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99435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IPE)Word文件下载.docx

古典重商主义和新重商主义的区别是:

(1)新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一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

因此,政府为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

这和古典重商主义单纯的积累黄金的目的不同。

(2)新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

相同点:

(1)古典重商主义派别可以称为出口派,新重商主义的特点也是如此。

2.相互依存:

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联系加强,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相互依存理论应运而生。

它是指跨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流动所导致的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

相互依存并不意味着互利、“非零和”和完全平等。

其主要特性是敏感性与脆弱性。

相互依存是自由主义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提出的有广泛影响的三种学说之一。

3.国际机制:

指导国际行为的明示的和含蓄的原则、规范、规则和程序,国际机制在某个国际关系领域内,行为体围绕机制形成相互预期。

这里面的行为体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政府和非政府行为主体。

它们既是机制的创造者,也受到机制的制约。

机制中的原则反映了行为体的观念和信仰。

规范是指以权利和义务方式确立的行为标准,规则是指对某些行为的专门禁止,决策程序是指决定和执行共同政策的习惯做法。

4.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

苏珊 

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分析法”把权力分为结构性和联系性两种。

联系性权力是指甲国依靠权力让乙国去做本来不愿做的事情的能力,经典现实主义主要集中在对这种权力的研究上。

结构性权力比联系性权力更加重要,结构性权力的核心是国家,它包括四个方面:

安全结构、金融结构、生产结构、知识结构。

5.新依附P205

依附反映了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经济上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和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的依附。

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即或由于依附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发展本国经济,或由于依附发达国家而变得落后,贫穷。

二战后,出现了以跨国公司投资为基础的“新依附”。

代表人是多斯桑托斯。

特征是:

(1)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出口产业,因为出口能赚取外汇来购买资本货物。

(2)工业发展为国际收支的波动所左右,这往往导致附属国在国际收支上出现赤字。

(3)工业发展受帝国主义中心国家的技术垄断所左右。

7.特里芬困境P324

特里芬困境:

或特里芬难题,由比利时裔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率先从学理上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美元汇兑本位制提出了质疑,指出该制度在清偿能力机制与国际上对该制度信心之间存在本质的矛盾。

他指出,美元——黄金汇兑本位制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主要是依靠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来提供国际清偿能力,只有当美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美元时,其他国家才能持有美元进行国际结算;

但当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数量增加,又得不到美国持有的黄金的支持和兑换时,就会对美国失去信心,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威胁整个货币制度。

其必然结果,要么美国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赤字,要么寻求一种新的清偿能力机制。

8.直接投资P393

跨国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FDI)是指投资者在本国之外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从而获取利润的资本对外输出。

它既包括固定资产,也包括中间产品,如资本、技术、管理技术、市场准入以及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有两种形式:

创办新企业(公司)或收购外国现有企业或公司;

通过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进而对该企业进行股权控制。

关于控制股权的比例达到多少才能算直接投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只要拥有10%或者超过10%的股权,就可视为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FII)又称证劵投资,主要是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其他证劵的投资以及中长期国际信贷。

按照间接投资的主体分,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机构投资、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

按投资的手段和管理方法分,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银行信贷,政府贷款、国际经融贷款以及国际证劵等。

与直接投资最大的区别在于,间接投资不参与企业或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9.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学术界一般采用倾向于采纳鲁杰在《多边主义:

一种制度的剖析》中的定义。

根据鲁杰的定义,多边主主要包括三个原则:

1.不可分割性原则,即在任何地方对某个成员国的攻击都被认为是对全体成员的攻击。

2.非歧视原则,所有成员国都被相同的对待,就像贸易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一样。

3.扩散性互惠原则,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具体的物物对等交换,而是依靠长期保证平衡来获得。

随着国家之间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多边主义在国际社会也被广泛使用,例如;

在投资领域的《多边投资协定》《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协定》等等。

10.两部门模式

两部门模式基本概况

又称为“两部门模型”(dual-sectormodel),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阿瑟·

刘易斯(W.ArthurLewis)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后来经过费景汉(J.Fei)、拉尼斯(G.Ranis)等人加以修改、公式化以及进一步扩充,主要探讨劳动力的转移与现代部门的产量以及就业增长的关联性。

该模式认为,任何欠发达(国家)经济都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一个部门是人口过剩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仅能维持生存的传统农业部门;

一个部门是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

在此基础上,刘易斯有三个最为基本的假设:

第一,从农村农业部门到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率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率成正比。

第二,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而城市里的就业则是充分就业。

现代部门的就业增长与这个部门的产量成正比。

第三,现代部门存在着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保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收之前城市实际工资总是不变的。

①主要内容

在这三个基本假设前提下,劳动力转移与现代部门的产量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是传统的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由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是剩余劳动力,所以,当它们转移后实际上并不影响传统农业部门的产出总量。

而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由于只是得到这些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城市的工资水平就可以保持不变,城市工业部门的产量就可以增加。

当城市工业部门的产量增加后,由于工资水平不变,资本家就可以将全部利润投资到同类设备上,这样就可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样的过程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农业部门没有过剩劳动力为止,在这种状态下,城市工业部门必须提高工资水平,而传统农业部门为了不让劳动力转移也必然提高工资,这时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城市的现代部门将得到均衡发展。

②面临的挑战

尽管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对于解释发展过程中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但其暗含的三个假设在现实中受到了挑战:

劳动力的转移率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的逻辑前提是,资本家获取的利润必须重新投入到和现存的资本同样的设备上,如果资本家将利润投入到更加节约劳动的资本设备上,或以资本外逃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的银行,那么对劳动力等需求并不一定增加;

刘易斯模型关于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而城市里的就业则是充分就业的假设,忽略了在欠发达国家现实中,城市也存在着广泛的剩余劳动;

刘易斯模型关于城市现代部门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设也有悖于欠发达国家的现实,事实上,即使是在现代部门失业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由于工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雇佣制度的作用,城市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11.大爆炸模式与渐进主义模式(P455——P458)

“大爆炸模式”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推行,“渐进主义模式”主要是基于中国转型经验

不同点:

1、作为一种具体转型路径,“大爆炸模式”先有理论总结,然后是已有理论的具体应用;

“渐进主义模式”则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先是立足于中国的实践摸索出来的,后来才被证明为一种可行的路径

2、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与“大爆炸模式”相关联的“华盛顿共识”强调的是规范性,而“渐进主义模式”是实证性概念,强调“干中学”或“学中干”。

(1)次序问题:

“大爆炸模式”:

民主优先,大规模私有制;

“渐进主义模式”:

市场经济优先 

 

所有权逐渐变革.

(2)范围问题:

“大爆炸模式”——新自由主义,市场主导,政府对经济改革干预保持最小;

“渐进主义模式”——新结构主义,主张政府积极干预政策,通过工业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建立市场经济。

(3)阶段问题:

主要涉及改革的措施。

“大爆炸模式”制度重组优先;

“渐进主义模式” 

稳定化和自由化优先

(4)步幅问题:

“大爆炸模式”——步幅大;

“渐进主义模式”——步幅小

12.地区主义:

所谓地区主义,即同一地区内的各个行为体(包括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或个人等)基于共同利益而开展地区性合作的全部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不同理论范式对地区主义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1、在自由主义眼中,地区主义被看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融合;

2、在现实主义的视角中,地区主义被定义为与大国关系或霸权相关联的政治和经济过程。

3、在建构主义看来,地区主义是一种集体认同的文化认识过程和社会化过程。

13.转型

相对于“发展”而言,“转型”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于国际社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1917年以来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无论是在社会制度还是经济体制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型”作为一个范畴是专门用来特指这些国家,即“转型国家”或“转型经济体”。

转型国家一般具备如下三个特征:

(1)从权威政治向民主治理转型

(2)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3)正(可能)处于独立国家身份缔造进程中

转型国家的特点:

1、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治理转型 

2、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3、正(可能)可能处于独立国家身份缔造过程中

14.雁型发展模式

雁型发展模式首先是由日本学者与1962年提出的,主要是用来解释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增长和贸易模式变化之间的关系。

按照这种模式,在东亚地区,领导者和跟随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类似于雁型的方式进行的:

日本是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头雁,“四小龙”随其后,东盟国家收其尾。

通过投资和贸易,东亚地区融合为一个整体。

但由于日本在冷战以后追求军事力量,这种模式的政治和安全意义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忧虑,使东亚国家对之的认同大打折扣。

15.趋同论

强调国际力量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但趋同论不能解释两个事实:

第一,中国开放的初始条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与60-70年代的亚洲国家不同。

第二,即使同为转型国家,为何打破现存的国家制度直接进入资本主义体系的俄罗斯出现滞涨,而有选择利用国际力量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所以,国际力量是持续增长和顺利转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16,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于年提出的,意在评估几个国家建立一个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