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6056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原创12篇Word下载.docx

在培训结束之际,同伴们这样写道:

“一卷秋书随雁远,万般别意落君前。

”“零落成泥都不能阻绝这最后的一眼不能转身的回望这无极而终的发现是一片云对另一片云隔山界海的叮咛万千飞绪了无痕注定灰飞烟灭的一句珍重”他们的才华令我羡慕不已,尤其是写作能力。

实践研修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齐市初中语文教研月活动现场会,活动以作文教学为主题。

其中一节“动作描写”作文公开课,课上有一个练笔的环节,一名男生到前面做了一个九十度鞠躬和向右转的动作,学生当场成文。

且不说学生几百字文章的洋洋洒洒,就说老师的下水文就足让我佩服。

不仅佩服教者的文采,更佩服教者的勇气。

能够俯下身来和学生一道成长,如果没有一定的积淀是不敢尝试的。

最起码我不敢。

由此我想,作为语文老师欠缺写作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甚至是缺陷。

我培训回来后马上开通了微博,也尝试记录每天的点滴,算是练笔的开始吧。

担当培训的授课老师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古文字学博士—寇占民,教我们古代汉语。

他的课几乎是被安排在最后,是在我们归心似箭、难以坚持的时候。

初接触也没什么,他个子高而瘦,声音略带嘶哑,有点文弱书生的感觉。

可是讲起课来却满是激情,明明是穿羽绒服的教室,他却只能着一件毛衣。

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经他的演绎便有了灵气。

如果说我喜欢上了方块字的话,还不如说我是因为喜欢这位古文字学博士而喜欢古文字。

我喜欢他的敬业、纯粹、更喜欢他的奋斗史,足够给力。

他自己曾调侃:

“除了幼儿园没教过,哪个学段都教过了。

”是的,他从一名初中老师做起,边做边学,一路走来,从不放弃努力。

从最初的一名专科生走到现在的博士。

我一直记得他的一句话:

“当别人站在你前面的时候,你要有超越他的想法。

你也可以。

周围人群这样的出色,大学里学术氛围这样浓厚,都让我觉得自己荒废了以前的时日是多么的浅薄,且不说学识可以提高修养和提升气质,单就是作为业务者本身,也没有理由懒惰自己,因为处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如果不更新自己,真的是驾驭不了课堂。

我们不成为名家,但至少应该缩小距离。

幸好现在我能有这样一种意识,让自己去学习,也幸好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我的这种想法和大家分享。

2、永葆激情,教学必须

在学院统一安排的内容之余,我利用晚上和周末旁听了几次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充实自己。

虽然收获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有些对于初中教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但是所获得感受却是刻骨铭心的。

在这里主要说说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韦华的课堂吧。

她的课堂幽默风趣,语言娴熟。

不夸张地说,一节两个小时的课,不用讲稿,语言不重复,可以一气到完,感觉那些内容那些话语从嘴里一个劲儿的往外蹦,像是不用思考一样。

讲到动情处,眼睛也说话,四肢也舞蹈,浑身上下都溢射着激情,仿佛这不是在课堂,而是作品的世界。

在讲《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小汤姆被姨妈罚刷油漆时,她竟然真的在我们面前左一下右一下地刷起油漆来,那绘声绘色的场景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一句话,因为她,我喜欢上了这些作品。

我想,她的成功主要来源于她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她的课堂因为有了她的激情而鲜活。

我曾和同伴开玩笑说,我会把韦华的照片放大一张放在自己办公室的醒目位置,以在自己职业倦怠的时候提醒自己释放教学激情。

哦,忘了介绍,这位韦华老师是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现正在攻读博士,今年只有35岁。

另外在齐市三中和外国语学校听的众多课中,我也有很深的感触。

同样的课堂,同样的授课内容,同样的文化底蕴,且不排除老师讲课技巧的因素,单就老师课堂的教学态度来看,就可以影响整节课的效果。

一个是冷面杀手,严肃质问,一个是面容和气,鼓励质疑,自然前者课堂一潭死水,后者则是鲜活生动,不断生成。

试想,一个连老师都倦怠的课堂怎么能够有机智的生成!

3、热爱工作,不致倦怠

在这里我只给大家讲述一下我的所见。

齐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刚成立两年的全日制私立学校,发展速度很快。

学校以英语教学为特色,聘有外教,倡导“互动、发现式教学”、愉快式教学。

教学模式主要模仿山东杜朗口中学,没有讲台的教室,布置了前、后和侧位三面黑板。

生源主要是本市公立学校淘汰下来的学生,所聘老师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和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组成。

我来这所学校听了三节课,其中两位是年轻教师。

一位哈师大毕业,一位黑大研究生毕业。

这两位在试用期的工资不过800元,试用期满后也不过1600-1800元左右。

与其相比,论学识自愧不如,论教学态度也没有他们努力,可是却拿到了比他们还多的收入。

同伴感慨说:

我们如果晚生十年,将没有饭碗,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份工作?

这位研究生,在生源基础不好的情况下,把课堂上的学生完全调动起来,并且让他们都有所获,这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

探其原因,一是因为教学理念上对学生的尊重,更主要的就是老师的责任心,不放弃。

看来,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热爱这份工作,首先它能够让我们生存,而且生活得还算不错;

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懵懂的人,如果我们不热爱,就没有激情,就不能钻研,就不能进取,甚至误人子弟。

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是那样的用心良苦,反过来我们的家长对我们的期待又会少几许呢?

二、教学行为

在这方面所获得收获主要来自实践观摩。

我们所去的六所学校有两所是名校、大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000左右,一所是城乡结合部中学,质量稍差,另外两所比较薄弱,最后一所就是刚才提到的私立学校。

总体上看,6所学校基本上涵盖了或者代表了齐市的所有学校类型。

我们听课观摩采用所说的“影子”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下面我把我在实践观摩、听课评课中在老师教学行为方面的感悟总结一下:

1、教师要多放手。

教育的变化不在于教师的变化,而在于学生的变化。

新课改要求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

这一提法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可是这一做法并没有完全深入到我们的课堂。

一大部分课堂老师基本上还处于主体地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索然无味。

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体会,感于文章而发乎心,而不是教师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告诉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就像品茶一样,关键在一“品”字,品的是茶的盈口余香,如果只是一味的大口灌下而不辨其味,那是糟蹋了好茶。

听课过程中发现,名校名师做的特别好,课堂上放得开,关键之处又收得恰到好处。

同伴认为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学生,好学生不用教也会。

我不这样认为,一是因为放的越开课堂就越难驾驭,二是因为好学生也需要引领。

同样是28中的七年级《春》课堂赏析课,一节精彩纷呈,生成不断,一节学生不知所云。

究其失败的原因,是课堂只有“放”而没有“领”,教师首先应该提供例句指导语言赏析的方法、角度、注意的问题等,也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赏析标准。

要做到有目的地放,放的同时要有指导、有引领。

当然我们要想做到真正的放手,还要考虑到学情等因素,可以一步一步来,只要有这种意识就好。

2、要多安排专题课。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我发现在几所名校听课过程中,他们很多都安排专题课,比如28中的刘丽老师讲《春》利用2节课集中进行语句赏析训练,三中的两名八年级老师集中进行说明文体中品语言类题训练。

这种课型有利于专项内容的突破,避免了平时授课过程中的蜻蜓点水,学生可以获得清晰系统的感知。

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点突破。

当然,这种课需要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前需要进行极其充分的准备,对知识点不能有所遗漏,否则还不如不讲。

另外操作起来还有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把专项内容训练与课文讲解结合起来,关键是把握好课文训练的重点。

3、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要重视评价。

无论我们在哪所学校听课,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很重视评价。

这包括检查预习的评价,主要是字词的评价。

朗读课文后的评价,主要包括字音的正确与否、声音的大小、语气、语速、语调、感情、节奏、是否有填字、落字、改字现象、是否流畅、清晰等方面。

评价后要给出建议。

课堂讨论等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以组为单位进行。

课堂练习的评价及建议。

课堂小结的评价及建议。

总之,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少不了评价、建议,而且评价、建议是以学生评价、建议为主,教师的评价、建议为辅。

当然,我们上课时也很注重评价,不是厚彼薄此,但给我的感觉是我们听课的几所学校适时评价恰当评价有效评价已经深入他们的课堂教学。

这可能也是他们这一地区的课堂特点吧。

4、重视积累。

包括课前积累、课上积累、课后积累;

或者说包括文字积累、生活积累等等。

我们都知道语文这一学科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但问题是:

怎样积累?

积累什么?

积累了很长时间感觉效果却不大怎么办?

就我们听的几十节课来说,有两个方面给我的印象较深。

一个是课前积累,我们强调以读写为主的文字积累,我们也不要忘了学生的听说为主的口语积累。

这一点我们也都在做,而且每个人的做法也各有各的特点。

从内容安排看,有的背古诗词;

有的课前演讲;

有的讲名人名言;

有的讲成语故事;

有的背诵好词佳句或好的语段等等。

关于课前口语训练的积累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选什么样的内容,同伴特意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

大的方面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从小的方面来积累,比如以积累字、词、句、段等等为主的口语训练;

二是从大的方面来进行,那就是很多大家都认为背诵整篇文章更有效。

说法不一而足,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我们都知道,不能搞一刀切,我们必须根据每节课内容的不同来安排课前口语积累的方式和选用恰当的的内容。

不能把课前积累与每节课的内容割裂开来。

如果每课的课前积累是我们教学内容的延伸,这种积累可能显得更自然也更有效。

比如如果本节课的内容为古诗,课前积累与古诗有关会更好。

不过,这也和我们的个人喜好有关。

在齐市外国语学校听课时,就有一位老教师让学生大量积累古诗,因为他本人就喜欢古典诗词,而且能大量背诵并写了大量古体诗词。

但问题是我们都知道积累有用,也都强调积累,但见效真的是太慢。

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承受很大压力,那就是费了很多力,我们也很难鱼和熊掌兼得。

从时间安排来看,我们走进教室之前就已经书声琅琅了。

就这一点反思,我们的课堂真的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如果把课前的时间利用好,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积累,还能有利于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

另一个积累就是文字积累。

我们每个人都在做。

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

那就是如何让学生的积累更有效或者更见效。

还是那些问题:

到底积累什么更好?

学生的积累怎么觉得没见效?

是积累的量小还是积累的时间不到?

实际上我觉得我们无论从哪一点出发,从哪一点突破都是正确的。

关键是时间上的坚持和我们对真语文的坚守。

5、关于诵读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我们听的课中,诵读都很到位。

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变串讲为诵读,以此来疏通词句;

变分析为诵读,以理解文意。

诵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