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3451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

2021-2022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B.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

C.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北地区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D.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答案:

C

解析: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知识点二

 南方与北方

3.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方以重工业为主;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

B.南方热量不足;北方水源不足

C.南方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

D.南方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北方自然条件差,无商品粮基地

答案:

C

解析:

南方热量丰富;我国工业结构存在“北重南轻”的特点;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属于北方,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界线大致是长城一线,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界线上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知识点三

 西部大开发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此回答5~7题。

5.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答案:

A

解析: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6.我国政府为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答案:

B

解析:

针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问题,政府应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7.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

A.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B.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答案:

B

解析: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点题训练

(20分钟,30分)

 

知识点一

 四大地区的差异

(xx·江苏南京高二期末)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划分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划分四大地区的依据不包括(  )

A.自然条件

B.城市化水平

C.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2.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乙地区的是(  )

A.湖南、江西、安徽、河南

B.河北、山东、江苏、上海

C.甘肃、青海、陕西、贵州

D.河南、山西、重庆、云南

3.导致我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1.B 2.A 3.A

解析:

第1题,我国划分四大地区的依据是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第2题,图中乙地区为中部地区,B项中的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全部属于东部地区,C项中的甘肃、青海、陕西、贵州全部属于西部地区,D项中的重庆、云南属于西部地区。

第3题,资源分布的差异与距海远近的差异属于自然原因,不属于社会经济原因。

(xx·长沙重点中学高二期末)读xx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图,回答4~5题。

4.图中代表东部地区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5.关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B.乙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丙地区

C.丙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最高

D.丁地区第一产业产值高于甲地区

答案:

4.A 5.A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甲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故可知甲代表东部地区。

第5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A项正确;乙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丙地区,B项错误;图中只显示各地区的三次产业比重,而各地区生产总值是未知的,所以C、D项不确定。

6.读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和对外开放城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和对外开放城市的分布特点。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简要说明A、B两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答案:

(1)对外开放地区和对外开放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江河沿岸、边境、主要铁路干线沿线。

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较少。

(2)A城市(乌鲁木齐):

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陆上对外(中亚、欧洲)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民族政策支持。

B城市(福州):

临海,海运便利;著名侨乡,近港澳台;具有对外交往的历史,思想观念开放,具有人才、科技优势。

解析:

(1)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和对外开放城市的分布特点可结合图中对外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地区的图例及其与河流、铁路、边界线的相对位置来回答。

(2)首先明确A、B两城市的名称,结合两城市的位置及区域特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区位差异。

 

知识点二

 南方与北方

我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北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B.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

C.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热带雨林为主

D.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自然土壤更加肥沃

答案:

B

解析:

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南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水热资源丰富;北方地区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自然土壤较贫瘠。

8.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水资源不足,土地荒漠化严重

B.生物资源单一,复种指数低

C.洪涝灾害频繁,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答案:

C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水资源充足;我国南方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复种指数高;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故C项正确。

9.下表为我国某地区气候统计资料。

结合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照时数

大部分地区为1700~2000小时

热量条件

年平均气温14.5℃~22℃

水分条件

全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之间

(1)与该表气候相符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南方低山丘陵D.海南岛

(2)该地区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种气候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写出两种影响该地区局部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________。

答案:

(1)C

(2)夏季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

(3)油菜 甘蔗

(4)台风、伏旱、梅雨、洪涝等(任意写两种)

 

知识点三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

据此完成10~12题。

10.西部大开发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

A.商品农业B.立体农业

C.生态农业D.石油农业

答案:

C

解析:

西部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11.大批的东部人口迁移到西部地区支援西部经济建设发生在(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近些年,随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D.自古以来

答案:

C

解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政策支持及发展机遇吸引着大批优秀人才向西部迁移,支援西部开发。

12.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表现在(  )

①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②科技文化落后

③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④粮食单产较低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西部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工农业基础差、科技水平低等方面。

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不是社会经济方面的表现。

13.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2)简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3)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重点抓好________和________建设。

答案:

(1)略

(2)西部地区多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距离海洋远,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起步晚;对外开放晚等。

(3)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解析:

西部大开发划定的区域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可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来分析。

课后作业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

读图完成1~5题。

1.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

答案:

D

解析: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主要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省级行政单位。

2.东部地带发展的优势是(  )

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 ②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 ③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 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D.①②⑤

答案:

D

解析: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但能源不足,靠近沿海,不具备沿边经济贸易优势。

3.关于中部经济地带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连贯东西,集中了全国目前大多数的高速公路

C.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广阔的牧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比较发达

D.与俄罗斯和蒙古贸易具有明显的优势

答案:

B

解析:

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中,中部经济地带的特点是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有全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最好的牧场——内蒙古牧场,集中了五大商品粮基地,许多省份与俄罗斯和蒙古接壤,边境贸易发达。

4.西部经济地带今后的经济发展应注重(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大力发展农、林、渔业,使其成为商品粮和农、林、渔业的生产基地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

答案:

D

解析:

根据西部经济地带资源丰富,但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现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

5.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出现的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三个地带经济差异主要是自然原因差异造成的

B.主要是社会原因,因为东部较早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C.主要是经济原因,因为东部地区生产力水平高

D.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如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等,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主要有(  )

①甘、新多戈壁沙漠,青、藏多湖泊 ②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③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④青藏高寒,甘肃干旱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答案:

A

解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部地区的范围大致与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相当。

如西北干旱区以东西差异为主,青藏地区垂直差异显著,西北多戈壁沙漠,青藏多雪山冰川;新疆虽多属内流区,但也有外流河分布。

据此可判断③是错误的。

陕、甘、宁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上,地势较高,不能说地势低平,故②是错误的。

根据下表,回答7~8题。

比较项目

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

水资源占全国(%)

81

19

土地面积占全国(%)

36.5

63.5

水资源利用率(%)

5.5

63.8

人口(亿)

约7

约6

耕地占全国

1/3

2/3

水资源前景

约1700亿

立方米以上

缺水约890

亿立方米

7.长江以北地区的土地面积比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北地区平原较少

B.长江以北地区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长江以北地区迁出人口多

答案:

B

解析:

由表可知,长江以北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3.5%,耕地占全国的2/3,但是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9%。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水资源缺乏是制约长江以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瓶颈”。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缺乏是降水量少,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造成的。

8.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不足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缺水问题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答案:

B

解析: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人们不得不依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xx·福州一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及全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

读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丙地区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城市化速度增长很快,应为东部地区。

改革开放初期,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增长缓慢,近些年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速度由慢变快,为东北地区。

甲、乙两大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近年来增加很快,应为中、西部地区。

10.1990~xx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反差,其直接原因是(  )

A.人口的大量外迁

B.矿产资源的枯竭

C.环境质量的恶化

D.老工业基地衰落

答案:

D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丁地区为东北地区。

1990~xx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增长缓慢,这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有直接关系。

(xx·洛阳一高模拟)甲、乙、丙、丁四幅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图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图所在地形区海拔高,气压低,光热充足

D.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植被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信息来看,甲图所在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乙图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图所在地形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12.关于甲图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答案:

A

解析:

甲图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该地区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

大豆不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

二、综合题

1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

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运往上海。

(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  )

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C.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缺乏。

答案:

(1)水稻种植业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

(2)有色金属 浙赣 沪杭 (3)D

(4)沪宁杭 能源和矿产资源

解析:

本题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河流轮廓确定各经济区所在的省市,再根据各省市工农业生产、资源分布、交通线路及经济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作出回答。

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答案:

(1)海岸 江河 铁路干线 边境

(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濒临海洋。

(3)(甲城市)哈尔滨:

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

(乙城市)广州:

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

(丙城市)拉萨:

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解析:

(1)题,由图可直接得出答案。

(2)题,农业区位因素要从气候(热量、降水、光照、雨热关系)、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分析。

第(3)题,比较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差异,主要从三者的位置、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

319657CDD糝30795784B硋382169548镈C7232055AA5媥Q(Tu2660767EF柯#405349E56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