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7379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docx

计算机系统系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3+2级培养方案设计文字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〇一一级)

 

专业类别电子信息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代码590102

学制两年

专业负责人孙轲

系主任傅建民

教务处(审核)

 

教务处制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分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构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人才面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培养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通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共英语、体育与健康、形势与政策教育、安全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训等。

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开设,使学生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等。

这些课程没有应用背景,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也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3)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微机硬件基础、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网络设备及应用网络安全等。

4)企业项目结合认证类知识:

本专业的企业项目结合类认证包括完整的培训和学习体系,华三网络工程师认证、Linux认证技师。

2.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良好的资料收集、文献检索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等技巧和能力,并形成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

2)熟练掌握DOS、Win9X、WinNT、Win2000、Win2003、WindowsXP、Linux/Unix等主流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及维护,并掌握其原理,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3)熟练掌握SQLserver等主流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及维护,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库系统开发经验。

4)能用C及C#等编程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具备一定的Web程序开发和维护能力。

5)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设备硬件体系结构,能熟练的搭建与配置网络设备,对各类IT相关设备有较强的理解,有丰富的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设备的营销和维护经验。

6)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原理、管理及应用,能熟练的从事局域网的组网,各种通用的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管理、维护及应用。

能熟练的进行各类网页设计及网站建设与维护。

熟练掌握了Intranet与Internet的应用技能。

3.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和情感方面

●政治品质: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爱护同志和家人,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

●思想品质: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我国机电一体化事业有情感、有信念、有责任心。

●道德品质:

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学风方面:

勤奋、严谨、求实、进取。

2)意识和意志方面

●实践意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质量意识:

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协作意识:

要能与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

●创新与竞争意识:

不断追求新意境、新见解、敢于竞争。

●坚毅意志:

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3)身体和心理方面:

●具有健康的心理、务实的心态;

●具有健全的体质、良好的体能;

●拥有旺盛的精力、敏捷的思路。

(三)职业面向及岗位

1.毕业生职业面向及工作任务分析

1)面向公司、行政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

2)面向网络产品公司,从事计算机网络产品的推广、销售等工作 

3)面向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计算机教学、校园网络开发、教学软件设计等工作

4)面向研究开发机构、计算机公司、通信公司、金融和电信系统、国家重点企业,网络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各种IT技术相关工作

2.就业岗位分析表(附表一)

二、教学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表(附表二,见EXCEL模板)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专业各科目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规范,齐备,有规范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为:

1、计算机网络技术

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主要包括: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结构体系、局域网技术、internet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windows2000server、组网基础及windows2000server实训等内容。

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实训。

并引用了许多关于网络配置与应用方面的案例。

通过学习,学生可了解网络的通信原理、数据传送的方式及对网络操作系统的理解。

2、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对win2000server、winserver2003系统的活动目录,终端,服务,网络协议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的提高,使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的一些高级应用(如:

各种服务的架设配置及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活动目录;虚拟专用网络VPN;网络地址转换NAT;Windows2000路由的配置;远程RAS、终端、邮件服务、流媒体服务;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等。

对系统的IIS服务及其他高级组件服务如:

WEB、E-MAIL、FTP、DNS、DHCP等有初步了解。

3、网络设备及应用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情况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有深入的提高,了解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有关知识及架设配置技能。

掌握基本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OSI网络模型、IP地址规划及子网划分、局域网相关知识体系(如局域网协议、命令等)。

同时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并实现在CISCO、华为设备上的动态、静态路由及各种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了解RIP、IGRP、EIGRP、OSPF等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明确了解广域网拓扑和相关协议,安装和配置CISCO、华为设备以建立正确的广域网连接(如建立点到点的连接、虚拟的帧中继);了解虚拟专用网络VIAN的工作原理、规划和配置。

4、网络安全技术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安全基础、物理安全、高级TCP/IP分析、IP数据报结构、强化Windows安全、强化Linux安全、病毒分析预防及应用服务的安全性、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技术、攻击技术与防御基础、事件响应与应急处理、道德标准研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中相关方面的知识。

建立安全意识。

把握安全的衡量准则,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5、Linux网络操作系统

本课程从系统的安装入手,依次对系统管理、常用命令、局域网服务、广域网服务、系统间集成对Linux系统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对安装和升级Linux的各种方法和注意事项、系统管理常用命令和编辑器使用、Intranet/Internet服务的建立、操作系统间的集成应用和网络安全的介绍,使学生全面掌握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系统管理、网络服务、集成应用等实用技能。

三、教学环节综合分析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分析(附表三)

(二)学时与学分分析(附表四)

(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附表五)

(四)实践教学特色分析

实践教学总体采取“1+1”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计划,从各个专业能力出发,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带动理论教学,在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的同时,增加实践考试考核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效果。

同时由于采用了“1+1”培养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职业和专业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

四、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一)专业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根据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取得以下证书:

安徽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

全国高校统一组织的计算机类等级考试,配合学生学习计划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必备课程必须通过。

国家劳动部网络管理员(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安排的专业岗位证书,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的所有专业相关技术能力和知识。

以下证书至少取得一个:

H3CNE,H3CSE网络工程师

杭州华三公司为产品用户和技术支持人员开发的网络产品认证,具有广泛的使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内涵以及实践操作的指导。

思科CCNA/CCNP网络专家认证

美国思科公司为产品用户和技术支持人员开发的网络产品认证,具有广泛的使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内涵以及实践操作的指导。

红帽RHCT认证技师

美国红帽公司为产品和技术支持人员提供的认证,具有广泛的使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内涵以及实践操作的指导。

微软MCSE认证专家

美国微软软件公司为产品和技术支持人员提供的认证,具有广泛的使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内涵以及实践操作的指导。

ADOBE网页三剑客产品专家认证

ADOBE软件公司为推广软件的使用,提供的专业类认证。

(二)通用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国家劳动部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安排的专业岗位证书,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的所有专业相关技术能力和知识。

国家计算机二级(C语言)、国家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国家教育部主办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基础能力的考核水平。

国家NIT考试——数据库

国家NIT项目考试中心,主办的考试,在全国各个地区具有很强的承认率和通用性,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国家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管理员

国家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水平和资格统一考试,考试通过可直接获得相关的职称水平并得到国际承认,考核内容深入丰富。

五、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说明

(一)修订过程说明

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本专业采取1+1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1年理论教学在校内完成,1年毕业实习将在企业完成,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的毕业和就业进行了无缝连接。

此外,专门为网络专业建设的网络设备实训室已于07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该实训室具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这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我们将会把实践性强的课程全部搬到实验室中进行,让学生在上课时,一边看到老师的演示,一边可以亲自动手去操作和练习,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主要变动情况及创新点

自本专业开设以来,我们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几种非传统的较新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考试改革、加强实践环节和结合科研促进教学,融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一些改革措施:

1、采用1+1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将工作和学习的过程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2、我们把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获取知识。

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将一个个教学项目按照典型工作过程设计成学习情境,那么就很容易转变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来。

将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分布划分成典型的工作过程,即基于工作过程理论中所说的学习领域。

基于典型的工作过程基础上再相应的改革教材,实训室以及培训教师等相关方面配套。

再通过在每个学习领域中设置若干学习情境来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状态,让学生在与真实工作环境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环境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如何工作,真正体现当今职业教育的主流思想,即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3、把大部分重点专业课程从普通教室中搬到新建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中去上,边讲边学边做,大大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强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4、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

5、结合生产实践,安排校内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性训练。

6、利用各种虚拟系统、模拟系统,提高课程教学和实验的效率与质量。

7、改革考试形式,注重动手能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我们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

除了课程考试当中采用常规考试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课程设计式考试、答辩式考试等多种不同的方法。

8、启发式课后交流。

加强课后交流,启发式地进行答疑和讨论。

通过和学生的相互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依赖教师的现象。

9、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

各门课程尽力配备习题集和实验实训指导书,我系还提供网站网址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检索有关课程学习素材,并运用校园网提供部分学习材料,使学生拥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

表一就业岗位分析表

序号

就业岗位

岗位核心

能力要求

与核心能力

对应的课程

相关证书要求

1

网络维护员

 常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安装、应用与维护能力

微机硬件基础、网络设备及应用、网络安全

国家劳动部计算机维修(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微软、思科、华三、Linux、等企业认证证书。

网络管理员

网络系统及网络设备的安装、管理、维护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

2

网络推广策划 

1、网络程序设计与网页网站制作能力

2、制图及多媒体操作能力

Web程序设计、Photoshop平面设计、网页与网站设计

国家劳动部计算机维修(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网页设计(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微软、思科、华三、Linux、等企业认证证书。

网络销售

1、电子商务能力

2、语言运用能力(含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工程、实用软件技术、网络安全

3

系统集成工程师 

1、网络系统及网络设备的安装、管理、维护及应用

2、网络数据库系统使用、维护与开发能力

网络工程、网络设备及应用、网络安全、AutoCAD制图、Linux网络操作系统

国家劳动部计算机维修(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网页设计(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程序设计员,NIT,微软、思科、华三、Linux、等企业认证证书。

数据库及系统管理员

1、小型桌面数据库的应用能力

2、网络数据库的应用能力

网络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C#程序设计

4

系统集成工程师

1、网络系统及网络设备的安装、管理、维护及应用

2、网络数据库系统使用、维护与开发能力

网络工程、网络设备及应用、网络安全、AutoCAD制图、Linux网络操作系统

国家劳动部计算机维修(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网页设计(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证书,程序设计员,NIT,微软等企业认证证书。

数据库及系统管理员

1、小型桌面数据库的应用能力

2、网络数据库的应用能力

3、大型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能力

网络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C#程序设计

表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

序号

教学类型

总学时

所占比例

1

理论教学

568

31.9%

2

实践教学

1212

68.1%

合计

1780

100%

 

表四学时与学分分析表

类别

课程

门数

学时

学分

计划安排

所占比例

计划安排

所占比例

公共课

公共课基础课

2

212

11.9%

12

14%

“两课”

2

126

7.1%

7

8.1%

规定必修课程

3

30

1.7%

5

5.8%

专业学习领域

职业基础课

2

180

10.1%

8

9.3%

职业技术课

4

288

16.2%

16

18.6%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

专业选修课

1

72

4.0%

4

4.7%

公共修课程

0

0

0

0

0

综合实践课

3

872

49.0%

34

39.5%

合计

17

1780

100%

86

100%

填写说明:

1.示范、教改、特色专业及其它不区分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的专业,有关数据分类填入职业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中。

2.各专业开设的“两课”和规定的必修课的课内学时和总学分已按统一要求填入,自修课及辅修课不列入统计。

表五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单位:

周)

学年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总计

所占

比例

学期

理论教学

7

10

17

17.5%

实习实训

7

9

16

16.5%

考试考查

1

1

1

1

4

4.1%

报到及入学教育

1

1

1.0%

军事训练

2

2

2.1%

顶岗实习

18

18

18.6%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4

14

14.4%

毕业鉴定与毕业教育

2

2

2.1%

机动及其他

1

1

2

3

7

7.2%

寒暑假

4

8

4

16

16.5%

总计

23

29

25

20

100%

填写说明:

1.表中数字以三年制“2+1”教改专业为例,符合条件的只需根据学期总周数填写第一至第四学期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周数后,并计算出所占比例即可。

2.表中理论教学周包含课内实践,实习实训周数填写除军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外的集中实习实训周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