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08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法》课程标准.docx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经济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经济法》这门课程,以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为内容,含盖了经济法、民商法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相关的法律与从事实际经济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法是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来设置的,是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框架、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非法律专业的高职生,是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校选课。

课程中主要包括法律关系、所有权法律制度、公司法、合同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破产法等内容,以及与理论教学像配套的案例分析,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法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于调整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经济法律问题。

基于我国经济立法的实际发展状况,本课程以经济法原理的理解为重点,阐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和财产权法律制度;以公司法律制度为核心,阐述我国各类企业法律制度;以合同法律制度为重点,阐述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相关法律制度;在市场调控与监督法律制度方面,主要阐述税收法律制度和产品质量等技术监督法律制度;在仲裁与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方面,则是在阐述解决经济纠纷的两种基本方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

本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全面展开,以达到最好教学效果。

经济法是一门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科学。

学习经济法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经济法知识梳理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也要求自己懂法守法。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经济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并可以运用经济法的知识维护个人权益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经济法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

本课程充分考虑高职学院"理论够用、着重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上侧重应用性的法律法规;教学方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大量多媒体教学,开辟网上课堂,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尤其是开发运用了经管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公司注册登记、企业纳税申报等实训课件;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讲授外,还辅以大量案例分析和讨论。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的过程接触经济案件,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总标准(见表1)

表1课程总标准

课程

代码

编制人

张兴华

审定人

开设学期

第二学期

计划

学时

34

编制

时间

2011.2

审定

时间

适用对象

营销与策划

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

培养学生应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的市场的法律问题,并形成经济法的体系与架构,指导自我发展;

2.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掌握用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方法,为以后的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培养学生事事处处讲法守法,并掌握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

3.社会能力:

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内容,能够对涉及经济法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经济法分析的能力;

学习内容

序号

情境描述

学时

1

经济法基础篇

4

2

经济主体法律篇(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

8

3

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篇

8

4

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权益保护法篇

6

5

经济调控法律(金融法银行法)篇

2

6

经济保障法律(劳动法)篇

2

学生应

有基础

学生应该先修相关的法律基础等知识。

考核

与评价

情境序号

情境1

情境2

情境3

情境4

情境5

情境6

考核方式

作业与

考试

作业与

考试

作业与

考试

作业与

考试

模拟与

考试

作业与

考试

考核权重

20%

25%

25%

20%

5%

5%

教学

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专题教学法。

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见表2)

表2学习情境1:

经济法基础篇

学习目标

经济法基础理论

学习内容

1.经济法基本知识;

2.经济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责任。

学时

理论

4

考核评价

方式

平时表现+作业+考试

实践

0

权重

15%

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

教学条件

教室

教学

活动设计

1.课堂讲授:

教师按照教材的相关安排,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进行讲解;

2.结合案例对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分析什么是主体和客体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熟悉了解并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理论。

技能

培养学生树立法律的基本意识。

态度

培养学生确立认真的对待经济法律问题的态度。

参考资料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学习情境2:

经济主体法律篇(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篇

学习目标

经济主体相关法律(公司法、企业法、企业破产法)

学习内容

1.公司法;

2.企业法;

3.企业破产法。

学时

理论

8

考核评价

方式

平时表现+作业+考试

实践

0

权重

25%

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

教学条件

教室

教学

活动设计

1.课堂讲授:

教师按照教材的相关安排,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分析公司法的基本理论、公司的设立变更和消灭等,学习企业法的简单内容,以及破产的申请和受理、费用的清算等;

2.结合现实的案例,分析具体的公司和企业的问题,有关设立变更破产等问题。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熟悉了解并掌握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的内容。

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公司设立等的基本要求。

态度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市场中的公司和企业的实际。

参考资料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学习情境3:

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篇

学习目标

合同法、知识产权法

学习内容

1.合同法;

2.知识产权法。

学时

理论

8

考核评价

方式

平时表现+作业+考试

实践

0

权重

25%

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

教学条件

教室

教学

活动设计

1.任务讲授:

教师按照教材的相关安排,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对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内容进行讲解,突出重难点的分析;

2.结合案例分析合同的订立和效力,以及合同的履行和保护。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熟悉了解并掌握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具体内容。

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签订合同的能力。

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个人或者组织的知识产权。

参考资料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学习情境4:

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权益保护法篇

学习目标

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权益保护法

学习内容

1.反不正当竞争法;

2.产品质量法;

3.消费权益保护法。

学时

理论

6

考核评价

方式

平时表现+作业+考试

实践

0

权重

20%

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专题教学法

教学条件

教室

教学

活动设计

1.课堂讲授:

教师按照教材的相关安排,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权益保护法的具体方面进行分析并讲解;

2.结合案例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识别、监督产品质量等;

3.专题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熟悉了解并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内容。

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关注市场问题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技能。

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的态度去理解市场问题。

参考资料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学习情境5:

经济调控法律(金融法银行法)篇

学习目标

中国金融法和银行法

学习内容

1.金融法;

2.银行法。

学时

理论

2

考核评价

方式

平时表现+作业+考试

实践

0

权重

5%

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

教学条件

教室

教学

活动设计

1.课堂讲授:

教师按照教材的相关安排,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对金融法和银行法的规定进行讲解;

2.结合案例银行法的调控进行分析。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熟悉了解并掌握银行法的内容。

技能

培养学生理解银行调控的行为。

态度

培养学生树立宏观的思维理解银行的行为。

参考资料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学习情境6:

经济保障法律(劳动法)篇

学习目标

劳动法

学习内容

1.劳动法概述;

2.劳动合同。

学时

理论

2

考核评价

方式

平时表现+作业+考试

实践

0

权重

5%

教学方法

1.任务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

教学条件

教室

教学

活动设计

1.课堂讲授:

教师按照教材的相关安排,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讲授劳动法的理论;

2.结合案例分析劳动合同。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熟悉了解并掌握劳动关系等。

技能

培养学生认知劳动关系的能力。

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劳动合同的态度。

参考资料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

(一)教材选用或编写要求

1.使用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王颖著的《经济法基础》,是西宛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一本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教材。

本教材立足于职业岗位对经济法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需要,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动态和高职高专的特点,针对高职高专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重点阐述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与职业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

选取教材注重的特点:

(1)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导向,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

(2)注重内容使用与更新,尽可能增加实用知识与技能内容;

(3)教材中案例的设计,内容要更贴近实际生活。

2.参考教材

(1)吕勇.经济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2)李海波.刘学华.经济法基础.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7.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

(4)刘俊海.现代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8.07.

(5)崔建远.合同法(最新版).法律出版社,2007.07.

(6)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4.

(7)王欣新.破产法(最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9.

(二)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

1.教学建议

(1)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

作为基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课堂教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

多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论年龄、职称、学历,均要讲好每一堂课,特别是对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更要倾注精力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2)案例分析与讨论为辅助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话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模拟演练为诱导

在课堂中采用模拟演练的形式让学生当各种社会角色,思考各角色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用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实法律问题。

(4)实训实习为动力

精心设计实训项目,以专题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组织学生到市场中实地考察和调研,让学生亲身感受经济法的问题;在独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成为学生们学习经济法知识的内在动力。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教学应注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教学资料,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设计情景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观摩,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法院或者是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让学生感受现实的问题,诱导学生对经济法产生学习兴趣。

(3)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学生。

教师对案例的分析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4)走向社会化教学,加强校内各学科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强化学生的背景知识。

(5)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团队协作的品质。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内容

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学生主动获取式教学系统和教学方法体系。

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实习见习、法律课堂、督促自学、全程考核等手段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

(2)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课程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完成了电子教案和教学辅助课件,严格按照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原则,注重教学的生动性,实验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强化引进互动式课堂教学,将平时讨论、课堂争辩、课堂外写作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键环节。

经过逐步探索,本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辩论赛、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激发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教与学互动,相得益彰,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以及查阅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以企业、以过去的、现实的经济法事件为教学案例,为经济法理论提供解释依据。

任课教师选择一些案例,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要求与经济法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如可以网络合同为例,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分析网络订立合同的注意细节,说明计算机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可尝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法”,在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10分钟提问题,其形式有如专家、学者讲座后回答专业人士提问的形式。

采取开放式、启发式教学。

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可大量开展对话式、讨论式的教学,训练学生的抽象思辩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规范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风气、规范的表达习惯。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和当时社会上的热点经济问题以及课程相关内容选择讨论题,任课教师自己决定。

在实践教学方面:

可布置学生联系现实中的社会经济法律问题课前与课后讨论。

例如在讲解了某一理论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当前现实经济法制定、调整等问题,课外收集信息、数据、案例,围绕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前与课外讨论,老师在课前进行解答。

通过实践教学,既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经济法理论进一步理解。

(三)考核评价要求

1.评价理念

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评价理念主要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考核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思路。

2.评价体制

(1)评价原则

考核与评价的原则是用案例检验理论,用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知识的导引,考核与评价侧重两者并重的考核与管理。

(2)评价途径

评价途径有:

一是平时测验的开展;二是作业案例的检查;三是模拟与实践的讨论;四是期末考试。

(3)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项目驱动、时间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东西,以能否完成项目任务胜任岗位给予评定。

(4)评价方法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的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以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占30%,期末占70%。

同时,应注重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核,对待学习和应用上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1.考核方式: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本课程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课后小组讨论作业、参观实习报告、小组项目作业。

这些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一并计入考核成绩中。

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为标准化题型。

2.考核比例及要求:

(1)平时成绩占30%。

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评价计分;

(2)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期末考试为标准化题型进行笔试。

五、教学资源要求

(一)教学设备条件

(1)利用学院资助条件,逐步开发多媒体课件、现代化管理模拟实践实验室、管理学音像库、案例库、资料库、习题库、试题库及实习基地。

(2)现阶段教学环节中全程实用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良好,现有的PPT课件资源丰富完善,针对有的重点案例可以采取视频播放方式。

(二)教师团队

目前担任《经济法》教学的教师有1名,为助教,硕士学位,具备较好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其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编制依据

根据中国经济出版社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十一五”规划和《经济法》教材、《经济法教学大纲》、《经济法授课计划》、《经济法案例分析》等内容来编写本课程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