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2346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docx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

PAGE2/NUMPAGES6FILENAME大家网TopSage4>>

 

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

一、固定成本

11>.定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2.必须注意的问题

(1)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即产量变动的范围是有限的。

例如,照明用电一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属于固定成本。

如果产量增加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增开生产班次,或者产量低到停产的程度,照明用电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动。

能够使固定成本保持稳定的特定的产量范围,称为相关范围。

(2)一定期间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即对于产量来说它是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月该项成本的实际发生额都完全一样的。

例如,照明用电在相关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每个月实际用电度数和支付的电费仍然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3)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成本总额而言的,如果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来看,正好相反。

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减少;产量减少,单位固定成本增加。

3.固定成本的分类(按照管理决策行动能否改变其数额)

(1)约束性固定成本(承担固定成本)。

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是持续一定时间的生产经营能力。

(2)酌量性固定成本。

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典型项目:

科研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

二、变动成本

1.定义

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2.必须注意的问题

(1)相关范围。

(2)总额正比例变动,单位额(单位变动成本)稳定。

3.分类

(1)技术变动成本。

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这类成本是利用生产能力所必须发生的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

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改变的变动成本。

例如按照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开支的销售佣金。

三、混合成本

1.含义

是指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成本,他们因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成正比例。

2.分类

(1)半变动成本

(2)阶梯式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成本(变化率递增、变化率递减)

四、成本估计

历史成本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

(一)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根据历史资料中产量最高和产量最低期成本以及相应的产量,推算单位产品的增量成本,以此作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根据总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三)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种成本估计方法。

(四)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法,在这里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

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它的核心内容是方法研究,即对所有生产活动和辅助生产活动进行详细分析,寻求改进工作方法的途径。

找出最经济、最有效的程序和方法,使产品制造、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达到最优效果。

(五)契约检查法

契约检查法,是根据企业签订的契约和合同、既定的管理与核算制度。

以及支付费用的规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六)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分配,对成本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由于每个账户所记录的成本内容不同,或者成本分解要求的准确性不同,分别采用近似分类和比例分配两种具体做法:

(1)近似分类:

将比较接近固定成本的项目归入固定成本,比较接近变动成本的项目归人变动成本。

(2)比例分配:

将不宜简单归人固定或变动成本的项目,通过一定比例将其分解成固定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账户分析法,主要用于特定期间总成本的分解。

【各种方法的综合评价】

上述各种成本分解的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不能指望使用某种方法解决全部成本分解问题,往往需要互相补充和印证。

工业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备的方法,即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成本性态,但它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在进入细节之后要使用其他技术方法作为工具。

账户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分析方法,在判定某项成本的性态时还要借助契约检查法、工业工程法或历史成本分析法。

契约检查法只能用于明确规定了计费方法的项目,而许多项目并不是这样的。

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都属于历史成本分析的方法,它们仅限于有历史成本资料数据的情况,而新产品并不具有足够的历史数据。

总之、应当把这些方法看成一个总体,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用的方法,并尽可能用其他方法进行印证。

如果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距,则需要判断哪种方法更适合该对象。

成本分解,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计算过程。

五、损益方程式

1.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1)基本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2)这个方程式含有相互联系的5个变量,给定其中4个变量值,就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注:

对此不必死记硬背教材中的公式。

(3)包含期间成本的损益方程式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销量-(固定产品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计算税后利润的损益方程式

税后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1-所得税税率)

六、边际贡献方程式

1.有关概念及计算公式

(1)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5)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是产品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它首先用于收回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果还有剩余则成为利润;如果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则发生亏损。

由于变动成本既包括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动成本即产品变动成本,还包括销售、管理费中的变动成本即期间变动成本,、所以,边际贡献也可以具体分为制造边际贡献(生产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总营业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一产品变动成本=制造边际贡献

制造边际贡献一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产品边际贡献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产品边际贡献”。

2.基本损益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3.边际贡献率方程式: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4.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七、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1.含义:

盈亏临界点是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

2.计算公式:

(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八、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1.含义: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

2.计算公式为:

(1)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2)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4)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5)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6)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提示】

(1)由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扣除变动成本后的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因此盈亏临界点的销售只能为企业收回固定成本,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即为企业利润。

即利润也可以用下述公式计算: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

九、变动成本计算的特点

变动成本计算,是一种成本计算的方法,称为“变动成本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变动成本而不包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部直接转为费用,列作利润表的减项。

本章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为相关章节内容奠定计算基础。

如本量利分析中利润的计算与第五章现金流量计算的结合;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性系数与第九章经营杠杆系数的关系;再如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是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中涉及应收账款信用决策中用到的指标等等.

 

PAGE

大家网,大家的!

HYPERLINK;//.topsage>;//.topsage>更多精品在大家!

PAGE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