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9672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docx

试述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

浅议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

现状及发展对策

学员:

李有宏         指导教师:

高锦和

摘要:

麻栗坡县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贫困农业县。

笔者通过对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种植情况的调查,分析存在问题。

找准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如何进一步发展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科学的马铃薯生产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前言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地蛋,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燕麦、马铃薯)之一,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据有关资料显示,马铃薯块茎含淀粉8-29%,并含有适量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是一种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马铃薯被广泛用于生产淀粉、酒精、合成橡胶、电影胶片、人造丝、香水、葡萄糖、糊精、糖精等。

其淀粉是食品、纺织、印刷、铸造、浇钢、电工、造纸、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也是发展畜牧的良好饲料,不仅块茎适宜做饲料,茎、叶也可做青贮饲料,其用途十分广泛。

麻栗坡县地处云南边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有炎热的河谷地带、也有寒冷的高寒山区。

对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有利的条件:

一是热区秋冬季的农闲田面积大是发展冬季马铃薯生产的最好田块;二是马铃薯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对马铃薯种植具有一定的技术经验。

马铃薯生产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发展冬季农业开发推广马铃薯冬季覆膜栽培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搞好立体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总产量;三是马铃薯的发展可推动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发展马铃薯生产,提高马铃薯产量,是满足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现就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如何提高马铃薯单产,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1.马铃薯生产现状

麻栗坡县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全县12个乡(镇)均有种植,“八五”以前,种植面积小,零星分散,产量低。

“九五”以来,随着优良品种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马铃薯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县累计种植面积45592亩,总产鲜薯1166.5万公斤,平均单产255.8公斤,常年播种面积7300—8500亩;“十五”期间推广种植面积84970亩,总产2443万公斤,平均单产287.5公斤;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19167亩,总产623万公斤,平均单产325公斤,较“九五”平均单产255.8公斤多69.2公斤,增27%,比“十五”期间平均单产287.5公斤多37.5公斤,增13%。

各年度面积、单产详见《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统计表》

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统计表

单位:

亩、万公斤、公斤/亩

年份

面积

其中:

脱毒马铃薯

总产

单产

比上年(+、-)

面积

总产

单产

1996

7358

199

270.5

-1024

-8.5

+28.2

1997

7785

212

272.3

+427

+13

+1.8

1998

8360

189.5

226.6

+575

-22.5

-45.7

1999

9564

70

264.5

276.6

+1204

+75

+50

2000

12525

596

301.5

240.7

+2961

+37

-35.9

合计

45592

666

1166.5

255.8

2001

13094

5223

350

267.3

+569

+48.5

+26.6

2002

14734

7164

446

302.6

+1640

+96

+35.3

2003

18607

11582

462

248.3

+3873

+16

-54.3

2004

19368

12154

562

290

+761

+100

+41.7

2005

19167

13472

623

325

-201

+61

+35

合计

84970

49595

2443

287.5

  注:

总产为鲜薯重量

2.存在的问题

麻栗坡县地处边疆、多民族杂居、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受传统农业影响较深,加之贫困,投入不足,马铃薯生产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品种退化严重,耕作粗放,产量低

麻栗坡县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由于种植年代久,栽培时间长,品种退化严重,生产上常见植株矮小,茎杆细弱,叶片卷曲或皱缩,块茎小,有的甚至龟裂,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而优良品种引进种植速度慢,加之种植管理粗放,产量低,影响了马铃薯的生产发展。

2.2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管理水平差

由于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接受农业科技新知识、新信息慢,把马铃薯当作“懒庄稼”来种植,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2.3市场经济意识低、规模小、商品率不高

多数农户受传统思想影响,小农经济意识浓厚普遍存在“养牛为耕田、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的思想,缺乏市场观念,商品经济意识差,生产马铃薯多为自给为主,种植零星分散,规模小,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4产品加工滞后

目前,麻栗坡县还没有专门从事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对马铃薯的利用仅仅作为粮食、蔬菜或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农民增收缓慢。

3.麻栗坡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

3.1气候条件适宜

麻栗坡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土壤PH值在5.5—6.5之间,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

全县年均气温17.7℃,年日照时数1615.3小时,年降雨量1501毫米,无霜期349天,大部分地区海拔分布在800—1200米之间,热量资源丰富,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对马铃薯生长极为有利。

3.2适宜种植面积大

麻栗坡县种植马铃薯以冬季为主,占年种植面积的90%以上,以冬闲田地种植为主,不与其它粮食作物争地,且大部分地区属轻沙壤稻田土,面积近4万亩,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较大空间。

3.3交通通讯便利

全县12个乡(镇)93个村委会已全部修通公路,能满足农用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运输的需要。

同时,县、乡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产品销售联络方便快捷。

3.4区位优势好,市场前景广阔

麻栗坡县与越南接壤,有国家级天保口岸和13个边民互市点,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良好区位优势。

据统计,每年经天保口岸出口到越南的马铃薯多达1000吨以上,但由于本县栽培的是本地种,面积小,产量底,品质差,行不成规模,县城及乡(镇)市场每年都从曲靖、昭通等地调进7000吨以上,以满足市场供应。

因此,在全县发展马铃薯生产,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4.提高全县马铃薯生产的对策和措施

4.1选用高产优良品种

良种是获得增产的基础和内因,是夺取作物高产的主要措施。

选用良种首先要适应本地的耕作制度。

目前,在马铃薯生产上,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主要有:

脱毒马铃薯会一2号、CFK、中心24等品种通过我县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获得成功,并取得明显的增收效果。

如2004年,麻栗坡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CFK面积3212亩,平均单产682.4公斤,比对照(本地种)平均单产371.7公斤多310.7公斤,增83.6%,按每公斤1.00元计算,亩增收310.7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2种薯处理

4.2.1种薯消毒

从外地调进的种薯,必须进行种薯消毒可用40%的福尔马林液1份加水200份,喷洒种薯表面、或浸种5分种后用薄膜覆盖闷种2小时,再薄摊晾干。

4.2.2种薯大小与切块

马铃薯种薯大小及其繁殖系数与净产量有密切的关系。

黑龙江农科院试验表明马铃薯净产量与种薯大小成抛物线关系,最高产量的最适种薯大小为50.4g±3.5g。

提倡用小整薯做种,小整薯比同等大小的切块牙眼多、每穴茎多,出苗快而整齐,抗旱、抗寒力强,还可以防止秋播的烂种死苗,增产效果好。

4.2.3催牙

用秋薯做春播用种或秋薯做春播用种时,由于种薯尚未通过休眠期,须进行催牙。

常用的催牙方法是:

湿沙层积法。

4.3播种期

适时播种是使马铃薯各生育期处于适宜外界条件下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

适时播种应遵行以下原则:

1根据品种的特性将播薯期安排在平均气温15℃以上,23℃以下,日常不超过14小时的时期,出苗后不遭受晚霜危害:

2趋利避害,躲过自然灾害与病虫感发期:

3有利于前后作及间茬作物的安排。

4.4.密度与种植方式

4.4.1种植密度

结合当前生产水平,一季作的低山或半高山地区气候条件良好,种植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肥水条件较好。

种植密度以每亩0.4×104~0.5×104株或每亩14×104~18×104茎为宜:

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土壤瘠薄,耕作粗放,植株生长较差,种植密度每亩可增大至0.6×104株左右。

秋薯生长量比春薯小,播期越晚,差别越大,故种植密度比春薯为密,作时每亩可较春薯增加2×103~2.05×103株。

4.4.2采用规范化栽培,推广薄膜覆盖技术

规范化栽培,能较好地改善田间通透性,促进马铃薯个体与群体生长的协调发展,从而获得增产的技术措施。

2004年县中心在麻栗镇红岩办事处新坪寨村小组郎朝康农户家地块,采用分厢规范化栽培种植脱毒马铃薯会—2品种1.56亩,厢面宽1.8米,厢距30厘米,沟深10厘米,每厢种5行,塘距为40厘米,亩种4000塘,留3株,亩12000株。

成熟时测产验收,亩产鲜薯1274.6公斤,比对照(满天星栽培)亩增产多144.6公斤,增12.8%。

推广马铃薯薄膜覆盖栽培,是夺取马铃薯高产,实现增产增收重要途径。

2005年,我县首次在麻栗镇的老地房村、铁厂乡的关告村8个村小组,280户示范种植480亩,平均单产1694公斤,比对照亩增产812公斤,增92%。

该项目增收23万元,户均增收827.17元。

因此,大力推广马铃薯薄膜覆盖栽培,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4.5加强田间管理

4.5.1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需要的养分多,由于生育期短,吸收肥料又以前期、中期最多,约占总需肥量的75%以上,施足底肥是保证马铃薯生长前期、中期养分供给的有效措施,底肥不足,植株生长缓慢,分枝少。

据有关资料介绍,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中,钾肥最多,氮肥次之,需磷较少,氮、磷、钾比例为2:

1:

4。

钾肥充足,促进块茎内部养分积累,增强植物抗病力,钾肥不足,植株生长受抑制,节间变短、茎杆矮化、叶片小;氮肥充足,植株生长繁茂、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增强,有机质积累快,氮肥过多,植株贪青晚熟,影响产量;马铃薯需磷少,但缺磷,植株细小,叶柄和小叶直立,光合作用弱,产量底。

据有关单位试验资料认为:

若亩产15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纯氮8.3公斤,P2O53.3公斤,氧化钾15.3公斤。

因此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2005年,在麻栗镇红岩村委会来溪村小组龙天会农户的地块种植马铃薯1.8亩,栽种时,亩施优质农家肥1200公斤拌普钙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作底肥,经实验验收亩产鲜薯833.3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27.5公斤,增18%。

4.5.2查苗补苗

单位面积茎数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缺苗影响单位面积茎数。

缺苗一株相邻植株可以补偿损失约50%,若连续缺苗2~3株形成断行时,则影响产量更大。

苗出齐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补苗应及早进行,过晚苗龄大、效果差。

4.5.3适时追肥,进行中耕培土

按马铃薯不同时期对养分的不同需求,适时追肥是及时补充养分、促进马铃薯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2005年,县中心在麻栗镇红岩村委会南朵村小组侬天茂农户的地块种植脱毒马铃薯会—2号2.3亩,在出苗后及时追施第一次肥,亩施尿素15公斤,现蕾时亩追肥硫酸钾15公斤。

经实测验收亩产1353.3公斤,比对照亩增产203.5公斤,增17.7%。

同时,进行中耕培土也是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块茎生长,提高单位产量的有效方法,加强培土,有利于块根下扎,薯块膨大,促进单产提高。

4.5.4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生产上加强对青枯病、晚疫病、蚂蚁、地老虎等病虫害的防治。

4.6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马铃薯高产、优质、稳产的保证。

麻栗坡县是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农业县。

多数山区缺乏有利的水利灌溉沟渠,而低凹的坝区又无排水沟渠,制约了马铃薯的大规模生产。

因此需多方面、多渠道地引进资金,增加投入,并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使政府投入与群众集资投力相结合。

从而改善马铃薯生产条件,增加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和总产,增加农民的收入。

4.7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生产科技含量

一个好的推广体系是确保马铃薯推广、种植的技术保障。

县农业部门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推广体系,并在生产技术上抓好以下措施:

4.7.1建立一支技术过硬、能吃苦耐劳、有创新思想的技术骨干

可从各乡镇抽调具有一定生产经验、推广经验的技术人员,开展马铃薯生产、种植、推广的专业培训,以使他能系统地、全面地提高理论知识和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4.7.2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开展技术培训,是实施项目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项目技术到位的有效方法。

要及时采取以会代训。

现场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宣传与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

还可以通过在村委会建立市场信息网络或通过广播电视,使农民了解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搞活农产品流通,改善农民经营效益,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和消费。

4.8整优化农业结构,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近年来,马铃薯种植推广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因此,要确保马铃薯的种植得到快速发展,就要大力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是当前马铃薯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4.9走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4.9.1积极培育马铃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品升值

为提高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可大力引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通过对马铃薯进行精度和深度的加工,使其附属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并实现商品化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4.9.2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并为企业的加工、生产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在营销管理上,应加强宣传、做好品牌、树立形象,并建立合理的营销网络。

拓展营销渠道。

才能促使产品的快速销售、资金回收;才能扩大企业的生产量提高对农户产品的收购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种植面积。

真正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良性发展。

总之,在麻栗坡县马铃薯生产上,只要立足资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选用高产优质品种,采取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建立马铃薯精、深加工,就能把马铃薯产业做强做大,为全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致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麻栗坡县农业局推广中心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指导教师高锦和老师多次指导、帮助。

在此,本人对麻栗坡县推广中心及指导教师高锦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麻栗坡县农业局.年鉴【M】,1996~2005.

[2]麻栗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栽培方案【M】,1996~2005.

[3]杨支钰,屠乃美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M】,2003;126~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