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314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x

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欣赏教学教案苏教版必修2

 

一、教学内容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

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前三节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作品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

三、设计思路

在本节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分析经典案例,播放补充案例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自动构建知识,实现学生能力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达到知识迁移目的。

总体教学流程为:

“复习回顾--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能力展现--归纳、讲授新课--能力拓展--开阔视野--总结”。

本节内容按排2课时(连排)。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能力目标: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难点:

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阶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过程

  结构的有关知识、复习回顾:

2分钟

  提问:

  1.什么叫结构?

常见的结构有哪些?

受力特点如何?

  2.结构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忆、再现、作答

  知识准备、新课导入、情景导入:

9分钟

  1、播放视频

   ①赵州桥

   ②侗族的风雨桥

  2、提示:

在观看时注意

   ①两桥的结构特点

   ②两桥的受力分析

   ③两桥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

  根椐教师的提示,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观看并作好记录。

  通过观看经典设计,加深对结构的理解,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高深。

  结构欣赏的角度

  1、技术角度。

2、文化角度

  合作、探究、能力展现:

15分钟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选派代表汇报结果。

  2、提出问题

  ①两桥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②对两桥进行受力分析

  ③两桥具有什么价值和民族特色?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回答:

  1、赵州桥

  结构:

拱肩加拱的敞肩结构。

  受力分析:

压力-拱圈-拱角-基础

  价值: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2、侗族风雨桥

  结构:

集桥、廊、亭一体。

受力特点:

木板下面受拉力。

  民族特色:

公益性、团结性。

  通过两桥的结构特点,受力分析,理解两桥文化价值、民族特色和设计的文化内涵。

  教师归纳讲授新课(10分钟)

  1、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

  2、利用课件投影进行结构欣赏时可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

使用功能、稳固耐用、设计创意和表现力,材料的合理使用、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

文化寓意、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的个性特征等。

  3、举例:

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蛋形椅”。

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观看的视频、理解欣赏结构可从技术和文化角度进行。

  学生欣赏的角度可能是单一,片面的,通过教师的归纳、举例、形成评价,欣赏的角度。

  学生能力拓展(10分钟)

  1、提问:

  2、在对作品进行欣赏,除了技术和文化两角度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欣赏。

  3、投影图片:

客家土楼

  4、思考:

多角度来欣赏客家土楼的建筑文化。

  5、教师归纳(可从”客家人”的由来,客家土楼的结构,布局等进行欣赏)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回答。

  根据部分学生来自客家,对这一典型的建筑具有一定的了解、亲切感。

通过这一部分学生的带动,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能力的拓展。

  多角度欣赏作品、开阔学生视野:

30分钟

  1、播放”故宫”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欣赏

  ⑴巧妙而科学的木结构体系;

  ⑵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①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②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③色彩的运用。

  根据教师的提示欣赏、观看作品,并作好适当记录。

  通过观看“故宫”这一经典建筑,加深同学们对结构知识的理解,领会欣赏作品可从多角度进行,开阔学生的视野。

  总结:

小结4分钟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在进行作品欣赏时除了可从技术和文化角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欣赏。

  加深知识的理解。

七、作业

上网查找资料,写一篇小论文,对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我国特色建筑“四合院”进行赏析。

 

八、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较为抽象,教师在上课前要搜集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播放经典案例,将抽象具体化,带给学生真正美的感受,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爱国热情。

  3、课文中的案例只是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欣赏,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故宫),拓展学生的视野,能从多角度进行赏析。

  4、作业的安排也很重要,作业的完成是学生自我学习、领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

  “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学的课程内容,它们共同为后续的选修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为高中毕业生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技术素养要求。

  “技术与设计1”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导入模块,也是技术与设计的基础学习内容,模块中的设计以产品设计为依托,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经过设计方案的制定、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方案的优化,直到最终方案的确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

它强调的是对技术的理解和对设计过程的把握。

  “技术与设计2”则是在“技术与设计1”基础上的深化学习内容,它以“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这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与技术发展密切相联系的主题为内容展开。

强调的是学生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形成,批判、反思等思维习惯的养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理解和关注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科学、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开放境界,追求技术与生活、技术与科学、设计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设计与人的需求的完美结合的技术理想。

本模块共设“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等四个主题。

“结构与设计”强调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关注简单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设计”强调对流程和流程优化的理解,以及简单流程和流程改进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则重在对系统的理解,以及运用系统的思想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的设计;“控制与设计”应注重理解控制的涵义和控制的应用,以及生活生产中的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四个主题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它们涉及的是不同的技术领域;同时,它们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系统与设计”中整体与部分、独立与关联、优化的思想和方法,“控制与设计”中反馈调节的方法,“流程与设计”中流程改进的思想等等均可运用在其他主题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中。

模块中这些技术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与“技术与设计1”共同构成了本课程的选修模块的基础。

  本模块的设计不再仅仅延用以点到点的经验和技能的线性积累方式呈现内容,而是试图依据非线性科学教育的论点,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将技术与科学、技术与哲学、技术与文化内在地统一起来,形成有别于传统科学技术的独特的探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实现跨学科、跨文化的有效融合,重塑线性课程意义上的时空观、学科界线观和学生的能力观。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本模块力图通过展示给学生更为复杂、综合的案例和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并选择生活中有研究价值的、有足够挑战性的问题尝试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获得技术素养。

本模块的学习,为高中生顺利地进入大学或社会搭接了一层友好的阶梯。

  本模块教学中,教师要走出单纯的为了某一节课的教学,走向形成丰富的技术教学动机并从中挖掘技术教学的潜能,改变固有的对制度课程的服从和对教参等资源的依赖,形成对本模块理解的独到思想和话语体系,寻找技术设计教学和研究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的欣赏1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  材:

(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

经典结构的欣赏

章  节: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

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和某市海关大厦的建筑文化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课文中的案例,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

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2.教学策略设计

(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3)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

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物理力学知识和动手实践的基础,制作纸结构完成情况应该普遍较好。

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纸结构设计,很多很好的结构设计往往在制作过程中会因为设计与制作的脱节而“流产”。

但是不断地修正设计——动手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用心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设计的乐趣。

限于学生对纸结构认识的不同、掌握结构设计水平能力的不同,学生们最终制作出的纸桥完成设计要求的结果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