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138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

 

第一章项目提要

1.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泰山林区核桃丰产栽培项目

1.1.2主管单位: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农林局

1.1.3承建单位: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政府

1.1.4项目法人:

1.1.5项目性质:

新建

1.1.6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泰山东部泰山景区管委会管理的大津口乡牛山口村、沙岭村2个村庄,面积3000亩。

1.1.7建设期限:

2012—2014年

1.1.8建设内容

建设蓄水池、管理房、整修道路、开展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等工程。

1.1.9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360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40万元,省级财政50万元,市级财政40万元,景区及大津口乡财政配套130万元。

1.1.10效益评价

1、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生态效益明显,通过提高核桃林分地表植被覆盖率,以及生物水土保持带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加强森林生态功能,防止地力衰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区的森林景观。

同时改变了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林地管理的经营模式,减少化肥使用量,应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并大大减少核桃地面源污染,使核桃产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年可增加核桃产量20万㎏,年销售收入400万元。

1.2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通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发[2008]52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林业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办计字[2009]93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编写参考大纲〉〈(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花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计开函[2009]86号)

——《山东省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1-2010年);

——山东省林业局《关于编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的通知》

——《泰安市林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

——GB/T6001-1985《育苗规程》;

——GB/T15781-1995《森林抚育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专题),国家林业局,1999年2月;

——泰安市政府《关于加快泰山旅游产品开发的意见》;

——其他有关基础资料。

1.3项目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及发展方向,项目建设能促进泰山林区核桃高效培育及技术推广应用;有助于核桃生态化经营和立体经营模式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核桃的品质和质量、确保核桃产品的安全,实现核桃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带动本地区核桃良种产业化的发展;有助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增效、确保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

所生产的核桃产量高、品质优,价格高,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基地建设有利于缓解该类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加林木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符合山区生态林业发展要求。

另外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立地条件优越,非常适宜核桃的生长发育;基础设施完备,能较好地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科技力量、技术储备充裕,可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项目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高,抗风险能力强。

综上所述,项目区建设条件具备、优越、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效益高,项目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泰安市地处鲁中地区,泰山、徂徕山两大山系横贯泰安境内,丘陵、山地、平原各占三分之一,适合核桃生产的荒山荒岭面积大,发展核桃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交通条件,通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开发,核桃将成为我市山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

目前,我市的核桃生产刚刚起步,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核桃是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是著名的木本油料果树,其突出特点是经济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生态适应性强。

泰安市各级政府从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山区绿化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在全市推广核桃这一优良树种的重要意义,自十五”规划开始,要把泰安市建设成全国的核桃之乡。

泰山林区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核桃主要分布在泰山景区大津口乡及泰山林场桃花峪、竹林寺、天烛峰、玉泉寺营林区,其中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牛山口村和沙岭村栽植面积最大,约3000亩,年总产量20万kg,年产值300余万元。

当地群众几十年来就有栽培核桃的传统,并且形成了众多的地方农家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强,但产量低而不稳,大小年现象严重。

加之科技与生产资料投入滞后,生产经营粗放,树龄老化、立地条件较差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核桃树势衰弱,座果率底,病虫害严重,未能充分发挥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改变现状,充分发挥核桃这一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的优势,从栽植规模、生产产量上有大的飞跃,使生产发展逐步由粗放、农户自栽自管自收的传统模式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化,进一步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2.2建设必要性

2.2.1核桃营养丰富,营养价值、保健价值高,社会效益显著

核桃为世界著名干果及木本油料树种,在国外有着广泛的栽培,其种仁含脂肪55-68%,蛋白质15-35%,糖2-10%,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B1、B2、杏仁甙、消化酶、生育酚、核黄素、硫胺素及钙、镁、铁、锌、钡、硒等18种常量和微量化学元素,其中生育酚(即维生素E的有效成分)含量是核桃的18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倍受推崇,尤其是人到中年生育机能下降、衰老加速,补充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Ve十分必要,大杏仁是名副其实的天然Ve丸,自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核桃仁还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它具有明睛、健脑、健胃和助消化功能,能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医治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患上疗效卓著。

对治疗糖尿病、胃炎、心血管病效果良好,对捕杀癌细胞预防癌症等疾病有疗效。

在国外,平均寿命及健康水平与人均所消费的类似核桃等坚果食品的数量呈正相关。

因此,核桃不仅可以起到充饥、营养、保健作用,从长远方面,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智力等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核桃果品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生活保健水平,其社会效益是极其显著的。

2.2.2市场需求量巨大,经济效益高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核桃果品市场价格逐步攀升,核桃新品种价格高达60~80元/kg。

种植核桃不仅结果早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效益显著提高。

据试验,核桃一般第三年就结果,第四年就有一定的产量,第五年可以达到50kg/亩以上,盛果期产量可达100kg以上,在立地条件及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亩产可达150kg以上,如按100㎏计算,每公斤40元计算,亩收益超过4000元,大大高于农作物收益,若亩产150㎏以上,效益更是可观。

因此发展核桃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使发展核桃生产的前景十分广阔。

2.2.3生态效益显著

核桃作为重要的木本粮油树种,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绿化、美化功能和水土保持能力。

尤其是山区常年干旱少雨,无水浇条件,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收益较低。

这部分地区也是生态建设的难点,由于核桃是耐干旱树种,根系发达,在干旱季节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深层水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雨季可以利用庞大的树冠和发达的根系,降低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减少径流,有效的保持水土,科学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水源以达到长树、扩冠、生长结果和丰产优质。

在干旱的山区发展核桃不仅可以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生态效益也是极其显著的。

同时核桃丰产优质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核桃高产高效栽培、新品种选育等新技术推广奠定基础,大幅度改善和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为该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地跨泰安市的泰山区、岱岳区及济南市的长清县、历城区,面积426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8′~117°10′,北纬36°12′~36°22′。

泰山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全国20处示范森林公园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例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又荣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三重遗产地。

项目区位于泰山东部景区管委会管理的大津口乡的牛山口村、沙岭村2个村庄,面积3000亩。

其中,盛果期树占80%,幼树占20%。

3.1自然概况

3.1.1土壤条件

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影响,土类主要有棕壤、褐土2种,以棕壤为主。

泰山从山麓到山顶土壤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依次为普通棕壤、酸性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其中以酸性棕壤分布最广、面积最大,从海拔200-1000m随处可见。

泰山土壤中土层厚度大于40cm的土壤,占总面积的63.8%,土壤肥沃,是形成繁茂植被的基础。

3.1.2气候条件

泰山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亚高山型湿润气候,山顶平均气温5.3℃,山下年均气温12.8℃,垂直变化明显,山顶无明显四季划分。

山顶年平均降水量为1124.6mm,比山下多409mm,7、8月份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0%,雨量充沛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有利于风化和成土作用的进行。

泰山云雾多,日照少,气压低,湿度大,年平均湿度达63%,且有显著的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淋溶淀积作用。

3.1.3水文条件

泰山瀑泻泉鸣,河源密集,呈现出较为湿润的典型山区河源水文景观。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泰山特殊的水文特点,即降水量多,地表水丰富,地下水量少,河流源短流急,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

泰山主峰玉皇顶,是方圆千里的最高峰。

降水径流顺辐射状排列的沟谷飞流直下,形成了大汶河水系三个支流的源头。

泰山南麓多属泮汶河和奈河流域,东麓及东北方向区域分属柴草河及麻塔河流域。

泰山地质年代久远,形成过程复杂,其孕育的地下水类型较多,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隐伏碳酸盐类岩溶水、碳酸盐类岩溶水、变质岩、岩浆岩裂隙水和其它岩类水等。

地下水埋深因受地质条件限制差异很大,浅层地下水埋深范围在1-25m,深层地下水2-100m。

3.1.4植物资源

泰山地处暖温带气候区,位于我国暖温带的中心地区,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植物区系属于华北植物区系,是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植物区系。

泰山是山东省4个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

泰山有高等植物189科、768属、1553种(含114变种、18亚种、16变型),其中维管植物150科、662属、1340种(含107变种、17亚种、16变型),科、属、种分别占山东维管植物科、属、种的81.5%、69.8%、52.8%;野生维管植物113科、390属、843种(包含变种、变型和亚种),分别占山东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的73.4%、63.3%、50.9%;野生种子植物100科、370属、804种;占山东省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81.3%、61.9%和53.6%;占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33.0%、12.3%和3.3%。

其中国家Ⅰ、Ⅱ、Ⅲ级保护植物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植物7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中所列植物5种,“山东省稀有濒危植物”32种,泰山特有植物28种,中国特有植物11种。

泰山包括森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胡枝子、连翘、绣线菊、杜鹃灌丛等;灌草丛生态系统主要是荆条—酸枣—黄背草和绣线菊—连翘—薹草等;草甸生态系统主要有结缕草等;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有胡枝子—结缕草群丛、杨树—芦苇、芦苇群丛等。

泰山无典型的寒温性针叶林植被,但有部分外地引种的寒温性树种,主要包括日本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等树种,总面积40hm2,占泰山森林植被总面积的0.4%;温性针叶林是泰山植被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总面积6300hm2,占森林植被总面积的66.4%。

按比例大小依次为油松林、侧柏林、赤松林、黑松林、华山松林和白皮松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麻栎林、刺槐林、元宝槭林、杂木林、果树林等5个群系,总面积3150hm2,占森林面积的33.2%;泰山中上部,土层瘠薄、坡度陡,生长着以落叶灌木为主的植物群落,面积约299.5hm2,灌木种类组成因海拔高度而有差异,以海拔1000m为界,海拔1000m以下分布黄荆灌丛、胡枝子灌丛2个群系;海拔1000m以上分布绣线菊灌丛、连翘灌丛、湖北海棠灌丛3个群系。

油松在泰山分布十分广泛,总面积4460hm2,占森林总面积的47.0%,面积和蓄积在泰山植被各群系中都居于首位,对泰山植被起着建群种的作用。

侧柏林面积1078.7hm2,占森林面积的11.4%。

在泰山植被中,为仅次于松、栎的第三大群系组。

对保持泰山四季长清的景色,起着重大作用。

栎林组成树种主要有麻栎、栓皮栎,面积约1466.7hm2,占森林面积的15.5%。

泰山森林面积达9490hm2,灌木林地面积299.5hm2,泰山森林覆盖率达82%,植被覆盖率90%以上。

泰山古树名木,源于自然,历经沧桑,以其赫赫的高寿及独特的观赏价值,成为历史的见证,是活化石、活文物。

泰山现存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8195株、27科、45种,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1821株,如“秦松”、“汉柏”、“六朝松”、“望人松”、“姊妹松”、“唐槐”、“唐银杏”等享誉盛名,1987年已有24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古树群体成景的“对松绝奇”、“石坞松涛”、“柏洞幽径”等,更显泰山“天人合一”的意境,给泰山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

3.2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承担单位泰山景区管委会是泰安市委市政府在泰山设立的派出机构,负责景区内政治、经济、社会事务、森林、文物等遗产资源及旅游管理工作,下设:

办公室、财政局、税务局、景区公安局、景区工商局、经济发展局、农林局、土地规划建设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物宗教局、社会事业局、纪工委、法制办、人事劳动局、卫生环保局、宣传办公室等部门。

下辖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竹林寺、樱桃园、桃花峪、桃花源、天烛峰、玉泉寺、灵岩、巴山、虎山12个管理区、大津口乡、村街管理中心13各村居。

泰安市泰山景区管委会现有农林方面专业技术人员108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62人。

已承担省市科技攻关项目9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林业厅12项,泰安市科技进步奖9项。

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

多年来,与山东农业大学协作,已完成泰山生物多样性研究、泰山森林健康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目前正在开展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项目,正在申报联合国GEF项目“泰山生态系统综合保护技术”。

该项目将以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林业局、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共同合作,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3.3社会经济状况

泰山景区管委会设立一级财政,一级国库,固定资产总值11354.4万元,2008、2009、2010年总收入分别为16302万元、20763万元、27268万元,工资性支出10300万元,其余作为景区管委会各项社会公益性支出。

其中,2008、2009、2010年用于基础设施维护、生态环境维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费用支出分别为3800万元、4190万元、5180万元。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面积64km2,辖9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总人口1.5万人,2011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1028万元。

大津口乡自然条件适宜核桃生长,核桃的种植已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加之地理位置优越,乡驻地交通方便,核桃交易市场发达,交易便利,适宜大规模发展核桃产业。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培训、品种改良、道路整修、蓄水池、项目管理房等建设。

4.1建设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坚持建设内容与产品市场需求相一致的原则;

——坚持与项目区林业种植结构调整相一致的原则;

——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施工验收,按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和建设质量的原则;

——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建设的原则。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泰山东部泰山景区管委会管理的大津口乡牛山口村、沙岭村2个村庄,面积3000亩。

内容包括建设蓄水池、整修道路、整地、老品种改良、配套建设项目管理房,购置项目管理用必要的办公设施等。

4.3丰产栽培技术

4.3.1技术培训

通过聘请专家授课、技术人员现场示范、制作培训光盘、印刷培训书籍、成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群众丰产栽培技术水平。

4.3.1品种改良

1、品种选择:

(1)主栽及改良品种:

香玲、元丰、鲁光;②授粉品种:

岱香、岱辉、硕丰、鲁核1号-5号。

其品种特性简要介绍如下:

“香玲”核桃

树势中等,树姿直立,树冠圆柱形,分枝力强,有2次生长。

雄先型,中熟品种,栽植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五年进入盛果期,如果进行密植丰产栽培,科学管理,亩产最高可达千斤以上。

果枝率85.7%,侧生果株率88.9%,每果枝平均座果1.6个。

坚果长椭圆形。

单果重9.5~15.4g,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平,不易开裂,取仁极易,出仁率61.2%。

核仁色浅,果仁饱满,丰产性能好。

该品种适宜林粮间作和山地梯田边沿栽植。

在土层薄、干旱地区和结实量太多时,坚果变小。

坚果圆形,果基较平,果顶微尖,纵径3.94厘米,横径3.29厘米,香玲核桃品种平均坚果重12.2克.壳面光滑美观,浅黄色,缝合线窄而平,结合紧密,壳厚0.9毫米,香玲核桃品种可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味香不涩,香玲核桃品种出仁率65.4%。

核仁脂肪含量65.5%,蛋白质含量21.6%,香玲核桃品种坚果品质上等。

“元丰”核桃

是实生繁殖变异率较低的薄皮核桃品种。

该品种树势旺盛,树姿开张,骨干枝角度50~70°,树干灰色,新梢绿褐色、母枝褐色。

羽状复叶,复叶小叶数5~7片,复叶长33.4cm,小叶长l7.2cm。

小叶椭圆形,叶尖渐尖,叶缘无锯齿。

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异序,单性花。

果实椭圆形,黄绿色,茸毛少,果柄短。

坚果呈圆形,浅黄色,壳面光滑美观,网纹浅,缝合线紧,不易开裂。

壳厚0.13~0.14cm,种仁深黄色,稍有香味,肉质脆,出仁率48.6%以上。

易繁殖,结果早,果个大,出仁率高,品质好,丰产高产。

栽植第2年即见果,第3年每亩产优质核桃25~35kg,第5年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可达100~200kg,以后逐年递增。

“鲁光”核桃

3月下旬萌芽,雄花散粉期4月10-15日,雌花开花期4月下旬,为雄先型品种。

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果实生育期122d,落叶期11月上旬。

良种核桃园6年生鲁光核桃单株产量4.1 kg,每667m2产172.2 kg;7年生单株产量4.9 kg,每667m2产205.8 kg;8年生单株产量6.6kg每667m2产277.2kg。

由于产量上升快,需要较好的肥水条件。

对细菌性黑斑病和炭疽病、枝干溃疡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应栽培于土层深厚的地方,不适宜在瘠薄山地、涝洼地栽培。

“岱香”核桃

树势强健,树体紧凑矮化,枝条粗壮,节间短,萌芽力强;易花早实,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结果;丰产,12年生树每平方米冠幅投影面积产核仁352.5g,平均坚果重13.9g,平均667㎡产达240kg以上;坚果品质优良,壳厚1.0mm,仁重8.1g,出仁率为58.7%,脂肪含量66.2%,蛋白质含量20.7%,核仁饱满,味香不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中应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营养水平,盛果期注意疏密去弱,回缩复壮多年生结果母枝。

“岱辉”核桃

树势强健,树体紧凑矮化,枝条粗壮,节间短,萌芽力强;易花早实,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结果;丰产,12年生树每平方米冠幅投影面积产核仁349.5g,平均坚果重13.5g,平均667㎡产达240kg以上;坚果品质优良,壳厚0.9mm,仁重7.8g,出仁率为58.3%,脂肪含量65.3%,蛋白质含量19.8%,核仁饱满,味香不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中应加强肥水,提高营养水平,盛果期注意疏密去弱,回缩复壮多年生结果母枝。

“硕丰”核桃

树势强健,树冠较密集,萌芽力、成枝力强,坐果率81%。

嫁接后第4年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结果数39.9个,折合投影面积产核桃仁287.9g/㎡。

坚果圆形,壳厚0.9mm,平均单粒重12.6g,可取整仁,核仁饱满,味香不涩。

“鲁果2号”核桃

树体高大,树势旺盛。

早实、丰产、稳产。

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结果,第四年株产2kg,第六至七年株产5kg。

5年生高接树平均冠幅投影面积结果数53.5个/㎡。

平均坚果重14.5g,壳厚0.8-1.0mm,出仁率59.6%,脂肪含量71.36%,蛋白质含量22.3%,核仁饱满,色浅味香,坚果综合性状优良。

结果早,双果、三果率高。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粗放管理,易早衰。

“鲁果3号”核桃

树势较强,树冠开张。

早实、丰产,嫁接苗定植后第一年开花,第二年开始结果,十年生大树平均冠幅投影响面积结果数50.7个/㎡,高接三年生小树结果143个。

平均坚果重11.5g,壳厚0.8mm,出仁率64%,脂肪含量71.8%,蛋白质含量21.3%,核仁饱满,浅黄色,香味浓,无涩味。

双果率高。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粗放管理,易早衰。

“鲁果4号”核桃

树势较强,树冠开张。

早实、丰产,稳产,嫁接苗定植后第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四年株产1.5kg,第六年至七年株产7kg,高接树第二年恢复树冠,第三年株产4kg。

平均坚果重17.5g,壳厚1.1mm,出仁率55.21%,脂肪含量63.91%,蛋白质含量21.96%,核仁饱满,色浅味香,坚果大,双果、三果率高。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粗放管理,易早衰。

“鲁果5号”核桃

树体旺盛,树姿开张。

混合芽大而多,雄花芽少。

嫁接苗定植后第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十年生大树平均冠幅投影面积结果数32.4个/㎡。

平均坚果重17.2g,壳厚1.0mm,出仁率55.36%,脂肪含量59.61%,蛋白质含量22.85%,核仁饱满,包浅味香。

结果早,坚果大,多双果和三果。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粗放管理,容易早衰。

2、丰产技术要点

a、整地

高标准整地是核桃今后高产、稳产、优质的保障。

修整梯田:

在山坡地实施梯田工程,根据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土埂的稳定性和田面的宽度要求确定田坎高度,一般1.0~2.5m;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和田坎高度而定田坎坡度,一般丘陵地黄土区常取50°~70°,田坎内坡可取45°左右。

在梯田内挖长1.0~1.2m、宽0.8~1.0m、深1m、埂高30~35cm、上底宽30cm、下底宽35cm的鱼鳞坑,上方修成倒梯形集水面,坑的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浅沟,拦蓄雨水产生的地表径流。

b、土壤肥水管理

核桃虽然抗干旱耐瘠薄,但丰产优质离不开优越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

一是在定植时挖大穴、挖栽植沟;二是在建园后每年进行深翻扩穴,为丰产优质创造条件。

核桃园每年应结合施肥进行秋耕,深度20~25cm。

有条件的地方应追施以氮肥为主的无机肥,主要在春季花前、夏季果实发育期和秋季采收后。

同时注意补充钾、锌、铜和硼等元素。

核桃抗干旱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要浇水,过分干旱时需要适当浇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