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6242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空气质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06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689.6万吨,同比增长3.7%;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

  生活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量382.6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9.2%(1999年占21.4%、1998年占23.8%、1997年占21.1%)。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4.8万吨,减少了3.7%。

  生活烟尘排放量212.1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18.2%(1999年占17.7%、1998年占19%、1997年占16.4%)。

  生活烟尘排放量比上年增加6.5万吨,增加了3.2%。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612.5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0.8%(1999年占78.6%、1998年占76.2%、1997年占78.9%)。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增加152.4万吨,增加了10.4%;

其中:

县及县以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171.6万吨(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72.7%),比上年增加93.8万吨,增加了8.7%;

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40.9万吨,(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7.3%),比上年增加了58.6万吨,增加了15.3%。

  工业烟尘排放量953.3万吨,与1999年相当。

  其中:

县及县以上工业烟尘排放量517.1万吨(占工业烟尘排放总量的54.2%),比上年减少39.4万吨,减少了7.1%;

乡镇工业烟尘排放量为436.2万吨(占工业烟尘排放总量的45.8%),比上年增加了39.3万吨,增加了9.9%。

  工业粉尘排放量1092万吨,比上年减少83.3万吨,减少了7.1%;

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粉尘排放量404.2万吨(占工业粉尘总量的37.0%),比上年减少53.7万吨,减少了11.7%;

乡镇工业粉尘排放量为687.8万吨,比上年减少29.6万吨,减少了4.1%。

  全国废气排放情况详见表78。

  表7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

万吨表8全国近年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自1991年以来,全国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保持上升趋势,1995年以来上升幅度趋缓。

  从1991~1995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处于增加态势,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基本维持一定的排放水平;

从1995年以来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则出现较大幅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尽管国家的工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但是,由于环境管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强,企业废气污染源治理的水平和效果也在逐步的提高,使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减少。

  各地区废气排放情况各地区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总量(工业、生活合计)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排序分别见图9~12。

  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大的地区是我国高硫煤产区及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监测结果表现空气污染也相对严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二分之一强(全国平均占五分之一)。

  各行业废气排放情况按行业分析废气排放数据,显示出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仅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就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6%(707.2万吨),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及所占比率均比上年增加。

  其次是非金属矿物业占16.7%(233.3万吨),化工行业占5.9%(81.9万吨);

水泥行业排放的粉尘量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78.7%(768.2万吨),该行业所占比率与上年相同,但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55万吨。

  其次是黑色金属冶炼业8.7%(85.3万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2,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921-86GB9801-88GB11737-89GB12372-90GB/T14679-93GB/T14669-93GB/T14582-93GB14677-93GB/T15262-94GB/T15435-1995GB/T15438-1995GB/T15439-1995GB/T15516-1995GB/T16128-1995GB/T16129-1995GB/T16146-1995GB/T16147-1995GB/T17095-1997GB/T18204.18-2000GB/T18204.23-2000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重量法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示踪气体法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GB/T18204.24-2000GB/T18204.25-2000GB/T18204.26-2000GB/T18204.27-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5室内空气质量检验5.1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采样和检验方法见附录A和附录B.5.2室内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C.5.3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验方法见附录D.5.4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检验方法见附录E.5.5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检验方法见附录F.附录A(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采样技术导则1,范围,本导则在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时,对采样点位,采样高度,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及采样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等项做出规定.本导则作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配套的空气采样技术的指导原则,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化学污染物的采样.2,选点要求,2.1采样点的数量:

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

50~100m2设3~5个点;

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2.2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2.3采样点的高度:

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相对高度0.5m~1.5m之间.3,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前至少关闭门窗4小时.日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18小时,8小时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6小时,1小时平均浓度至少连续采样45分钟.4,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根据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存在状态,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个污染物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5,采样的质量保证措施,5.1气密性检查:

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5.2流量校准:

采样系统流量要能保持恒定,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系统进气流量,误差不超过5%.采样器流量校准:

在采样器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器流量计的刻度,校准5个点,绘制流量标准曲线.记录校准时的大气压力和温度.5.3空白检验:

在一批现场采样中,应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按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空白检验,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5.4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5.5在计算浓度时应用下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式中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0—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t)与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之和,t+273)K;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5.6每次平行采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6,记录和报告,采样时要对现场情况,各种污染源,采样日期,时间,地点,数量,布点方式,大气压力,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采样者签字等做出详细记录,随样品一同报到实验室.附录B(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中各种参数的检验方法*污染物

(1)

(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检验方法来源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

(1)GB/T16128-1995苯胺分光光度法

(2)GB/T15262-94改进的Saltzaman法

(1)GB/12372-90

(2)GB/T15435-1995(3)一氧化碳CO

(1)GB9801-885,采样和样品保存,在采样地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孔径至少2mm,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0.5L/min的速度,抽取20L空气.采样后,将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样品可保存5天.6,分析步骤,6.1色谱分析条件:

由于色谱分析条件常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能分析苯的最佳的色谱分析条件.6.2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计算因子:

在与样品分析的相同条件下,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计算因子.6.2.1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于5.0ml容量瓶中,先加入少量二硫化碳,用1L微量注射器准确取一定量的苯(20℃时,1l苯重0.8787mg)注入容量瓶中,加二硫化碳至刻度,配成一定浓度的储备液.临用前取一定量的储备液用二硫化碳逐级稀释成苯含量分别为2.0,5.0,10.0,50.0g/ml的标准液.取1L标准液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高.每个浓度重复3次,取峰高的平均值.分别以1L苯的含量g/ml)(为横坐标g)(,平均峰高为纵坐标mm)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Bs[g/mm]作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6.3样品分析:

将采样管中的活性炭倒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加1.0ml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放置1h,并不时振摇.取1l进样,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mm)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