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东北竖井井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
《某地铁车站东北竖井井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铁车站东北竖井井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铁车站东北竖井井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东北竖井井身二次衬砌
施工方案
1.工程概述
某地铁车站设有四个出入口,并设有东北、西南两个风井。
东北风井位于某地铁车站的东北角,在工程初期兼作施工竖井。
竖井于年3月22日开挖,5月29日竖井及马头门初期支护顺利通过监理验收。
竖井二次衬砌采用C30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0,初支与二衬间设膨润土防水层。
竖井二衬净空尺寸为12m×4.6m,衬砌高度为23.918m(如图1-1所示)。
2.二衬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
2.1竖井二衬施工工艺
竖井二衬施工工艺见流程图
图2-1井身二衬施工工艺流程图
2.2模板支撑体系及立模方案
此次竖井模板支撑体系及立模方案如图2-2所示。
模板采用3015型和2015型钢模板,在倒角处采用定型模板。
模板背后设置一排水平方向的150mm×150mm方木顶在其背后,每排方木间距为0.75m,为使模板与方木间保持良好的受力状态,需在方木与模板之间加一2mm厚的钢板,以免方木因局部受力集中而产生变形。
方木背后用竖向工16型钢支撑定位,工16型钢之间采用150mm×150mm方木水平支撑加固。
支撑方木竖向间距1.5m。
风道与竖井的接口处采用3015型和2015型钢各模板,洞门竖向模板采用木模板拼装成型。
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支撑之间、支撑与支撑之间的接头部位一定要紧密,保证受力后不会产生变形和位移。
2.3施工安排及进度
2.3.1施工安排
竖井井身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共分六段进行,各段依次施工。
分段如下:
1段:
竖井底板及底板以上30cm,高程18.223m~19.023m。
2段:
1段至风道二衬底板以上30cm,高程19.023m~21.473m。
3段:
2段至风道中层板以上30cm,高程21.473m~26.123m。
4段:
3段至马头门加强梁顶部,高程26.123m~33.323m。
5段:
4段至井口以下4.409m,高程33.323m~37.732m。
6段:
5段至井口设计标高,高程37.732m~42.141m。
2.3.2竖井井身二次衬砌施工进度横道图(见图2-3)
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3.1钢筋材料及加工技术要求
3.1.1钢筋材料要求
(1)进场钢筋必须有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后储存应设置标识牌。
(2)钢筋进场后分批作物理力学试验。
(3)钢筋的表面保持洁净,无损伤,油漆、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4)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表面不得有明显檫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3.1.2钢筋加工要求
(1)钢筋在加工厂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b.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c.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d.当利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
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大于1%。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d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b.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3-1规定:
表3-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值(mm)
项目
允许偏差
调直后局部弯曲
d/4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尺寸
±10
弯起成型钢筋
弯起点位置
±10
弯起高度
0,-10
弯起角度
2°
钢筋宽度
±10
箍筋宽和高
+5,-10
注:
d为钢筋直径
(3)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别、型号、直径,锈蚀严重的应除锈,弯曲变形的钢筋应校正;清理结构内杂物,调直施工缝处钢筋;检查结构位置、高程和模板支立情况,测放钢筋位置后方可进行绑扎。
(4)结构不在同一高程或坡度较大时,必须自下而上进行绑扎,必要时应增设固定点或加设支撑。
(5)钢筋绑扎应用同标号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支垫,支垫间距为1m左右,并按行列式或交错摆放,垫块或塑料卡与钢筋应固定牢固。
(6)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绑扎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
b.主筋和分布筋,除变形缝处2~3列骨架全部绑扎外,其他可交叉绑扎;
c.主筋之间或双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d.单肢箍筋和双肢箍筋拐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双肢箍筋平直部分与主筋交叉点可交叉绑扎;
e.墙、柱立筋与底板水平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如悬臂较长时,交叉点必须焊牢,必要时应加支撑;
f.钢筋网片除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牢固。
(7)箍筋位置应正确并垂直。
双肢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单肢箍筋可按行列或交错式排列。
(8)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和开焊。
变形缝处主筋和分布筋均不得触及止水带和填缝板,混凝土保护层、钢筋级别、直径数量、间距、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埋件固定位置应牢固、位置正确。
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3-2规定:
表3-2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值(mm)
项目
允许偏差
箍筋间距
±10
主筋间距
列间距
±10
层间距
±5
钢筋弯起点位移
±10
受力钢筋保护层
±5
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10
水平及高程
±5
(9)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10)钢筋之间焊接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格要求。
焊接时端部应弯曲,保证钢筋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焊条焊接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3-3:
钢筋级别
电弧焊接头型式
帮条焊、搭接焊
坡口焊、熔口帮条焊
预埋件穿孔塞焊
窄间隙焊
钢筋与钢板搭接焊预
埋件T型角焊
Ⅰ
E4303
E4303
E4316E4315
E4303
Ⅱ
E4303
E5003
E5016E5015
E4303
Ⅲ
E5003
E5503
E6016E6015
钢筋焊接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b.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
c.咬边深度、气孔、加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表3-4钢筋焊接接头允许偏差值
名称
单位
接头型式
帮条焊
搭接焊
坡口焊、熔口帮条焊预埋件穿孔塞焊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
mm
0.5d
—
—
接头处弯折角
(°)
4
4
4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mm
0.1d
0.1d
0.1d
mm
3
3
3
焊缝厚度
mm
+0.05d
0
+0.05d
0
—
焊缝宽度
mm
+0.1d
0
+0.1d
0
—
d、搭接长度
e、钢筋接头错开长35d且50cm,
3.2.混凝土及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3.2.1模板支立
(1)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铺设应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之间接缝处用海绵胶条粘结,且接缝处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支架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
(2)底板结构先贴防水层的保护墙应支撑牢固,结构梗斜和底梁模板支立位置应正确、牢固、平整。
(3)墙体结构应根据放线位置分层支立模板,内模板与顶模板连接好并调整净空合格后固定;外侧模板应在钢筋绑扎完后支立。
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
垂直度2‰;平面位置±10mm。
(4)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应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
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端头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平面±10mm,垂直度2‰。
(5)结构拆模时间:
不承重侧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2.5Mpa时即可拆除;承重结构顶板和梁,跨度在2m及其以下的强度达到50%、跨度在2~8m的强度达到70%、跨度在8m以上的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
3.2.2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灌注前结构施工地点应采取防止暴晒和雨淋措施。
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内杂物,隐蔽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2)垫层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灌注,布灰应均匀,其允许偏差为:
高程
mm,表面平整度3mm。
(3)底板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分层留台阶灌注。
混凝土灌注至高程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抹面,其允许偏差为:
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10mm。
(4)墙体和顶板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连续灌注,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灌注顶板混凝土。
b.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由边墙、中墙分别向结构中间方向进行灌注。
混凝土灌至高程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捣一遍后抹面,其允许偏差为:
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5mm。
(5)结构变形缝设置嵌入式止水带位置时,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a.灌注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
b.顶、底板结构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实,将止水带压紧后方可继续灌注混凝土;
c.边墙处止水带必须固定牢固,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水平灌注,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垫层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7d,结构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小于14d。
(8)混凝土抗压、抗渗试件应在灌注地点制作,同一配合比的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强度试件:
1)混凝土每灌注一次留置一组;
2)每段结构(不应大于30m长)的底板、中边墙及顶板,车站主体各留置4组,区间及附属建筑物结构各留置2组;
3)混凝土柱结构,每灌注10根留置一组,一次灌注不足10根者,也应留置一组;
4)如需要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其留置组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b.抗渗压力试件:
每段结构(不应大于30m),车站留置2组,区间及附属建筑物各留置一组。
3.2.3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
(1)防水混凝土采用输送泵输送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坍落度应为100~210mm;
b.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c.混凝土必须保证供应,连续作业;
d.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输送混凝土接长管路时,宜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混凝土后方可接长下一段;
e.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
f.输送砼中,受料斗内应保持足够数量的混凝土。
(2)防水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度高度不应大于2m。
当灌注结构的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下落。
(3)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20s,并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振捣器振捣时的移距,插入式不宜大于作用半径1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50mm,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应与已振捣混凝土搭接100mm,以上。
(4)防水混凝土每层灌注厚度:
插入式振捣器不应大于300mm,表面振捣器不应大于200mm。
(5)防水混凝土留置施工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墙体施工缝留置位置:
水平施工缝在高出底板200~300mm处,如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应加设端头模板,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b.顶、底板均不得留置水平施工缝,如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应按a条规定执行。
墙体施工缝宜留置平缝,并粘贴遇水膨胀胶条进行防水自理。
(6)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已灌注砼强度:
水平施工缝处不应低于1.2Mpa,垂直施工缝处不应低于2.5Mpa。
b.已灌注砼表面必须凿毛,清理干净后粘贴遇水膨胀胶条。
c.灌注砼前,施工缝处应先湿润。
水平施工缝先铺20~25mm厚的与灌注砼灰砂比相同的砂浆。
(7)防水砼结构内的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触及模板,固定模板的螺栓穿过外墙砼结构时,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8)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养护期不应少于14d。
(9)拆模时,砼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应大于20℃。
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工期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期,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尤其是防水施工作为先期工序,对与整个二衬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部门之间需加强沟通与联系,服从队、技术室的统一安排。
4.2质量保证体系
4.2.1施工技术保证
(1)施工测量必须经经理部测量组复核签字后方可使用。
(2)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察制度,工序完成后经自检、互检、专检后报检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2.2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
(1)由于此次竖井衬砌施工缝较多,而且马头门部位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所以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3.2节、3.3节所列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未尽部分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值班技术、领工员应认真按照规范要求检查,发现错误,立即纠正,确保工程质量。
(2)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穿过混凝土结构时,止水措施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中加强变形缝处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确保防水质量。
(4)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木模板应用水湿润,但不应留存积水;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5)因工作环向操作距离大,要求浇注时环向分层浇注、振捣。
(6)考虑到防水材料容易刺穿,钢筋于防水层之间用水泥垫块支起,且应错开。
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钢筋错位点焊架立。
(7)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受力主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8)钢支撑、钢模板与方木支撑应加塞200mm×200mm×5mm钢板,以保证方木与钢模板、钢支撑之间保持良好的受力状态。
4.2.3结构防渗漏保证措施
(1)预拌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粉煤灰,以使混凝土结构更致密,降低水化热,减少过度应力,防止裂缝产生。
(2)把好混凝土捣固关,做到结构内实外关,使混凝土密实度达到抗渗要求.
(3)重点抓好防水层的保护和施工缝、变形缝处理的工作,钢筋焊接时,应在防水层背后加垫钢板,防止电弧烫伤防水材料,绑扎钢筋时,防止刺穿防水材料。
(4)钢模刨光必须经检查后方可使用,钢摸拼装时应用海绵胶条连接。
5.安全保护措施
(1)进入施工区域人员必须带安全帽。
(2)凡从事高两米以上,无法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3)从事电气焊、剔凿、磨削人员必须使用面罩或防目镜。
(4)严禁人员乘坐吊斗,吊装时严禁使用断损钢丝绳。
(5)高空工作平台必须满足操作要求宽度,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6)钢木脚手架结合时必须检查脚手架质量,脚手架不得有腐朽、弯折,严重锈蚀现象。
(7)用电安全
a.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标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养由专人负责。
b.使用行灯照明,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应好,电缘线经使用检查电缆线不得使用塑胶线,行灯变压器防潮、防雨水措施。
c.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地保护,一次线长度不小于5米,二次线长应小于3米,两侧接线压接牢固,并安装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
焊把线应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具设置地点应防雨、防潮、防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