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5371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炼铁高阶段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1.4煤气灰年产量

4.1.5矿粉年产量

4.1.6碎焦年产量

4.2主要原燃料、辅料消耗量

4.2.1矿石年消耗量

4.2.2冶金焦年消耗量

4.2.3喷吹用煤粉年消耗量

4.2.4石灰石年消耗量

4.2.5炮泥、沟泥年消耗量

5基本建设经济指标(参考资料)

5.1投资

5.2设备重量

5.3设备装机电容量

5.4车间(厂)占地面积

5.5车间(厂)定员

5.6耐火材料用量

5.7钢材用量

5.8水泥用量

附录1.大型高炉拟采用的新技术

附录2.对高炉用原燃料理化性能要求

附录3.高炉系统包括范围

附录4.代号

1.编写说明

本“指标”系根据院里要求并结合我专业具体情况和可能进行编写的。

为便于选用,现对本“指标”的编写作如下说明。

1.1本“指标”是按新建、改建的≥1000m3的高炉编写的;

1.2高炉按70~80年代的装备水平设计,采用各项行之有效的新技术、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考虑必要的环保措施,拟采用的新技术见附录1;

1.3“指标”系按高炉系统(即包括系统的辅助、公用设施在内)编写的,高炉系统包括范围见附录3;

1.4本“指标”是以贯彻精料方针为基础而编写的,对各种原燃料理化性能的要求参见附录2;

1.5本“指标”的编写,尽量参考国内外有代表性高炉的先进指标,并尽可能提出今后选用数据,但对于某些数据不全,数据范围较大者只列出部分国内外实例供选用参考;

1.6在作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条件的变化,对各项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2.主要操作技术指标

2.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K)及日产量(P)

设计年平均Ka=2.0~2.3(t/m3·

d);

Pa=(2.0~2.3)Vu(t/d)

作业率为100%时,P100=Pa/年平均作业率(t/d)

设备设计最大Kmax=2.3~2.6(t/m3·

d)

Pmax=(2.3~2.6)Vu(t/d)=1.1Pa

2.2年平均作业率及休风率

2.2.1当去掉大、中修时间时

年平均作业率:

97~99%(355~360天/年)

年平均休风率:

1~3%

2.2.2当考虑大、中修时间在内时(设计计算一代年平均产量用)

一代年平均作业率:

93~95%

一代年平均工作天数:

340~345天

注:

(1)年平均作业率=(年规定工作时间-年休风时间)/年规定工作时间

(2)休风率=年休风时间/年规定工作时间

(3)年规定工作时间=日历时间-大中修时间

(4)休风时间包括计划小修及各种非计划休风时间

年日历时间-一代平均大中修时间-年平均休风时间

(5)一代年平均作业率=------------------------------------------------

年日历时间

2.3燃料比、焦比及煤比

≥3000m3级

1000~3000m3

月平均最佳

燃料比(kg/t-P)

490

500

480

焦比(kg/t-P)

390

400

360

煤比(kg/t-P)

100

120

折算焦比(kg/t-P)

470~480

480~490

460~470

(1)上表数值均为入炉值,没包括损失在内;

(2)设计喷煤能力按120~150kg/t-P计,煤粉置换比按0.8~0.9计。

(3)上表数字主要参考首钢条件制定,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计算调整。

2.4综合冶炼强度

年平均综合冶强Ιa=1.0~1.1(t/m3·

d)

月平均最高冶强1.2~1.25(t/m3·

风机设计能力Imax=1.3~1.35(t/m3·

(可按月平均最高乘1.1考虑)

2.5入炉干风量(UB)及高炉煤气发生量(UBG)

2.5.1入炉干风量:

一般为1100~1350(Nm3/t-P)

具体计算:

UB=I·

U/K(Nm3/t-P)

或VB=VuI·

U/1440(Nm3/min)

U:

每吨燃料耗风量,一般可取2400~2700Nm3/t,此值与燃料成分、燃料比、生铁含量、氮在鼓风及煤气中含量及炉顶煤气成分等有关,其近似值计算公式如下:

(Rz×

Cr)-Ct

U=------------------------------×

1000(Nm3/t)

0.536×

(CO2+CO+CH4)·

Rz·

a

式中:

Rz:

燃料比(t/t)

Cr:

燃料平均固定碳含量(%),一般为84~85%;

Ct:

生铁中碳含量(%),一般为3~4%;

a:

氮在空气与煤气中含量比,一般选1.3~1.45;

CO2、CO、CH4:

煤气中此三种组分的含量(%),其和一般为~40%。

大型高炉漏风损失按3~8%计算。

2.5.2高炉煤气发生量:

VBG

一般VBG=(1.4~1.45)VB(Nm3/min)

或1550~1900Nm3/t-P

高炉煤气发热值为700~800Kcal/Nm3(2930~3349KJ/Nm3)

宝钢高炉(2×

4063m3):

VBG=1540~1640Nm3/t-P

煤气发热值为780±

50Kcal/Nm3(3266±

209KJ/Nm3)

2.6富氧、富氧率(Φ2)

2.6.1利用余氧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6.2设专机供氧时,富氧率一般≤3%,设备最大能力按4%设计。

富氧量:

VO2=(60×

VB·

Φ2)/(α-0.21)(Nm3/h)

式中α:

氧气纯度(%),一般为99.5%

反算富氧率:

Φ2=[VO2×

(α-0.21)]/(60×

VB)(%)

VB为不富氧时之鼓风量,设富氧后鼓风体积(风量加氧量)不变。

2.7热风温度TB

2.7.1新建高炉:

设计操作风温1200℃(年平均),

设计最高风温1250~1300℃。

2.7.2现有热风炉改造后:

设计操作风温≥1100℃(年平均),

设计最高风温≥1200℃。

有条件的厂,热风炉大修也应按新建高炉风温标准进行设计。

2.8鼓风湿度WB(g/Nm3)

2.8.1加湿鼓风操作时,鼓风湿度原则上应按当地季节平均最高大气湿度确定。

宝钢:

30g/Nm3。

2.8.2沿海及南方大气湿度大,而且波动较大的地区可设脱湿鼓风设施。

全年平均鼓风湿度按10g/Nm3设计。

脱湿机能力按全年可能稳定的湿度设计。

宝钢按全年平均脱湿5g/Nm3,夏季最大脱湿9g/Nm3考虑。

2.9风口处风压(PB)及炉顶压力(PT)

PB与PT应根据高炉大小选定合适值,并分别选定设备设计值及年平均操作值。

1000~2000

>2000~3000

>3000

炉顶压力

(kg/cm2)

设计

2.0~2.5

2.5~3.0

年平均操作

1.5~2.0

风口前风压

3.2~3.9

3.4~4.3

4.3~5.2

2.7~3.4

2.9~3.8

3.8~4.7

料柱阻损(kg/cm2)

1.2~1.4

1.4~1.8

1.6~2.2

送风系统阻损(kg/cm2)

0.2

1kg/cm2=1.013bar≈1bar=105Pa

2.10煤气发生量

使用过筛矿的高压高炉一般为10~20kg/t-P。

宝钢设计:

10kg/t-P;

日本大型高炉:

8~15kg/t-P;

首钢新2#高炉(1327m3):

10~15kg/t-P.

2.11矿比及渣比

2.11.1矿比:

首钢:

1650~1680kg/t-P;

宝钢:

1645kg/t-P;

日本高炉:

160~1660kg/t-P。

2.11.2渣比:

330~350kg/t-P;

(国内先进)

320kg/t-P;

270~330kg/t-P;

国内重点:

一般为500~550kg/t-P。

2.12劳动生产率:

与高炉大小、装备水平及管理水平等有关。

1980年1981年1982年

国内重点企业平均(吨/人·

年)130213541282

首钢最高:

2632吨/人·

年(1980年)

武钢最高:

2239吨/人·

年(1979年)

鞍钢最高:

2873吨/人·

年(1979)

唐钢方案(1984年):

2554吨/人·

年(2×

1200m3)

太钢规划(1982年):

3906吨/人·

年(1×

1800m3)

马钢及梅山建厂报告:

3804吨/人·

年(1984年,1×

2500m3)

宝钢高炉设计:

14700吨/人·

4063m3)

苏联各级高炉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关系(以2000m3高炉为100)

2000m32700m35000m3

劳动生产率比值:

100123200

根据我国劳动组织、生产管理、行政系统的具体情况,建议各级高炉选用的劳动生产率(吨/人·

年):

1000m3级2000m3级3000m3级4000m3级

劳动生产率:

2500~30003000~40004000~50006000~7000

2.13炼铁工序能耗(kg标准煤/t-P)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梅山

424

481

477

483

首钢

521

510.4

482

479

武钢

522

503

499

504

首钢新2#

452.2

455.1

423.8

(一季)

首钢全厂1983年4月平均:

462.7kg标准煤/t-P;

太钢规划(1983年):

441kg标准煤/t-P。

世界主要产钢国(日本、美国、英国、西德、法国)炼铁工序能耗多小于450kg标准煤/t-P,一般为340~500kg标准煤/t-P。

冶金部(81)冶能字第1381号通知炼铁工序节约能源的规定(试行)划分的等级如下:

能耗等级一等二等三等

工序能耗,kg标准煤/t-P≤490≤530≤580

新设计的大型高炉应根据各项能源消耗收支进行计算。

一般可取440~490kg标准煤/t-P。

3.主要动力消耗指标

3.1氧气

3.1.1一般用氧量:

0.1~0.2Nm3/t-P.

3.1.2富氧鼓风时:

按富氧率计算出富氧量(Nm3/h),再按小时产铁量计算出氧气单耗(Nm3/t-P)(参见操作指标富氧部分)。

宝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