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9060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

(一)

(自研初备)(主备)

2014年10月13日

姓名

葛崇友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第三单元

一、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3、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学生都是出生在农村,对乡村的景象一目了然,尤其是秋天的景象更为明显。

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需要教师的过多的讲解。

在学习《风筝》一课时要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同时在读文、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会通过品析描写人物心情神态等的句子,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

四、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

3、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五、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主题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紧密配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为习作做准备。

六、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习题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ánrèbēnpǎomòfánɡxúnzhǎoxiāngtián

()()()()()

qīnɡliánɡfēiwǔ pīnmìnɡ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异()精()遍()枚()

导()睛()篇()玫()

三、选字填空。

【摇遥】()远()晃()望()摆

【杨扬】飞()飘()白()()树

四、我会填。

匆匆地()悄悄地()轻轻地()甜甜地()

快活地()拼命地()好奇地()认真地()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歌一()邮票一()钥匙一()叶子

一()秋雨一()汗水

六、按要求填空。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原文填空。

1、独在()为异客,每逢()倍思亲。

2、秋天的(),带给()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七、教具准备(教学资源包):

1、搜集与本组有关的课程资源

1、制作课件

八、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3课时

《风筝》3课时

《秋天的雨》3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2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

(二)

(自研初备)(辅备)

201410月14日

姓名

任云峰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第三单元

一、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3、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学生出生在农村,对乡村的景象一目了然,尤其是秋天的景象更为明显。

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需要教师的过多的讲解。

四、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

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五、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设想: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六、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习题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ánrèbēnpǎomòfánɡxúnzhǎoxiāngtián

()()()()()

qīnɡliánɡfēiwǔ pīnmìnɡ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异()精()遍()枚()

导()睛()篇()玫()

三、我会填。

匆匆地()悄悄地()轻轻地()甜甜地()

快活地()拼命地()好奇地()认真地()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歌一()邮票一()钥匙一()叶子

一()秋雨一()汗水

五、按要求填空。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教具准备(教学资源包):

1、搜集与本组有关的课程资源

2、制作课件

八、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

《风筝》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九、困惑与见解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二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

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三)

(交流研讨记录)

2014年10月日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课题

中心发言人

记录人

摘要

注:

根据内容扩充表格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四)

(生成共案)

2014年10月13日

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师

葛崇友

修改意见

课题

第三单元

一、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4、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学生出生在农村,对乡村的景象一目了然,尤其是秋天的景象更为明显。

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需要教师的过多的讲解。

四、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

⒈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

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⒊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⒋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⒌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⒍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⒎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⒏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五、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设想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二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

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六、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问题设计

本单元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练习生活积累,体会文中优美语言所描述的美好秋境。

要引导学生在多读多背中,感受文中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积累语言知识,学习表达手法,领略汉语的美。

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秋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风筝》一文写作的顺序是什么?

《秋天的雨》一文中“五彩缤纷”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其意思?

七、教具准备

1、搜集与本组有关的课程资源

2、制作课件

八、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

《风筝》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九、教学反思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五)

(形成个案)

2014年10月14日

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师

葛崇友

修改意见

课题

第三单元

一、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4、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学生出生在农村,对乡村的景象一目了然,尤其是秋天的景象更为明显。

因此,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需要教师的过多的讲解。

四、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

⒈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

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⒊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⒋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⒌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⒍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⒎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⒏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五、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教学设想

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六、单元教学重点或难点问题设计

本单元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练习生活积累,体会文中优美语言所描述的美好秋境。

要引导学生在多读多背中,感受文中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积累语言知识,学习表达手法,领略汉语的美。

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秋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风筝》一文写作的顺序是什么?

《秋天的雨》一文中“五彩缤纷”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其意思?

七、教具准备

1、搜集与本组有关的课程资源

2、制作课件

八、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

《风筝》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单元集体备课类材料(六)

(教学反思)

2014年10月22日

执教人

葛崇友

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第三单元

内容: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课文一秋天为专题,从多角度去描写秋天。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验

古人笔下的秋天是多愁善感的。

本组课文的秋天,却是一曲丰收的歌,一首快乐的歌。

因此,在教学中华,要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1、在情境中朗读。

老师用导语或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在意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秋天的神奇和美丽。

2、在想象中体验。

在精读中,要求学生画出每个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展开想象,体会秋天的神奇和美丽。

3、在激活生活经验中想象体验。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可用“你看,它把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又如在《听听,秋的声音》的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就秋天的声音展开想象。

二、概括

练习概括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三年级起,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练习概括就是在训练抽象思维。

三年级抽象思维刚起步,特别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因此必须在体验和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概括。

在学生体验了秋天的美丽以后,让学生默读全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在学生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

有的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当讲解。

三、积累

1、在朗读背诵中积累

练习题提示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对学生的喜欢,要多鼓励,不要限制,最好是背全文。

2、在摘抄中积累。

如《秋天的雨》一课中,课后要求抄写句子。

首先,可引导学生认识练习中例句的特点:

两句例句都是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老师可提示学生,除了打比方的句子,课文中还有把事物当做人来写的句子,句式相同又连在一起的的句子,都值得好好品味,积累。

交代清楚以后,才让学生摘抄。

也可先摘抄再交流,交流时要说说所摘抄的句子的特点。

四、拓展

课后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写秋天的诗文、图片,除了自己欣赏,要在同学间交流。

备注:

可根据反思内容扩充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