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7781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docx

诗歌鉴赏基本学习知识点学习归纳doc

--WORD格式-可编辑-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诗歌的结构技巧:

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杜甫《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

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

--WORD格式-可编辑-

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

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

1.比喻:

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

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

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如刘禹锡《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

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

和花的凋零。

3.夸张:

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2

--WORD格式-可编辑-

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

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

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

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林逋《山园小梅》: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

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3

--WORD格式-可编辑-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起兴

三、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分为描写手法、抒情手法和其他手法。

1.描写手法

(1)白描

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如: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工笔,即细节描写,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如:

赵师秀《约客》: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渲染

渲染,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4

--WORD格式-可编辑-

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如:

《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

如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又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4)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词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又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

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

的心情。

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意:

渲染从正面描写,烘托从侧面描写。

(5)衬托

属于烘托的一种,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衬托手法又分两种:

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

正衬是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5

--WORD格式-可编辑-

用相同的西来托,如白居易的《恨歌》,写妃“回

眸一笑百媚生,六粉黛无色”,以美美;如《念

奴·赤壁古》:

“大江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

故西,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首要塑造的人物

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

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

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反是用相反的西来托,有以

静,以美丑,以苦等。

如“蝉噪林愈静,山

更幽”,“僧敲月下”等都是以静。

(6)虚相生

是指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交一起

表达同一的情感。

具体来,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想的未来之境。

如柳永《雨霖》:

“寒蝉凄切,亭晚,雨初歇。

都无,留恋舟催。

手相看泪眼,竟无凝咽。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沉沉楚天”外,写的都是眼前景事情,写人和心的人不忍分又不得不的心情,是写;下片写后生活的想,是虚写,着意描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的依依不舍。

 

(7)抑

把要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出来,只突

出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彼或抑彼此的目的。

包括欲先抑、欲抑先。

如王昌《怨》:

“中少不知愁,春日凝上翠楼。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6

--WORD格式-可编辑-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8)正/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

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如白

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

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9)动静①化动为静,以静写动:

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

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②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7

--WORD格式-可编辑-

③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④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

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

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⑤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

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⑥以动衬动:

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

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

如苏轼《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8

--WORD格式-可编辑-

⑦动静互衬:

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

二者相互衬托。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

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

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

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

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

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2.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以下除了第

一点以外,全是间接抒情。

(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9

--WORD格式-可编辑-

滚滚的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由景入情;高适《别董大》

先写情再描景,以景衬情贺之章《回乡偶书》

其二

情景交替,以景生情王绩《望野》

寓情于景,景中藏情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

布水》

(3)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又如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写蝉餐清风饮晓露,栖于梧桐树上,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

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

(注:

垂绥,指蝉。

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4)借古讽今,指借历史材料与事实,影射现实,以阐明主张或观点。

如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

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0

--WORD格式-可编辑-

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

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又如李煜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6)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7)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如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8)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1

--WORD格式-可编辑-

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9)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通篇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10)对比与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

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3.其他表现手法

(1)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如《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2

--WORD格式-可编辑-

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3)以小见大

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如司空曙

的《江春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

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如草的意象,往往暗示时间流逝、空间阻隔或者离愁别绪。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王维《送别》: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常见意象

中国古诗意象总结

表羁旅愁绪的意象:

倦鸟---思归

孤雁、鸿雁、秋雁、孤舟、浮云----漂泊异地,表达不尽的

伤感

明月、笛声、寒灯、孤影、夜雨家书、乡关----孤独、落寞

而生羁旅愁绪

 

表达思乡情切的意象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3

--WORD格式-可编辑-

月亮----思乡怀人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子规)----啼声触动乡愁、乡思

鸿雁、雁书、雁足、尺素----代指书信、音讯

浮云、孤雁、飞蓬---指代孤寂的游子

 

表达送别惜别的意象

杨柳----依依惜别的深情

折柳曲:

离别愁绪

长亭、短亭:

送别之所----------惜别之情

芳草---------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氺:

意指泪水

表达哀怨凄悲的意象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斜阳、夕阳、落日:

凄凉失落、苍茫沉郁的氛围鹧鸪:

悲凉愁苦之情

啼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

杜鹃啼血(与悲苦之事相连)

孤舟、浮云:

漂泊异地,表达不尽的伤感坚贞气节:

松:

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人格,具有高风亮节

梅:

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4

--WORD格式-可编辑-

情操

竹:

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

菊:

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不同流合污的志趣

兰花:

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意

表达报效国家的意象

请缨:

指杀敌报国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常用来表达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

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投笔:

指弃文从武

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楼兰:

指边疆之敌,破楼兰指建功立业

碧血、苌弘化碧:

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而死,也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边塞诗特有的意象

投笔:

弃文从武

长城:

守边的将士

楼兰:

边境之敌

羌笛、芦管、琵琶:

少数民族乐器

千嶂、孤城:

边塞之荒凉

边声、角起、角声:

军中号角吹响

亡国之恨

黍离:

表达昔盛今衰或亡国之悲等痛惜、伤感之情烽火、空城、冷舟、胡马、废弛、乔木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5

--WORD格式-可编辑-

 

意境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

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

意蕴的融合统一。

简言之,就是景和情的统一。

景(境),

指的是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情,指的是作家的思想感情。

意境,就是作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结合。

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如上例的月、桐、孤鸿、寒枝、沙洲等意象与“独”、

“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

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信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

好,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

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凄寒萧条

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

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古诗词语言风格

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

 

静夜思备课资料——诗歌鉴赏16

--WORD格式-可编辑-

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

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评价诗歌语言的常用术语:

质朴

淡雅

自然

苍凉

低沉

苍劲

生动形

沉郁顿挫

淡笔勾勒

舒缓

悲凉

雄健

雄浑

准确

浓墨重彩

艳丽多

含蓄蕴藉

富有哲理

清新明快,平淡有趣

简洁巧妙,入木三分

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属对工切,声韵和谐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

娓娓而谈,庄谐杂出

自然宏丽,饶有风骨

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