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1144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docx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姓名:

学号:

分校:

指导教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二○年月日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一、题目:

浅谈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二、起止日期20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一)主要任务

1.简要介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并加以分析。

2.重点论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3.详细论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安全预控管理和方法。

4.简要总结我国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二)基本要求

1.熟悉相关规范,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能力;一定的论证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论文应力求研究计划和方案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排版规范、装订整齐。

毕业论文一般要求5000至10000字为宜,应包括摘要(500字左右)、目录、正文、参考文献(6篇以上)。

4.毕业论文文本按规范化要求装订。

摘要

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的难题。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施工活动愈加频繁,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每年的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数和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因此,建筑安全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是各个相关方共同努力急需解决的问题,避免和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建立健全高效的建筑工程安全保障体系,并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安全管理能为员工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稳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发展。

任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整个项目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保证施工过程中人,物的安全,有利于工程实施的正常进行,是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对实现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很大的帮助。

本文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安全生产管理所应遵循的原则出发,探索在我国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安全管理;施工项目;施工过程;管理体系;控制措施

第一章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1

第二章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4

2.1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摆得不正……………………………………………4

2.2安全管理一般化…………………………………………………………4

2.3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5

2.4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5

2.5安全教育不落实………………………………………………………5

第三章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两大影响因素………………………………………6

3.1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6

3.2物的不安全状态与安全事故…………………………………………6

第四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现存问题的控制措施…………………6

4.1把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摆正……………………………………………6

4.2强化安全管理…………………………………………………………7

4.2.1使安全管理法制化………………………………………………………………7

4.2.2使安全管理制度化……………………………………………………………7

4.2.3实行科学化管理………………………………………………………7

4.2.4全面发展安全科学技术………………………………………………………7

4.2.5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方式………………………………………………………8

4.2.6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8

4.2.7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10

第五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控管理及方法…………………………10

第六章结论……………………………………………………………………11

参考文献…………………………………………………………………………13

第一章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的根本准则,是保证作业及管理人员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历来都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构建了以“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

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4年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准入资格、从业范围、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违规及造成事故的处罚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依法进行安全生产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对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状况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巨大投入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庞大规模及安全生产事故频繁的现状中不难看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状况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建筑企业达4.5万个,建筑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06%,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2004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近几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199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5151.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经过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我国建筑业已经形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工程总承包,第二层次是施工承包和专业承包,第三层次是劳务承包。

  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来看,现有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5%,从业人数765万人,占建筑业人数的25%;城镇集体企业26.81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的60%,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33%;乡镇建筑企业和个体建设者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建筑业人数的42%.如此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布局和施工层次以及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近几年来,建筑业因工伤亡事故仍占有相当的数量,职工伤亡人数居全国生产性行业的第二位,约占全国非矿山企业伤亡总数的三成多。

从1994年到2004年间,我国每年平均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1530件,死亡1560人,重伤718人。

从1995年开始,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连续五年出现下降的好势头,但是三级以上重大事故有上升的趋势。

到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932件,死亡1.097人,比前一年下降7.58%,但其中三级事故共40件,死亡160人,上升15%.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业相关部门安全监管不严。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相关部门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监管力度不够。

(2)工程各方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安全责任,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部分监理单位对安全责任认识不清,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做出应有处理;部分施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缺乏完备的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指标。

我国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进行评分。

这种安全检查的方式具有被动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只能静态地反映某一特定时刻的安全施工状况,而且“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

(4)缺乏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

实践证明,安全状况仅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

(5)工程项目安全投入不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在压缩各项费用支出时首先压缩安全支出,致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偏低,安全设备陈旧、老化,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用品缺乏,职工处在一个充满事故隐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

工程建筑的巨大投资和从业人员规模使得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异常严重和巨大。

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受到伤害的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还对施工企业和建筑项目的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法律责任。

国外统计表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在英国可达项目总成本的36%,美国工程建筑中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而香港地区已达到8.5%.我国虽然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但相信不会例外。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国内承包上的平均利润率的3-5%.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一直比较低,每年由于安全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数千人。

特别是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频发,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

落后的安全生产水平已经成为阻碍国家建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是极其严峻的。

事故的频繁发生,一方面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制约着正常的生产建设和经济运转。

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组改制工作中,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如政府机构改革,必然会使有关执法主体发生变化,有些法律法规调整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

新的形势给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曾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特别是制定了许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1998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建筑法》第五章第三十六条至五十一条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改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迫切性。

因此,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和分析我国建筑业现状,寻求避免建筑事故的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界和研究界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二章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是危险行业,每年困施工伤亡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和煤炭行业。

目前,业内人士把我国建筑生产安全问题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2.1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摆得不正

一些领导与施工管理人员对生产与安全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对“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科学观点理解不深。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把生产与安全对立起来。

其表现为口头上支持安全工作,遇到实际问题却有对立情绪,对安全检查时提出的问题迟迟不解决。

态度消极,甚至干扰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阻碍安全员行使职权。

另一方面,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只提问题,不能协助解决问题,认为生产与己无关。

2.2安全管理一般化

没有强化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使管和干脱节。

在施工现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方案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一般化,没有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法制定出具体的安全措施。

  

(2)安全检查不全面,只重视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忽视对安全技术资料和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只重视问题的提出,忽视整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从而导致安全检查的效果不理想,对安全生产促进不大。

  (3)施工管理人员重工程进度,轻安全管理。

对安全技术交底不细不全,流于形式,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不够认真,对不安全的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

(4)安全责任制不够落实,责任不明,奖罚不严,致使安全纪律松弛,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2.3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在以经济承包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下,由于安全管理没有跟上去,在施工现场出现了“以包代管”的不良倾向,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安全管理。

  

(2)传统的安全基础设施和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

高层建筑的增多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安全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是说,安全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必须逐步提高。

(3)还没有把对民工和外联施工队的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使这部分人员几乎处在无人管的情况下,这也是近年来建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有所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2.4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2.5安全教育不落实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第三章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两大影响因素

3.1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反映,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三映,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三个方面。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所发生的事故中,约90%的原因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而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可直接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为整个劳动过程是依靠人的骨骼肌肉的运动和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意识,最后表现为人的外在行为过程。

但由于存在着如上所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缺陷,都有可能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一定要把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关键因素来抓,在采取对策措施时,必须针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3.2物的不安全状态与安全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表现如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

如化学危险源、机械方面的危险源、电器方面的危险源和环境方面的危险源等。

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能适应物质、环境条件,而物质、环境条件又能满足劳动者生理、心理需要时,则不会产生不安全行为;反之,就可能导致安全伤害事故。

第四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现存问题的控制措施

4.1把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摆正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检查等活动。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立即制止。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人的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班组、岗位。

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分包企业或个人施工,建立健全现场施工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2强化安全管理

4.2.1使安全管理法制化

安全管理法制化,就是要依靠国家以及相关部委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文件,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

加强法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的单位和个人要视责任大小、情节轻重,给予政纪、党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坚决依法处理。

平时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大家做到知法守法,安全生产。

4.2.2使安全管理制度化

规章制度是国家各主管部门及其地方政府的各种法规性文件,制定的各方面的条例、办法、制度、规程、规则和章程等,它们具有不同的法律力和约束力。

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以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

4.2.3实行科学化管理

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化,要加强对管理科学的研究。

将最新的管理科学应用到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上。

使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协调发展,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这样才能达到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在安全管理中求发展。

4.2.4全面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

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

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科研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使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从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如,对于火灾的防范,可以采用防火工程、消防技术等技术措施;对于尘毒危害,可以采用通风工程、防毒技术、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对于电气事故,可以采取能量限制、绝缘、释放等技术方法;对于爆炸事故,可以采取改良爆炸器材、改进炸药等技术措施等。

4.2.5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方式

(1)建立一种制度防止“以包代管”的不良倾向的出现,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

(2)对于现代化的机械施工,应该安排专业的机械工人操作,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在保证人生安全的基础上,把工程做到最好。

(3)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水平。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水平,重点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三级教育”培训制度,特别是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其容易出现事故。

这些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的生产施工,将直接制约着项目的发展,乃至企业的发展。

对这些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督促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4.2.6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必管”原则、“主管”原则、“第一责任者”原则,项目部各级生产经营负责人必须做到“对上级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和安全工作“五同时”。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将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加以量化、细化、分解,全面纳入各级管理者的工作职责。

以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状》的形式,逐级逐人落实责任。

从组织、制度、教育几方面入手,促进各级管理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行动自觉性。

加强项目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目的是使其获得和提高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能力等。

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督促工程项目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组织施工,消除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的杜绝各类隐患、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经历过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能够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中,行使其在工作范围内独立的职权。

应凭着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施工管理经验,去发现问题和可能要发生的问题,并及时指令整改,这样就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真实意义。

为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项目部应着重抓安全文化基础建设,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进行经常性的全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二是对新进场的员工进行项目、队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主要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三是抓好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爆破工等特殊工种的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禁止无证操作。

从加强安全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时刻牢记安全责任和使命,让规章制度真正成为我们工作时的行为准则。

4.2.7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国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通过经济手段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包含积极的经济激励机制,因此,职业意外伤害保险是当今世界各,国改善建筑业安全状况的一种最为有效、普遍使用的经济手段。

 我国建筑业也采用工伤保险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两种制度并存。

但我国的这些制度都不够完善,还需积极探索。

目前,我国主要应积极推行以工伤保险为基础,工伤保险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模式,通过工伤保险、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三种保险模式,促进建筑企业以及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

总之,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用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有助于完善法规体系、监督体系,有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

企业调整价值取向,切实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控管理及方法

控制和预防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