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29031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docx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稿和全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汇报范文

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范文稿

  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构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我县以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全力以赴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促进了全县现代高效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期间取得主要成就概括如下:

  

(一)全县粮棉生产持续丰收

  作为农业大县,近5年年均粮食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年产粮食40万吨以上。

单产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年均统防统治面积50万亩以上。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稳定全县粮食生产,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22万亩,全县“两区”划定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6万亩。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成功创建2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小王镇列为农业产业强镇,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省级14家;全县家庭农场达768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600余家,实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贷款额达2亿余元,惠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2个。

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业生产标准化得到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三)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三权”分置体系初步确立。

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全县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80799.89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结束,全县589个行政村全部成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40.4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了72.81%。

耕地二轮延保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获批,将在我县5个镇9个村率先开展试点。

  (四)乡村振兴取得良好开局

  建立了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基本形成了规划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局面,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基本构建,我县乡村振兴重大工程有序推进,探索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园区、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等一批典型范例。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达18006万元,年均增速8%左右,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全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二、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有关工作为重点,结合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了以下工作工作:

  

(一)扎实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2020年我县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全县小麦面积44.7万亩(统计数据),总产18.66万吨,平均亩产417.4公斤。

玉米种植68万亩(农业数据),亩产420公斤/亩,总产28.56万吨。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7万亩,粮食总产47.2万吨。

植棉10万亩。

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盐碱地吨粮田建设,在小泊头镇建设2000亩的试验田,盐碱地小麦最高亩产622.5公斤,创历史记录。

  

(二)全面开展惠农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完成投资689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亩。

今年计划投资1.0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现已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4月份完工。

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501万元,建设了两处有机肥料加工厂,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3.22%,实施4.6万亩耕地深耕作业。

组织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项目,完成投资1180万元,改造中低产棉田5000亩,建成1处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

产业强镇创建工作基本完成,共完成投资1600万元。

  (三)精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家,申报省市级“新六产”示范主体2家,申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全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市级50家。

全县合作社达1608家,家庭农场达753家,并申报2家省级示范场,建设益农信息社457处,打造运营中心1处。

开展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认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1家,全县共托管实施面积为3.9万亩。

  (四)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目前,120个清洁村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投资240万元,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开展废旧房屋“清零行动”,累计拆除房屋7000余处,拆除户数、拆除面积、工作进度均居全市第一。

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共建设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6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共统筹整合资金2580万元。

  (五)严格落实惠农政策,提升乡村振兴评价满意率

  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结束,全县589个行政村全部成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40.4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了72.81%。

耕地二轮延保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获批,将在我县5个镇9个村率先开展试点。

积极开展“惠农贷”工作,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疫情期间资金瓶颈,今年发放“鲁担惠农贷”贷款额达2亿元,惠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2个。

  (六)强化监管,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县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工作,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基础上,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示范镇(街)认定工作,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了主要农产品全链条全程追溯监管。

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到目前取得“三品一标”认证43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32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7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

我县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水源条件差,粮食生产、蔬菜大棚、设施林果发展受限;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常规性工作推进较好,但亮点性工作谋划不足;落实农业农村“四个优先”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组织、财政、人社、教育等11个职能部门,力度不够大;对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政策不足,企业纳入统计的积极性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在基层,但基层监管力量较薄弱,目前各镇街监测机构缺少专职监管人员;部分村庄基础较差,缺少科学规划,村集体收入薄弱,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内生动力等。

  四、市对县考核完成情况

  县农业农村局共承担8项市对县考核指标,分别是:

  

(一)粮食生产稳定度

  当前完成情况:

2020年我县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全县小麦面积44.7万亩(统计数据),总产18.66万吨,平均亩产417.4公斤。

玉米种植68万亩(农业数据),亩产420公斤/亩,总产28.56万吨。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7万亩,粮食总产47.2万吨。

粮食生产稳定度考核指标市局分配给县的任务是完成111.0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和43万吨以上的粮食产量,该指标已全面完成,预计排名全市第一(并列)。

  存在问题及工作措施:

主要是我县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水源条件差,减灾抗灾能力差。

下一步主要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粮食种植。

着力开展盐碱地吨粮田建设,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二)现代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比重及增长率

  当前完成情况:

今年,我县设施农业面积增幅较大,三季度设施农业个数161个,设施内面积325亩。

设施畜牧业中,前三季度生猪、牛的出栏量分别为27.9万头和3.58万头,羊出栏10.91万只,畜禽出栏3747.69万只。

设施林业方面,今年新增冬枣大棚209个,新增面积747.16亩,新增产量959吨,产值1924.18万元;设施水产方面,预计全年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产量为1.6万吨,比去年增长13%。

预计排名全市前三。

  存在问题及工作措施:

受水土条件制约,蔬菜大棚种植比较效益低,成本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我县设施林果、设施花卉发展缓慢。

下一步,积极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蔬菜大棚;协调推动我县在建规模化生猪、肉牛、肉鸡、水产养殖生产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沟通交流,农业办、统计站共同审核上报有关数据,及时对接统计、畜牧、林业和海洋渔业等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跟进,做到应统尽统。

  (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当前完成情况:

据向统计部门了解,我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产值有所增加。

今年,我县又创建4家省级、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企业发展潜力大,经营状况良好,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预计排名为全市前四。

  存在问题及工作措施:

主要是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基数大,但增幅较慢;目前我县对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扶持政策不足,企业纳入统计的积极性不高,应统尽统难度大。

下一步要积极与统计部门联系,掌握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名单,积极开展镇街农产品加工企业调研,摸清底数,鼓励加工企业积极上报数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积极落实信贷惠农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建立定期联系机制,确保做到应统尽统。

  (四)农民教育培训

  当前完成情况:

今年市下达我县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数333人,按照超任务20%的要求,我县将完成培训400人。

目前,我县农民培训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预计排名为全市第一。

  存在问题及工作措施:

由于参训学员扶持政策少、不得重复参训等原因,造成组织学员难度加大;考核标准中仍有学员在线满意度测评,存在一定的失分隐患。

今后要强化培训组织、过程监管、跟踪服务、能力评价和规范管理,确保培训效果,重视学员在线满意度测评。

  (五)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当前完成情况:

今年共建设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6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共统筹整合资金2580万元。

目前,整体施工形象进度达98%,预计到12月底将全面完工。

预计排名为全市前三。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措施:

村庄规划缺乏特色,规划档次低;个别镇街开工慢;招投标、资金拨付等工作流程以及档案管理有待规范和完善。

下一步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快进度,及时完工验收;进一步完善档案;突出文化元素和乡风乡韵,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六)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

  当前完成情况:

至目前,120个清洁村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完成投资240万元,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集中2个多月的时间,4月底在全市率先实现“清零”,累计拆除废旧房屋7000余处,拆除户数、拆除面积、工作进度均居全市第一。

预计排名为全市第一。

  存在问题及工作措施:

部分村庄乱搭乱建、小广告、乱堆乱放仍需整治;散养畜禽仍比较多,群众卫生习惯和意识有待提高。

今后,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全面完成“三清一改”任务;督促县住建、综合执法、交通、生态环境等成员单位根据部门职能,分领域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合力攻坚,整体推进;强化督导考核,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排名,在全县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七)乡村振兴评价指标

  当前完成情况:

我县各级党委农业农村机构健全完善,建立了乡村振兴五个专班和工作推进机制,运行有效。

做好乡村振兴财政保障,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编制了《县2020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

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开展乡村振兴观摩和座谈活动,让其深入了解全县的乡村振兴有关工作。

预计排名全市前三。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措施:

主要问题是部分镇街书记抓乡村振兴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