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99482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你能说一说自己或者某个同学站在课间操队列里的什么位置吗?

(2)在描述位置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哪些词?

2.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描述位置。

(二)展开“科学实践”活动

在课页引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

1.提出问题。

(1)提问:

现在,谁能说一说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

(2)学生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

(3)谈话:

刚才在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时,一部分同学说“我坐在教室的前面”或者“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另一部分同学说“我坐在教室的右面”或者“我坐在教室的左面”,还有的同学说“我坐在第三列”或者“第四排”。

但是这些描述都不够明确,也就是没能很明确地描述出每位同学所做的具体位置。

看来我们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时,用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位置呢?

2.以自己为基准描述位置。

坐在教室的位置上,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

(2)学生活动。

学生试着用“我的前面是·

·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来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

3.以别人为基准描述位置。

(1)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现在,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谁来准确地描述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位置了,那么,如果把自己换成另一位同学,你能说一说他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吗?

他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教师先指定一位学生,让其他学生通过方位词来描述这位学生的位置。

再让学生任选另外一位学生,利用方位词来描述那位学生的位置。

4.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在学生练习用“前”“后”“左”“右”等描述位置时,教师从讲台位置走到教室的后部。

现在,请你转过身来,再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活动,学生发现当面向教室后面时,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发生了变化。

(3)教师总结:

当你面向讲台时和面向教室后面时,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会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这些同学在教室里的实际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样我们就发现:

在使用前、后、左、右等词描述位置时,必须先明确自己的朝向。

5.学生做“找位置”游戏。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找位置”提示条,提问:

现在你能根据对于一个位置的提示,在教室里找到这个位置吗?

(2)学生左游戏活动。

(3)活动后,教师提问:

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位置的?

(三)“拓展与应用”活动

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学校操场周围物体的位置。

1.提问:

请你站在操场上,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学生活动并描述。

3.进一步提问:

请你站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描述教学楼或其他物体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活动并描述。

2.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

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

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

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

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预设8分)

1.太阳从哪里升起?

(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

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

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

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

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

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

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

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

(预设5分)

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早、午、晚,什么时候最热?

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五、板书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

太阳在东

中午:

太阳在南

傍晚:

太阳在西

一天中最热的时间:

中午

3.我在哪里

1、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够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3、意识到定性描述物体位置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意义;

通过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生活。

教学重点:

能够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教具

游戏道具、图画纸、彩笔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游戏导入:

1、玩贴鼻子的游戏。

2、同学们齐心协力合作完成游戏。

一名学生贴鼻子,其他同学帮忙,共同完成。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1)自由描述。

引导学生以教室为活动场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学习绘制平面图。

(3)交流评价。

2、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1)指出活动指向:

描述教室、操场、旗杆、实验楼、厕所、办公楼等的位置。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2)总结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

引导学生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强调绘制平面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导游活动

情景:

假如今天家长要来开家长会,你如何把家长顺利的引导到教室呢?

4、绘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图。

(1)展示样板。

为学生展示几个简单的房屋布局平面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绘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图。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自由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学习绘制平面图。

3、同学们交流评价。

4、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5、总结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

6、绘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图。

(1)目的是为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因为同学之间进行游戏,兴趣比较浓,开展室内活动,学生参照物比较熟悉,且能够全员参入,活动比较充分。

(2)意在提示学生利用平面图寻找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研究了怎样描述不动的物体的位置。

那么,你想知道轮船在大海的位置吗?

应该如何确定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我们回遨游太空,那怎样描述飞船和火箭在太空中的位置呢?

1、思考怎样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

意在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和总结,进一步归纳整理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第二单元磁铁

4.认识磁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指导学生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发现磁铁有两极;

磁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磁铁的广泛应用,逐步发现磁与电的密切关系,为今后进行电与磁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

为什么两极磁性强。

器材准备:

1.演示实验用:

条形磁铁二条。

2.分组实验用:

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二块、玩具小车、环形磁铁二个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各类磁铁。

师:

观察教学用的条形磁铁,表面涂了什么颜色?

 

上面标了什么字母?

明白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

(二)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师:

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说说有什么发现。

磁铁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

它与方向有什么关系?

(磁头一端总是指南)

2.学生分组观察悬挂着的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道理。

(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等)

小结:

原来磁铁又指南北的性质:

用“S”和“N”表示。

(三)指导学生认识系统两极的相互作用。

1.出示另一块磁铁,分辨磁铁的南北极。

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悬挂的磁铁,会怎么样?

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经验。

2.探索:

二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3.学术讨论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所需要的工具。

4.分组实验:

每种方法都实验3次以上,把结果记入下表。

分析实验结果:

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

5.磁极的秘密

1、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跟据观察到的磁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