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0104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docx

第一二章劳动价值理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一、政治经济学学科名称的由来

古希腊—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

最初使用政治经济学的,是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孟克列钦,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超越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家庭管理范围,是探讨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于1767也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著书。

此后,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广泛使用。

马克思:

现代经济的真正科学,是在理论考察由流通领域过渡到生产领域后开始的。

马克思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著作《政治算术》称为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形式。

清末,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但译名五花八门。

最先把economy译为“经济学”的是日本学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开始采用,但解放前后不同。

二、经济学的分类

1、理论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科学的原理,着重从整体上或全局上去把握经济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2、应用经济学—侧重于现实经济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讲求实用和实效。

发展较快和丰富。

凡构成国民经济各个局部运动的一些经济过程和经济问题,都在研究之列。

A.部门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各个具体部门的运动过程;

B.专门经济学----领域经济问题。

C.综合经济学----国民经济总体运动中的一些综合性因素和问题。

3、技术经济学—对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性和方法性的研究,还包括一些从自然科学中移植过来并与经济相结合的带有一些方法论的学科。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一、存在条件

(1)社会分工

(2)利益差别

二、不可逾越

(1)社会经济形态

(2)社会经济类型

第二节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物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不同的物;同一物)

*使用价值不仅表现为一定的质,还表现为一定的量。

但只有同质的使用价值才能进行比较。

*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完成。

2、交换价值和价值

10尺布=1件衣服

是什么因素使不同的物可以进行比较呢?

——“共通物”!

这种共通物使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来衡量它们的量的多少。

商品的交换价值有什么决定?

(1)商品效用论(阿奴西卡与妻子下棋)

(2)供求决定论

隐藏在不同商品中间的共同点,不可能是商品的天然属性。

如果抛开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共同的属性,即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人类的脑力和体力。

●这种抽象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产品中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价值—“幽灵般的对象性”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表现:

(1)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必须有价值;

(3)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矛盾表现: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通过交换体现);

(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是历史的范畴。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缺一而不能称其为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二、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体现着商品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商品的社会属性。

(不能仅仅理解为纯生理意义上的劳动力的耗费。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

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2、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全部重要问题的枢纽点。

三、价值量

1、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

**成正比。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含义

比较—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换算的。

区别是相对的。

3、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含义表示方法与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具体劳动的效率,而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抽象劳动的数量。

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总是相等的,而它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则会不同—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增加,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越少;反之,越大。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私有制

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社会分工

 

第三节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商品使用价值——自然形式—自然属性可以直接接触和感觉

价值——社会形式—社会属性只有在商品和商品互相交换的社会关系中才显露,因此,交换价值就是价值的表现。

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切商品都用货币表现自己的价值,这只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

当我们从最简单、最原始的价值形式出发,探索价值形式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就昭然若揭了。

价值形式演变的四个发展阶段: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一面镜子)

原始公社后期

公式:

1只绵羊=2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即,它的价值是在别的商品(斧子)上相对地表现出来的,故称相对价值形式。

*斧子处于被动地位,它只是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材料;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材料;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材料。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绵羊,不仅要表现要自己的价值,而且要表现自己价值的量。

(对等关系)

**通过分析可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只是直接当作使用价值,其价值要通过另一个商品才能表现出来;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其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另一个商品的价值的材料。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内部的一系列矛盾,就表现在两个商品之间的关系上,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就转变为两个商品的外部对立。

简单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早阶段,但它已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

因为其他价值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大、发展和转化而来的。

解决了这个形式中的困难,也就可以解决一切价值形式的困难。

**局限性:

仅是胚胎形式,价值的表现很不充分。

一方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其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价值只是同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区别开来,还没有充分表现价值是同一的人类劳动这一本质;另一方面,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对一种商品充当等价物,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本质尚未充分表现。

2、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多面镜子)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商品增加------一种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个商品上,而是表现在许多商品上。

公式:

2把斧子

一只绵羊=50斤谷子

60尺麻布

5分黄金

……

**绵羊的价值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其他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作为等价物出现的也不是斧子一种,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商品,——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它不是同一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相等,而是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相等;同时,各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经过无数次交换和反复的比较,也就自然地和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的比例更加接近,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来了。

**局限性:

商品价值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每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都要通过一个无穷无尽、各不相同的特殊的等价序列来表现,与此相应,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无数的特殊等价序列并列着,彼此互相排斥,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等价形式,致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多种商品,一面镜子)

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比较乐意接受,如绵羊—实际上发挥了媒介物的作用,从而直接的物物交换逐渐变成了通过媒介的交换。

公式:

2把斧子

50斤谷子=1只绵羊

60尺麻布

5分黄金

之所以叫做一般价值形式,是因为一切商品的价值,现在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唯一的、同一种商品上(如绵羊),价值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因而价值表现得简单化了;又因为价值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所以价值的表现真正统一了。

正因为是简单的和共同的,因此也就是一般的。

**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一般价值形式并不是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反映了本质的变化—在扩大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有许多等价物,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出现了共同的统一的等价物。

这个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过去商品交换是两个商品直接交换,现在则是通过第三个商品作媒介进行交换。

而这第三个商品是整个商品世界中公认的一般等价物,这就进一步表明了商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方便了交换,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

显然,这里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不过最初等价物还没有固定。

4、货币形式(所有商品,公用镜子)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商品交换的发展,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

当某种特殊商品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并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了。

一般价值形式也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公式:

2把斧子

50斤谷子=5分黄金

60尺麻布

1只绵羊

……

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不同的只是由贵金属黄金或白银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原因:

黄金与其它商品有质的同一性,作为人类劳动的凝结物,自然可以用来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此外,具有优越的*自然属性。

(美拉尼亚岛的狗牙;雅浦岛的石头)

所以,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交换的产物)(适合于充当)

**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

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

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货币);另一极是货币,它们直接以价值的化身出现,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

——由于货币的出现,就使商品的内在矛盾,从简单价值形式时的商品与商品的外部对立,发展为现在的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了。

——现在,一切商品都必须转化为货币,它的价值才能实现;一切具体劳动都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一切私人劳动也都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取得社会承认。

货币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神秘性

货币的本质:

货币作为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它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与货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则直接代表价值而存在,作为人类劳动的产品,它本身直接体现社会劳动;

第二,货币有双重的使用价值,一方面作为商品,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取得了一种由它作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职能而产生的使用价值,即有与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原来是一种普通商品,只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它才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由于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就使得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

所以,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的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