长久的相思犹如元稹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一样让人唏嘘感动。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如果世上曾有那个人出现,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4)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

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无话可说,承载的是离愁,悔恨,内疚,那么无人可说,则直接指向了柳永未来的空白和虚无。

这是怎样一种思念,怎样的一种孤独!

六、拓展活动

为全词拟一个题目

七、总结:

八、板书设计

多情自古伤离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