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307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docx

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

 

2019年美国资管机构市场格局与成功模式分析报告

 

2019年6月

一、行业规模:

美国资管业规模约70万亿美元

1、2012年美国资管业规模约54万亿美元

美国金融研究局研究显示,2012年底美国资管业规模约54万亿美元。

美国金融研究局(OFR,OfficeofFinancialResearch)曾在2013年9月发布的《AssetManagementandFinancialStability》对美国资管行业全口径管理规模进行了初步统计,约5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12月底,未剔除重复统计)。

该规模与美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存量规模较为接近,占GDP的比例约3.3倍。

2、2018年美国资管业规模约71万亿美元

结合部分估算数据,2018年底美国资管业规模约71.5万亿美元。

采取类似OFR的统计方法,结合部分估算数据,我们估测截至2018年底,美国资管行业全口径管理规模约71.5万亿美元(未剔除重复统计)。

该规模与美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存量规模(73.3万亿美元)基本相当,占GDP的比例约3.5倍。

注:

1、美国注册投资顾问独立账户和银行控股集团及银行2017年、2018年的管理资产规模均为估算值(假设其规模增长率与美国保险金融资产增长率一致)。

2、截至2012年底,美国寿险和产险公司金融资产规模合计为8.308万亿美元,与OFR统计的资产管理规模(8.1万亿美元)相差不大,我们认为两个维度统计的规模基本接近。

3、美国私募基金公司2018年规模数据截至第3季末

二、市场格局:

Top20占比近半,被动投资发展迅速

1、美国在全球头部资管机构中份额超过50%

全球前500大资管机构中,美国资管机构份额超过一半。

根据WillisTowersWatson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球Top500资管机构合计管理规模约93.8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资管机构195家,管理规模49.9万亿美元(占比53.2%),欧洲资管机构161家,管理规模29.9万亿美元(占比31.8%),其他地区资管机构144家,管理规模14万亿美元(占比14.9%)。

从全球前50家资管机构来看,美国资管机构管理规模份额占比更高,为63.3%。

2、美国TOP20资管机构占美国市场份额近半

美国前20家“头部”资管机构市场份额近半。

截至2017年底,美国TOP20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35.3万亿美元,在美国资管行业中的规模份额(48.4%)接近一半。

行业集中度缓慢提升。

2012年至2017年,美国TOP20资管机构规模份额从42.6%增至48.4%。

3、美国TOP20以独立型资管机构为主

美国前20家以独立型资管机构为主,其规模占比超过60%。

从数量来看,2012~2017年,美国前20大中,独立型资管机构为10~11家,银行系资管机构为6~7家,保险系资管机构数量2~3家。

从规模来看,独立型资管机构在前20大资管机构占比约60%。

从2017年单一机构平均管理规模来看,独立型资管机构最高,为2万亿美元;银行系为1.6万亿美元,保险系为1.1万亿美元。

4、被动型产品发展迅速

美国公募基金中被动型产品份额占比超过30%。

根据美国ICI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指数型基金和ETF规模分别为3.32万亿美元和3.37万亿美元,两者合计6.69万亿美元,占美国公募基金规模31.26%,占美国长期共同基金(不含货币基金)36%。

近20年美国被动型产品发展迅速。

近20年,被动型基金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7%,其中ETF发展更快,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27.4%。

根据WillisTowersWatson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球前500大管理有被动产品的资管机构中,被动投资产品规模为6.24万亿美元,占该部分机构整体规模的22.42%。

该比例从2013年以来约增长了3个百分点。

注:

美国公募基金包括共同基金(MutualFund)、ETF、封闭式基金(Closed-EndFund)、单位投资信托(UnitInvestmentTrusts)

5、被动型产品以权益为主,风格细分、多元化

被动型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绝对优势。

在美国被动型基金产品的内部结构上,虽然权益类产品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截至2018年底,ETF和指数型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比均接近80%。

在被动型权益类产品内部,对标国内指数的产品规模占比达到70%~80%。

被动型基金风格进一步细分和多元化。

仅20年,非权益类被动型基金(债券、商品及混合类)份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国际型权益类被动型基金份额也出现了增长。

基于标普500以外的各类细分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份额也呈现增长态势。

三、发展环境:

监管、投资者、投顾、市场四位一体

1、公募基金:

美国资管业发展历程的缩影

公募基金已成为美国资管业规模最大的品类。

截至2018年底,美国71.5万亿美元的资管规模中,美国公募基金(包括共同基金、ETF、封闭式基金、单位投资信托)占到了30%,加上独立账户,SEC注册投资公司管理的规模占到46.6%,远超过银行资管(21.1%)和保险资管(13.8%)以及私募基金(18.5%)。

美国公募基金规模由1940年4.5亿美元增至2018年21.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4.8%。

根据美国ICI的数据,1940年美国公募基金规模为4.5亿美元,1980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199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6年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1940~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8%;1978~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

2、美国公募基金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结合美国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率、经济发展背景、监管政策变化和证券市场发展变化等,美国公募基金业发展至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初期发展(1970年前)

(2)停滞和转型(1970~1981年)

(3)黄金时代(1982~2000年)

(4)指数投资兴起(2001年至今)

3、“监管、投资者、投资顾问、市场”四位一体

(1)监管模式:

功能监管+机构监管

功能监管:

共同基金统一接受美国SEC监管,私募基金向美国SEC注册。

美国各类资管机构(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管理公募基金,必须成为美国SEC下的注册投资公司,统一接受美国SEC监管。

管理规模在1.5亿美元以上的私募基金公司必须向美国SEC登记。

机构监管:

银行和保险管理的以非公开募集为主的资管产品,分别接受美联储和美国保监会监管,商品交易顾问接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监管(但其管理的公募基金也需同时在美国SEC注册)。

(2)投资者:

美国家庭广泛参与、长期导向

超过40%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

根据美国ICI的数据,1980~2000年,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的比例从5.7%快速增长至45.7%,此后基本维持在该水平附近。

截至2018年底,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中,67%的家庭将超过50%的金融资产配置共同基金。

美国家庭持有的共同基金大部分通过养老金账户参与。

截至2018年底,美国家庭持有的共同基金规模约15万亿美元,其中持有长期型基金(Long-termfund,除货币基金外的共同基金)13.86万亿美元,持有货币基金1.94万亿美元。

在持有的长期型基金中,约56%通过退休金账户(主要为IRA和DC计划,两者分别为3.71、4.06万亿美元)。

(3)投资顾问:

买方视角更好体现基金投资者利益

美国家庭较多通过专业投资顾问投资共同基金。

根据美国ICI的数据,2018年,持有共同基金的美国家庭中,约80%全部或部分通过雇员赞助的退休金计划参与,约63%全部或部分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约43%同时通过两种方式参与)。

而在全部或部分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的家庭中,40%完全通过专业投资顾问的方式参与,38%借助专业投资顾问、基金公司和证券经纪商的综合建议参与。

专业投资顾问的买方视角能更好维护基金投资者利益。

与国内主要通过基金销售机构参与公募基金的方式不同,美国家庭多数通过投资顾问参与公募基金。

与销售机构的卖方视角和佣金模式不同,投资顾问从买方视角提供投资建议,并向基金投资者收取一定费用,能更好维护基金投资者利益。

(4)证券市场:

股市“长牛/慢牛”、证券化率高

美国股票市场整体呈现“长牛/慢牛”格局。

美国经济长期增长、成熟的监管体系、机构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丰富的对冲工具等因素共同促使美国股市呈现“长牛/慢牛”格局:

(1)熊短牛长,长期而言股市不断创出新高;

(2)波动相对较低。

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具有较高的证券化率。

四、成功模式:

美国“头部”资管机构的主要特征

注:

Nuveen于2014年被TIAA-CREF(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收购

1、美国2017年前20大资管机构

主要数据截至2018Q4。

注:

1、该占比为在公募基金规模中的占比(公募基金占全部产品规模的85%)。

2、机构占比中不包括规模占比为31%的ETF。

3、WellingtonMgmt.曾为上市公司,1979年私有化为合伙制企业,以减轻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专注于资产管理以及以长期角度进行投资。

4、高净值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纳入个人投资者计算。

2、分析视角:

八大维度

(1)投资能力:

长期出色的投资业绩是成功关键

深度研究,长期视角,激励机制

(2)上市安排:

私有化具有更好的长期视角、利益一致性

独立型资管机构上市和非上市数量各半,综合型资管机构以上市为主。

在美国前20大资管机构中,独立型资管机构11家,其中6家已上市;综合型资管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9家,其中8家已上市。

上市对综合型资管机构是更好选择,但对独立型资管机构未必尽然。

从独立型资管机构的平均管理规模来看,未上市公司高于上市公司;分别剔除贝莱德和先锋集团后,未上市公司规模优势更为明显。

上市有助于扩大品牌知名度和融资并购,但资本市场的短期诉求可能与基金投资者和公司长期利益产生冲突;不上市更利于管理层利益和公司绑定,更好的从长期角度维护基金投资者和公司利益。

(3)产品布局:

被动投资规模效应强、建立竞争优势的壁垒较高

被动投资为主的机构数量少,但单一机构管理规模巨大。

在美国前20大资管机构中,规模排名前3的机构分别为贝莱德、先锋集团、道富环球,均以被动投资为主(其余17家机构均以主动投资为主),平均管理规模4.7万亿美元,远超主动投资为主的机构。

被动投资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

(1)被动投资以量化\系统化投资为主,在投研“宽度”上更具优势,可以支撑更大规模;

(2)被动型产品费率低廉,规模越大,低费率优势越明显。

三大被动资管机构发展各有特色:

(1)贝莱德:

外延扩张(收购BGI的被动投资部门)+金融科技基因(Aladdin系统);

(2)先锋:

极致的低成本理念(基金持有人即股东,收费仅覆盖运营成本);(3)道富环球:

出色的产品创新能力(美国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和ETF均由道富环球创设)

(4)产品策略:

多产品线布局,各有侧重

全产品线布局,提供多样化产品选择是共同特征。

独立型资管机构多数聚焦股票、债券型产品。

9家可统计的独立型资管机构中,7家股票型产品规模占第1位(仅Nuveen和LeggMason以债券型为主)。

综合型资管机构各有特色,基于自身优势有所侧重。

6家可统计的综合型资管机构中,SSGA、NorthernTrust以股票型为主(被动型产品占比较高),Prudential(保险公司)和GoldmanSachs(投资银行)以固收型为主,BNYMellon(商业银行)以负债驱动型投资为主,JPMC(商业银行)各策略产品相对均衡。

(5)客户结构:

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客户定位

主动投资为主的资管机构中,个人客户为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