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1489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docx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

·第一章采购管理

1、采购管理的重点包括什么?

答:

1要保障供应,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降低缺货风险。

2要保证所采购供应的物资质量。

3要尽量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

4要利用“采购”这个,资源市场的关系和信息接口,与供应商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供应关系,供企业进行管理决策。

2、网上采购的优势包括什么

答:

提高了通信速度;加强了信息交流;降低了成本;改善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服务时间延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简述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适用条件及范围

答:

1集中采购的适用条件:

大宗或批量物品,价值高或总价多的物品;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或其他战略资源,保密程度高,产权约束多的物品。

其适用范围是:

集团范围实施的采购活动;跨国公司的采购;连锁经营、OEM厂商、特许经营企业的采购。

2分散采购的适用条件:

小批量、单件、价值低,总支出在产品经营费用中占的比重小的物品;市场资源有保证,易于送达,较少的物流费用;分散后,各基层有这方面的采购与检测能力。

其适用范围是二级法人单位、子公司、分厂、车间;离主厂区或集团供应基地较远,其供应成本低于集中采

购时的成本;异国、异地供应的情况;产品开发研制、试验或少量变型产品所需的物品。

4、简述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的适用条件。

答:

1现货采购的适用条件:

企业所需资源或物品充足;所需资源或物品能及时送达;需方有充足的现金流用于支付货款;现货质量有保证,且采购人员有识货的手段和经验;一般情况下,在所需资源或物品已形成市场时,才具备交易条件。

2远期合同采购的适用条件:

具有法律保障且经济秩序良好的社会环境;适用大宗或批量采购;供需双方具有交易信誉和能力;具有双方认可的质量标准、验收方法和

其他认同的履约条件。

5、简述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的适用条件。

答:

1直接采购适用于需方的采购量足够大且供方能够接受;在没有制度限制及各种特权影响的情况,需方自身有相应的采购、储运、渠道、机构与设施等;采购行为费用低于间接采购费用。

2间接采购适用于当地或较近的区域有能够承担采购任务的流通企业或中介组织;直接采购的费用和时间大于间接采购的费用和时间。

6、简述招标采购的适用条件

答:

招标采购的适用条件:

有完善的招标法律保障及道德和信誉保证,并已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有良好的经济环境秩序及基础,有足够的供货渠道和能力;有社会认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做依据,并有检测度量方法;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及业务能力的招投标、评标机构队伍以及评标专家库;有足够公开的环境和媒体传播。

7.何为集中的采购组织结构?

优缺点

答:

集中的采购组织结构是指,在公司层次上设立中心采购部门,由专业公司的合同专家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对产品规格的需求、对供应商的选择和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的准备及洽谈决策。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在价格和成本方面以及服务和质量方面从供应商处得到更好的优惠条件。

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即每个部门的经理只对采购的决策负有限的责任,这样他们将逐渐削弱公司级别的中心采购部门的地位。

8.何为分散的采购组织结构

答:

分散的采购组织结构是指,每一个部门采购的产品都是惟一的,并且与其他部门所采购的产品有显著的不同。

9.跨部门采购小组结构如何?

答:

当某个部门的采购经理作为临时领导对某类商品的采购和供应商政策负责时,其他部门的采购经理仅仅是其中的成员。

采购经理们向首席采购官(CPO)和他们自己的部门经理汇报。

部门经理在讨论采购和供应商问题以及制定决策的各种公司业务委员会上与CPO会晤。

CPO也要与每一个部门经理进行沟通,以使得公司的采购战略与各单独的部门需要相匹配。

这保证了组织中的采购和供应商政策得到彻底的整合。

10.简述采购绩效考核与评估指标的内容

答:

1质量绩效指标。

指供应商的质量水平以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表现。

2数量绩效指标。

包括储存费用指标。

呆料、废料处理损失指标。

3时间绩效指标。

这项指标主要是用以衡量采购人员处理订单的效率。

4价格绩效指标。

价格绩效是企业最重视及最常见的衡量标准透过价格指标,可以衡量采购人员议价能力。

5采购效率指标。

主要是用来衡量采购人员的工作效率。

11.简述采购绩效考核与评估的方式。

答:

对采购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和评估的方式,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1定期绩效考核与评估,一般以目标管理的方式进行,即从各种绩效指标当中,选择当年度重要性比较高的项目定为考核目标,年终按目标实际达成程度加以考核,则必能提升个人或部门的采购绩效。

2不定期绩效考核与评估,一般以特定项目方式进行,适用于新产品开发计划、资本降低专项方案等。

12.何为订货点采购?

答:

这是由采购人员根据各个品种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的大小,确定每个品种的订货点、订货批量或订货周期、最高库存水准等。

然后建立一种库存检查机制,当发现到达订货点时,就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由规定的标准确定。

订货点采购包括两大类采购方法,一类是定量订货法采购;另一类是定期订货法采购。

13.何为定量订货法采购?

答:

这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一个订货批量,然后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相同。

4.何为定期订货法采购?

答:

这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水准,然后以规定的订货周期为周期,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都不一定相同,订货量的大小都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量与规定的最高库存水准的差额。

15.简述MRP采购的原理。

答:

MRP采购的原理,是根据主生产计划(MPS)、产品结构文件(BOM)以及主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库存量,逐步计算求出主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原材料所应该投产时间、投产数量,或者订货时间、订货数量,也就是产生出所有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然后按照这个采购计划进行采购。

16.简述JIT采购的特点

答:

1与传统采购面向库存不同,准时化采购是一种直接面向需求的采购模式。

2准时化采购的送货是直接送到需求点上的。

3用户需要什么品种、质量、需要多少、什么时候需要、送到什么地点等都要符合客户需求。

它做到了灵敏地响应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又使得用户的库存量最小。

由于用户不需要设库存,所以实现了零库存生产。

17.简述VMI采购的原理。

答:

是用户只需要把自己的需求信息向供应商连续及时传递,由供应商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量,并根据这个预测需求量制订自己的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主动小批量多频次向用户补充货物库存,用户的库存量的大小由供应商自主决策。

18.简述电子商务采购。

答:

电子商务采购,也就是网上采购,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采购模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由采购人员通过在网上寻找供应商、寻找所需采购的对象、在网上洽谈贸易、网上订货甚至在网上支付货款,最终实现送货或进货作业,完成全部采购活动。

这种模式的好处,扩大了采购市场的范围、缩短了供需距离、简化了采购手续、减少了采购时间,减少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采购模式。

19.简述采购战略的内容。

答:

1采购品种战略。

是指根据品种的市场性质和需求性质来选择合适的采购战略。

2供应商战略。

是指确定供应商选择战略,包括选多少、选准、怎样选、怎样运作、怎样管理和控制等。

3采购方式方案战略。

是指确定什么样的采购运作力式。

4订货谈判战略。

是指在采购订货时,从与供应商进行交易谈判到最后签订合同整个过程所采用的行动策略战略。

5进货战略。

是指将采购得到的货物运进自己仓库的全过程的实施方案战略

20.简述供应商的分类

答:

1按与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关系重要程度分类可以分成四类:

伙伴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商业型供应商。

2按80/20规则分类。

可以分成两类:

重点供应商和普通供应商。

3按与供应商交易关系稳定性角度分类可以分成五类:

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联盟型;纵向集成型;

21.供应商评选的目标是什么?

答:

①获得符合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②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产品及最及时的供应;③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④维护和发展良好的、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⑤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

22.简述供应商评选的操作步骤。

答:

①分析市场竟争环境;②建立供应商选择的目标;③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④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⑤供应商参与;⑥评选供应商;⑦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23.简述进货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答:

①进货方式选择原则。

进货方式选择,要根据进货难度和风险的大小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进货方式;②安全第一原则;③成本效益统原则;④总成本最低的原则。

24.企业采购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

(l)传统适当物资采购管理目标:

①适当的时间。

这是指采购时间应该具有科学性,不宜太早或太晚。

树立“零库存”观念,适时采购、及时交货。

②适当的数量。

是指采购的数量以需求量为指导,尽量避免“过与不及”。

③适当的质量。

是指能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质量为准则。

④适当的价格。

⑤适当的供应商。

(2)采购预算与成本控制目标。

保证连续供应,并且配合企业生产计划与资金调度,避免物料储存过多,积压资金等;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找出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部分。

25.论述供应商的选择步骤

答:

共分七个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才有效。

2建立供应商选择的目标。

企业必须确定供应商评价程序如何实施,而且必须建立实质性的目标。

3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

是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4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

由他们来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小组成员来自与供应链合作关系密切的部门。

5供应商参与。

确认他们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

6评选供应商。

调查、收集有关信息,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评选。

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第二章仓存管理与库存控制

1、仓储管理的目标

答:

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利用率最大化;2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3所有货品都能随时存取;4货品的有效移动;5保证货品的品质;6良好的管理。

2.影响货品在储存空间摆放的因素

答:

影响货品在储存空间摆放的因素包括:

1货位单位;2货位策略的决定;3货位指派原则的运用;4货品特性;5补货的方便性;6单位在库时间;7订购频率等。

3.简答仓储空间的评价要素

答:

仓储空间的评价要素包括:

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5作业感觉。

4.空间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

仓库空间的评价指标包括:

1仓储成本指标;2空间效率指标;3时间指标;4流量指标;5作业感觉指标。

5.利用货架储存货品的优点

答:

利用货架储存货品的优点包括:

1可充分利用仓储空间;2存取方便;3可以实现先进先出或自由存取;4货品之间不会相互挤压。

6.简述定位储存的优点和缺点

答:

定位储存的优点如下:

1每种货品都有固定储存位置,拣货人员容易熟悉货品货位,从而方便存取。

2货品的货位可按周转率大小或出货频率来安排,以缩短出入库搬运距离。

3可针对各种货品的特性安排货位,将不同货品特性间的相互影响减至最小。

定位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7.简述随机储存的缺点

答:

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有:

1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难度较大。

2周转率高的货品可能被储存在离出人口较远的位置,增加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

(3)具有相互影响特性的货品可能被相邻储存,造成货品的损害或发生危险。

8.简答分类储存的主要优缺点

答:

分类储存的主要优点如下:

1便于畅销品的存取,具有定位储存的各项优点;2各分类的储存区域可根据货品特性再作设计,有助于货品的储存管理。

分类储存的主要缺点如下:

1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的平均利用率较低;2分类储存较定位储存具有弹性,但也有与定位储存同样的缺点。

9.货品编码的方法

答:

一般货位编码的方法有下列四种:

1区段方式;2货品类别方式;3地址式;4坐标式。

10.简述仓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

答案:

简述仓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答:

仓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科学性;2可行性;3协调性;4可比性;5稳定性。

11.简述库存的作用

答:

库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持销售商品的稳定;2维持生产的稳定;3平衡企业物流;4平衡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12.简述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答:

库存控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库存控制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2库存控制是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需要;3库存控制是回避风险的需要。

13.简述确定库存量的依据

答案:

简述确定库存量的依据确定库存量的依据主要包括:

1订货成本;2价格折扣成本;3缺货成本;4库存占用流动资金的成本;5存储成本;6废弃成本。

11、简述看板的使用规则。

答:

①后工序向前工序取货;②不良品不交给下道工序;③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领取数量的产品;④进行均衡化生产;⑤必须使生产工序合理化和设备稳定化;⑥必须根据看板进行微调。

14.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

答:

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储存空间。

即仓库内的保管空间。

在进行储存空间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空间大小、柱子排列、梁下高度、走道、设备回转半径等基本因素,再配合其他相关因素的分析,方可做出完善的设计。

2货品。

货品是储存系统的重要的组成要素。

分析货品的特征、货品在储存空间的摆放方法以及货品的管理和控制是储存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人员。

仓库作业人员在存取搬运货品时,讲求的是省时、高效。

而在照顾员工的前提下,讲求的是省力。

15.论述地面堆码的优缺点

答:

地面直接堆码是大批量货品的垂直布置形式。

(l)地面堆码的优点:

①适于形状不规则货品的储存;②适合大量可堆叠货品的储存;③只需简单的建筑即可;④堆叠尺寸能根据储存量适当调整;⑤通道的需求较小,且容易改变。

(2)地面堆码的缺点:

①不能兼顾先进先出。

若要先进先出,则必须增加翻堆作业,造成工作负荷增大并易损坏货品;②堆叠边缘无法被保护,容易被搬运设备损坏;③地面堆码不容易整齐,不适合小单位的拣取作业;④不适于储存某些特殊货品。

如易燃物,须置于一定高度。

16.论述货位分配原则有哪些内容?

答:

货位分配原则包括:

(1)可与随机储存、共用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

(2)可与定位储存、分类(随机)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

①以周转率为基础原则;②产品相关性原则;③产品同一性原则;④产品类似性原则;⑤产品互补性原则;⑥产品相容性原则;⑦先进先出的原则;⑧面对通道的原则;⑨产品尺寸原则;⑩重量特性原则;11产品特性原则;12明晰性原则。

17.论述仓储绩效评价的意义

答: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是仓储管理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仓库管理水平高低的尺度,利用指标考核仓库经营的意义在于对内加强管理,降低仓储成本,对外接受货主定期服务评价。

(l)对内加强管理、降低仓储成本:

①有利于提高仓储管理水平;②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③有利于仓库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④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2)进行市场开发、接受客户评价:

①有利于说服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②有利于稳定客户关系。

18.论述库存的作用和弊端

答:

(l)库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维持销售商品的稳定;②维持生产的稳定;③平衡企业物流;④平衡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2)库存的弊端。

库存的作用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无论原材料、在制品还是成品,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降低其库存量。

库存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占用企业大量资金;②增加了企业的商品成本与管理成本;③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

19.库存量的影响因素

答:

库存量与服务水平的平衡;企业的年销售目标;月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毛利率与周转率的关系。

20.变动成本包括

答:

资金占用成本;储存空间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库存风险成本。

第三章配送管理

1.简述制造资源计划与DRP的关系

答:

1制造资源计划是由企业制订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的,而DRP则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运作,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来确定存货需求2制造需求计划是由制订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的,而DRP则是由顾客需求引导的,企业无法加以控制。

所以,制造需求计划通常是在一种相关需求的情况下运作的,而DRP则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运作,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来确定存货需求。

2.简述配送需求计划(DRP)的局限性

答:

首先,存货计划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

该预测数对于指导货物在整个配送渠道的流动是必需的。

第二,存货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

第三,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常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

3.如何实现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

答:

1进货环节建立预约机制;2仓储环节优化货物管理;3配送环节优化配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

4.在制订配送方案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合理定位配送区域。

物流经营者应根据客户特征,如配送产品特性、地理分布等,合理定位配送区域,同时对不同的配送区域可采取差别性的配送服务政策。

2用节约法制订配送方案。

配送方案必须明确的项目包括如下内容:

配送区域;每一个目标配送方式;配送时间;时间的准确性和配送费用预算。

5.简述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

答:

①储存功能;②分拣功能;③衔接功能;④集散功能;⑤配送功能;⑥服务功能。

6.简述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的特点?

答:

①其规模大,服务范围广;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服务于用户的变换需求;③具有物流领域的专业化优势;④其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不全是属于自己所有,既有自有的,又有公用型的,分布地域广。

7.简述配送中心物流服务的选择要点

答:

①选择要处理的商品种类。

配送中心的功能设计要与商品的特性相吻合。

②选择能提供的增值性服务。

8.简述配送中心的运作类型

答:

①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②以批发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③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④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9.简述拣选式配货工艺的适用范围

答:

用户数量不多;用户需要的种类颇多;每种需求数量变化较大;各用户需求的种类有较大的差别;用户的临时紧急需求,如即时配送;分货工艺无法操作的大件商品。

10.简述配送中心管理涉及的要素

答:

①配送中心的商品储存量;②配送中心的送货时间;③配送中心的功能配置。

11.简述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

答:

①输人系统。

商品由皮带或辊道输送机,输人分拣系统;②分拣信号设定装置。

一般采用激光扫描办法,对物流条码进行扫描,以区分配送商品的目的地、配送商品的对象等物流信息;③分拣传输装置。

包括传送装置、分拣装置。

12.简述配送中心绩效管理内容

答:

①商品销售绩效管理;②作业处理绩效管理;③仓库保管效率管理;④配送效率管理;⑤机具设备使用管理

13.简述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的内容

答:

①订货变化趋势分析;②订单分析;③商品特性分析;④物流工作分析。

14.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

答:

①积极创建适应企业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发展现代企业配送中心;③积极转变企业配送中心的经营机制;④重视配送先进技术的应用;⑤重视企业配送专门人才的培养;⑥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⑦完善服务功能;⑧强化增值服务。

15.增值性服务的类型

答:

1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2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3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4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16.简述实施共同配送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参与共同配送的物流业务应相对稳定,双方应签订比较稳定的共同配送合作协议;2客户分布、商品特性、物流作业特性、经营系统等方面应具有相似性,这样便于组织管理和协调,也有利于利益分配;3货主之间可以有生产、营销方面的竞争,但在物流方面是相互可以合作的,不应存在竞争;4货主和承担主体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包括已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条形码的应用等;5利益分配要有具体的制度和方法,应制订明确的收费或费用分摊标准;6在共同配送合作协议中应对货主保护商业秘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17.配送需求计划(DRP)的好处

答:

营销上的主要好处如下:

1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抱怨;2更有效地改善了促销计划和新产品引人计划;3提高了预计短缺的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上;4改善了与其他企业功能的协调;5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协调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

物流上的主要好处如下:

1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2降低了存货水平;3使仓库的空间需求也减少了;4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5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6提高了预算能力。

18.配送中心的作用

答:

(1)从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分析:

①使物流成本得到控制;②实现库存集约化;③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④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⑤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

(2)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以连锁店为例)①降低进货成本;②改善店铺的库存水平;③减少店铺的采购、验收、人库等费用;④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物流整体成本;⑤促进信息沟通;

19.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

答:

1进货入库作业,是实现商品配送的前置工作。

2商品在库保管作业。

加强商品养护,确保质量安全,最大限度保持其使用价值和减少保管损失外,加强储位合理化工作和储存商品的数量管理工作。

3流通加工作业。

指对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或半成品按销售要求进行再加工。

4理货作用。

是出货最主要的前置工作。

一般有“播种方式”和“摘果方式”两种方式。

5送货作用。

首先必须完成出货作业,这是仓库保管与运输、配送两个业务部门之间在现场交接商品的作业。

20.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

答:

拣选,分货,流通加工,保管,配送,订单处理,信息处理等。

21.配送中心应符合下列要求

答:

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22.配送中心基本类别

答:

1按经营主体分:

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

2按服务对象分:

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3按配送货物的性质分:

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

4按社会化程度分:

个别企业的配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

5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

通过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

23.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

答:

基于销售的配送中心模式,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式,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

24.配送中心管理的内容

答:

信息管理电脑化、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存储立体化、商品配送共同化。

25.物流信息分类

答:

接受订货的信息,基本信息;库存信息;采购指示信息;发货信息;物流管理信息。

26.共同配送的类型

答:

1横向共同配送:

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共同集配;2纵向共同配送:

批发与厂商间的物流共同化,零售与批发商间的共同化。

27.异产业共同配送的形式

答:

大型零售业主导的异产业共同配送,以地域中坚型批发企业为主导的异产业共同配送,产批组合型异产业共同配送。

28.物流共同化体系的构筑

答:

第一步,物流共同化可能性的探讨;第二步,参与成员的决策统一;第三步,物流共同化推进主体的确立;第四步,系统的设计;第五步,行政手续的办理。

第六步,资金调达;第七步,系统的成立于运行;第八步,实施后的检查与改善。

 

29.发展共同配送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当今大型零售企业正在发生急剧变革,应充分对应这种变革的趋势。

2货主企业之间销售竞争,配送物流面应相互合作,涉及人力、资源、资金、时间等多种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