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5篇.docx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5篇
2022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5篇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就开始学习写毛笔字。
记得有一天,我用铅笔写字时,爷爷看了看,对我说:
你写的字太难看了!
字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字写得好,人家看起来就感到舒心。
于是,爷爷便带我到书法班学习书法。
刚开始,我感到好奇,瞧!
老师大笔一挥,写下一个个潇洒的字。
我拿起笔也开始学起书法。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先是感到字要写好很难,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感到厌倦,最后我便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正在这时爷爷严肃地说:
"无论学什么东西都会遇到困难,写字也一样,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写好字,还有,一定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以前的努力就白废了!
"。
听了爷爷的话,我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坚持了两年多,我的书法已有长进,今年春节,爷爷为了鼓励我,便把我写的对联贴在家门口,邻居看了都表扬我写得不错,使我深受鼓舞,此后,爷爷就亲自辅导我继续练习书法。
现在,我对学书法有一定的体会:
写作要做到"三心"。
第一,要细心。
汉字有点、横、竖、撇、捺、横折勾、竖弯勾,写法都不同,还有,笔画的粗细也不一样.因此,写字时要集中精力,细致地区分。
第二,要耐心。
因为毛笔是软笔,比较难掌握,而且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撇捺交叉、方框缩格等不同的写法。
所以,写字要有耐心,不能马虎潦草。
应先写楷书,然后学行楷、行书,基础打好了,最后才能学草书。
第三,要有恒心。
要学好毛笔字,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学好的,因此,学书法要经常练习,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
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我对书法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决心坚持学下去,争取成为一名小小的"书法家"。
作文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2
我们通过这次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胡崇炜先生认为学习行书:
王羲之的行书与楷书都不是刻意的,是复归自然的,有书写性,是自然书写,天然自然的。
欧阳询的行书感觉好,中宫紧结,劲拔有姿。
颜真卿的行书有正大豪迈之气。
经典代表了不同风格的取向都很好。
另外,陆柬之的《文赋》有专业人士认为也是很好的行书,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中庸和谐美。
我们对名帖都要有所取舍,可以选择少字数的字帖来临习,这样就容易把帖子里的字写好,因为字少,所以就能够专心地学习和思考。
认为当学生难,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以一个学生的姿态来对待学习与交流。
在学习中,我们对经典的借鉴,要明确方向,我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只有建立法度是第一的观念,我们的学习才有可操作性。
要想写好行书,就要先研究楷书,有专业人士讲过,有多好的楷书就有多好的行书。
没有不好的帖,只有你写不好。
要法度森严的经典,工夫到了就会有面目。
杨维桢用章草与行书结合,有想法。
现在可考虑金石味写章草。
文征明应学其小行书。
王铎一日临一日自运。
强调记帖,默写。
临帖抓重点,抓细节。
按创作去临,临即当一个作品去创作。
边临边创作。
靠住一家搞创作。
这个时代还是学习古法。
要把作品整漂亮。
王厚祥讲草书:
临帖要成为书家的一种生活,取法经典先期就是要像,“难写精神挽结处”,像能出精神固然重要且宜得手,要不像还能出精神这就有难度了。
临什么是很重要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笔法很重要。
比如:
张旭怀素的草书,就是写壁的方式,侧笔写的,侧笔中锋运用的笔法。
各种经典里面的笔法形态都有不同,或中锋为主或侧锋为主等都不尽相同,结字的姿态有瞬间性,以奇为美。
一个舞蹈家,他总是从分解动作开始练习的,当每个动作都很熟练了,连起来就是优美的舞蹈。
书法也同样具有这种特质。
我们要做一本法书的专家,先坚守再突破,突破就是坚守。
我们还要重视身心的修养,眼高手低是常态,要解决心不静的问题,能力才有所提升。
对于草书它不是实用的,我们要用艺术的眼光来对待,要比大众的眼光高出很多才行。
王厚祥先生还说,草书要出奇,要变得出人预料。
他早期写漂亮的,后来就转化为拙朴方面了,求自然天成之味,主张:
“猎奇、积奇、用奇”积奇胸中才有丘壑,奇就是要多情且具有想象力,一切都为我所用,通俗绝对不行,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是要引领大众的审美。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3
从小,我就对书法情有独钟。
妈妈从事装裱行业,有不少字画,我也受到艺术的熏陶妈妈问我想学点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
“我想学写字”。
小时侯,我看妈妈装裱字画,便用我那稚嫩的小手,在纸上涂鸦,郑重其事地交给妈妈请她装裱。
谁只妈妈看了笑道:
“你要是写的好,我就裱起来。
”“好。
”我说。
于是我与写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我读二年级的时侯,妈妈带我到学校书法班报名,老师让我试着写一下,我像拿蜡笔似地拿起毛笔,衣服没一会儿就弄脏了,还弄的满手都是墨。
我第二天进书法班的时侯,老师正式教我写毛笔字,可我写的字歪歪扭扭,活像战场上的残兵败将,个个焉头耷脑,又像是一条条毛毛虫在纸上爬。
再看看我身旁的大姐姐,她写的字,就像是再纸上欢快跳舞的小精灵,秀丽端庄。
我像泄了气的皮球,缓缓放下毛笔,不想再写了,可每当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能写得一手好字时,我就羡慕不已。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
有时我手写酸时,那种羡慕成了我写字的动力。
就算再冷,也会看到我冻得通红的小手依然拿着毛笔在纸上划过。
写完之后我的手总是冻得麻木,但看到那端正的字时,我就无比自豪和骄傲。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练横的时侯。
轻巧的毛笔到我手里却变成了千斤重的磐石,怎麽也写不出汉字那独有的韵味。
但我觉不会向困难低头。
依然一笔一画地写着,起笔、顿笔、行笔、写字时老师教给我的口决我现在还记得。
当我看到一个个秀气端庄的字跃然纸上时,我欣喜若狂。
渐渐地,歪歪扭扭的字变成了端端正正的字,渐渐的,端端正正正的字变成了秀丽端庄的字,渐渐地,秀丽端庄的字变成了欢快跳舞的精灵在纸上嬉戏。
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
学写字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有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去奋斗,成功,就在前方。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4
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我已经上大学一年多了,很多时候在想上大学时为了什么?
而且学习书法专业是为了什么?
而我小时候父母也让我学过书法,那时或许是让我把字练好,大学前的集训也只是单纯的为了上一个大学。
而走到大学的课堂上,与我想象的书法完全不同了。
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去写字,它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而且有很深层的理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仅字写的不错,并且它对书法理论的了解相当深刻。
这就是我在上大学后为何开了许多课程,例如:
古代汉语、书法史、书论等。
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性格,提升人格。
虽然现在只是短短的一年多中,但足以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我很喜欢书法,它可以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心情,在研究古代人书法作品就能可以表现出当时古人的意境。
在平时闲下来时就可以写写字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而经过在大学的学习,也了解了我们课程主要是从篆隶楷行草来安排,有根据从书体演变学习。
在学习篆书我们从大篆到小篆的学习,老师主要是让我们去寻找一些线条的感觉,在学习石鼓文的时候,就感觉到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书法艺术的线条美是非常重要。
而在楷书学习中我们先以魏碑,强调了单字字形的结构排布和整体章法的排布。
现在正在学习隶书,我们主要以临帖张迁碑,并且有时去亲自刊刻上面的字,老师是让我们去更好去寻找那种刻石和书写的融合,一个书法技法相当好的人,临帖是首要的。
同时上的一些书法史、书论课程去更好与我们的技法结合,所谓“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虽然我还没有学到很多东西,通过从学书法到现在,我认为首先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
其次就是善于思考,老师是我们的引导者,我们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
最后就是到一定高度了,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
希望自己能在以后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加强自己的技法和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5
在开学的前三周,我学习了书法。
同大一下半学期的书法大体相同,主要是学习颜真卿的颜体。
但是练得时间太短,成效并不太大,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勤奋练习。
在学习书法,阅读书法史的时候,要学会从不同的书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的法则。
这种法则,虽然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历代不同,各人相异,但其内在的规律法则却是一样的。
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规律。
历代大家都很重视写楷书,学书法的人不能在楷书体会到多少书法规律性东西于其他书法是不会体会很深的。
除了实用以外,楷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书法最基本规律和完备的笔法。
楷书让人静下来注意每个点画的动作,细节,尽量把每个提按转折做到位。
长期靠这个养成的用笔习惯,让人手下的感觉微妙而细腻。
结合历代大家对不同人物书法的品鉴,用心比较和体会里面的高低好坏,去认识书法最基础本质的东西。
还有就是要把不同的书家多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依靠的就是不断深入的读帖和临帖。
用笔尤其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地方。
不管写哪种书体,行笔必须自然,动作必须连贯,笔势要畅,势圆笔方,势方笔圆,整个动作就像打太极一样,动作要有节奏,要合于自然。
行笔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笔要留得住,杀进纸去。
不能有含糊的东西。
顺着心中的节律,从胸有成竹到胸无定数,自然生成。
写唐楷有收获,再写魏碑也不会有太大障碍,只不过用笔更方一些。
它的笔势是一致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学艺术的三个层次:
一,技法上的学习;二,视觉形式的研究;三,精神层面的修养。
写褚的楷书,用笔的时候,要注意笔锋的变化,敏锐的捕捉笔尖入纸,行笔,出锋的运动轨迹,要充分发挥出笔毛的弹性。
点画”是动作,蕴含有基本的笔法和动作在里面,过去的人对书法强调动作,笔法。
用“线条”来讲书法是讲不彻底的,因为书法根本不是线条。
好的书法能表现出作者人生,生命的体验。
无论文学,还是书法,既含蓄又直接。
好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它无拘无束的情感流露,无障碍,随心所欲。
初学一个帖,点画和点画之间一下很难摆顺,这需要我们去找规律,一点一画,一撇一捺间每个大家都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找到了,才能深入。
写一个字,切忌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要做到协调,整体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有很多窍门,道理在里面。
临帖时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让笔把自己左右了,要用笔,自己左右手中的笔。
下笔要善于找参照,大胆落笔,随时调整,锻炼出前笔有缺憾,后面的点画能补救回来的本事,字的形要控制好,也在于善于找参照。
临帖的时候自己的主观不要被帖套住,随时想到整体的关系,更加注意单个字的整体,角度的大小,长短,笔划之间的配合。
从大的方向把握住“度”,再从细节上深入。
褚字圆转多,笔划多的字方折少,点画少的字方折多,这样整个字,整篇字都能挺得起。
颜体字是下面收得比较短,重心下压。
复杂多折画的字,多数折要削弱。
强调度,一个字强调只能一两个点画,要有主次关系,整体决定细节。
在这三周的学习中,我练习的颜体和柳体没有区分。
书法史一门长期的练习,需要钻研和静心学习。
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6
20__年山东省小学书法教学研讨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3月25日至26日,我有幸被派遣参加了由山东省小学教研室在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举办的首届小学书法教研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旨在促进“书法进课堂”,来自全省六百多名小学的老师,聆听了省教研室小学部副主任李家栋做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和滨城区第一小学刘国辉校长关于《小学书法教育经验的汇报》及名师讲座,他们就书法与写字、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
两天的培训时光,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犹如白驹过隙般短暂,但我却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不仅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新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所在。
在培训中,各位老师都耐心的讲解。
尤其是临沂市兰山小学王效宗老师“皿”字底的教学让我记忆犹新。
课堂上他通过“皿”字底的书写,反复让学生细致观察“皿”字底在不同字的下面的形状、写法和作用。
从而让学生对字的结构、布局、书写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欧阳询和颜真卿的碑帖,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书法课的兴趣。
我过去一直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得好,就是书法学得好。
我对于书法的爱好,仅仅停留在兴趣和爱好层面。
而现在才知道那是狭隘的认识,是单一、片面的认识。
滨州第二实验小学陈晓昀老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用象形法娓娓动听的讲到了“燕”字的由来。
上为头,左右为翅,下为尾。
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他引用了印度前总理对中国汉字的赞颂: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书法是中国的瑰宝,课堂上老师要教育学生写端端正正的中国字。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
这是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普遍所达成的共识。
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爱好书法的教师,平时要坚持练字,掌握这一专业技能,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而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书写方式面临着电子商品的空前挑战,汉字书写水平的群体化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新技术的冲击并非导致人们书写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
在崇尚快节奏和新鲜感的现代时尚生活中,人们开始越来越淡化古老汉字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也逐渐钝化了对汉字独特美感的审视能力,对传统汉字文化缺少一种心底的珍视和敬畏。
针对“汉字危机”,教育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设置书法选修课程。
20__版的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部分做了一些调整,明
确要求加强写字教学,第一学段规定“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
对广大小学生而言,书法课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对于国家而言,书法课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的要求,更有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滋养子孙的现实意义。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
学生的书法教育是和老师分不开的,要想“书法进课堂”顺利开展,在学校里开设书法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山东省小学教研室充分利用滨城区第一小学的教学经验,举办了山东省小学书法研讨培训。
我想这也许就是开办此次教师书法培训的根源所在。
同时,此次培训得到了滨州市教育局和滨城区第一小学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充分肯定。
在培训的两天里,一位附近小学的老师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到培训会旁听,并不时用笔认真记录,用相机拍下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最近几年,我所在的冠县武训希望小学在王校长的领导下对书法常抓不懈。
并专门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
通过每周两节课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书法的爱好。
并在县里组织的多次书法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7
在我们广西,篆书是比较弱的书体。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
我们不管何种字体都要先专后博,不能换来换去,几年也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应谨守一家,先尝试一下各种碑帖,选出和自己心性相同的,选好后,就要把它吃透,一出手就能看到来历。
比如:
王友谊以石鼓文为主,他就是掌握了帖子里的法度,有根基后,再拓展其它的风格。
我们桂林与柳州的作品放在一起,在数量上我们超过他们很多很多,但在精、深、专、扎实、力度等方面都还不够,这是我们应看到的弱项。
我们只有出去学习别人优秀的先进的东西,才能够开阔眼界和改变观念。
我们要不断地反省自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管什么丑书,要坚定我们的理念,看别人是如何成功的。
书法创作总是个人化的,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在手上才能有表现,坚守自己的理念,往一个方向深入,要考虑自己做得怎么样,深入地做下去,以后再拓展就好办了。
我们会一种书体就可以,专一了,细微的东西也就会关注到,功夫下足了,就会在自由自在悠闲的程度下抒情达意。
还有我们做得不到位不精,只学个大概是不行的,观念和方法很重要。
观念有历史的与现代的,我们不能偏颇某一方,应相互结合寻找共性。
方法就是精专后才能表现出具有共性后的个性。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8
我自七岁开始练习书法,到现在快三年了。
至于我学书法的初衷,说来可笑,仅仅是由于我顽皮好动,年龄又小,上课经常搞小动作。
妈妈索性让我去学书法,练练定性,说不定心会静下来。
于是,我便从此接触毛笔。
第一次学书法,心里充满了好奇,觉得蛮新鲜的。
教我书法的是张彤老师,据说他是市里书法协会的会长。
第一节课我们学的是笔画。
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先练笔画。
看似简单无比的一横,对于年幼的我而言,是多么的难写啊!
再者,毛笔的笔头软软的,一按下去就是—个又圆又胖的点,再把这点向右延长,一条忽胖忽瘦还不断颤抖的一条直线,这是横吗?
怎么我写出来是如何得丑陋,反观老师的修长而又挺拔,果然是铁划银勾,两者一比,天壤之别。
幼小的我握着粗大的笔杆不知所措,一横、两横怎么都这么丑陋。
这时张老师过来了,握住我的手,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写,让我感觉一下各个动作和行笔过程,并告诉我不要急,慢慢来。
可是之后我一连写了几个,但还是老样子。
快下课了,张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只要回家下功夫多练习,一定可以写好的。
回到家,妈妈就帮我把纸铺好,看着我继续练习。
不好意思的说一句,在写的不好时,妈妈还在一旁打我呢。
在以后的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练习书法。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第二次学书法,我的横终于写的好多了,还得到了张老师的夸奖呢!
通过学习书法,我体会到,学习任何知识都要有恒心,勤学苦练,一定能够学好的。
小朋友们不信就试试吧!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9
班里一些同学的毛笔字写得可好了,我很羡慕,向爸爸提出好几次我想学书法。
这个暑假,爸爸终于同意了。
”
今天一大早,爸爸就出去了,中午时分,爸爸带着老师兴冲冲地回来,买了一大堆宣纸、元书纸和各种写字要用的其他用具,又从包里取出几支毛笔,这是几支大小不一的长锋‘羊毫笔’。
我激动得跳了起来,急急忙忙跑过去要拿毛笔来准备写字。
爸爸说:
“别急,别急,先让老师教你如何开新笔。
”
老师说:
“首先要把新笔泡在凉水或温水中,等到笔完全浸泡开来后再把笔毛上的胶质洗干净,然后用手轻轻地从上往下将毛笔捋出笔锋。
这才算完成了一支笔的清洗。
湿的笔得悬空挂着或平放在桌面上,不能直接插入笔筒里,因为湿的时候插入笔筒里水分长时间集中在根部,容易沤烂笔毛。
而且不能套笔套,也是这个道理。
”看来要想学习写字,准备工作还真是不少。
总算可以正式开始写毛笔字了。
老师教我先铺开一张元书纸,对我说“小羽,咱们从篆书入手,先练写横和竖。
”我拿起毛笔就要蘸墨。
老师说:
“不行,不行,不能让干毛笔直接蘸上墨汁。
要先让毛笔的毛全部含有饱满的水分,再捋干,才能蘸墨写字”。
我点了点头开始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老师拿起毛笔,画了一幅笔顺图,为我写了范例。
我试着写了一笔横,老师说我写错了,就把着我的手写了一遍。
我又试了几次,比前面写得好多了。
老师和爸爸鼓起掌表扬我。
开始学写竖了,没想到竖比横更难写。
老师教了我好几次才把我教会。
就这‘一横一竖’我还时而写得好,时而写得不好,看来学任何东西都是要下功夫练的呀。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0
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和发展,已成为独具华夏特色的文化瑰宝。
关于如何学习书法,我有“三个经验”体会与书法爱好者共勉。
本人经历了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写字到书法,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从我知事的那天起,就把它作为终身追求的一项事业,从真学上下工夫。
坚持60多年如一日,为国家学,为民族学,为传承和创新而学。
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和笔墨,就用山上的松树油照明,用树枝当笔,以大地当纸;没有字帖,就蹲在墓碑前观摩习练;出门在外,没有笔墨,就在自己的膝盖上比划名碑名帖;有条件时拼命学,没有条件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学,工作繁忙时挤出时间学,把别人用于唱歌、跳舞和钓鱼的闲余,都用来学书法,这样抓住空暇刻苦学,自觉地把学习书法作为生活中除衣食之外的须臾不可缺少的第三件大事,不管生活条件多艰苦,也不管工作环境多险恶,从未间断过认真学书法。
善练是方法。
人间凡事,没有学不会,只有不会学。
“无巧不成书”,学习书法,既要有决心,更要讲方法。
方法是渡河之舟。
我在学习书法时,坚持“帖学与碑学并重,古法和今法相济;楷行习练交叉,常练榜书在先;首要把握重心,字形结构严谨;注重学习效率,练字习法共进;心中有字在胸,下笔方可有神”。
从而,变苦练为善练,变死练为活练,变练一体为练多体,变单练书法为绘画、雕刻(石、木、竹)、装裱并举。
这样,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会,事半功倍。
苦研是恒守。
书法是我国千古绝唱的线条艺术之一。
要传承和发展,必须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地探清其脉络,理清其源泉,把握其精髓,效法其规范,开掘其新境。
据此,我进入大学后,就发奋学习王羲之、黄庭坚、颜真卿、苏东坡、张怀瓘、怀素等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理论,既研习书法的历史进程和演化,又研习书法的产生形成与风格;既研习各种书体自身的美学原则和技法规律,又研习各种书体的用笔技术与文化背景;既研习我国的书法和绘画,又研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原生态的基础构筑,凡是有利于学习、弘扬和创新书画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
因此,从创立自己超越传统的握笔方法,到行之有效的“书法重心学”,从写字的基本笔法到字体的和美结构,从帖学到碑学,从书写形式到书写内涵,从学会一体到学会多体,从学好一家到学会百家,从集百家之长到独具个性特点,从书法的外形美到书法的内在美等等,都进行过认真不懈地研习。
同时还研习了唐诗宋词和哲学、美学,不断为自己的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和吸取鲜活元素的条件。
实践使我深切地感悟到:
没有凝练厚重的文化底蕴,领悟不了书法的真谛精华,充其量就只能做个写字匠,而永远、绝对当不成书法家。
妙用是目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服务民众、贡献社会更有意义。
妙用书法之途亦理应如此。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就给乡亲们写春联,后来从中学到大学,从机关到农村,办板报墙报、布置会议室、庆典写横幅标语、表彰大会写奖状、太平盛世入碑林以及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无所不用其极。
办展览、出专集,刊发报纸、杂志,收进典籍、文库,运用电视网络,让广大民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同时,教学生、发范本,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主管领导、民间社团和企业家及城乡老百姓书写横批中堂,为抗灾扶贫助教等公益活动捐献作品,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把自己的所学之长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11
学习书法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将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能写好字,写一笔好字,这是职业所要求的!
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我开学学习书法。
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写字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写字我们常用写的字就是上课时候的粉笔字和平时写在纸上的钢笔字,偶尔也写写毛笔字。
这我们老师常称之三笔字。
从学习书法以来,我觉得书法有以下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