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7479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安全管理科学进展与挑战Word下载.docx

有的事件即使发生了,如果我们处理得好,也不至于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二)公共安全事故

吉林化工厂爆炸事故。

我们从图上看几个事件,大家看这张照片上所描绘的情景发生在哪里?

这是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化工厂双苯胺车间发生的一次火灾爆炸事故,现场一片火海,爆炸还在不断发生,这些建筑物被炸的东倒西歪。

我们想想除了战争还有什么事故能这样惨烈呢?

但它不是战争,它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工业事故。

类似这样的事故,每年至少发生10起以上。

同志们,我们国家正在和平建设时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最大的不是战争,不是恐怖袭击,而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各类公共安全事件。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

这个照片大家从网上都见过,这个事故发生在今年6月3号,宝源丰禽业公司的一个突发火灾事件。

这个火灾就其危害性而言不至于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为什么一个工厂厂房的火灾会死这么多人呢?

我给大家讲一个经典的情景,就是当火灾发生之后,抢险队进入现场进行应急抢险的时候,他们发现二车间的大门被紧紧的锁死了,挂一个锁头,他们无法进入这个车间进行灭火和抢险。

我们知道火灾有时候的确难以避免,问题是火灾发生之后是否能及时的进行抢险救援,是否做好了应急准备。

是什么点燃了这个厂房?

我们看到厂房使用的是易燃可燃物质,大家看采钢板房中间保温层使用的是聚氨酯泡沫塑料,里边的衬板是苯板,都是可燃物质。

大家知道我们的安全法规明确规定:

公共聚集场所和生产作业场所严禁使用易燃可燃物质。

工厂开工4年没有进行过检查吗?

没有发现这个车间是用可燃易燃物质建造的吗?

如果发现了,我们做了什么。

大家无法想象火灾发生之后,火势有多凶猛,扑救非常困难。

但是真正造成工人死亡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应急准备不够。

第一,车间里没有火灾报警系统。

没有及时向车间的工人发出警报,当烈火和浓烟扑进车间的时候,工人才四散奔逃。

第二,车间里没有紧急照明和逃生指示。

一个封闭的车间一旦没有了电,一片黑暗,工人根本不知道从那里逃生。

第三,没有预设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

车间一共有6个大门,其中4个大门被紧紧的锁死,工人经常出入的通道全部被锁死了,只有最北面的一个冷藏库的入口是打开的。

这次事故引起的反省是非常深刻的。

“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

地方在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忽略了安全问题。

为了使开发商能够在自己的行政区内投项目,对他们一味的退让妥协,这就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公众的权利受到了伤害。

这个事件我想大家也都比较清楚,“7.23”甬温铁路线列车追尾事故,这是这些年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故。

我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事件?

铁路追尾事故,这些年发生了一些,但是“7.23”这个事故引起公众的反映最大。

公众的反映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就是我们在应急响应阶段对节点事件的处理不够得体、不合人心。

我们知道铁路追尾之后就进入了应急响应阶段。

应急管理分四个阶段:

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那么铁路追尾之后列车进入第三个阶段,应急响应,有的叫应急处置阶段。

这个阶段有一个最原则的要求就是救人,救人在应急响应阶段具有优先级和重要度,这是不容怀疑、不能动摇的。

在追尾事故发生的第二天中午,事故的主管部门突然对外宣布说工程抢险基本告一段落,我们下一段主要的任务是要恢复通车,而且争取在当天晚上18点恢复通车。

这样一个决定,立即在媒体和公众之间引起轩然大波,尤其在现场遇难者的家属和乘客之间引起了愤怒的情绪。

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时刻不要忘记无论发生什么类型的突发事件,最核心目标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所以这些年我们遇到的突发事件的时候,引起了公众那么大的关注甚至不满,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事件的严重程度,而在于我们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

一是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伤害,二是要求我们各级政府要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和处置水平,这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两个主要内容。

 

二、新时期安全形势与挑战

(一)新时期的安全形势严峻

我们常常讲新时期安全形势严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我以安全生产事故为例来说明公共安全形势严峻的特点。

1. 

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依然很大。

这是建国60多年来我们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变化的曲线,我们从这个曲线看得很清楚,是波动式的,但是上升的,从2004年以来我们国家事故死亡人数开始下降。

我们看一看在中国安全的历史上,安全事故曾经多次下降过,但是后来还是升上去了。

我们现在的下降趋势,没有理由说就此天下太平了;

即使降到现在的水平,我们的总量依然很大。

大家知道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包括生产的、交通的、火灾的、自然灾害的等等,现在每年平均死20万人。

你们想一想一年20万,我们改革开放30年了,一年20万人,30年死了多少人?

这形势不严峻吗?

2. 

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重大事故发生的频率。

那么这张图反映的是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重大事故发生的频率,我们看总体上是什么样一个趋势。

这张图是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的时候我给领导做的一张图,当时我是主讲教师之一,用这张图说明我们国家重大事故这样一个态势。

我把这些数划分为三个最好时期、四次事故高峰七个数,加上一个平均数,一共八个数。

这张图所反映的情景应该说是具有震撼力的。

我们国家这些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社会发展形势很好,但是我们看到重大事故发生的频率依然在高风险之中,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不能接受的。

我们知道,人民群众对于事故也是有耐受限度的。

一般来说对于特别重大事故,公众的耐受限度大概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耐受。

就是偶尔发生一两次事故,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也就罢了,就是耐受了。

第二个阶段叫容忍。

如果这样的事故反复发生,政府处理的比较好,这个时候公众虽然不满意,但尚能容忍。

第三阶段叫爆发。

造成严重伤害的特别重大事故频繁发生,而且我们又不能有效的应对,就超出了公众的容忍界限,超出了社会的承载力,公众就会表现为不满,甚至爆发。

习近平总书记讲,公共安全事故已经触及国家安全红线。

今年两会以来,连续发生多起特别重大事故、突发事件。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非常关心公共安全问题,最近国务院乃至政治局专门听了关于安全工作的汇报。

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重大事故的风险这样高呢?

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对于综合治理的工作具有同样的意义。

我们看看这张图,图里边有两条曲线,我们看看这条曲线是60年来我们国家GDP增长幅度的曲线,这条曲线是60年来同一历史时期,死亡人数变化的曲线。

我们把两条曲线叠加再一个坐标上就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两条曲线的分布规律,它的趋势完全一致,甚至一个小的波峰的变化都是同步的。

分析证明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0.86,它们的抽样误差小于0.0001,几乎没有抽样误差。

分析证明当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越高的时候,因事故死的人就越多,当GDP下降的时候,死亡的人数也随之下降。

统计分析显示,当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在7%以下,不超过8%的时候,死亡人数是可以下来的。

20世纪60年代的下降曾经有3次,下降的水平比现在还要好,那就是GDP当时不高,当GDP增长超过9%,但是不过10%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死亡人数会出现高风险波动,就是说不下降了,抬起来了,但是没有剧烈的上升。

当我们的GDP超过10%,甚至接近13%到15%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现象是GDP越高死的人就越多。

我们要反省的是过高的经济建设速度要使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们知道总量是20万。

我们这样的代价能维持多久,年年这样吗?

我们已经设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提出了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我们想一想,这样的死亡速率和重大事故发生的风险对我们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难道不是障碍吗?

人民能够接受这样的中国梦吗?

所以说安全生产问题包括各类的公共安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公共安全的治理问题。

除了生产安全,我们的环境安全和社会治安也令人堪忧。

有一年我陪几个日本专家在中国访问,当时我陪他们看了鸟巢,他们非常震惊,他们想不到中国人能有这样伟大的建筑。

在我们离开鸟巢回宾馆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个情景,在一个建筑物的两旁,站着两名类似武警这样的人,戴着钢盔、穿着迷彩服、拿着警棍,在一个院子的门口。

日本人问我,这是什么地方?

我告诉他说这是一所小学,他不敢相信,他说学校是最安全的地方,怎么会派这样的人守卫,我无言以对。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连孩子的安全都不能保障,我们还能保障谁。

所以说公共安全的治理问题,我们对它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公共安全的治理问题,我们对它怎么讲都不为过,因为这涉及到千百万人的切身利益。

我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当地的干部说我们这个城市有150口水井,我们的水务局只有几十个人,没有办法照看到每一口水井。

当时主持节目的是王小丫,她问我你的办法是什么?

我对她说这个城市是一个小城市,它有4套班子,党委、政府、政协、人大,至少有2000人,一个人看一个不就解决了。

我的个意思并不是真要它们这样做,而是要求我们的政府机关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应该完全负责任。

大家知道今年防汛任务很重,郭金龙书记、王安顺市长要求很简单,你们说什么、做什么那是基层政府的事,但是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死人。

在这个期间哪个地方死人了,我们不必讨论组织部免职了,你自动走人就是了,这就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下雨就可以死人吗?

地震就一定要死人吗?

为什么有的地方下了雨没死人,有的国家地震了也没有死人。

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公共安全进入历史拐点。

我们现在的公共安全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非常的艰难。

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国外也经历过。

我们看这张图,横向坐标是100多年来的时间坐标,竖向坐标是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这里有三条曲线,英国的、美国的和日本的,这三条曲线都是一个抛物线。

大量的历史数据证明,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经济速度发展的越快,规模扩张的越大,事故死的人数就越多。

这个判断有根据吗?

你可以怀疑。

马克思讲过:

这就是英国工人阶级为工业革命和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马克思的话你不信吗?

好了,恩格斯说这叫自然的惩罚。

两个都是那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导师,都做出这样的判断。

当实现基本工业化之后,安全事故就会在高风险波动,这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重要的特点是重大事故频发,重大的突发事件频发,然后开始下降,进入拐点,公共安全事件逐渐下降。

下降的动力来源于什么?

来源于工业化的进步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强化,死亡人数越来越少,最后进入安全稳定时期。

中国处在哪个历史阶段,我们乐观的估计应该处在高峰的末端和开始下降的起点,就是拐点时期。

全党、全国人民和各级领导干部共同努力渡过这个难关,就会开始下降。

如果我们稍有疏忽,这个阶段还可能延续5年、8年、甚至10年。

我们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我们强调平安中国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如果没有平安中国建设这种思想的指导,我们放松了对于安全问题的警惕性,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座的同志们都是综合治理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我们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是非常大的。

我们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党的事业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