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985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x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1.原始数据

系统接线图如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如下:

电动势:

发电机:

线路:

线路阻抗:

距离保护: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图 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

 

2.分析要设计的容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期间以及故障后的恢复过程中,许多控制操作日趋高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次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设计、配置、整定、调试等技术,也包括由获取电量信息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经过继电保护装置的断路器跳闸线圈的一般套具体设备,如果需要利用通信手段传送信息,还包括通信设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在距离保护中应满足以下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这几个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必须根据具体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配置、配合、整定每个电力原件的继电保护。

充分发挥和利用继电保护的科学性、工程技术性,使继电保护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发挥最大效能。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距离保护和振荡闭锁的分析,继电保护中距离保护、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具体计算。

 

3.运行方式分析

3.1 保护1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3.1-1 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

3.1.1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1的电流最大即G1、G2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而变压器T1、T2都同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

式中Zs.min为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最小阻抗。

式中Ik.1.max为流过保护1的最大短路电流

3.1.2保护1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1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1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1和G2只有一个工作,变压器T1、T2中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

式中Zs.max为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最大阻抗。

式中Ik.1.min为流过保护1的最小短路电流。

3.2 保护2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3.2-1 保护2的最大运行方式

3.2.1保护2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2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2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则

式中为流过保护2的最大短路电流。

3.2.2保护2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2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2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3和G4只有一个工作时运行方式,则 

式中Ik.2.min为流过保护2的最小短路电流。

 

3.3保护3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3.3-1 保护3的最大运行方式

3.3.1保护3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3的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3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则 

式中Ik.3.max为流过保护3的最大短路电流。

3.3.2保护3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3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3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1和G2只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 

式中为流过保护3的最小短路电流。

 

3.4 保护4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3.4-1 保护4的最大运行方式

3.4.1保护4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4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而变压器T5、T6都同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

式中为流过保护3的最大短路电流。

3.4.2保护4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4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4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3和G4只有一个工作,变压器T3、T4中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 

式中为流过保护4的最小短路电流。

4.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发生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该值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如果短路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动作保护。

距离保护一般有启动、测量、振荡闭锁、电压回路断线闭锁、配合逻辑和出口等几个部分构成。

4.1 保护1的配置和整定 

图4.1 保护1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4.1.1 保护1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

(1)保护1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式中为保护1距离的I段的整定阻抗;LA-B为被保护线路LA-B的长度;Z1为被保护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为可靠系数。

(2)动作时间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4.1.2 保护1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1)整定阻抗:

按下面两个条件选择。

 

①当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段相配合时

式中为保护3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LB-C为被保护线路LB-C的长度。

式中为保护1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为可靠系数。

于是得:

②当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时,

选取最小的

(2)灵敏度校验

不满足要求

那么取保护3的II段即

则代入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

4.1.3  保护1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1)整定阻抗: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式中最小负荷阻抗.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为被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式中为保护1距离III段的整定阻抗;为可靠系数。

(2)灵敏度校验  

①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灵敏度要求。

②相邻变压器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

 

 4.2 保护2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图4.2-1 保护2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4.2.1 保护2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 

(1)保护2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式中为保护2距离的I段的整定阻抗。

(2)动作时限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4.2.2保护2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1)保护2的III段的整定阻抗为 

整定阻抗: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式中最小负荷阻抗.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为被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2)灵敏度校验  

①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

②相邻变压器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

 

4.2保护3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图4.3-1 保护3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4.3.1 保护3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 

(1)保护3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式中为保护3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为被保护线路的长度。

 

(2)动作时间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4.3.2保护3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1)保护2的III段的整定阻抗为 

整定阻抗: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式中最小负荷阻抗.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为被保护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2)灵敏度校验  

①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

②相邻变压器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

 

4.4 保护4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图4.4-1 保护4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4.4.1 保护4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 

(1)保护4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式中为保护4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

 

(2)动作时间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4.4.2 保护4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 

(1)整定阻抗:

按下面两个条件选择。

①当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段配合时,

式中为保护2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

于是得:

②当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时,

(2)选取最小的

(3)灵敏度校验

满足灵敏度要求。

(4)动作时限

与相邻保护2的I段配合,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线路保护以及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要求。

4.4.3 保护4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 

(1)整定阻抗: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式中为保护4距离III段的整定阻抗。

 

(2)灵敏度校验 

 ①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为

满足灵敏度要求。

1相邻变压器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限

与相邻设备保护配合有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线路保护和相邻变压器保护的配合要求。

 

5. 振荡闭锁分析

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之间出现功率角大围周期胜变化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振荡。

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两侧等效电动势间的夹角占可能在0度到360度围作周期胜变化,从而使系统中各点的电压、线路电流、功率大小和方向以及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也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这样,在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失步振荡时,功角在0~360之间变化,以上述这些量为测量对象的各种保护的测量元件,就有可能因系统振荡而误动作。

电力系统的失步振荡属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是故障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动装置的调节自行恢复同步,或者在预定的地点由专门的振荡解列装置动作解开已经失步的系统。

如果在振荡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无计划地动作,切除了重要的联络线,或断开了电源和负荷,不仅不利于振荡的白动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事故扩大,造成更为严重后果。

所以在系统振荡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保护因测量元件动作而误动。

这种用来防止系统振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就称为振荡闭锁。

 振荡中心近似位于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2∑Z=27.125Ω处两侧电源电压幅值相等,则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为一条直线

图5-1 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

 

5.1保护1的振荡闭锁分析

(1)保护1的Ⅰ段保护。

=20.4Ω,振荡中心处于其围,故其测量阻抗会受振荡影响,可能会引起误动,由于Ⅰ段保护为速断保护,需要加振荡闭锁,防止其误动。

振荡闭锁措施可以采用电流的负序、零序分量或突变量来实现振荡闭锁。

在系统没有故障时,距离保护一直处于闭锁状态,因为系统振荡时,系统处于三相对称状态,不会有零序分量或负序分量,不会误动作。

 

(2)保护1的Ⅱ段保护围也包含振荡中心,也会受影响,须加振荡闭锁。

可以采用测量阻抗变化率不同构成振荡闭锁,在系统振荡时,阻抗由线路阻抗缓慢变化到振荡中心到保护安装处的线路阻抗,变化率低,而短路时,阻抗发生突变,阻抗变化率高,可以采用一个高整定值阻抗元件和一个低阻抗元件,当阻抗从高变到低的时间很短就开放保护,反之闭锁保护。

 

(3)保护1的Ⅲ段保护围仍然包含振荡中心,但其有1s的延时,而测量阻抗落入其动作区的时间很短,所以它不会误动作。

 

5.2 保护2的振荡闭锁分析 

保护2只装有Ⅰ段距离保护,它保护围为线路A-B的一部分,包含了振荡中心,需要设置与保护1的Ⅰ段相同的振荡闭锁,以防止其误动作。

 

5.3 保护3的振荡闭锁分析 

保护3只配置了Ⅰ段距离保护,但其保护围为BC线路的一部分,不包含振荡中心,无须设置振荡闭锁,但由于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振荡中心有可能转移到BC段,故最好加上振荡闭锁环节,可以增强其通用性 

5.4 保护4的振荡闭锁分析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