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word文档.docx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word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word文档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过程: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摩西:
今天请范美忠老师来给咱们班讲两节课,废话不说,咱们欢迎。
范美忠:
今天我来上课,第一个感觉是不管怎么说,你们有一个很好的地方,你比我们当时幸运多了,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吗?
猜一下。
因为你们高一就学了许多好诗,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学生:
大学。
范美忠:
我真正看是在大三的时候,你们高一就接触是很幸运的事情。
那时候我别说看了,连这些人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
而且还没有看懂,后来买了一本海子诗选,有没有谁买来看过?
我就不多说了,关于海子。
你们高一已经学了,对海子有没有了解?
哪一个同学对他做一个介绍?
你们高一不是学了吗?
我来抽同学起来。
学生一:
高一老师说他自杀了。
范美忠:
还有别的吗?
学生一:
不知道。
范美忠:
别的同学呢?
你们以后要注意,教材上只是一个缩影,你要根据他扩展才行。
我来介绍一下,按理说不应该我来介绍,应该你们去自己搜集。
海子一九六四年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小山村。
而且他从应付考试的标准是很天才的。
七九年进入北大,这时候十五岁,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班上也有。
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诗歌,大三突然热爱上诗歌,毕业后分配到昌平,办校刊。
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想像力,海鸥可以想像成上帝的游泳裤。
后来他有一个恋人,有人认为她是海子自杀的原因之一。
他的自杀是一个诗歌界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顾城等也相继自杀。
在他自杀后不久,他一个朋友脑溢血而死,叫骆一。
当时诗歌界对他的诗歌不大接受,他生前没有专门出过书。
我在大三时看到海子诗选,这是海子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西川。
西川在北大开了一个海子讲座。
包括钱理群的讲座我都没去听。
我当时读海子的诗穆旦的诗我没看懂。
所以对文学的理解当时不好。
九八年之后三联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海子诗全编。
四十多块钱一本,在此之前还可能有两个诗人。
这本诗卖卖了上万册。
这很不容易。
这说明海子诗歌本身的影响。
还有两本,一是海子的传记。
诗人的传记很少,因为关注诗人的人不多。
像穆旦,今年才有他的传记,由他家乡一个人写的,非常糟糕。
海子的传记叫《扑向太阳豹》,是一个叫燎原的诗人写的。
这个书也不好卖。
第四本是关于海子诗歌的评论,叫《不死的海子》。
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找。
应该说海子是当代影响极大的诗人。
大家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
学生:
(读)
范美忠:
下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学生一:
读。
范美忠:
情感的强度不太够。
下面我找一个男同学读一读。
学生二:
读。
范美忠:
大家以前学过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或者说有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三:
他全篇都是说从明天起,为什么?
范美忠:
你怎么看?
学生三:
没想过。
范美忠:
哪一个同学可以回答?
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没关系,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可以一起来说。
好,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回答。
有没有想发表看法的?
学生四:
我觉得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生活得不好,明天才幸福。
范美忠:
他说是因为今天生活得不幸福,那么你说他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幸福?
学生四:
这样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
范美忠:
就是说他为了写作本身?
你这个关心粮食与疏菜,我从现在就可以开始啊。
学生四:
我觉得在这首诗里,听不清。
范美忠:
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这里你觉得海子来说什么是幸福。
他憧憬什么样的幸福。
学生四:
应该是比较温暖。
范美忠:
那他怎么才能达到这点。
学生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范美忠: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是从今天起,而不是从明天起?
学生五:
明天给人一种希望,今天比较现实。
范美忠:
就是说明天给人带来希望。
但如果只在希望中,这样的幸福是不是很虚幻?
学生五:
范美忠:
那么会不会从今天起关心粮食与疏菜?
你觉得他所说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他关心粮食与疏菜为什么不行?
学生五:
因为是每天要做饭。
我觉得是对生活的一种关心。
范美忠:
那么你父母就不关心生活。
学生五:
关心生活细节。
范美忠:
为什么关心细节?
海子在大学教书,很少有时间
学生六:
他说从明天起,是死前写的,是写极乐世界。
学生七:
我看出海子有一种对生活的绝望。
范美忠:
为什么?
学生七:
越是表现得幸福,越说明现实的空虚。
说什么喂马,劈柴,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绝望。
还有,越是感觉幸福的东西。
。
。
范美忠:
他与其他同学观点不同,其他同学是悠闲等,他认为是绝望。
但是我不太赞同这一点,我并不认为关心粮食与疏菜,他说对我们来讲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后来恐怕也不轻松。
学生七:
一种向往。
范美忠:
我还有一点不明白。
你觉得关心粮食与疏菜,如此普通的东西,所有人都与他打交道。
他为什么认为这是非常幸福的?
学生八:
诗人本来的思维方法就与平常人不一样。
这些东西对他有特殊的意义。
范美忠:
对他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八:
是幸福的象征
学生九:
我比较赞同,海子喂马劈柴,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会关心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说明他现在并不幸福。
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不幸福。
范美忠:
他说明天起就过幸福的生活,未必--你说他现在为什么不幸福?
学生九:
我觉得海子要求的幸福是每个人的幸福。
每个人都关心疏菜与粮食。
范美忠:
他说为什么关心,因为海子有一种济世情怀。
学生九:
不是这样意思,我是说关心粮食与疏菜是一个方面,他希望每个人幸福。
范美忠:
还有没有别的同学?
他为什么要关心粮食与疏菜,把它看得这么重要?
学生十:
粮食疏菜是精神的东西。
范美忠:
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海子是不是吃不起饭?
学生十:
不是。
范美忠:
如果说只有吃饱饭才可以写诗?
学生一:
饿肚子的时候就想吃饭,没有粮食哪来幸福?
范美忠:
但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幸福啊。
学生一:
别人幸福了他就幸福。
范美忠:
哦,你这么理解。
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我再问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提到从明天开始说明今天不幸福,为什么今天不幸福?
大家想过没有?
有没有哪个同学想说一下?
学生二:
应该是与当时的生活背景有联系,但是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太了解。
范美忠:
我们了解海子,要对他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可以在网上去搜索,这个工作只有我代劳了。
关于海子的幸福与不幸,我不能说我是对的,我只谈我的观点,海子追求的是一个精神的人,神性的人。
但这种追求却让他自身产生一种感觉,什么感觉?
首先是一种黑暗的虚无的感觉。
为什么这种诗意,理想,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东西呢?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这两个词以前都看到过,我写出来大家看到过没有?
学生:
黑暗也许就是
范美忠:
他是说社会因素导致他看不到前景。
但注意,他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如何如何,这里的话,可见他真的是追求尘世的幸福与灿烂前程?
他向别人祝福,他自己追求不追求?
(学生摇头)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他到底追求什么?
刚才好多同学都说了不是,如果你认为是是的起来陈述理由,他不追求这个,他追求什么?
学生三:
他追求的应该是安宁的生活。
然后周游世界
范美忠:
他说他追求的幸福不是世俗一样的灿烂前程,而是陶渊明一样隐居的生活。
大家对陶渊明了解吗?
陶渊明自杀了没有?
学生:
没有。
范美忠:
他是说海子希望大,失望也大。
希望达不到,所以最后就失望了。
这里的黑暗与虚无,大家能够明白一些。
我说的前程是世俗意义上的。
刚才他说的希望失望也是生活意义上的,我说的是存在意义上的,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本书叫存在与虚无?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潮?
这里的虚无,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生存丧失了在八十年代,当我们相信还在为神圣崇高的共产主义的时候,这不是虚无,我们是如此的幸福。
可是这里就奇怪了,你们现在也未必相信这个东西,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虚无感。
你认为生活对你是有意义的,有许多东西是值得追求的。
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海子会产生虚无感?
学生四:
范美忠:
虚无,我觉得大家不能理解的话,我还是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一下,这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结果,比如你说我现在考大学,有一个目标,你考上大学之后呢?
我要挣钱,当官,当球星等。
可是当你得到这些东西以后,你会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
当你不断得到以后,你会发现,你生活中所拥有的东西,要么是不可靠的,得到的就会失去,即使是可靠的,也未必是你需要的。
因为人是有限的。
上帝创造了人,又把有限根植到他们心中。
上帝之死我不展开。
第一,有没有上帝,第二,上帝是不是只是西方人的上帝,第三,第四,上帝是这个世界的神圣圣高者,是你背弃了上帝,而不是上帝背弃了你。
有一个概括叫向死而在,你生存的意义在哪里?
我有一次跟别人说,整个现代文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帝死了之后怎么办?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整个世界处在世界之阴,世界处在黑暗之中。
真正能够感觉到的是少数诗人,哲学家。
对你们来说,可能也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够感觉到。
你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感觉。
你死后你的整个肉身与灵魂的消散,你现在意义何在?
难道我就是为了结婚生子然后消散无踪?
我们说中国古代有没有自杀的人?
学生:
屈原
范美忠:
对了。
还有一个人知道不知道?
王国维。
这个人自杀了你们知道不知道?
这个黑暗也是海子灵魂的感觉,灵魂也需要神圣之光的照亮。
这种黑暗的存在与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五:
范美忠:
我再来做一个解释。
他这个黑暗感,我刚才问过,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不到黑暗与虚无,他偏偏感觉到了?
海子在诗歌当中究竟追求什么?
肉身---------灵魂
有限---------无限
相对---------绝对
黑暗---------光明
此岸---------彼岸
世俗---------神圣
流浪---------家园
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一想到自杀,就想到屈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许多遗老自杀,但不是存在意义上的自杀。
学生六:
范美忠:
他刚才说,你要追求这种无限的绝对的,但任何事情都是有限的,短暂的。
宫都作了土,美女都做了白骨。
是不是这样子?
有的人今天可以非常好,突然发现他患了绝症。
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连宇宙都有毁灭?
只有有限是绝对的?
这是存在论的悖论。
无限究竟存在不存在?
假设无限不存在,海子在追求什么?
他是不是在追求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是不是就是很痛苦的?
这时候产生的感觉就是虚无。
但是无限的东西真的不存在?
你赁什么说他不存在?
哪个同学起来回答?
当你说他不存在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七:
每一种事物,像哲学上说的,是无限运动的。
每一秒钟,事物都在变化之中。
范美忠:
我觉得他非常聪明。
他说如果在时空中都会不断运动。
但是如果处在时间与空间之外呢?
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范美忠:
刚才谈到有限与无限。
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
但是这个永恒绝对者是否存在?
我们用什么来思考它?
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是不是用语言,理性来思考?
你在思考的时候是不是不借用语言,逻辑理性来思考?
学生一:
我觉得好像扮演了两个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角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扮演了另一个角色。
他有自己的精神领域。
他在这个诗里面就说了喂马,劈柴,过这样的一种生活。
范美忠:
他说得很好。
首先你要考虑灵魂等东西存在存在?
在一切三维空间里的东西都是有限的。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是在用逻辑与语言思考,你在思考的时候预告设计逻辑与语言没有问题,但是理性与逻辑真的能够判定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说上帝死了,其实是尼采死了。
后来的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主要是认为人们过度崇拜理性。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东西。
至少这是一个重要的东西。
当理性成为上帝,你认为不存在,实际上,在西方神学史上,有无数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据,但是当你用理性来陈述的时候,你已经确定的理性的霸权。
后来有人划清了理性与信仰的区别,信仰是不可言说的。
东方人抛弃语言。
这是禅宗。
西方人与东方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的性格是不回头的,我就是要强说。
不能完全说我要说到一定的程度,所以西方人的逻辑能力远远超过中国人。
所以有人说东西方人的差异,东方人只有一个世界,自足的世界。
西方人是两个世界,此岸与彼岸的世界。
这时候你用什么来解决此岸与彼岸的问题?
海子的困境你怎么来解决?
大家看看诗歌,海子的幸福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想一下。
学生二:
我觉得最后自杀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
人类能够延续到现在,活到八十岁,很有可能。
。
他自杀。
。
。
范美忠:
我觉得他很聪明的,他实际上把握到了东西方一个重大的差异。
多子多福。
这是中国目前计划生育难搞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中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里面包含着自己生命永恒的在时间之内的联系。
你虽然不是他,毕竟有血缘联系,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有限。
但这有保证吗?
有的可能生了七个八个还没有儿子。
学生:
性别歧视。
范美忠:
说得对。
就是这个样子,你也不能保证他能够绝对永恒。
比如也许唐山大地震会毁灭一个家庭。
说到底这个延续是肉体上的延续。
在西方看来,他从来把人看成是灵魂存在与肉体存在。
你的灵魂生命呢?
你说他是不可知论。
肉体生活是无意志的。
我那天去听一个华德福的讲座,圣经里有八福。
他说虚心的人是有福的。
我看英文版是灵魂饥渴的人有福了。
当然这个大家不一定认同。
我中间还划分一个层次。
满足精神需要通过什么来满足?
恰恰在于中国大多数人说中国的哲学缺少形而上。
儒家强调内圣,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达到永恒。
儒家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我说这个是有问题的,为什么?
道德绝对完美,可能吗?
这个地方波及到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大家下去考虑,我不说。
要么认为无限是存在的,我追求不到。
如果这时候,我会怎么办?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要理解这首诗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理解了,这首诗才能理解。
学生:
转换一个目标。
范美忠:
我说了,你考上大学,这个目标就完成了。
学生:
就我而言,幸福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
海子感觉到无限的空虚。
像我们为什么感觉到,我们现在有事可做,反正我没有什么想自杀的感觉。
范美忠:
我觉得他已经把问题解答了。
学生:
我觉得他说不要太注重结果怎样。
范美忠:
我把他们两个的概括起来。
这这里我们就回到关心粮食与疏菜。
回来的这个词,关心粮食与疏菜,也是我可以追求的。
我从这里返回来。
我为什么要关心粮食。
大家明白没有?
或者还有没有疑问?
学生:
你追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
范美忠:
我觉得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这个同学又提出了一个追求的过程。
其实我追求下去,我停止追求,这样做法可不可以?
比如说你追求知识,金钱等,我这样就满足了。
你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我达到目标就算了,或者精神追求也一样,这样对你的生命来说,是怎样一种感觉?
比如我爬到五百米不上去,也不下去?
这个问题我认为差不多清楚了。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又代表什么呢?
学生:
他说愿意过这样一种生活,如果。
。
。
。
。
。
。
范美忠:
哪个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海子说这样很痛苦,我不一定要追求这些,我可以同时追求两样东西,要么我放弃神圣追求,只追求世俗生活。
但问题出来了,你为什么要愿你们追求尘世的生活,按理说你要面向人群,你为什么背向人?
他追求到了或者说选择的是尘世的幸福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愿意关心粮食与疏菜?
大家考虑一下。
很显然,在经过各种痛苦犹豫之后,祝福别人幸福之后,又果断地选择了面朝大海,为什么会这样子?
我提示一下,刚才说既不往上走,也不往下走,在中间挺好的。
这时候只关心粮食与疏菜有没有意思?
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一起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如果大家没有人回答的话,这个问题埋在这儿,或许十年之后就明白了。
我接着问,喂马,劈柴,意味着什么?
诗歌不仅仅是情感节奏语言。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冲动与渴望?
但对海子可能有别的意义。
海子出生于农村,后来到了北京,就像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必须的。
我为什么要过流浪的生活,这仅仅是一个人要成长的历史,对行吟诗人来说,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他到过许多地方,写过一首远方,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
用五十年代美国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叫垮掉派,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人物叫金斯堡,八十年代到过中国,到过成都,这个人有一本书对中国许多人影响很大,叫《在路上》。
你们看过阿甘正传没有?
阿甘有一个情人到处游荡?
阿甘自己也一样,在美国游荡?
为什么这样?
八十年代中国的摇叫崔健,他有一句歌词:
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北走到南,你问我走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这个问题,如果现在无法思考的话,问题可以留在这儿。
下面说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地方,我建议大家考虑一下其中的意境,我有一个网友把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了比较,大家思考一下。
可以讨论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
我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觉好像追求到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范美忠:
他的感觉很敏锐,感觉好像已经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是这样子吗?
学生:
前面是面朝大海,后面是春暖花开。
这里面有一种等待。
范美忠:
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学生:
范美忠:
你的意思是说他很孤独是不是?
他也许是在等待一个恋人,或者一个精神的东西。
当时在网上有一个争论,有人说面向大海怎么可能春暖花开。
有人就拍了一张照片上来,海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
我读的时候觉得挺神奇的,这首诗的语言没有什么奇特的,我们读许多现代诗觉得古里古怪的。
这首诗他的词语独特不独特?
你们觉得呢?
你们觉得用做标题写得好不好?
学生:
好
范美忠:
这么平常的诗句怎么会好呢?
学生:
一种意境。
范美忠:
对。
我们刚才提到的王国维,大家知道不知道他写过什么诗?
学生:
人间词话。
范美忠:
有没有人看过?
他在里面说,词以境界为高,有境界者自成高格。
就是说,词语看起来是平常的,但是组织在一起就给人一种开阔,生机勃发的感觉。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面对这样一种环境,会是怎样一种感觉?
大家想像一下。
学生:
我觉得是一种。
。
范美忠:
他说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远离尘世的内心安宁的感觉。
我读的时候我还读到一种感觉,幸福喜悦的感觉。
这个时候感觉到非常欣喜。
那么我在解读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就把他分为虚与实两个层面。
实的层面就是他向往的境界,另外,我把它视为一种达到神圣的境界时的一种内心的体验。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我如果有了这么一种神性的体验,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我跟大家的感觉有一些不同,无论我走到哪个地方,我内心有这么一种感觉,我就有一种幸福喜悦的感觉。
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大家看一看你们的表还有多少时间?
学生:
五分钟。
范美忠:
今天关于文本的细读就到此为止。
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
第一,你们以前在学习当中,有许多问题没有想过。
有些时候一些困难的问题,但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的回答未必是真正正确的,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断地提出来。
另外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有人说,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是可悲的。
你只是处在一种肉体的存在。
我可以划分为自在的存在,蒙昧的存在。
你们想过为什么?
另外一种是自觉的存在,我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存在,有人称为存在感。
我思考了,我寻找存在的意义,这叫自为的存在,这时候你的生命层次会不同了。
有一首诗叫浮士德,向往爱情,一直追求下去,有人说,浮士德了整个欧洲人的灵魂。
毛姆有三本小说,有一种叫刀锋。
主人公在印度达到了宁静。
所以这样的一种追求,在西方人当中就要比中国人明显得多,中国人往往追求一种家的温暖,但是中国人往往不敢到外面去经受风雨,这是东西方与中国人的区别。
这种思考看起来是很高深的,但是我们真正的思考。
再回到这首诗,海子用这种最简单的,纯粹的,自然的,他穿透了一些纷复杂的表象。
他想到远方去流浪,远方意味着丰富,多种可能性。
后来他意识到,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
当一个人幸福充溢的时候,他就想传染给其他人。
他跟亲人交流,因为他的诗歌追求背离了亲人对他的期待,他要给每一条河流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为什么?
我认为这是当他处于一种幸福的状态时有一种温情,同时为了诗人的身份,诗人的命名冲动很强。
最后,他说年轻人,我也为你祝福。
有人说体现了他推己及人的基督情怀,还有人说是为了恋人。
他的女朋友为他的诗歌迷住。
只有他的恋人说,我喜欢海子的诗,其实海子的女朋友说,在青春阶段,海子不会生活,又没有钱,所以女朋友后来与他分手了。
海子爱恋过的人有四个,所以他写过《四姐妹》。
最后,他向他们祝福之后,他作为世界的先知,在我们都没有感知到的时候,他进入了黑暗的核心。
他重新确认了他的选择。
这时候他已经是无悔了,正像中国古诗里所说的,衣带渐终不悔。
我给大家留一下我们第一线的网址,大家有时候可以来交流。
包括我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