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992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8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1页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1页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1页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1页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2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经济法教案.docx

第1次课

日期周次星期学时2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学习,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法律的渊源、法系,掌握法律规范、法律关系等基本概念,熟悉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

一、法律基本概念

二、法律关系

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与经济法律制度

【重点】法律基本概念;法律行为的含义及特征、种类;

【难点】法律渊源的表现形式,法律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区别与联系;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讲稿】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1、导课

思考:

法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首先是规范作用:

一是指引作用。

指引人们的行为,哪些是授权的可以做的哪些是义务的不可以做的;二是评价作用,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三是预测作用,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双方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安排;四是强制作用,法律能够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五是教育作用,既可以教育违法者本人,又对企图违法的人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对合法行为的确认和保护又对人们行为起着示范和鼓励作用。

然后是一些社会作用。

比如法律能够调整政治、经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2、讲授

Part1.第一节法律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赋予社会关系主体相

应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法律具有以下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制定”是指国家有立法权的机

关在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出具有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认可”是指国家对某些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而又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范,如风俗习惯、社会道德、宗教信条等,加以确认使他具有法律效力。

由于是国家来制定或认可的,就决定了法律必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有一定的强制力,但是,不同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

范围、程度和方式等方面都是不完全相同的。

比如:

道德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保证实施,而法律则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法律的强制力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国家强制力,而不是一般的社会强制。

法的实现要以一定的国家权力为后盾,是通过国家特定专门机关(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来实施的。

3、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约束人的行为。

4、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

权利

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人们可以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义务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的约束。

二、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含义

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二)法律规范的种类

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规定人们可以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可以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

义务性规范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包括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所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

任意性规范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具体内容。

确定性规范、非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

确定性规范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

非确定性规范是指没有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具体的法律后果,而需要引用其他法律规范来说明或补充的规范。

包括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例题·单选题】下列规范性用语中属于任意性规范的是()。

A.公司已发行的优先股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50%

B.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票据的出票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以”表明赋予当事人自主权,故属于任意性规范。

三、法律渊源

法律的渊源,亦称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1.宪法。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大法。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2016新增)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法律,其作出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3.法规。

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1)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运用。

(1)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运用。

4.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部门规章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如:

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结算办法》。

(2016年新增)没有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2)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单选题】下列关于各种法律渊源效力层级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法律

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C.宪法、部门规章、法律、行政法规

D.宪法、行政法规、法律、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联合国宪章

B.某公立大学的章程

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

D.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国际条约和协定。

选项B,公立大学不是我国的立法主体,其章程不属于法律渊源;选项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在我国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选项D,证监会发布的文件属于部门规章。

四、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包括: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刑法

3、行政法

4、民商法

5、经济法

6、社会法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Part2.第二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的社会关系。

它是基于法律规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有以下特征:

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三部分构成。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人。

  【例题·多选题】为购买货物,甲公司的会计张某签发一张汇票交给乙公司的会计李某,该票据关系的主体有( )。

  A.甲公司

  B.张某

  C.乙公司

  D.李某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主体。

在本题的票据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是甲公司与乙公司。

  1.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公民(自然人)。

  

(2)法人和其他组织。

  (3)国家。

  【考题·多选题】(2015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B.国家

  C.无国籍人士

  D.公立医院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必须具备权利能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法律关系主体要自己参与法律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自然人

权利能力

在出生时产生,到死亡时消灭

行为能力

完全行为能力人

①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

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限制行为能力人

①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行为能力人

①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法人

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在成立时同时产生,到终止时同时消灭

行为能力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实现。

  【提示】《民法通则》第155条规定: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相关考点】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却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考题·单选题】(CPA2015)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B.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不包括外国人

  C.分公司具有法人地位

  D.法律关系主体既包括权利人,也包括义务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

选项A:

公民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

选项B:

外国人也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选项C: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考题·单选题】(CPA.2013)小明今年3岁,智力正常,但先天腿部残疾。

下列关于小明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明有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

B.小明有权利能力,但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C.小明无权利能力,且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D.小明既无权利能力,也无行为能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它反映了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能性,而有权力能力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根据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题中,小明3岁,因此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

如建筑物、机器、各种产品。

【相关考点】物权法上的物指的是有体物,是除人的身体之外,能为人力所支配,独立满足人社会生活需要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