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515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5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榆树市项目区建设领导小组

项目协作单位:

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4.建设年限

2013年6月-2014年5月

5.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榆树市城发乡水泉村和环城乡桂家村。

6.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规模:

城发乡水泉村现有玉米繁田12600亩,环城乡桂家村现有玉米繁田17860亩,两个项目区总的玉米繁田3.046万亩,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要建设高标准核心玉米种子田1.1万亩,其中水泉村6000亩,桂家村5000亩。

建设内容:

1、高标准种子田建设

机耕路。

水泉村修建砂石机耕路4千米,桂家村修建砂石机耕路15千米。

修建标准为砂石路面宽度为4米,砂石路面厚度为20厘米。

排水渠道工程。

本项目开挖疏浚排水沟20千米。

水源工程。

本项目新打机电井26眼,并且每眼井要配套建设供电线路设施,共26套。

节水灌溉工程。

水泉村建设滴灌面积3947亩,桂家村配套滴灌面积4700亩。

2、种子检测能力建设

本项目种子检测能力建设主要进行种子检测仪器设备购置72台(套)。

7.工艺设计方案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施工设计,本着高标准、高水平、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

制种工艺流程:

种子加工工艺流程:

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800.0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其中:

建筑工程投资1459.26万元,设备购置投资290.1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0.58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包括申请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00万元。

9.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区气候、土地资源等各种条件适合良种繁育,隔离条件好,生产相对集中,区域内无检疫性有害生物,良种调出可以从原来的270公斤/亩增加到330公斤/亩,比项目实施前亩产量增产60公斤,增幅22.2%,则1.1万亩种子田总增产66万公斤。

(2)社会效益

国家启动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良种繁育条件,建成高标准种子田,不断选育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确保粮食生产所需良种,实现粮食高产,提高农民收入。

可以利用品种优势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稳定、确保粮食安全。

本项目建成后执行单位是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具有较好的自身优势,科技力量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项目单位有科学的管理措施,有精心的育种工作者,有较大的推广销售群体和稳定的服务网络,繁育的良种可以推广开来,扩大种植面积。

(3)生态效益

本项目属于良种生产繁育加工项目,属于正常农业生产的范畴,同时,通过深翻、深松、秸秆还田、增施农肥项目区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本项目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2.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07]12号);

3.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发[2007]1号;

5.《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5.《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6.农业部七大体系和十大行动规划;

7.榆树市农业自然资源及社会发展有关基础数据和资料;

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玉米品种在提高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品质优良的种子是保证优质商品粮生产的前提之一。

发展玉米生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符合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

榆树市地处世界第三大黄金玉米带,大片平原、遍地黑土,一江两河纵横贯穿的资源禀赋,是榆树发展农业生产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辐射带动效果好;

种子生产具有较好的基础,基本建立起了种子繁育和加工的技术体系,具有较好完成项目的技术基础。

本项目是贯彻落实农业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

符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符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扶持政策。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内容实用,规划科学,切实可行。

2.建议

在榆树市建设该项目,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速新品种的繁育推广步伐,提高品种的利用水平;

有利于探索市场条件下新品种的推广机制和方法,使项目建设完成后能长期发挥效益。

该项目符合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带动性和辐射性,技术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基础、生态上有代表性,具有较好完成项目的基本条件,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确保农产品高产、优质的科技载体,其研究、生产和加工产业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研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

研究表明,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诸项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率占到30%左右而居首位,繁育和推广良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种子工程”的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国农业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

“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

为此2005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其建设重点是“强化以良种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

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种养业良种体系被排在七大体系之首,处于基础和先导的位置。

农业部按照新型种养业良种体系发展的近期目标和任务,又出台了《种养业良种体系规划》,同时配套出台的还有《种子工程二期建设规划》。

规划中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种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吉林省又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近几年以来一直稳定增加,对外制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外繁面积的不断增加说明吉林省具有成熟的玉米制种经验和得天独厚玉米制种条件。

吉林省中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热量适中,日照较好,无霜期在130-135天左右。

现行推广的中熟、中晚熟品种,多数不具备抗病、高产的双重性,缺少适宜的主推品种,单产水平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许多病害生理小种也在改变,病害发生有越来越重的趋势,成为障碍我省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粮食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商品粮外观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选育的中熟、中晚熟新杂交种要求商品品质好,容重不低于700g/升,淀粉含量不低于72.0%;

因此,选育适宜中部温润气候特点的高产,尤其是抗病型粮食杂交种已成为我省育种的当务之急。

因此,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大环境下,榆树市做为增产千亿斤粮食规划区,建设高标准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来保证玉米产业由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优质的玉米满足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优化农业结构的调整,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

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要依靠国家的支持,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助力国家种子安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良种是粮食发展的核心之一,是粮食生产的首要环节。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

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

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对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6亿,按人均400公斤的安全标准,我国的粮食产量要达到6.4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总产5亿吨,根据人口计划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还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保证粮食供给。

中央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

这对榆树市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提供了一个机遇,特别对良种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对玉米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按市场的需求,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完善现有的种子生产加工基础条件,增强玉米良种扩繁能力,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是提高玉米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玉米又是种植业的大头。

由于近年来畜牧业迅猛发展,玉米生产前景广阔,而发展玉米种子生产又是一个基础工程,可以提高种植效益,保障良种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扩大玉米良种繁育规模,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和更新换代能力,提高良种繁育区与推广区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是适应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玉米生产已由过去单一追求数量型转为优质高产型,市场对玉米品种的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

同时,我国“入世”后,迫切需要增强吉林省玉米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建立一批高质量的良种繁育基地,促进种子产业化的发展,可以快速为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低价位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玉米良种,将有力提升优质专用商品玉米的生产规模与品质,提高整体效益,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占领国内市场,进而增强我国粮食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促进榆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榆树市是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规划项目区,近年来在国家千亿斤粮食工程榆树市项目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修建机耕路、打机电井等一系列措施,来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产量。

本项目是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不仅可以有助于培育出榆树市甚至是吉林省自主种子品牌,保障良种需求,提高粮食单产,还可以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促进榆树市种子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推动榆树市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发展的脚步,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带动项目区域经济发展。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明显提高我省中部地区的玉米单产,对吉林省及东北相关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玉米产业化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建设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通过改善种子生产和加工条件,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促进技术措施与工程措施的有效结合,玉米生产与加工转化的有效衔接,实现粮食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相互促进,切实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玉米产业的持续发展。

符合我国由单纯“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库”、“藏粮于地”和“藏粮于科技”结合转变,依靠科技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