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8.docx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8.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8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环保管理体系
施工时应严格进行文明施工并注重环境保护。
本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为维护社会形象和公司信誉,严格按标准化文明工地施工,创建“绿色环保工地”。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二、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一)组织管理
1、成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2、设立安全文明部,全面负责项目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二)工作制度
1、每半月在工作例会上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创建“绿色环保工地”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创建“绿色环保工地”工作。
2、建立并执行文明施工工作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半月组织一次由各生产部门参加的联合检查。
根据检查情况按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部门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三)管理规定
1、材料管理
1)施工现场内各种料具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牢固,标识清楚,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砖应成丁、成行,高度不得超过1.5米;砌块材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8米,砂、石和其它散料应成堆,界限清楚,不得混杂。
2)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随用随进,不得在场外堆放施工材料,各种材料不得长期占用场地,各种废料必须及时处理。
3)施工现场内的各种材料,依据材料性能妥善保管,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冻、防火、防损坏等措施,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应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理手续。
4)砖、砂、石和其它散料应随用随清,不留料底。
水泥库内外散落灰必须及时清用、水泥袋认真打包、回收。
施工现场剩余料具和容器要及时回收,堆放整齐,并及时清退。
5)做到在搅拌机四周及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
运输道路和作业面落地灰要及时清用。
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应用容器或铺垫板。
浇注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撒落措施。
工人操作要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6)钢材、木材等料具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
节约用水、用电,消灭长流水和长明灯。
7)施工现场内的施工垃圾,应及时分捡归类、有使用价值的应回收、利用,废料应及时清运出场。
2、行政卫生管理
1)统一规划施工现场内临时办公、施工人员宿舍、食堂等区域,建造临时办公楼,并配齐水电、卫生设施,设专人负责清洁卫生。
做到办公区域无污物和污水。
2)统一规划施工现场内临时厕所,设专人负责清扫保洁,采取水冲措施,及时清掏,及时打药,防止蚊蝇孳生;必要时,租用临时厕所弥补不足。
设专人负责检查,确保工程物内外杜绝随地大小便。
3)施工现场内统一规划、设置开水供应站,根据施工人数高峰值,确定开水供应量,确保施工人员的饮水供应。
4)生活垃圾实行袋装搜集,并与工业垃圾分开,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出场。
三、环保保证措施
(一)工作目标
本公司从来重视环境保护,我们将依据有关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现场。
本工程中,我们将重点控制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二)组织管理
1、在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因工程地处乡镇,场地开阔,项目经理部成立5~10人的场容清洁队,每天负责清扫场外周围20米以内以及内道路向两边延伸100米区域内的清洁保洁,并洒水降尘。
(三)工作制度
1、每半月在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每半月组织一次由各部门和各班组长参加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投标人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
根据对本工程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其分析,对以下重大环境因素指定管理方案,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以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
1、防止粉尘污染控制措施
1)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2)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方砖,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露天。
3)加强对现场的烟尘监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2、防止水污染控制措施
1)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必须经过三级沉淀才能排进当地管网。
2)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3)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4)施工中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要集中存放,妥善保管,不得在场地中随意乱摆乱放,以防漏洒或汛期内被雨水冲失,造成污染。
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进行强噪声作业的,应制订降噪措施,并报公司及工地所在区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2)现场混凝土震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震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3)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应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一般为早7时晚22时。
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的,应先向公司及所在区环保局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施工,同时要作好周围群众工作。
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对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或隔音罩封闭、遮挡,实现降噪。
4)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
5)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
6)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7)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在钻头上注油或水。
8)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
夜间施工时,要教育职工不得大声喧闹或敲击,以免影响居民休息,并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噪声,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4、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
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5、其他管理
1)对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发放和使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并设置专人管理。
2)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音、泄漏和废油、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存在。
3)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组织清运。
4)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以外逗留、休息,人员用餐必须在施工现场生活区以内。
5)项目经理部配置粉尘、噪声等测试器具,对场界噪声、现场扬尘、等进行监测,并委托环保部门定期到对包括污水排放在内的各项环保指标进行测试。
项目经理部对环保指标超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五)环保管理要求
1、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并必须在施工作业中组织实施。
2、工地应建立环保管理工作台帐,内容包括:
(1)环保体系;
(2)环保工作制度和措施;(3)各种环保活动情况记录;(4)环保自检记录;(5)用污染源台帐;(6)各种整改方案及环保部门的许可证,合格证检查结果等。
3、污染源台帐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机具、设备、设施登记清册;
(2)施工现场烟尘黑度、噪声声级的检测记录(每月一次)。
4、认真填写环保活动记录和检查记录,内容包括:
(1)制度执行和措施落实情况;
(2)宣传教育和职工增强环保观点;(3)各级检查情况,含参加人员、检查日期、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的时间、负责人、措施;(4)复检人员、复检时间及问题解决情况。
5、每月对各施工现场的烟尘黑度及噪声声级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
四、施工现场扬尘、废气防治措施
(一)施工扬尘的控制措施
1、水泥扬尘
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罐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袋装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在注浆时使用的水泥浆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应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2、施工扬尘
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分隔。
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水泥浆搅拌处应定点定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尘。
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现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临时储运场地四周设置一米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挡围栏,并有防尘、灭蝇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
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特殊情况下需焚烧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坚持文明施工及装卸作业,避免由于野蛮作业而造成的施工扬尘。
(二)施工废气处理措施
1、车辆废气
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的车辆均应通过年度机动车尾气检测,并获得合格证。
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形成的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车辆废气怠速排放。
加强运输管理,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避免由可能引起的货物运输涂中的散落、破损现象。
施工、运输机动车辆应尽可能使用无铅汽油作为动力燃料,限制含铅汽油的使用。
2、其它废气
食堂饮食活动产生的油烟气应安装抽排风装置,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油烟气排放应符合当地排放标准。
空调设备安装位置也尽可能考虑周围环境特定,避免空调设备运行产生的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实施地下管道作业时,如施工过程有可能出现沼气等有害气体,而危害作业环境,损害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应按要求实施检测,记录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强管内的通风效率,保障作业人员健康。
五、施工现场噪声防治措施
(一)施工噪声的管理
除紧急抢险、抢修外,不得在夜间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危害人们健康的噪声建设施工作业。
由于特殊原因须在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危害人们健康的建设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周围人们进行公告。
(二)施工噪声的控制
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高噪声设备及车辆进出口应安置在离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
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周围人们及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
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配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的车辆鸣号。
禁止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从高空抛掷钢材、铁器等施工材料及工具而造成的人为噪声。
六、土方运输环境管理措施
(一)车辆管理
车次车貌整洁,制动系统完好。
车辆后栏板的保险装置完好,并另再增设一付保险装置,做到双保险,预防后板崩板。
车辆应配置灭火器,以防发生火灾时应急。
设备分公司负责对本公司的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修;土方运输承包方自行负责车辆的定期检修,以保持车况的良好。
(二)土方装卸、运输管理
土方装卸时,场地必须保持清洁。
严格按交通、市容管理部门批准的路线行驶。
配备专用车辆对运输沿线进行巡视,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运输、施工作业的车辆在离开施工作业区域前,对车辆的轮胎、车厢、车身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泥浆在车辆行驶过程对外界道路及空气造成污染。
装有建筑材料、渣土等易扬撒物资的车辆,车厢应用覆盖封闭起来,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扬撒、飘逸,污染运输沿线的环境。
七、工程垃圾和渣土环境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托运手续;运输单位不得承运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处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时,运输车辆、船舶应随车、船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的检查。
处置证不准出借、转让、涂改、伪造。
运输车辆应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进行运输。
土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渣土管理部门查验。
各类运输车辆进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储运场地,应服从场地管理人员的指挥,按要求倾卸。
8、施工现场废水控制管理规定
(一)施工排水系统
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
(二)生活污水
各施工项目在现场均应建立移动式厕所收集粪便污水,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三)其它施工废水
散料堆场四周应设置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而污染附近水体及土壤。
施工活动中开挖所产生的泥浆水及泥浆,必须用集水池沉淀处理后排放。
现场水泥浆搅拌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止措施,避免搅拌活动中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附近水体及土壤,形成污染。
(四)排水设施维护
各施工阶段施工期间,均定期安排对临时排水设施的疏通工作。
八、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1、生活区设围栏,有“五小”设施平面图和卫生包干块示意图。
2、门口标明企业和工程项目名称。
3、场地平整,无坑洼积水,无蚊绳孳生地。
4、保持排水通畅,明沟、暗沟应清洁无杂物和黑臭。
5、生活区设施符合要求,垃圾分类入箱,保持环境整洁。
6、生活区周围的过道、马路要落实三包,保洁率做到路面整洁,无废弃物,无垃圾,不影响市容市貌。
7、禁止在生活区域内乱涂乱画乱写。
8、宿舍、更衣室内通风、明亮、干燥、无异味,办公室内部整洁、整齐、美观大方。
9、使用标准床铺,床上生活用具堆放整齐,床下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10、浴室有专人管理、清扫,保持整洁,室内排水畅通,浴水不随意排放路边,影响交通。
11、工地应设医务室,医务人员至少每周1~2次巡视工地并有记录,做好季节性防病卫生宣传工作。
医务人员或者兼职卫生员要抓好防病和食堂卫生工作,并有记录,每天到食堂验收食品,以防食物中毒。
12、食堂开设需办理《卫生许可证》,内外环境整洁、工作台和地上无油腻。
有消毒、防尘、灭蝇、除鼠措施,并能满足饮食卫生标准。
九、水土流失保护方案
1.1 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
1.1.1 方案编制原则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依据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有关标准和规范及工程建设内容,确定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采取各项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做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形成项目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并使其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实施后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1)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水文、河道特征及水库两岸地形、地貌,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流失强度的不同进行合理、有效的布设防护体系,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工程建设内容多,施工战线长、影响区域广,水土保持设计按地形地貌、施工时序,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轻重缓急,划分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和一般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分区体系,对不同的流失形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3)按分区体系进行分区治理,使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相结合,水保工程措施和生物防护措施相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发挥工程措施的速效性和保障作用,以植物防护作为水保辅助措施,起到长期稳定的水土保持作用,达到基础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1.2 防治目标
1、最大限度减少工程两侧及灌渠等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的水土流失,不仅工程建设区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保护水土资源的措施,使弃渣场等得以妥善处理,弃土弃渣不被洪水冲入河道,以免危害下游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群从生命财产安全。
3、在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进行水保植物防护,按因地制宜方针,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使项目区形成稳定的绿色屏障。
4、对临时用地和直接影响区进行土地整治后植树种草或恢复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1.2 防治责任范围及设计深度
1.2.1 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工程总体布置,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确定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
包括工程建设中征地及占地范围,包括工程区、渠系工程区、永久公路、临时公路、临时仓库、临时设施堆放场地、料场、渣场、临时住房工程管理范围等。
直接影响区:
包括临时施工、料场及渣场周围和渠系沿线施工影响区域以及库取淹没区、移民安置区。
工程目前正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按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设计。
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3.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工程建设特点,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确定水土保持分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
1.3.2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本项目主体总体布局特征,确定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采取重点治理与面上防护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充分发挥工程措施的速效性和保障作用,生物措施为水保辅助措施,起到长期稳定土壤的水土保持作用。
1、主体工程区
(1)主体工程
施工期间的临时道路、临时生活区、拌和场、机械停放场等临时施工设施周边设排水沟,施工结束、临时设施拆除后,改造其被占压、破坏的地表,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
对坝肩处的裸露边坡采取喷砼护坡。
在管理用房以及永久设施、永久上坝公路等建筑物周围设排水沟并植树种草,对开挖形成的边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工程管理范围及影响区内植被稀疏或遭到扰动破坏的地方采取植树,以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2)料场
其剥离层土石方各自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措施。
对土料场对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去除不安全石块并作削坡处理,坡角设排水沟,土质边坡采取植树护坡;开采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施工结束后采石料场、土场覆土还耕。
(3)渣场
主体工程施工基础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弃于渣场,同时对渣场采取碾压、设置简易排水沟、拦渣坝,采取覆土还耕或植树绿化。
2、渠系工程区
(1)渠系工程
渠系工程由干渠、支渠及其交叉建筑物等几大部分组成,在渠系两侧开挖边坡不稳定处,采取相应的护坡措施,同时施工做好坡面排水。
对渠系弃渣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明渠多余的弃土就近还田还地,作农业耕作用土,弃石弃渣就近找坑洼地或荒地堆码,并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
对于倒虹管、明渠陡坡段地带的施工弃渣,根据施工特点在作业带附近分别设置合理的渣场集中堆放,同时对渣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周围设排水沟,并植树绿化美化,进站公路两旁植树绿化,固持边坡。
渠系施工区内要因地制宜植树种草。
(2)渠系渣场
对于渠系两侧所设的渣场,设置挡渣墙,进行渣场改造和植树绿化或还耕。
周围设排水沟,进站公路两旁植树绿化,因地制宜植树绿化美化,
1.4 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
1.4.1 重点治理区防治措施
1、渠系工程区
(1)渠系两侧
在渠道两侧用土填平凹坑,植树种草,裸露泥质岩石边坡用M7.5浆砌块石衬砌,同时做好坡面排水,并用攀缘植物覆盖裸露的岩石。
对渠系弃渣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明渠多余的弃土就近还田还地,作农业耕作用土,弃石弃渣就近找坑洼地或荒地堆码,并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
进站公路两旁植树绿化种植常绿的小叶榕;站内种塔柏,树下种黑麦草和月季、万年青等灌木;苗木种植方式同前。
渠系水土保持植物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农村生产实际情况,在渠系两侧以经济果木种植为主,弃渣场及立地条件差的地段种灌木和水保乔木。
经济果木以桃树、李树、板栗以及花椒黄檗等,水保植物柏木、洋槐以及马桑、紫穗等乔灌木为主。
(2)渠系渣场
由于渠系施工线路长,施工点分散,弃渣场按就近处置的办法,将明渠多余的弃土就近还田还地,作农业耕作用土。
根据渠系工程施工特征,渣场选对于隧洞、渡槽、倒虹管、明渠陡坡段地带的施工弃渣,根据施工特点在作业带附近分别设置合理的渣场集中堆放。
坝址宜定在汇水面积小的低洼处,渣场拦渣坝采用工程开挖的石方,坝体采用堆石棱体,大石块堆积于坝体外则,细小的石块及粉土等堆积于渣场内侧。
水保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防洪沟:
在各弃渣场上游及两则设防洪沟,防洪沟为矩形浆砌块石,断面为宽0.8~1.0m、高0.6~0.8m。
•拦渣墙:
在渣场下游设拦渣墙,采用干砌块石,顶宽0.3m,底宽0.6m,墙高0.5m,。
•斜坡:
渣场边坡整治成坡比为1:
2的斜坡,大于10m斜坡每隔5m设一平台,斜坡与渣场平台间设挡水梗。
•渣场平台:
所有渣场堆放后均对顶部整治,形成渣场平台,视渣场地理位置,覆土难易程度,渣场平台植树绿化或覆土还耕。
在渣场面积大于2500m2的渣场,平台每隔25m设排水沟。
1.4.2 一般治理区水土保持设计
1、临时施工道路
对于坝区以外的临时施工道路,由于其道路简易、使用时间短,水土流失防治以具有水保速效性的工程措施为主,用干砌块石或浆砌块石护坡,并设排水沟和排水涵洞,减少水土流失;在简施工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同时,施工期间防止弃渣运输过程中的散落,一面造成新的流失。
待工程结束后,进行土地改造,还耕或种植经保林。
十、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1生态保护
在施工场地内砍树和清除表土的工作以前,应得到发包人和监理人的认可。
在施工场地内意外发现珍稀保护野生动植物或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应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发包人和监理人,请求指示,遵照执行。
严禁施工人员在周围地区捕猎动物,特别是国家和地方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严禁在施工区范围外砍伐树木。
2景观与视觉保护
施工期间,进行生产场地及生活营地周围的绿化、美化工作,改善生活环境,保证环境优美,不擅自砍伐树木、损坏草地,在合同规定的施工活动范围以外的植物、树木,尽力维护原状,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在拆除临时工程时按要求予以恢复。
各种临时停放的机械车辆应停放整齐有序。
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如:
临时住房、仓库、厂房等)在设计及建造时应考虑美观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
3水源保护
由于工程所涉水域属Ⅰ、Ⅱ类水域,施工期生产及生活污废水均应经处理后各自回收利用,不排放,防止永安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受到污染。
4水污染控制
施工区及办公生活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