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5311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②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超群。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招募人才,委以重任,听取建议,积极策划。

秦国名人

秦王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

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为得到人才韩非,出兵攻击韩国,迫使韩王将韩非子送往秦国。

2、秦灭六国过程

秦灭六国形势图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随后,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统一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1、目的: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具体措施

秦始皇

赢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伏羲、神农、燧人)、德配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所以他的称号为“皇帝”,他认为秦帝国将千秋万世地传下去,所以他给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后世为”二世”直到”千万世”.谁知只传到了秦二世!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秦统治机构示意图

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言即法律”)。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

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

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

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

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

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货币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给等价交换提供了基础,为秦朝的稳固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

统一货币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

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

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

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2、文化上:

统一文字。

统一文字

战国时期,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交通上:

车同轨,修灵渠。

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

国家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

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开凿灵渠

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长城遗址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秦朝疆域

秦朝的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拓展延伸

1、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

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

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

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

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

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3、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比较。

5、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

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

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②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束了五百多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③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知识小结

【达标检测】

1.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2.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4.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5.如图所示是四方故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已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尊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

历史行政区划》

(2)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

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

材料三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四 

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

“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

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

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

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4)根据材料四,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B 

6.

(1)韩非。

(2)做法:

全面推行郡县制。

影响: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3)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积极:

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等。

消极:

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

(秦末农民起义)②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

③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