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4281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docx

二、标准编制过程及内容介绍

由于以前测试该数据采用测试煤炭灰分的方法,所以首先设置实验,利

用TGA分析了煤和灰渣的异同之处。

调研了市场上常见的比较成熟的检验方

法和设备,进行了取舍。

我们还深入电厂和工业锅炉使用单位了解他们在测

试这一数据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此外,总结了我院煤灰分析实验室1000

个式样的测试结果,利用内蒙古工业大学先进的测试设备做了对比试验和分

析。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所有燃煤锅炉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1.

燃煤锅炉是指:

电站锅炉、工业锅炉中以煤炭作为燃料的锅炉。

飞灰和

炉渣包括:

煤从锅炉入煤口进入后开始算起燃烧中和燃烧后所产生的一切物

质,比如:

漏煤、炉渣、冷渣、冷灰、溢流灰、飞灰等。

此句表示,在制定

中参考的燃烧设备是锅炉。

测试时首先用方法A测试,当焙烧失重量≥20%,20%是如此确定的:

质量为M的煤,在这里为了便于计算假设M=100,这个煤的Ad=15%,那么燃

烧后取得的灰渣式样,测试烧失重即可燃物含量为20%,Ad灰渣=80%。

M质

量的煤燃烧后灰渣的质量变为Ad÷

0.8=15÷

0.8=18.75,在单纯认为烧失重为

可燃物的理想状态下实际燃烧质量100-18.75=81.25,原来可燃物含量100-

15=85,可燃物利用率为95.59%。

则将此作为所测煤灰(渣)样品可燃物含量。

若焙烧失重量<

20%,在如此高的利用率下,对于节能工作来说,此测试精度

对影响已经较小。

另外,由于误差所带来的影响随着烧失重的增大而减小。

则需要进一步选择以下B、C、D方法之一测定其残炭量。

B、C、D方法,相对于A来说精度相对较高。

当测试样品提取于循环流

化床锅炉或者电站锅炉时,可直解选择方法B、C、D之一。

在总结测试的1500样之后发现,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灰渣含

碳量一般都在10%左右。

其中方法A为仲裁法。

方法A为最原始的方法。

使用的检测元件最少。

2.测试方法

(1)方法A

——将试样放入干燥箱中在130℃

通过对100组随机式样做实验表明灰渣在140℃以下的环境中发生化学

2.

反应的可能性非常小,挥发份溢出现象使用热重测试仪和光谱联用未发现。

由于有的锅炉的灰渣会使用水冷却,所以可能含有一部分结晶水,温度高利

于结晶水析出,综合起来定130℃最合适。

——空气气氛下干燥处理1h

生成供测试使用的空气干燥状态。

另外由于灰渣已经经过锅炉燃烧,在

高温状态下,和水或者空气完全接触,表面有氧化还原反应,在细度达到

0.2mm以下时,表面形成的氧化层一部分破裂,露出里面的一部分未氧化的

部分,这一小时的干燥,使氧化还原反应继续进行。

——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称取一定质量上述干燥的煤灰(渣)样品放入高温

焙烧炉中,空气气氛下、950±

10℃

由于本标准的测试对象来自锅炉,而锅炉炉膛温度为900℃以上,所以

在此,焙烧温度选用950±

10℃,最为合适。

焙烧后,干燥冷却,称重,计算烧失量。

①仪器设备

——方法A使用箱形电炉:

能保持温度为950士10℃。

炉膛至少有体积

大于200mm×

100mm×

100mm的足够大的恒温区;

此处给出恒温区的大小,但是同时进一步深化提出“足够大”,这主要

是根据设备的状态提出的要求,

——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盘20-

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

分析天平:

感量0.0001g。

瓷灰皿:

长方形,长45mm,宽22mm,高14mm

以上部分参照国标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慢灰法。

3.

②分析步骤

——按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实验规程》4.11

此数据对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能效测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灰渣的提样

方法是有别于煤的。

用于该标准的测试样要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

——或者DL/T567.3《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采集飞灰或炉渣样品;

电站锅炉的提样方法,工业锅炉中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效率较高的锅

炉可以参考此方法。

——按DL/T567.4《入炉煤、人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制备出

粒度小于0.2mm的灰渣样品;

粒度的大小,对测试数据是有影响的,这个是经过实验论证的。

不同类

型的灰渣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

我们在这里参照煤质分析的粒度大小进行设

置,另外DL/T567.4《入炉煤、人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中也是

规定0.2mm以下,这样在制样设备和部分分析仪器上可以互用。

——除将815℃±

10℃修改为950±

10℃外,其它按GB212中4.1缓慢灰

化法步骤测定灰、渣的Aad。

从实验室测试过1500样的经验来看,测试煤炭灰分的测试工艺,可以

满足测试灰渣含碳量相对较大的试样。

这是因为灰渣含碳量较高时和煤炭具

有一定的类似性。

这时的灰渣只是在挥发份含量上比煤会低。

在测试时,在

五XX的时候恒温一定时间也是有必要的,利于剩余挥发份的析出和部分结

晶水的分解。

③结果计算

CMad=100-Aad-Mad

4.

(2)方法B

方法B作为方法A的补充,方法B在测试样品上具有如下特点:

挥发份

含量接近0,可燃物含量低于20%,试样中灰分比例大,有继续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的可能性在重量上会有变化,另外灰分高的试样在高温时和大气或者

水接触也会发生结晶水的生成与析出,会在重量法测试过程中影响测试结果。

①仪器设备

——方法B使用圆柱形电炉:

使用圆柱形的原因:

圆柱在保温材料方面使用方面比较节省,利于实现,

另外圆柱形利于气流的流通。

——能保持温度为950士10℃。

炉膛有足够的恒温区,为圆柱形;

下部离

炉膛底盘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和炉尾上分别有直径为

5mm的圆孔,其中一孔A可以通纯度为99.9%氮气,另一孔B可以通空气。

说明:

此电炉思路来源于测硫使用的电炉。

在炉体上对于控制环节和炉

体整体结构不做具体规定,只是炉膛的形状设计到空气的流通,规定为圆柱

形,炉温选择950士10℃,尽量接近锅炉炉膛温度。

长方形,长45mm,宽22mm,高14mm。

②分析步骤

——按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实验规程》4.11或者DL/T

567.3《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采集飞灰或炉渣样品;

按DL/T567.4《入炉煤、人炉煤粉、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制备出粒度

5.

;

品小于0.2mm的灰渣样

分的一般0于0.2mm度小粒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在预

平在灰摊准至0.0002g,均匀地士0.1000g,在此极为A1称析实验煤样1.0000

弗100℃的马不超过0.15g.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

,B孔与大气相通通氮气吹扫5分钟关炉恒温区,上炉门,A孔

度以下,在没有通入氮气时,试样极少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100

—在此时通入氮气,会形成惰性气氛。

在下一步的升温中排除和氧的反应。

度温℃,在此内升温至950士10—恒温结束后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

入干氏度以下,取出灰皿,移降下灼烧1h,温,惰性气氛条件下冷却到180摄。

A2失重室温。

称量为燥器中,空气气氛继续冷却至

180以上不能在空气气氛下冷却,由于试样温度高,会消耗可燃物。

180

步的气氛,和灰分中的可氧化物和氧发生反应。

一以下,类似于下

0.15g.超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过将式样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再

分5吹门,A孔通空气扫上炉℃送将灰皿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弗炉恒温区,关通。

气相孔与大钟,B

得可燃物充分燃烧。

此次通入空气,使

度温950士10℃,在此间结恒温束后在不少于30min的时内升温至——

5min上,在空气中冷却耐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热瓷板或石棉板烧下灼1h,。

A3(约20min)后称失重得至室燥器,左右移入干中冷却温

灼烧后剩余重量得到的。

-0.1000g)1.0000A2是由初始称样量(士

算果计③结

2

A3A100%CMad1A

6.

(3)方法C

见方法A及GB218的规定。

按方法A的分析步骤计算灰渣的可燃物含量CMad。

按GB218测定灰、渣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CO2)car.ad,%

CMad=100-Aad-Mad-(CO2)car.ad,%

这个方法可以排除碳酸盐分解对结果的影响,但是对于结晶水的析出对

结果的影响没有解决。

(4)方法D(热重分析法)

①方法提要

用能在高温条件下称重的天平监测样品的重量变化,热重分析仪可很好

的完成这一任务。

——在130℃的时候恒温1h,失重变化小于0.0002g的时继续升温,

此处建议修改热重的读取重量程序,两次间隔为1h.

——检查性灼烧,恒温130℃,每次10min

游离水充分析出

——到900℃恒温20min失重变化小于0.0002g。

完全燃烧,在此选用900℃,考虑到热重分析仪燃烧状况好,为了节约

成本可以选用900℃。

先用惰性气体做一遍找出失重(碳酸盐的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得失重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