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湛江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
1.全卷共10页(含答题卷4页)五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休憩/休戚褴褛/阑珊日晕/晕车
B.亘古/耿直湖滨/摈弃角斗/角逐
C.戏谑/琐屑针灸/炙烤横征暴敛/飞来横祸
D.和煦/酗酒蜿蜒/手腕不着边际/歪打正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B.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C.经过苦心经营,乔利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年间他便成了让全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令人刮目相看。
D.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
B.西安地铁二号线在沿途车站设置46面人文景观墙,力求展示古城的历史沿革和风貌,让乘客在感受现代交通快节奏的同时也能领略古老文化的魅力。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英国夺得世界蹦床锦标赛团体和个人两枚金牌的温州姑娘贾芳芳,昨天上午载誉归来,她来到瑞安塘下驮山社区和市区水心的家中先后探望亲朋好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⑥④①⑤C.③①⑤②④⑥D.③④②①⑥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
圣历中,举制科中第。
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
久之,授朝邑尉。
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
“公等无葬地矣。
不早计,后且噬脐①。
”不从。
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
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
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
玺诏曰:
“顷王室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
幽求处危思奋,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
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②茂焉,朕用嘉之。
宜加赐实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
”先天元年,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殊不平,见于言面。
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
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使暐说玄宗曰:
“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
臣请督羽林兵除之。
”帝许之。
未发也,而暐漏言于侍御史邓光宾,帝惧,即列其状。
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
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于封州、暐于峰州、光宾于绣州。
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
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
“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乖崖分③之节。
”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
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年六十一。
赠礼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列传四十六》)
注释:
①噬脐:
咬腹脐,比喻不可达到。
②厥庸:
他的功劳。
③崖分:
合适的界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宗厌代厌:
讨厌,厌恶B.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附:
依附
C.知军国事知:
掌管D.恚愤卒于道恚:
愤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后且噬脐且产大害B.五王皆为三思构死崔湜为中书令
C.幽求自谓有劳于国见于言面D.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幽求功劳大的一组是(3分)
①不早计,后且噬脐②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③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④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
⑤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⑥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幽求劝说桓彦范等人在诛杀张易之兄弟时,也要把武三思杀掉,不然将为武三思所害,彦范等人不听从,后来果为武三思所害。
B.睿宗因为刘幽求功勋卓著,对他大加封赏,诏令其子孙可持续继承封国,并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铁券上,来表彰其功劳。
C.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在众臣之上,看到窦怀贞担任左仆射,崔湜做中书令,他心中特别不平,就借机与张暐密谋,诬告崔湜谋反。
D.刘幽求因为姚崇等人的告发而被贬官,被削去实际封赏的六百户,幽求恼恨悲愤而死,死后被加封为礼部尚书。
9.断句和翻译。
(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3分)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3分)
②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茂焉,朕用嘉之。
(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所见之物。
(1)诗人是如何表现居所之“幽”的?
试作简要分析。
(3分)
(2)清代梁清远在他的《雕丘杂录》曾说:
“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村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
”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3),。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4)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女之耽兮,。
(诗经《氓》)
三.(本大题6小题,共31分)
(一)阅读文下面的文字,回答12~14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
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证明。
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
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
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
灾难新闻摄影的画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惨不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
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是美国越战期间一位七十三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
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
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续了仅二十一秒钟。
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
如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11月26日头版头条刊出被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显然缺乏对受众人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冲突。
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
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
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
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
其实,有良知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
如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
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那么必将错过最佳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
要知道,这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灾难新闻摄影的历史使命是用相机记录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人类前进中艰难的足迹。
B.罗伯特•卡帕的《越南的悲剧》虽然反映出战争的严酷和惨烈的一面,但也昭示战争无法剥夺人们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天性。
C.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D.获得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E.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师见死不救应不应该受到谴责还值得深入探讨。
13.下面选项不属于“造成灾难新闻摄影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灾难新闻摄影必须具有通过相机为历史记录下悲剧事件的历史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的画面要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
C.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看到的是事件背后的轰动效应而忽略了受众的感受。
D.新闻记者在有些情况下会为了履行报道新闻的主要职责而无法兼顾公民道德。
14.摄影记者在面对灾难场面时会面临哪些矛盾冲突?
请结合文本概括。
(4分)
15.2012年12月3日,美国纽约皇后区一座地铁站内,一名患有精神病的黑人男子将一名原本素不相识的58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
摄影记者乌玛尔•阿巴斯当时正在等车,他抓拍到了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
(最终该男子被列车撞死。
)4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
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请根据文意,评析该摄影师的行为。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何嗣焜:
由职业校长而践行现代大学制度
俞可
1897年4月8日,地处上海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滥觞。
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
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
何嗣焜(1843一1901),字梅生,江苏武进人,世代耕读。
以一介生员入伍(淮军)而辅佐两广总督张树声,仕途坦荡却并非得意,便遁隐乡野。
1896年,清廷决意创办南洋公学,天降大任于斯人,何嗣焜认定办学乃安身立命之举,毅然肩负南洋公学首任总理之职,为该校百年伟业奠基,为中国教育体制拓荒。
甲午战争惨败。
1860年10月31日,太常寺少卿盛宣怀向光绪递呈奏折,阐明创办南洋公学之意,并提议三品衔分省补用知府何嗣馄出任公学总理,总办公学事务并节制下设的监院和华课总教习。
盛宣怀之所以慧眼识中何嗣焜是因为他热衷于教育,主张“开通知识,教育尤亟”;盛宣怀称其“学术湛深,不求闻达,志气尤坚卓,不致始勤终堕”,“总理之人非该员不足当此选”。
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培养目标,何嗣焜设计了严格的选拔制度。
师范新生皆持“白据”即“南洋公学师范学堂试业证”,两个月后再确定去留和分层。
分层采用“五层格”,每合一层格者可换据,依次换为蓝、绿、黄、紫、红据。
执红据者准予担任教习。
每季考核一次,优者递进,劣者淘汰。
何嗣焜每月按层格发给师范生津贴,一层格每月津贴膏火银6两,进一层格加银1两,10两封顶。
对成绩欠佳与违犯校规者,则扣除膏火银。
一旦兼职教员,师范生可额外领取40两,而总教习月薪也不过100两。
打江山易坐江山难。
办学亦然。
一旦有章可循,学校成员即可按部就班,学校运作亦可有条不紊。
开学当年10月,何嗣焜拟定《南洋公学章程》,对学校所有事务一一予以规制,事无巨细,无一挂漏。
“凡章程所无,未经总理注入者,不准据事理擅行。
凡章程所有,未经总理注废者,不准据事理擅废。
”该章程由何嗣焜亲笔书写,张贴于大众易见之处。
治理学校,何嗣焜以严厉著称。
1899年4月19日,他发布学生奖励办法,以“中课、算学、英文三项积分而定,一项不及格者皆不奖”。
这些皆为办学过程中凝聚而成的思考与策略,何嗣馄每年年终把新增与改易的规章制度汇辑成册,并增订公学章程。
设置师范院旨在解决南洋公学的师资问题,而公学又为师范生提供绝佳的教学实践基地。
师范院一旦启动,公学其他教学机构的设置便纷纷跟进,首先便是何嗣焜仿照‘旧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校之法”创设的外院即高等小学堂,于1897年10月5日招生,1l月9日开学。
大班毕业生可升入1898年4月22日开学的中院即中学堂。
5年制(包括2年高等预科)的中院为学生提供“充分预备而升入大学”。
外院还为师范生提供编写教材的可能,有些校本教材竟可辐射到国内其他新式小学堂,如《蒙学课本》《物算》《笔算》《本国地理教科书少:
当然,新设的译书院介译大批西学经典,既用作教材又开启民智。
外院1899年6月第三次招生,入学考试成绩排名第五和第六的分别为范静生和蔡艮寅。
前者就是曾两度出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范源镰,而蔡艮寅即蔡锷,入学半年便应梁启超之邀赴日留学。
南洋公学的师范、上、中、外四院分级办学模式堪称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之创举,垂范久远。
《清史稿》记载:
“中国教育由系统之组织,此其见端焉。
”原创者虽为盛宣怀与何嗣焜,执行则由何嗣焜独自担纲。
执掌四年可谓筚路蓝缕,办学之效不可立竿见影,何嗣焜却使南洋公学异军突起。
他辞世次年,1902年2月13日,管学大臣张百熙在奏折中称:
“查京外所设学堂,已历数年,办理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
”
何嗣焜办学,事必躬亲,焚膏继晷,宵衣旰食,入不敷出,积劳成疾。
1901年3月1日,何嗣焜闭门“撰拟奏草”,突发中风,“搁笔侧首”而逝,时年58岁。
盛宣怀赞何嗣焜“宏深邃密,体用兼赅,淹贯古今各国源流,有匡世之略,而不囿于晚近”,因而,“公学之规模考查,钩稽权衡,靡不中于事理”。
他与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奏朝廷,称“公学之营造法式、教育章程,尤为该员心力之所专”,何嗣焜“积劳病故”,故“请将何嗣焜学行宣付史馆立传折”,以彰其勋。
1917年,学校师生制作何嗣焜铜像一座立于校园,以资纪念。
何嗣焜著述寥寥,且大都毁于寓所1887年失火,现存世仅《存悔斋文稿》五十余篇。
尤其在担任校长四年期间,何嗣焜不事著述,其“述”便是校长的既定职责,其“作”即为所奠定的南洋公学百年基业。
这便是校长职业化。
面对当今大学校长“双肩挑”固有模式并日趋院士化与官员化,职业校长在位期间只能是教育家,其真正造诣为领导智慧、思想与实践。
而且,只有职业校长才能对大学章程“顶礼膜拜”。
可见,大学章程与职业校长共同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缺一不可。
何嗣焜堪称全职校长之典范,心无旁鹜而鞠躬尽瘁。
(摘自《上海教育》2013年第15期)
16.何嗣焜作为职业校长采取了哪些措施兴办师范教育?
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4分)
17.盛宣怀在文末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了何嗣焜的功绩,请简要分析。
(5分)
18.作者认为,职业校长在位期间只能是教育家,其真正造诣为领导智慧、思想与实践。
而且,只有职业校长才能对大学章程“顶礼膜拜”。
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四、(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不超15字(含标点符号)。
据说,有人用“中间一竖,一边儿一点”这样的字谜来捉弄人,如果你猜是个“小”字,他就说是个“卜”字;①,他就说应该是“小”字,②。
这就是利用了“一边儿”这个数量短语在作主语时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表示“有一边儿”的意思,③。
20.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6分)
一位中学生骑车上学,不小心蹭刮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宝马”车。
车主并不知情,是悄然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
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这位中学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现场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的纸条并说明了情况。
此事通过微博很快传遍全国,中学生的做法受到网民的纷纷称赞。
如果你是车主,你将如何回复这位中学生?
如果你是称赞他的网民,你又将如何跟帖?
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1)车主回复:
(不超过50字)(3分)
(2)网民跟帖:
(不超过50字)(3分)
五、作文(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XX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
为什么?
因为似乎没有必要了。
你需要知道什么,在XX上搜一下关键词,一长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学那么多,记那么多干嘛?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
湛江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得分
得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2
13
答案
得分
二、古诗文(24分)
9.(10分)
(1)(3分)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
(2)(3分)
②(4分)
10.(7分)
(1)(3分)
(2)(4分)
11.(6分)(),。
(),。
(),。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4.(4分)
15.(4分)
16.(4分)
17.(5分)
18.(6分)
得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9.(6分)
①
20.(6分)
(1)
(2)
得分
五、作文(60分)21.(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