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6695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四章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48

第一节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48

第二节处理各种重大事故的具体措施………………………………50

第五章指挥机构设置及职责……………………………………………55

第一节指挥机构设置及职责…………………………………………55

第二节发生灾害的应急救灾程序……………………………………59

第六章有关处理各种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60

第七章《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编制、修改、贯彻及其它规定…

………………………………………………………………………………66

附表………………………………………………………………………70

 

总则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的规定,XX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体系,确保对突发的事故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XX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生产建设健康发展为目的。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三十条之规定,结合XX煤矿实际情况,特编制《XX煤矿2016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XX煤矿隶属于XX市XX区XX堡和沙河两镇所辖,井田北起XX、南经柳三家;

西起四方台、XX堡、吉祥屯;

东至官屯、乱木屯、吴八家子。

南北走向长9公里,东西倾向宽3公里,面积为27平方公里。

矿井地理坐标为:

东经XX°

XX′09″~XX°

23′06″,

北纬XX°

33′28″~XX°

38′36″。

区内交通方便,哈大铁路从本井田南北通过,矿区专用铁路线在XX堡站与国铁相连接,以XX堡车站为中心,南距辽阳XX公里,北距XXXX公里。

井田西临沈大高速公路,于十里河、XX设切入口,可适行全国客货;

东有XX桃仙国际机场及沈营公路,距XX桃仙国际机场XXKm,距沈营公路XXKm,交通极为方便。

二、自然地理

XX煤矿矿井分为东西两翼,井田为一不对称的倾伏向斜构造,西翼倾角较缓,东翼倾角较陡。

井田地质构造较复杂,顶板破碎,以断层为主,煤层倾角在20~80°

之间,落差在30米左右大断层有28条,火成岩侵入严重。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系山西组及上石炭系的太原组,计含煤14层。

1~7煤层赋存于山西组,8~14层于太原组,3、5、7-1、11、12-1、13煤层局部可采,7-2、12-2煤层全区可采,12-2煤层为井田主采煤层,煤厚0.16~9.49m,平均厚度2.73m,井田包含气煤、肥煤、焦煤三个煤种,其中肥煤占总储量的90%。

三、水文、气象

本井田位于松辽平原南部,下XX河平原东侧。

本区水文地质特征是上覆于煤系地层第四纪松散,厚度较大,含水丰富,水质较好,可供矿区水源用。

而煤系地层则埋藏较深,煤系上覆岩层很厚,且坚硬致密,不易导水,其它岩层含水极为微弱,有利于煤层开采。

在井田内,XX河东西向横穿井田中部,往西转南注入太子河,属季节性河流,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冬季细流,宽20~100米,水深1~2米,夏季平均流量为20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159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水位为+38.72米。

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5.2米/秒,最高气温为38℃,最低气温为-30.6℃,本区年最大降雨量为686毫米。

雨量集中在七~八月份,为395.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57.6﹪,冻结期为11月至竖年4月,土冻结深度为139公分,最大积雪为200毫米。

本区位于华北地震区辽南地震十度带,属四类裂度区。

第二节矿井概况

一、自然概况

XX煤矿是一座生产炼焦用煤的矿井,建于1970年10月15日,于1981年12月25日移交生产,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72年,原精查地质报告工业储量为14546.3万吨,原设计可采储量为8587.4吨,现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剩余服务年限为20年。

矿拥有一座现代化中型炼焦洗煤厂,年入洗能力为150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分水平、分东西翼、分采区片盘式开拓,井田中央开凿一对立井,两翼分别开凿东风井、西风井。

全矿现共有四个生产采区,分别为下东六区、西一区、西二区及下西三区。

全矿共布置4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下东六区1209综采工作面、西一区复采1208工作面、下西三区1207工作面、西二区复采1201工作面;

布置8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下东六区121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下东六区121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下东六区1208改造掘进工作面,下西二区-540运煤道上山掘进工作面、下西二区12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675下延区1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675下延区-800瓦斯预抽巷掘进工作面和西一区复采1209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

采煤方法均为U型走向长壁后退式。

炮采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单体铰接顶梁支护顶板,急倾斜煤层采用柔性掩护支架支护;

综采工作面采用采煤机割煤,综采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采空区采用自然陷落法管理顶板。

掘进工作面均为炮掘,采用架棚和锚网索支护。

采用刮板运输机及皮带运输机运输。

二、通风、瓦斯、煤尘、自然发火等情况

XX煤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

工业广场内建二座井筒,即副井和主井,井田东、西两翼边界分别建东风井和西风井回风(东、西风井各装备2台主要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井底运输大巷水平标高为-400m,回风井井底水平标高为-140m。

由工业广场的副井、主井入风,经-400水平东、西翼主要入风大巷,分别经各采区绞车道、运煤道进入采区内部各需风地点,向各采区的用风地点供风,回风由各采区专用回风道排入主要回风巷,经东、西翼总回风巷至东、西风井排到地面大气中。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均实行独立通风;

回采工作面全部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全部采用压入式通风;

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工况点均在合理、稳定范围,矿井通风系统完整、独立、稳定、可靠。

2012年度XX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0.30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12m3/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最大的采煤工作面为西翼南-675下延采区-735北石门北十二煤313采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05m3/min,根据《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规定》和《辽宁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2013年度进行了矿井瓦斯测定,XX煤矿测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8.06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06m3/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最大的采煤工作面为下东六区1208综采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5.26m3/min。

XX煤矿于2008年6月份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完成了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矿井开拓最深-800m水平主采12煤层瓦斯含量为11.68~12.83m3/t,瓦斯压力最大为0.62Mpa,鉴定结果为“XX煤矿-800m水平以上12煤层可不划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

2011年矿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XX研究院于4月份完成矿井西翼-735m水平7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和西翼-735m水平5煤层瓦斯参数测定,鉴定-735m水平7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0.44Mpa,瓦斯含量为4.27m3/t,结论为西翼采区7煤层在-735m标高及以上水平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测定西翼5煤层在-735m标高煤层瓦斯含量为4.14m3/t,最大瓦斯压力为0.20Mpa。

矿井在生产生产过程中,从未出现过瓦斯动力现象。

XX煤矿于2011年9月份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XX研究院对矿井开采的5煤层、7煤层及12煤层进行了煤尘爆炸性鉴定,鉴定结论为5煤层、7煤层及12煤层均有煤尘爆炸性。

鉴定5煤层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1.34%;

鉴定7煤层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1.16%;

鉴定12煤层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5.59%。

并对5煤层、7煤层及12煤层进行了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鉴定结论为5煤层、7煤层及12煤层均有自然发火倾向,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II类,属自燃煤层,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

XX煤矿为加强瓦斯管理,建立了两套抽采系统,分别为西翼地面永久抽放系统和东翼井下固定抽放系统。

西翼地面永久抽放系统设置2台CBW610-2BV3型瓦斯抽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额定抽放量200~252m3/min,抽放泵功率280KW,平均抽采混量75.53m3/min,平均抽采浓度为8.01%;

东翼井下固定抽放系统设置2台SK-60(Z)-IBV3型瓦斯抽放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额定抽放量45~69.5m3/min,抽放泵功率110KW,平均抽采混量27.01m3/min,平均抽放浓度为9.96%。

全矿采煤工作面均采取瓦斯抽采措施,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均实现先抽后排,各项抽采指标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AQ行业标准。

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加强瓦斯监测。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AQ-102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建立了KJ333综合监控系统,设齐各种模拟开关量传感器。

第二章各种灾害的预兆和预防措施

第一节发生各种灾害的预兆

一、瓦斯喷出的预兆

1、煤层顶底板岩石中有溶洞、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层、其中有大量瓦斯时或在地质构造带内或断支、断裂区和褶皱区轴部附近,会发生瓦斯喷出现象。

2、预兆为:

瓦斯浓度忽大忽小,煤质变软、湿润,地层活动激烈,发生闷鼓声响等。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1、出现剧烈煤炮,发生巨响,机枪声、鞭炮声、闷雷声不断、大小煤炮夹杂。

2、沼气涌出急剧增加,沼气从裂隙中猛烈喷出,发出吱吱声响,喷煤粉、冒黑烟、煤壁发凉、冒白雾,工作面温度有明显变化。

3、沼气浓度随煤炮急剧增加,煤炮声伴随掉渣、片帮。

4、帮顶突然来压,支架发生断裂声或煤壁外移、震颤,煤质硬度突变,煤体松散外溢。

5、煤层打钻时,出现严重的顶钻、喷钻和夹钻现象。

三、自然发火预兆:

1、火区巷道和火区附近巷道内的空气温度增加,巷道内能见到雾气或巷道帮顶挂汗;

2、巷道内出现特殊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等;

3、从火区内流出的水温比平时高;

4、人体器官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闷气、兴奋、疲乏无力、暴露

的皮肤有微痛的感觉;

5、气体成份发生变化,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6、从发火隐患地点向巷道内涌入烟雾;

7、井下煤层巷道等地点出现CO气体。

四、地下水害预兆

1、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