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9822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有关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注射器组装了多套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微粒的性质

甲图实验中,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气体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

实验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白磷易燃烧、燃烧后的产物与红磷相同)

小组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

选用容积为5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选用50mL的注射器(开始时活塞处于20mL刻度处)来测量白磷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1)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填序号)

①装入药品,连接好仪器

②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现象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等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记录:

上述操作②中加热时观察到白磷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P2O5;操作③④中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约10mL刻度处(取整数值)

实验三、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处防止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小颗粒,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如下,请你补充完整:

①打开K;使装内充满氮气

②在B处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实验结束后,先关闭K再熄灭酒精灯,则关闭K的目的是防止C中液体倒吸;

③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④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此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实验四、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小组的同学利用图丁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②…

 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体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NaOH+CO2═H2O+Na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其目的是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步骤③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总结: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解:

实验一、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

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气体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 

实验二、

(1)图中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5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方程式为:

4P+5O2

2P2O5;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在50mL的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为10mL.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向左移动。

最后停留在10mL刻度处。

实验三、②在熄灭酒精灯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关闭K能防止C中液体倒能吸。

④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由于木炭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木炭不会燃烧,也就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物质只有氧气不会燃烧;在B处点燃酒精灯,当达到木炭的着火点后,与氧气接触,木炭燃烧(同样是和氧气接触,加热达到着火点就燃烧,不加热就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实验③有氧气、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在④中有氧气、木炭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燃烧。

说明了:

木炭燃烧的条件是: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实验四、:

(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NaOH+CO2═H2O+Na2CO3;

(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如果无任何现象,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答案:

实验一、空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

实验二、

(1)③①②④;

(2)4P+5O2

2P2O5;10;

实验三、②防止C中液体倒吸;④C+O2

CO2;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实验四、

(1)2NaOH+CO2═H2O+Na2CO3;

(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Na2CO3+2HCl═2NaCl+H2O+CO2↑;

2、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小明做如下实验:

(提示:

氯化镁溶液为无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预期现象

结论或解释

现象: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

方程式为②

 

CO2+2NaOH=Na2CO3+H2O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加入稀盐酸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

有白色沉淀生成

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将II、III、IV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为⑦NaCl和MgCl2

(除指示剂外)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⑤

溶液,可探知该清液中溶质成分

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1)请补充表格。

①~⑦的内容。

(2)小军认为小明实验I操作设计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应做的改进是另取一套相同的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改为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

(3)小亮认为小明实验III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于是小明另取试管重新做了lll的实验,在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

当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4)小琳同学提出,实验III如果不用酚酞指示剂,可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ABC。

A.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B.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C.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答案】

解:

(1)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试管内气压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③由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④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⑤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溶质可能两种:

①NaCl;②NaCl和MgCl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猜想②正确。

(2)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可换用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的方法;

(3)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小亮认为小明实验III的结论不正确,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时,溶液呈中性,酚酞溶液呈无色,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4)A.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盐酸发生了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

B.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

C.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说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

故选:

ABC。

答案为:

(1)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CO2+2NaOH=Na2CO3+H2O;

③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④2NaOH+MgCl2=Mg(OH)2↓+2NaCl;

⑤氢氧化钠;

⑥出现白色沉淀;

⑦NaCl和MgCl2;

(2)另取一套相同的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改为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

(3)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红色褪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4)ABC

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瘪气球膨胀起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指示剂、水、氯化钠、碳酸钙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

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平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只有氢氧化钠(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小明的猜想正确

③不产生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平的猜想正确

【答案】

解: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瘪气球膨胀起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故填:

瘪气球膨胀起来;2NaOH+CO2═Na2CO3+H2O.

(2)丙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因此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故填:

产生白色沉淀.

(3)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

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明认为:

只有碳酸钠;小平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还可能是只有氢氧化钠.

故填:

只有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小明的猜想正确

③不产生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平的猜想正确

4、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活动。

(1)在实验Ⅰ的试管①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Cu(OH)2↓+Na2SO4,要使试管②中产生白色沉淀,应滴加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溶液(写一种即可)

(2)同学们用实验Ⅱ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看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同学们做中和反应实验室,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Ⅲ所示:

①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酸碱恰好中和。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减小。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H+、Na+(填离子符号)

【答案】

解:

(1)在实验Ⅰ的试管①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配平即可;要使试管②中产生白色沉淀,应滴加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故答案为: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2)同学们用实验Ⅱ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看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内外产生压强差;故答案为:

气球胀大;CO2+2NaOH=Na2CO3+H2O;

(3)图Ⅲ中,①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酸碱恰好中和;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减小,因为碱性逐渐变弱;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氢离子和钠离子;故答案为:

①放热;酸碱恰好中和;②减小;③H+、Na+;

5、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的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用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回顾】图2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P2O5

此实验不仅可以测定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只需写一点)。

【分析讨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总是低于21%,有没有其他物质可以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呢?

【实验改进1】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很快熄灭,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远小于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

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猜想②:

装置漏气。

【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3。

【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5.18%。

【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查阅了红磷、白磷、蜡烛等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以及其他信息如下:

资料1:

可燃物名称

红磷

白磷

蜡烛

最低含氧量/%

8.0

4.0

16.0

甲、乙、丙三个小组分别用过量红磷、白磷、蜡烛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的氧气浓度分别为8.85%、3.21%、16.7%,数据与表中的理论值基本一致。

其中蜡烛燃烧后用测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算一氧化碳浓度约为2%。

资料2:

二氧化碳因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

资料3:

蜡烛或者木炭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浓度不断变小的同时,会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常温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交流与讨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磷和红磷相比,使用白磷能使结果更准确,其原因是白磷消耗氧气更彻底。

②有同学提议选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小华觉得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木炭在氧气浓度较低时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改进2】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

同学们尝试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①脱氧剂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固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30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③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2%(结果精确到0.1%)。

【实验拓展】铁在不同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同种铁的氧化物,58g四氧化三铁与多少克氧化铁(Fe2O3)中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

(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氧气消耗更彻底,装置始终密闭,减少了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答案】

解:

【实验回顾】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此实验不仅可以测定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

4P+5O2

2P2O5;不能燃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

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猜想②:

装置漏气等。

故填:

装置漏气。

【得出结论】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

21%-15.82%=5.18%,

故填:

5.18。

【交流与讨论】

①白磷和红磷相比,使用白磷能使结果更准确,其原因是白磷消耗氧气更彻底。

故填:

白磷消耗氧气更彻底。

②小华觉得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木炭在氧气浓度较低时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故填:

木炭在氧气浓度较低时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改进2】

①脱氧剂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2+2H2O=2Fe(OH)2。

故填:

2Fe+O2+2H2O=2Fe(OH)2。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30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故填:

30。

③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故填:

20.2%。

【实验拓展】

设58g四氧化三铁与质量为x的氧化铁(Fe2O3)中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

根据题意有:

x=60g,

答:

58g四氧化三铁与60g氧化铁(Fe2O3)中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

【实验评价】

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氧气消耗更彻底,装置始终密闭,减少了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故填:

氧气消耗更彻底,装置始终密闭,减少了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6、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向烧瓶中缓慢注入稀盐酸,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红色溶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至小于7。

(3)60s时,烧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氢。

【答案】

解: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故填:

NaOH+HCl═NaCl+H2O。

(2)向烧瓶中缓慢注入稀盐酸,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红色溶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至小于7。

故填:

红色溶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至小于7。

(3)60s时,溶液pH小于7,因此烧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

故填:

氯化钠、氯化氢。

7、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三只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

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如图2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1中表示“振荡”后气压变化的线段是③。

①AB段 ②BC段 ③CD段 ④DE段

(2)曲线2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观察、对比曲线1、2、3,能得出的结论是②③④。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该温度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

③40% 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④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4)完成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曲线3所代表的实验:

取少量实验后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仅由此现象,定性的猜想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2CO3和NaOH;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写出所有的可能)。

【答案】

解:

(1)振荡后二氧化碳被吸收,压强变小,故曲线1中表示“振荡”后气压变化的线段是CD段,故填:

③。

(2)曲线2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大于曲线1小于曲线三,故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

Ca(OH)2+CO2═CaCO3↓+H2O。

(3)观察、对比曲线1、2、3,可以看出,CO2能与水发生反应,该温度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40% 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故填:

②③④

(4)取少量实验后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故定性的猜想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可能是Na2CO3和NaOH;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故填:

Na2CO3和NaOH;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

8、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了初中的实验室,如“智能伟感器”的引入使实验更加准确。

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智能传感器”相关的实验。

【实验一】[资料1]:

气体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气压变化,并将气压变化以数字、曲线多种形式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出来。

如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置图图1及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图图2。

(1)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将集气瓶内氧气耗尽。

(2)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在红磷点燃前即打开示波器开关,以获取点燃前瓶中空气的压强(图2中AB段所示)。

实验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象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的压强增大大于氧气减少导致的压强减小;

②图象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

,压强减小;

③气压变化至图象中D点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止水夹。

【实验二】研究主题:

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资料2]: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方案一:

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3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

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