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840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划片主要针对公办学校进行,但广东省2019年开始对民办中小学也采取划片,划片具体考量县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多因素。

截止2018年12月,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

他山之石,韩国的“平准化教育”和“英才教育”。

(1)民办中小学:

平准化教育时期,就近入学、抽签录取等方式降低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且限制学费削弱了学校盈利能力,导致私人投资逐步退出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转为盈利更优的高等及课外教育。

英才教育时期,允许民间资本开办特定类型的英才高中,吸引回流了部分私人投资,但在低出生率导致的低入学人口基数影响下,私人投资整体仍呈下降趋势。

目前韩国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私人投资约占GDP的0.5%左右。

(2)课外培训机构:

课外补习产业成熟,总体趋势向上,并没有受政策太大影响。

平准化教育时期,课外补习受政府严禁但仍势头不减,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期几乎保持每年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2000年禁令取消后迎来新的上升期。

成熟阶段韩国K12课外补习参培率保持在70%左右高位水平,小学参培率最高,超过80%;

高中参培率明显提升,接近60%,且月均补习支出最高,增幅最大。

素质教育类培训替代效应明显,目前参培率已超过英语,成为仅次于数学的第二大培训学科。

教育均衡为基、其上发展质量教育为必经之路。

教育均衡方式包括划片入学、公民同招、超额派位、教师轮岗等,能有效缓解在热门城市热点学校出现的择校热、学区房等问题,均衡分配教育资源,践行教育公平,保证“有学上”。

同时,通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来满足民众“上好学”的需求转变。

在教育资源仍然稀缺的当下,立足大众提供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更广泛的教育资源,以教育均衡为根基,其上发展质量教育是必经之路。

本次《意见》对相关教育业态影响:

(1)公民同招对优质民办中小学影响较小,主要冲击一般的民办中小学,需要密切关注国内K12学龄段人数的变化;

(2)幼升小、小升初专项培训机构将受较大影响,日常学科辅导龙头机构影响可控,利好素质类培训机构。

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总览全文,亮点颇多,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公民同招且超额随机录取、高中招生录取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中招生考试制度引发社会热切关注。

其实公民同招、超额摇号等规定并非此次政策新生物,2018年上海、成都就已实施公民同招,今年北京、杭州也加入行列,而招生超额后靠电脑随机派位也早有多省展开相关操作。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此次政策出台再次表明了政府推行教育均衡化的决心,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意见》中最为关注的是第十七条——“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核心要求包括

(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2)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3)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

政策改革范围涵盖义务教育入口端的幼升小、小升初招生,即民办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行公民同招,报名超额采取电脑随机派位;

出口端的初升高招生模式改革,高中招生录取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共同确定。

一、我国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演变

1、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始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首次将免费的义务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此“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法定义务,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

《义务教育法》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中,使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同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各类学校。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2、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颁布,给定义务教育普及时间表:

各地应在20世纪末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

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

3、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来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并首次提出“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从此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成为政策主流。

此外,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提出政府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修订后,义务教育落地速度加快,2006年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4800多万名学生的学杂费,2007年“两免一补”从西部推广到中东部,实现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近1.5亿名学生的全覆盖,2008年全国范围内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4、2014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国义务教育招生制度从“免试就近”到“免试划片就近”。

划片入学包括单校划片(对口直升)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单校划片直接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多校划片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先征求入学志愿,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学生直接入学,超过的则需用摇号等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录取生源,未摇中的就近安排进其他未招录满的学校就读。

总体以“单校划片”为主要划片方式,但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义务教育法》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仅适用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只限制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即“免试”),理论上并不受“就近”原则约束。

同月,《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出台,要求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5、2015年《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全面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划片后热点小学、初中在各片区分布要大致均衡。

各片区内热点小学、初中招生名额占该片区招生总名额的比例,片区间要大致相当。

6、2016年《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在2015年划片入学的基础上,新增“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以发挥热点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7、2017年《关于做好2017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指出“学校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

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且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引导采用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

8、2018年《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首次对民办学校招生纳入统一管理作出规定,指出“要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管理,引导其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同时,对于有空余学位的公办热点学校和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根据核定的招生计划和确定的招生范围加强民办高中监管,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行为。

9、2019年《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延续2018年思路,在对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施公民同招、超额随机派位后,进一步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

根据以上梳理,我国义务教育招生制度经历了“就近入学(1986)—免试就近入学(2006)—免试划片就近入学(2014)”三个阶段的演变,总体维持“免试就近入学”为基本入学制度不变。

二、他山之石,韩国的“平准化教育”和“英才教育”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韩国历史上也经历了多番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我国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韩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可分为平准化教育时期和英才教育时期。

1、20世纪60-80年代:

倡导教育均衡化的“平准化教育”

20世纪60-80年代,韩国基础教育以倡导教育均衡化的“平准化教育”为主导。

1959韩国普及了小学义务教育,96%的适龄儿童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1968年韩国开始实施初中免试入学制度,实行推荐分配制,废除了小升初考试。

1974年开始实施高中“平准化”教育,取消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之分,所有初中毕业生按学区划分,通过推荐、书面材料等方式就近升入高中,废除了初升高考试,至此小学到高中各阶段的入学考试全部取消。

到2002年,韩国高中“平准化教育”改革已在首尔等23个城市实行,占全国高中学校数量的57%、学生总人数的74%。

韩国的平准化教育在各个学龄层次之间依次展开,这与各个层次背后的课外补习热向上迁移有关。

最初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后,小学入学人数大增,导致小升初压力激增,家长纷纷报班参加小升初培训,小升初竞争激烈,于是废除小升初考试,初中实行免试入学。

然而考试压力并没有消除,而是迁入初升高阶段,课外补习热依然存在,于是废除初升高考试,高中实行就近入学。

再一次课外补习由初升高迁移至高考阶段,于是1980年为应对过度竞争的高考课外补习热,韩国实施了“7.30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大学扩招、取消大学各自的入学考试等,对高考录取进行宽松处理。

同时,颁布了《教育规范化及消除过热的课外补习方案》,禁止一切教育补习行为。

对比韩国,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高校扩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阶段,正处于新高考及中考改革阶段。

两国相同之处在于:

(1)出发点相同:

为了教育均衡化发展,上世纪60-80年代韩国教育致力于“平等”“均衡”和“普及”;

(2)操作方法相同:

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改变入学招生模式,如废除小升初考试,如果同一学校报名人数过多,则由抽签决定录取名额;

为平均分配教育资源、消除校际与区域差异,不做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分、安排教师轮岗等。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们重点关注营利性的民办中小学及社会化培训机构所受影响,从韩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