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天十三五预研第二批项目指引表公开B类Word文件下载.docx
《民用航天十三五预研第二批项目指引表公开B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航天十三五预研第二批项目指引表公开B类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合典型航天电子产品开展工程应用验证。
1)技术方法适应航天电子产品研制流程和特点;
2)工具100%覆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寿命特征参数检测需求;
3)工程应用对象的寿命控制值与最终产品寿命试验结果的误差不超过20%。
软硬件工具、研究报告、技术规范、论文及专利
一般类项目
2.
B0102
多应力条件下加速寿命试验技术
面向卫星产品多应力条件下寿命验证需求,提出包含多种应力的加速寿命模型,研究多应力条件下的失效边界域技术,提出多应力试验设计及实施方法,研究多参数寿命量化分析与评价技术,形成配套技术规范和工具平台并结合典型星上长寿命产品进行工程应用验证。
1)加速寿命模型应包含多种应力类型;
2)加速寿命试验获得的寿命评估结果与在轨或1:
1试验结果误差不大于20%。
软件工具、研究报告、技术规范、论文及专利
3.
B0103
基于多源数据的星上产品智能在轨运行故障诊断技术
面向星上产品快速、准确实施在轨故障诊断的要求,充分利用产品在轨和地面等各类数据,研究基于性能-故障网络模型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结合可靠性数据和性能数据,提出基于数据融合的产品不合格筛选、薄弱环节识别、优化设计改进和在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形成配套技术规范和工具平台,结合典型星上产品开展工程应用验证。
1)故障实时诊断模型和在轨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应能够包含2类地面试验数据、3类在轨数据;
2)可实现融合2种以上耦合故障、3种以上耦合参量的关联分析与挖掘;
3)典型故障预测准确率大于80%。
4.
B0104
超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失效特征在线监测及诊断技术
研究新型耐高温传感技术,研究传感器超高温检测技术,开发新型耐高温传感器,研究超高温环境下材料性能退化机理与失效模式,确定超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失效特征监测、诊断和寿命预测方法,形成超高温环境下材料特性及失效特征检测方法。
1)传感器可实现优于1200℃的材料特性与失效监测,并实现金属材料特性超高温环境下连续监测;
2)超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壁厚变化检测精度优于毫米级;
3)超高温环境下能检出金属材料中深度小于毫米级的裂纹伤损。
原理样机、研究报告、论文及专利
重点类项目
5.
B0105
与5G融合的新型卫星移动通信技术
以未来增强移动宽带通信和海量大连接为应用背景,开展与地面5G融合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频谱资源感知、灵活利用及干扰避免,满足大动态传输场景要求,支持海量物联网终端接入,有效降低业务接入时延,研制地面仿真验证系统。
1)支持多频段,单用户传输速率:
低频段不低于1.5Mbps,高频段不低于36Mbps;
2)支持频谱感知利用和干扰协调,空间频谱利用效率提升30%以上;
3)支持大动态场景频偏范围-750KHz-+750KHz,频偏变化率范围-7.5KHz/s-+7.5KHz/s,传输速率波动小于5%;
4)相同带宽条件下,较目前正交多址通信系统,多终端接入能力提升100%以上;
5)用户接入处理时延较目前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减少50%以上。
研究报告、
地面仿真验证系统、论文及专利
6.
B0106
超大容量宽带卫星通信技术
为满足未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实现1Tbps通信容量的目标,开展Q/V频段星地传输信道特征分析与建模研究,极窄波束高增益低旁瓣多波束星载天线技术研究,支持宽带灵活载荷的星上数字透明处理、波束形成技术研究,支持海量终端的星地传输、系统管理和资源调配技术研究,研制卫星通信演示验证系统。
1)工作频段:
Ka,Q/V;
2)通信容量:
优于1Tbps,支持百万量级终端用户接入管理;
3)星载天线波束宽度优于0.4o,波束增益大于48dBi,C/I优于15dB;
4)支持自适应高阶编码调制、可变载波速率、功率控制与动态调配、跳波束等方式;
原理样机、演示验证系统、
论文及专利
7.
B0107
行星保护技术
面向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在符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国际行星保护分级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出飞行轨道撞击概率、探测器表面生物总量、返回器或样品容器密封漏率和回收后处置流程、地外太空动植物生长等技术要求;
明确我国总装、集成、测试(AIT)阶段、发射场条件下可耐受极端环境的特定微生物种类及可用的快速高精度检测方法,开展对航天器功能和性能无损的微生物消杀、高等生物圈构建等技术研究,为后续型号研制所需的行星保护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深空探测行星保护规范、政策和发展路线图建议。
1)提出深空探测任务行星保护技术指标体系及要求;
2)发展我国AIT和发射场特有的嗜极微生物检测方法,检出低限为30个/100cm2;
3)发展两种对深空探测器功能性能无损的嗜极微生物消杀方法,可实现探测器表面微生物数量下降4个数量级;
生物种类不低于4种。
研究报告、原理样机、论文及专利
8.
B0108
地外原位水资源提取与氢氧光化学合成技术
面向未来月球、行星、小行星探测与资源开发等任务,以地外原位土壤中微量水资源利用为重点,研究地外土壤原位资源低功耗输运处理、地外水资源光热提取及地外氢氧光化学合成技术,通过原位资源利用的方式在地外天体实现水、氧、燃料等基本物资的原位补给。
1)完成适用于月球、行星、小行星的地外原位水资源提取与氢氧光化学合成系统方案;
2)研制原理样机,利用模拟月球极区含水月壤完成地面试验,实现土壤输运速率>
500g/h,水资源光热提取速率>
20g/h,氢氧光化学合成产率>
10g/h。
9.
B0109
大型航天铝合金回转体构件整体成形组织性能精确调控技术
面向未来运载火箭、空间站等大型化、整体化、精确化制造需求,研究大尺寸铝合金铸锭组织均匀化控制、材料热塑性成形组织性能动态调控、热振复合应力均化时效技术、大型铝合金环件变截面精确碾压成形、大型环件整体冷变形及大型铝合金环件形性协同精确调控等关键技术,完成技术验证,具备支撑大尺寸铝合金环件制造能力。
1)铝合金环件试件外径尺寸不小于9.5m;
2)铸锭晶粒度优于4级;
3)环件力学性能指标:
切向Rm≥410MPa、Rp0.2≥310MPa、A≥8%,轴向Rm≥410MPa、Rp0.2≥300MPa、A≥5%,径向Rm≥390MPa、Rp0.2≥290MPa、A≥5%;
4)环件圆度小于外径的3‰。
研究报告、试验件、工艺装备、工艺规程、论文及专利
10.
B0110
深空通信与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面向地月空间、火星及小行星等太阳系探测任务,开展行星际超远距离测控通信系统、深空-近地中继通信与信息公共服务技术体系研究,突破双频高增益大天线、极弱信号捕获与跟踪、高灵敏度极地码率接收与解调、具有显验知识的数据信息智能提取、接入管理与服务管理、深空通信与信息服务技术体系等关键技术,并实现标准协议的构建与开发,开展方案设计、原理样机研制及技术验证试验。
为形成我国未来的深空-地面互联网-用户的通信与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深空通信与信息服务公共设施奠定技术基础。
微波通信(X、Ka)、光通信。
信号捕获灵敏度:
大于-157dBm
2)双频天线增益:
大于49dBm(X波段)、大于61dB(Ka波段)
3)协议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方接入、可管控、中继数据地面送到用户端的稳定通信能力,可推动形成CCSDS标准建议。
研究报告、协议集、技术规范、原理样机
11.
B0111
天空地频率轨道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面向空间高低轨通信/遥感卫星所依赖的空间频段资源日益稀缺,天空地无线系统频段交叠,互相干扰频现,用频矛盾突显,频率轨道兼容技术等问题,研究高低轨卫星、HAPS、5G系统空间频率动态共用技术,探索频率共用支撑信息融合获取策略,构建新型精细化高效动态用频机制;
面向L频段多系统兼容共存技术开发演示验证系统,拓展高频段(Q/V)应用研究,引导对更高频段的规划利用和关键技术攻关;
研究X频段的兼容共用策略,研发集总仿真分析工具和协调方法,解决国内遥感数传X频段协调无序,集总干扰方法缺失的问题;
研究全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发展情况,及我国通信类卫星星座的市场应用、频率资源、系统方案及实施办法,分析全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发展情况及热点问题,开展频率干扰分析计算仿真,提出多边协调策略及方法,提出体系架构建议。
1)卫星、HAPS平台、5G系统间频率动态共用研究:
共用模式:
不少于2种;
动态共用响应时间:
分钟级;
频率共用支撑信息类型:
不少于3类;
2)L频段兼容性研究:
具备处理不少于三个不同频点导航信号,不少于四种导航终端;
3)Q/V频段信道模拟器的技术指标:
输入幅度范围:
-40dBm~-10dBm;
通道数:
2通道;
信号带宽:
下行≥1GHz,上行≥1GHz;
4)遥感X频段频段数传兼容性平台研究规模:
覆盖空基项目主要遥感卫星,以及考虑到周期商业卫星公司预计发射的遥感卫星规模,具备处理50份卫星网络资料,60~70个轨道面,80颗卫星以上的能力,且具备扩展空间。
研究报告、信道模拟器、演示验证原型系统、实际测量系统、仿真平台验证软件、卫星系统实施方案、频率动态共用技术专利
12.
B0112
宇航用千兆数据电缆技术
面向空间平台用高速数据网络应用,开展电缆结构设计、电缆工艺、耐高剂量辐照、高速率电缆、高耐辐照等技术研究,研制电缆产品。
1)特性阻抗:
100±
10Ω;
2)衰减:
在1.25GHz条件下,≤1.10dB/m;
3)延时差:
≤10ps/m;
4)延时:
≤4.2ns/m;
5)耐温等级:
-55~+180℃;
6)耐辐照:
100MRad;
7)热真空释气:
TML≤1%,CVCM≤0.1%。
原理样机、论文及专利
方向二(B02):
国产宇航核心元器件和软件应用
13.
B0201
支撑星载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硬件与基础软件技术
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在轨应用发展趋势,开展核心硬件和基础软件研究,研究用于神经网络前向推理的硬件加速器设计技术、极小精度损失情况下的网络压缩与剪枝优化技术、面向加速硬件架构优化的网络编译与部署技术、计算任务虚拟化与动态分配技术、系统架构级容错技术,研制原理样机,为空间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支撑。
1)神经网络推理硬件前向推导算力不小于200GOPS,神经网络相关硬件模块功耗不高于1W;
2)硬件集成IPS(图像处理单元)及视频编码器算法功能;
3)软件可支持深度神经网络优化编译与部署,实现从神经网络到加速算法执行指令的完整编译工具链;
4)支持训练后深度神经网络的压缩与优化,压缩比例不小于20倍,精度损失不超过1%。
研究报告、算法软件、原理样机、论文及专利
14.
B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