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8590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docx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813101202

课程名称:

世界平面设计史

学时/学分:

32/2

关联课程:

先修课程(设计概论、设计方法学、美学)

后习课程(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

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开课教研室:

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课程类别与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

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选定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摄影——新的传达工具、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等17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程论文、设计作品、课堂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程论文、设计作品、课堂测试、期中测试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6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4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

序号

章节

课时数

评价方法及考核权重

1

概论

2

2

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8个知识点

3

摄影——新的传达工具

1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3个主要内容,6个知识点。

4

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7个主要内容,14个知识点。

5

“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3个主要内容,6个知识点。

6

“新艺术”运动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6个主要内容,17个知识点。

7

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6个知识点。

8

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5个主要内容,15个知识点。

9

期中测试

2

本部分内容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6%。

10

“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11个知识点。

11

新的形式语汇

1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3个主要内容,9个知识点。

12

包豪斯与新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7个主要内容,13个知识点。

13

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分析报告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9个知识点。

14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6%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8个知识点。

15

纽约平面设计派

1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3个主要内容,6个知识点。

16

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

2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设计作品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3个主要内容,5个知识点。

17

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

1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8个知识点。

18

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

1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分析报告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8个知识点。

19

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1

1、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分析报告相结合,评价权重为5%

2、本部分内容包括5个主要内容,10个知识点。

合计

32

评价权重为100%

二、课程资源库

1.参考书

[1]门小勇.《平面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梁梅.《现代平面设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4](英)卡罗琳·罗伯兹著,裘星宇译.《平面设计梦想家》.中国摄影出版社.2017年.

[5]郭振山;刘增彦.《百年视觉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年.

[6](美)克利福德著,陈莞荑译.《百年先驱——现代平面设计史中的50位巨匠》.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

2.期刊

[1]装饰.核心期刊/CSSCI.ISSN:

0412-3662.CN:

11-1392/J

[2]艺术百家.ISSN:

1003-9104.CN:

32-1092/J

[3]艺术与设计(理论).ISSN1008-2832.CN-3909/J

[4]创意与设计.ISSN:

1674-4187.CN:

32-1794/TS

[5]艺术工作.ISSN:

1003-5605.CN:

21-1598/J

[6]艺术教育.ISSN:

1002-8900.CN:

11-1188/J

[7]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核心期刊/CSSCI.ISSN:

1008-9675.CN:

32-1008/J

[8]JournalofComputer-AidedDesign&ComputerGraphics.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核心期刊/EI.ISSN:

1003-1553.CN:

62-1022/G4

[9]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机械工程学报.核心期刊/EI.ISSN:

0577-6686.CN:

11-2187/TH

[10]ActaElectronicaSinica.电子学报.核心期刊/EI.ISSN:

0372-2112.CN:

11-2087/TN

3.网络资源:

[1]张雁.设计史网络课程.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网络课程.

[2]郑立君.工艺美术史在线课程.杭州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

http:

//e-

[3]肖伟胜.艺术类专业教学视频.西南大学,壹课堂,艺术概论.

[4]张建军.平面设计史理论教学视频.

[5]站酷(ZCOOL)网址

[6]AdobeCreateMagazine网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1-2学时

概论

1.课前准备

(1)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世界平面设计史的课程属性,对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

(3)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把握和完成知识由一种书本贮存状态到教师传输状态再到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4)查询、收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案例。

(5)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导学进行有机融合,明确课外拓展内容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的能力。

1.1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分析:

该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基本概况和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基本发展脉络,熟悉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理解各个阶段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平面设计运动、平面设计现象和平面设计流派的形式与风格,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使学生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大师和作品,并能对相关作品进行平面设计语言的分析;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国家和设计大师作品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1.2学习对象分析:

(1)在知识基础方面,作为大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对于设计史的发展及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应加强该方面的强化与训练;

(2)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缺乏抽象性,但易于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要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利用网络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有激情,其次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当插入任务模块,引入实际案例,尤其是一些前沿的设计作品,通过课程彰显自身专业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1.3教学方案设计:

依据课程属性、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分析,准确把握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难点是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

并对本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手段、考核办法等进行总体规划。

(1)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

其中以

课堂讲授为主;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幻灯片、音像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

资源完成教学内容;

(3)通过课堂提问、课程论文、分析报告与设计作品等方式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2.课内教学

2.1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32学时,理论学时32,课程内容如下:

第1-2学时,概论,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无考核权重

第3-4学时,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5%;

第5学时,摄影——新传达工具,共需理论学时1课时,考核权重5%;

第6-7学时,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8-9学时,“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10-11学时,“新艺术”运动,共需2课时,考核权重6%,

第12-13学时,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14-15学时,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16-17学时,期中测试,共需2课时,考核权重6%,

第18-19学时,“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20学时,新的形式语汇,共需理论学时1课时,考核权重5%;

第21-22学时,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23-24学时,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25-26学时,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6%;

第27学时,纽约平面设计派,共需理论学时1课时,考核权重5%;

第28-29学时,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5%;

第30学时,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共需理论学时1课时,考核权重5%;

第31学时,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共需理论学时1课时,考核权重5%;

第32学时,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共需理论学时1课时,考核权重5%。

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先修课程包括《设计概论》《设计方法学》《美学》,后习课程包括《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等。

先修课程和后习课程的良好掌握,可以使学生对设计史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并进一步指导后习实践课程的学习。

目前由于设计专业对设计史论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学生设计水平有限,导致学生的作品过于肤浅,很难被实际采用。

而本课程的讲授以具体的历史脉络为主线,讲述不同时期的设计作品和设计风格以及代表人物,通过重温经典设计开启学生的创意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平面设计史的基础理论知识,难点是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

本课程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适合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课堂上结合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本学科领域进展状况。

每个章节会提供相对应的课程资源,供学生进行课后知识巩固和知识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网页设计师联盟、设计在线、红动中国等网站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同时,通过课程论文、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相应的章节考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采用多种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

讲授平面设计史的理论知识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案例式教学法:

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设计作品的案例演示,将设计史的相关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启发式教学法:

提出与设计史理论相关的问题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设计创作当中。

(4)讨论式教学法:

对课堂教学及作业进行现场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发现不足,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5)辅助式教学法:

利于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2.3课内小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平面设计史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设计实践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设计史理论知识分析、评论、欣赏设计作品的创意所在。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课内教学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外导学是以推荐学术著作和网站链接为主,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为辅。

学生通过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等手段进行单元考核。

根据各单元的实际教学要求,设置各单元的考核与评价细则和各知识点所占分值,落实过程性评价及各项评分措施。

3.课后巩固与拓展

需要巩固与拓展的学习内容:

(1)〔德〕马库斯·韦格著,张影、周秋实译.《平面设计完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

(2)南征.《设计师的设计日记》.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4)Awwwards网站

(5)Mockplus网站

(6)站酷(ZCOOL)网址

课后应进行平面设计史论方面的知识拓展,为了下次课程讲授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以便在具体课程讲授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

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课内教学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外导学是以推荐学术著作和网站链接为主,课程论文或分析报告为辅。

学生通过课程论文和分析报告等手段进行单元考核。

根据各单元的实际教学要求,设置各单元的考核与评价细则和各知识点所占分值,落实过程性评价及各项评分措施。

第3-4学时

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

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发展

第二节木刻版画海报的发展以及在商业广告上的应用

第三节印刷的革命第四节排版技术的机械化

1.课前准备

(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

(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案例的背景资料;

(4)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图片、教具。

1.1课外学习评价:

针对课前要求前置预习的相关内容和关键知识点,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进行提问。

1.2教学方案设计:

(1)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发展特点、木刻版画海报的发展以及在商业广告上的应用;

(2)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

(3)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

(4)要求学生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和课程论文。

2.课内教学

2.1课堂导入

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

你对阿伯里奇·杜勒的哪个平面设计作品印象最为深刻?

19世纪海报和商业广告版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19世纪木刻版海报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2.2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有:

(1)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发展;

(2)木刻版画海报的发展以及在商业广告上的应用;

(3)印刷的革命;

(4)排版技术的机械化;

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种类与特点以讲授为主,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列举相关图片、文字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当下设计作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木刻版画在商业广告中的实际应用,列举此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从而使学生对此时期的设计风格特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

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种类;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的特点;木刻版画海报的发展;木刻版画海报在商业广告上的应用;印刷技术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排版技术早期的特点;排版技术的机械化发展。

2.3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2.4课内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工业革命对19世纪平面设计发展的改变,从而影响到20世纪平面设计的面貌,以便使平面设计史论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遗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预习下次课的主要内容。

3.课后巩固与拓展

(1)通过网络、书籍等工具搜集有关19世纪印刷业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2)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广告或者海报分析作品的在版式、印刷上的处理;

(3)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基础的相关视频。

(4)从知网搜索:

西方文字设计中的网格问题及其美学特质[J].刘畅.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02);字体设计扁平化趋势研究[J].林媛.包装工程.2016(10),并认真阅读。

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

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要求学生提交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课程论文,主题为19世纪上半叶木刻海报对商业广告的影响。

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

评价权重

备注

课程论文

2%

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成,图文并茂,同时提交纸质版与电子版。

时间为一周内,下节课上课前提交报告。

合计

2%

第5学时

第二章摄影——新的传达工具

第一节摄影的发明第二节摄影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

第三节摄影作为一种新媒介的地位确定

1.课前准备

(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

(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案例的背景资料;

(4)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图片、教具。

1.1课外学习评价

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如:

摄影技术对印刷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摄影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论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

1.2教学方案设计

(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摄影技术的发明过程,摄影作为一种新媒介的基本特点;

(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

(4)教学过程主要以摄影作为一种新的传达工具对对印刷所带来的影响,并列举图片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

(6)要求学生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和课程论文。

2.课内教学

2.1课堂导入

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

你最早使用的拍照工具是什么?

从傻瓜相机到数码相机又到我们现在的手机拍照你觉得对你的影响有哪些?

你在平时的设计实践过程中运用过摄影技术吗?

对你的创作有何影响?

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2.2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有:

(1)摄影的发明;

(2)摄影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

(3)摄影作为一种新媒介的地位确定;

对于基本知识点如摄影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以讲授为主,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列举相关图片、文字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当下设计作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摄影技术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列举此时期的代表作品,从而使学生对摄影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

摄影技术的起源;摄影技术的发展;相关印刷作品欣赏;摄影技术在印刷品上的应用方式;摄影技术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效果;摄影技术作为一种新媒介地位的确定。

2.3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

2.4课内小结: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摄影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领会摄影的发明、摄影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掌握安布鲁斯红衣主教、《自然之笔》、“摄影绘画”。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摄影的发明过程以及摄影作为一种新媒介的基本特点,明确考核方式为案例分析,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

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

3.课后巩固与拓展

(1)老师提供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课下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信息搜集;

(2)利用自己的手机或者相机拍摄自己感兴趣的风景、人物照片;

(3)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基础的相关视频。

(4)从知网搜索:

摄影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邓亚乔.美与时代.2014(04);世界摄影发展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团结著,并认真阅读。

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

本章内容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要求学生提交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课程论文,主题为摄影技术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

评价权重

备注

课程论文

2%

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完成,同时提交纸质版与电子版,时间为第三章内容结束后一周内。

合计

2%

第6—7学时

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

第一节石版印刷的发展第二节波士顿彩色石版印刷学派

第三节彩色石版的语汇第四节看版、路牌的发展

第五节儿童读物的设计发展第六节美国编辑与广告设计的兴起

第七节维多利亚时期的版面设计风格

1.课前准备

(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

(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案例的背景资料;

(4)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图片、教具。

1.1课外学习评价

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如:

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主要版面设计的发展与特色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论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

1.2教学方案设计

(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石版印刷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