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574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9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万只商品鸡养殖及深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1.4建设年限

建设期1年。

即自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底。

1.5建设规模

征地30亩(其中需流转荒山23亩,征用耕地7亩),引进高产蛋鸡和良种肉鸡养殖,年饲养10万只,其中存栏蛋鸡3万只,年出售肉鸡6万只(屠宰分割包装),出售散放土鸡1万只。

建鸡舍4000㎡、育雏间1000㎡,公用、辅助工程1000㎡及其他配套设备。

1.6产品方案

该项目主要工艺流程为标准化全自动饲养和肉鸡屠宰分割冷藏等流程;

主要技术是恒温养殖、全期无公害养殖等技术,配备全自动喂料、饮水以及自动清粪等设施。

1.7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144.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0.41万元;

前期工作费13.3万元(含可研报告编制费2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4万元,设计费4.3万元,招标费0.5万元,工程监理费2.5万元),占总投资的1.4%;

不可预见费47.5万元,占总投资的5%;

流动资金133万,占总投资的14%。

1.8运行费用

项目总投资1144.21万元,资金来源:

申请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持资金300万元,企业自筹844.21万元。

1.9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后,达产年销售收入833万元,扣除总成本费用576.8万元,利润总额256.2万元,项目生产期间年平均投资利润率22.4%。

项目投资回收期4.5年。

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可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鸡产业,促进增收,提升地方经济效益。

同时间接促进畜禽养殖业的良性发展,改善和促进畜牧业结构的调整。

项目建设还将带动当地饲料业、食品加工业、种植业及运输包装工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该项目建设的鸡场投产后吸收农民工20人就业。

生态效益:

该项目通过采取标准化无公害管理模式,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在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利用化粪池沉淀处理等,可将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通过有机肥加工厂还可将粪肥作为高效无害有机复混肥,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改良土壤质量,或生产沼气,开辟农村能源新途径,对环境保护必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发展畜牧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

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充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

2.1.2行业规划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指出:

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提高畜牧业效益,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到2010年,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8600万吨、3000万吨和4200万吨,年均分别递增约2%、1%和8%;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

饲料产量13100万吨,产值3400亿元。

《陕西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竞争力,带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牧业新技术,提高畜禽良种比重;

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和绿色畜产品,实施动物防控体系工程,确保畜产品安全。

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经营,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培育壮大一批畜牧生产、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2.1.3区域发展规划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强畜禽繁育改良体系建设,努力推广畜禽良种;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加快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疫情监控防治能力;

突出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行禽畜圈舍规范建设,开展畜牧业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大力开发无公害绿色禽畜产品,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2.1.4项目建设理由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国家农业政策之重。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也是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使农村走出了传统方式养殖的时代,改变了以往传统养殖业品种落后、技术单一、规模粗放、品质不高和效益低下的局面,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放心菜”、“放心肉”和绿色、无公害食品已经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要对象。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和应对WTO对农业的冲击,提高农产品安全性,是当前农业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养鸡是**县畜牧业中重要产业,禽业经济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但是我县养鸡业却面临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项目的建设将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养鸡发展空间,促进畜禽养殖产品结构的优化。

项目采用标准化无公害管理模式和现代化养殖技术,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养殖基地,可以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全面推进养鸡增产增效,为发展产业体系完整、商品化程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畜禽养殖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2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

**县是山区农业县,畜牧业中家禽业占有重要地位。

2010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120万只,但大多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规模养禽场很少,禽产品主要依靠从外地输入。

“十一五”计划以来,**县将畜牧业纳入五大主导产业。

发展畜牧业在历来的宏观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发展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

特别是近些年,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国家发展农业的重点,也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对此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支持。

传统的畜牧养殖业规模粗放,品种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防疫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因此疫病多、市场风险大,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污染得不到控制,养殖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养殖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据调查统计,2004年在我国爆发的“禽流感”案例中,90%以上是动物防疫条件不规范的散养户。

由此可看出规范养殖业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该项目的实施以强化鸡场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管理为重点,必将进一步规范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

2.3国家行业投资方向要求

该项目属于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养殖业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蛋鸡、肉鸡、育雏舍建设和有关全自动成套饲养、加工等设备的购置等。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高肉鸡养殖生产力水平,优化家禽养殖区域布局,促进农民增收,增强良种的辐射能力。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业基本建设要求。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3.1市场分析

3.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市场分析

鸡肉已成为中国居民肉制品消费的主导品种之一,新浪财经研究结果表明,“白肉替代红肉”将成为未来必然的消费选择倾向。

中国肉鸡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84年的6.63%上升到05年的3.11%,所占比重增加了将近1倍,而猪肉生产所占比重由84年的82.69%下降到05年的64.71%。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鸡肉人均消费水平明显偏低,未来仍将持续稳步增长。

06年,我国人均日消费鸡肉量为21.62克,美国、加拿大、日本人均日消费量分别是我国的5.61倍、4.09倍、1.88倍,我国肉鸡消费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据统计,2009年3月伊始,国内肉鸡价格出现了上涨,全国均价在8.11元/公斤,较2月下半月上涨0.35元/公斤,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消费相对清淡,但是受出栏的季节性影响,鸡苗价格和肉鸡价格的上涨是必然的,给肉鸡养殖行业带来了希望。

我国是商品肉鸡的生产大国,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和四川等省。

我省商品肉鸡规模化生产主要集中在关中等地,2010年全省商品鸡出栏量3.5亿只,而我县商品鸡饲养量约为100余万只,年出栏仅60多万只;

目前我县商品鸡、鸡蛋主要从外省引进,商品鸡和鸡蛋缺口大。

因此,我县对鸡蛋和商品鸡市场需求旺盛。

本项目建成后年可提供鲜蛋500吨,年提供商品鸡7万只,全部进入市场,可部分缓解鸡蛋及肉鸡产品市场供求矛盾。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鸡肉消费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品,但是人均消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人均消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0公斤/人的话,我国每年的鸡肉消费缺口将达到300万吨以上,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肉类产品的品质成为产品是否畅销的主导因素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稳步较快发展的阶段,在目前居民的平均禽肉消费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鸡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预测,世界禽肉市场今后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更快,到2011年,我国禽肉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850万吨,比2002年需增加400多万吨禽肉,约需增加12亿只商品肉鸡出栏量。

因此,商品肉鸡养殖业前景发展乐观。

3.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项目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养殖,能保证良好的品质,为保障企业持续高速发展,业主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养殖设备,完善产品良种结构,该项目生产区远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良好,企业在培育养殖基地过程中,严格控制养殖过程,加强疫病防御,项目产品品质出众。

3.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稳定销售渠道,进行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维护好与合作经营方的利益关系;

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符合标准;

对产品销售渠道进行进一步拓展。

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品牌形象。

建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营销的过程中通过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2、**县毗邻湖北十堰、安康等市区,现已有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与东西部相联,区位优势明显。

现在大中城市由于产业发展的调整和环保等问题,养殖产业也出现萎缩。

这对我县来说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良机。

因此,立足于充分发挥我县的畜牧业区位、资源优势,瞄准以十堰、武汉、西安等为中心的发达地区的市场,以高质量、高档次产品形象逐步打开市场,掌握产品生产、销售的主动权。

发展商品肉鸡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3市场风险分析

3.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从事养鸡最大的风险是饲料价格的波动和畜禽疫病的影响。

一方面是饲料价格会随着国际、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呈现出价格的不稳定,引起企业经营成本的变化,若粮食价格突然上升会导致产品成本升高,带来销售风险。

另一方面是疫病导致大量肉鸡死亡,带来巨大损失。

而且会导致消费者的心理恐慌,需求大幅度降低,也会影响肉鸡销售,给公司带来经营损失。

3.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一方面要及时掌握饲料价格行情,关注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做好饲料价格突变的应急措施,并实行散放养殖,通过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实施放牧饲养,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合作提高,加强与高校等高科技技术研究部门的联系,尽力做好科学饲养技术和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