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8958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目标实现.ppt

第五章审计目标及审计目标实现,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计目标第二节审计程序第三节计划审计工作,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目标含义、分类、审计目标的发展;掌握CPA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政府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目标。

掌握审计基本程序。

正确理解审计目标实现过程及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形成清晰的审计思路。

掌握计划审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

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社会审计基本程序;,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概念二、审计目标发展三、审计目标分类四、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的概念审计目标是指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审计目标规定了审计的基本任务,决定了审计的基本过程和应采取的基本方法。

审计目标的确定,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外,还取决于审计的社会性质、审计基本职能和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二、审计目标发展1.20世纪以前的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是审计的唯一目标。

2.20世纪初实行的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查错防弊的审计目标已经退居第二位。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确定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性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证明被审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三、审计目标分类(历史财务信息审计)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1.一般审计目标2.项目审计目标,

(一)总目标(政府审计)1.真实是否发生、是否真实存在、记录与事实是否相符。

2.合法是否遵循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

3.效益投入的经济性;资金运用效率及利用程度;资金运用效果。

审计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CPA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1101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

)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

反映了补充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公允性:

编制财务报表的标准,它指财务报表表达合理,没有偏见或没有歪曲,但并不证明财务报表的正确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会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就达到了“公允性”。

重要性:

.体现审计责任:

对审计报告负责,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

合法性: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补审计单位;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信息(性质)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充分披露。

公允性:

(1)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性反映和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调整后财务报表是否与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

一般审计目标是实施项目审计目标的共性概括。

项目审计目标是按各审计项目的具体内容而确定的目标。

四、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对管理层认定的再认定。

1.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确认、计量、列报(披露)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2)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2.具体审计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2)与期末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3)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具体目标的确定思路和依据1、总目标太笼统很难操作,必须具体到报表项目层次的目标。

什么叫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2、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有断言和声明,分项目保证其合法和公允性:

管理当局认定(管理层知道,并承诺。

会计责任)。

3、审计职责:

逐项验证确认管理当局认定是否有理由。

4、与管理当局认定相对应的就是:

审计具体目标。

管理层认定1、概念:

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会计报表所做的断言或声明。

2、认定的内涵明示性认定暗示性认定,举例,明示性认定,暗示性,备注,A公司资负表:

流动资产:

存货-100万元,存货是存在的;存在或发生存货的正确余额是100万元。

估价或分摊,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括在内;完整性所有被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所有;权利和义务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表达与披露,最后一项是根据流动资产项目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没有任何说明而得来的。

任何一项有误,会计报表就有可能存在重要错报。

对会计报表中的会计要素都有作了相类似的认定。

认定的内容二(1301-审计证据-第3章)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完整+准确+截止+分类与期末帐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发生、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内容二(新),具体目标1、定义:

具体审计目标是在审计总目标的统驭下,以证实管理当局认定为出发点,针对会计报表项目审计而确定的审计目标。

(审计意见的分解)2、内容:

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总体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所有权,估价截止准确,披露,分类,一般审计目标,项目审计目标,一般目标,运用于应收账款项目的审计目标,总体合理性,全部应收账款合理,看来无重大错报,真实性,应收账款项是否存在,完整性,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是否完整,所有权,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估价,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是否正确,截止,年末销售截止是否恰当,机械准确性,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是否一致,披露,应收账款是否质押,披露是否恰当,分类,应收账款是否恰当列示于报表,以应收账款为例,第二节审计程序,更强调:

战略思路、技术方法,一、审计程序概述(涵义、特点、作用)

(一)涵义根据美国会计学会的定义:

审计是在审计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制定、执行审计计划,有组织地采用科学的审计程序收集和评价证据,以完成审计工作,提交审计报告,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以及审计完成阶段。

CPA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过程,审计证据,审计目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二)特点1、审计程序是项目审计的工作程序;2、审计程序包括的范围大小因事而异;3、审计程序在不同情况下的涵义不同。

补充说明(服从准则叫法),审计程序,说明一下,实施阶段,审计目标导向的财务审计框架,支持审计报告,CPA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过程,一般的审计思路,现代审计工作模型,一般的审计过程,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三)审计程序的作用1、保证审计质量2、提高工作效率3、提高熟练程度4、有利审计规范化,二、国家审计程序(参见审计法)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三)报告阶段(四)审计听证(五)审计行政复议,

(一)审计准备阶段1、审计机关准备工作

(1)编制计划确定事项

(2)委派审计人员(3)签发审计通知2、审计组准备工作

(1)明确任务、熟悉标准

(2)初步调查,了解情况(3)拟定审计方案,注意:

该文书在写作上的七项要求及其例文。

(审计机关全称)送达回证受送达人:

送达文书名称:

送达人签名:

送达时间:

送达方式:

-审复送号-送达回证审复送号送达文书:

送达人:

送达时间:

年月日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

(签名)年月日代收人:

(签名)年月日备注:

(审计机关全称印章)年月日,基本格式,*(审计机关全称)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审计机关全称)*年*月*日,

(二)审计实施阶段1、深入调查调整方案

(1)听取情况介绍

(2)收集必要资料(3)全面了解内控(4)调整原来方案2、测试内部控制制度3、进行实质性测试

(1)分析经济业务特点

(2)审查资料和活动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三)审计报告阶段1、整理和分析工作底稿2、审计组编写审计报告3、审计机关审议、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四)审计听证(五)审计行政复议,四、内部审计程序的特点

(一)准备阶段的特点

(二)实施阶段的特点(三)报告阶段的特点(四)后续审计,审计目标实现过程,主要工作:

(一)接受业务委托,签定业务约定书(1111号)

(二)计划审计工作(下一节)(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八章)(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第八章)(五)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第十章),审计程序,审计过程,计划准备阶段:

(评估风险)签约-计划工作,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实现审计目标,Step1,Step2,Step3,实施阶段(风险应对)(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报告阶段(完成审计工作与报告),

(一)计划准备阶段(评估风险、制定应对计划)1.接受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业务活动)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评价自身独立性和胜任能力签订业务约定书2.制定审计计划初步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分析程序总体计划(总体应对)具体计划(进一步应对),

(二)实施阶段(风险应对)控制测试(内涵、性质、时间和范围)检查、观察、询问、重新执行+穿行测试实质性测试(内涵、性质、时间和范围)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细节测试(交易账户列报)分析测试(交易)(三)报告阶段(完成阶段)整理评价审计证据(查漏补缺)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其他项目审计汇总审计差异,提请调整(交换意见)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第三节计划审计工作(1201号),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实施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意义?

计划审计工作包括: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201号)审计计划的编制步骤?

针对不同的被审环境(重大错报风险环境)心中的应敌策略(风险应对)是实质和内涵计划审计工作是应敌策略的表达,计划审计工作的意义:

1.审计策略的书面化和具体化2.是审计工作有步骤按时间进行的工具(时间进度表)3.重点突出,以合理成本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4.对助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5.使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活动安排,便于他们及时提供合作6.指导具体计划制定,审计计划作用:

(1)有利于审计工作按步骤进行。

(2)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效率。

(3)有利于协调审与被审的关系,避免误解。

总体计划(总体审计策略)对审计活动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计划,是CPA对审计全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规划,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具体计划:

(审计程序计划):

依据总体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详细规划与说明。

审计方法、程序、性质、时间、范围的具体规划,项目审计人员负责编制具体计划。

计划审计工作(1201号)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

1.初步业务活动: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客户的接受与保持;实施质量控制;评价职业道德;诚信问题等。

(本章及第八章)。

2.总体审计策略、具体计划;(初步确定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第七章);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及进一步审计程序,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第八章),初步业务活动,1.,2.,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有把握抓多大的鱼),3.,了解被审环境与风险评估(水深不深),本节涉及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被审单位基本情况确定审计业务特征,审计目的,范围(审计什么)明确审计业务报告目标和时间,所需沟通(预期结果)确定工作方向(工作开展思路)重要性水平+高风险审计领域+人员选择和时间预算+内部控制+报告要求+重大变化,清楚说明以下事项调配资源+资源的数量(人员时间预算)+何时调配+资源管理实例:

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1)风险评估程序。

(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l)审计目标。

(2)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他)(3)执行人及执行日期(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5)其他有关内容。

具体审计计划所采用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取决于总体审计策略的基本内容。

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制可以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来制定。

审计程序表是具体审计计划的载体。

记录说明:

审计过程对计划的修订,审计计划贯穿审计始终,制定-新了解-更新,看看中瑞华的工作底稿吧!

补充:

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含义二、审计一般方法(理念)的演变三、审计技术方法(程序),一、审计方法的含义,

(一)定义: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而采取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