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域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旅游产品与项目规划、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重要内容。
第5条
规划依据
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GB/T18972-2003
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8.“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
9.“江苏省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
10.《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2001)
11.《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2)
12.“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2001)
13.“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2001)
第6条
规划范围
包括无锡市行政辖区内的2市7区,即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新区、滨湖区、锡山区、惠山以及江阴市和宜兴市,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
第7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03-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
第8条
主体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1.以太湖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组成的风景名胜资源以及古吴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和江南民乐文化等是无锡市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主体旅游资源,其中古吴文化和江南民乐文化具特异性和垄断性。
2.主体旅游资源开发近期以观光旅游为重点方向;
中期以休闲度假类和生态类旅游为重点方向;
远期以文化类、商务会议会展类旅游为重点方向。
第9条
区域定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黄金旅游轴线和京杭大运河旅游线的交叉点和核心,环太湖旅游区的核心、龙头和旅游组织中心。
第10条
性质定位
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会议(会展)为主导方向,以东亚太区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客源市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会展)胜地。
第11条
旅游业的产业目标
近期旅游业成为无锡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9-11%;
中期成为增长型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2-16%;
远期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4-24%。
即实现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从“三产中的支柱产业”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从“一般旅游目的地”到“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的三大跨越。
第12条
游客数量目标(表1)
表1
无锡市旅游游客接待目标(单位:
万人次)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总游客量
1600-2020
2150-3510
4800-8450
国内游客
1500-1950
3300-2500
4500-7800
海外游客
70-75
210-150
300-650
第13条
旅游收入目标(表2)
表2
无锡市旅游收入目标(单位:
亿元)
旅游总收入
190-240
400-520
960-1700
第14条
品牌目标
举全市之力,将五里湖风景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以此为核心和龙头,形成“二古(古运河、古吴文化)”、“二湖(蠡湖、太湖)”、“陶(宜兴陶瓷)村(华西村)曲(二泉映月)”七个精品旅游系列。
第15条
旅游区(点)等级系列目标(表3)
表3
无锡市旅游区(点)等级目标
等级
旅游区(点)名称
合计
国家级5A
灵山景区、鼋头渚景区、锡惠公园、蠡湖景区
4
国家级
4A或3A
寄畅园、梅园、蠡园、三国水浒城唐城景区、善卷洞景区、鹅鼻嘴公园、古吴文化旅游区、华西特色村镇与海澜等产业观光旅游区、马山旅游度假区、古运河民俗旅游带、惠山古镇景区、徐霞客故居与旅游文化景区、唐城景区、玉女山庄
14
第16条
生态与旅游环境目标
无锡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的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无锡市旅游环境总体达到舒适、康益和安全。
第17条
社会目标
1.改善无锡的形象,提升无锡的著名度;
让无锡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无锡;
增强无锡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提高无锡居民的素质;
改变人们的观念意识;
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2.直接就业岗位:
2005年为9.5-12.0万人,2010年为16.0-21.8万人,2020年为24-42万人。
第18条
文化目标
旅游业的发展要形成和强化无锡的特色文化。
第三章
旅游发展战略
第19条
总体战略——资源整合与形象重塑
以打造世界级或国家级精品旅游项目为目标,以优质资源品质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历史文化为无锡旅游资源整合的主线脉络、风景名胜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方向、休闲内容策划与度假环境营造为重点,对各类旅游资源和分散的旅游区(点)围绕其主题创意进行设计与整合。
通过风景、历史文化、休闲度假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开发,以太湖山水、江南水乡的地域自然特色(形象背景)、吴地历史文化与江南民俗风情的旅游产品(形象主景)塑造“风景旅游城市和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无锡旅游新形象。
第20条
资源整合战略
1.以资源集聚区(带)进行资源整合
通过蠡湖风景区将古运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与环太湖湖滨带风景旅游资源联结为有机整体进行整合,形成无锡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的主要地域。
环太湖旅游区、带,将其从里到外分成两个层次:
蠡湖(五里湖)地区,包括鼋头渚景区,集自然山水、风景园林和历史文化于一体,是无锡风景旅游城市的主要依托,太湖地区风景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且地域尺度适宜,位置居中,又有太湖旅游区和古运河旅游带的烘托,是无锡风景游览的主要吸引物;
太湖地区,按资源密度、类型和开发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梅梁湖地区和外围太湖地区。
梅梁湖地区,包括马山度假区、西十八湾、锡惠景区、湖东十二渚、拖山岛及其围合的水域,依托城市,环境较好,交通便捷,风景优美,地域尺度中等,主要发展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等旅游产品;
外围太湖地区,烟波浩淼,水光潋滟,是生态观光和水上健身运动区域。
2.依托核心资源区进行资源整合
以泰伯墓、庙为中心,包括伯渎港、荡口古镇等组成的古吴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
华西村、海澜、阳光等现代吴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
江阴长江大桥、江阴战争文化、江阴要塞森林公园等组成的长江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
宜兴陶都、近现代史迹文化资源集合区;
宜兴竹海、善卷洞、玉女潭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集合区,可分别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3.以旅游线路进行市域资源的整合
主要是通过历史文化观光游览和专项旅游线路将上述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一些独立的资源点整合为时空连续、不断演进的动态整体,突出无锡旅游的特色与主题。
4.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
对以二泉曲为代表的江南民乐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依附的实体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第21条
形象重塑战略
重点营造沿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带,挖掘历史文化与近现代文化,重塑无锡文化名城,为特色风景旅游城市和著名休闲度假胜地配套建设旅游设施与服务,使城市功能旅游化、休闲化,树立无锡“山美、水美、城美”的“中国美都,太湖明珠,魅力无锡”旅游新形象。
第22条
旅游产品提升战略
从观光游览、主题公园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会展)扩展;
从太湖自然山水观光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方向延伸;
从太湖湖滨地区为主向无锡城区、郊区和宜兴、江阴等地域联动;
从自然风光、物质文化向自然风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并重方向转变,保持无锡自然生态和文化的多样性;
从单一性的观光游览旅游产品向观光游览、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综合性旅游产品方向发展。
第23条
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构建两大核心旅游区(无锡都市旅游区、太湖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两大次核心旅游区(宜兴自然生态-陶瓷文化旅游区、江阴现代吴文化旅游区),形成三片连线、各片成环的旅游精品线路,巩固并形成14个以上国家级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精品项目,培育1个一级(无锡市区)、2个二级(江阴城区、宜兴城区)旅游组织中心。
1.无锡都市旅游区
以风景名胜都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古吴文化、产业观光和旅游服务基地为主体,目标是建成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内一流的多功能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延伸表现为民俗民风、近代民族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摇篮。
2.太湖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
无锡市的观光、休闲和度假中心,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集中展示太湖风景名胜和现代影视文化,是无锡市的龙头旅游区。
3.宜兴自然生态-陶瓷文化旅游区
以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和陶艺文化旅游为重点,同时为配合实现无锡作为长江三角洲休闲度假胜地目标,辅助性地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以及生态旅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4.江阴现代吴文化旅游区
以现代产业观光游览为主体,包括古镇观光、要塞文化观光和修学旅游等项内容,辅助性地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都市旅游以及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第24条
对策措施
1.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培育旅游规模企业;
2.以“太湖牌”为基轴,搞好旅游品牌建设;
3.以“运河歌”为重点,营造无锡城市的景观与环境;
4.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级、国家级水平的旅游景区精品;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旅游错位竞争;
6.以增加消费为目的,提升旅游运行质量;
7.以城市建设为重点,营造旅游发展环境;
8.以区域合作为基础,拓宽旅游发展空间。
9.延长旅游产业链,培养旅游大产业。
第四章
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规划
第25条
主体旅游产品
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议与会展旅游、文化旅游和都市旅游五大类为主体旅游产品。
第26条
功能性旅游产品开发
1.观光旅游:
包括自然山水观光、风景名胜观光、文物古迹与宗教场所观光、江南水乡风情观光、都市观光、生态观光和产业观光等。
2.度假旅游:
以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度假为主。
重点地域包括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宜兴山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