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7877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docx

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4曲线运动含高考真题

专题4曲线运动

1.[2016·全国卷Ⅰ]如图1,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cos37°=)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图1

解析:

(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l为

l=7R-2R ①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B,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θ-μmglcosθ=mv ②

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vB=2 ③

(2)设BE=x,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xsinθ-μmgxcosθ-Ep=0-mv ④

E、F之间的距离l1为

l1=4R-2R+x ⑤

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p-mgl1sinθ-μmgl1cosθ=0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x=R ⑦

Ep=mgR ⑧

(3)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m1,D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1和竖直距离y1分别为

x1=R-Rsinθ ⑨

y1=R+R+Rcosθ ⑩

式中,已应用了过C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在D点的速度为vD,由D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为t.由平抛物运动公式有

y1=gt2 ⑪

x1=vDt ⑫

联立⑨⑩⑪⑫式得

vD= ⑬

设P在C点速度的大小为vC,在P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1v=m1v+m1g ⑭

P由E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

Ep-m1g(x+5R)sinθ-μm1g(x+5R)cosθ=m1v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

m1=m ⑯

2.[2016·天津卷]如图1所示,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5N/C,同时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B=0.5T.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m=1×10-6kg,电荷量q=2×10-6C,正以速度v在图示的竖直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经过P点时撤掉磁场(不考虑磁场消失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g取10m/s2.求:

图1

(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2)从撤掉磁场到小球再次穿过P点所在的这条电场线经历的时间t.

解析:

(1)小球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如图1所示,其所受的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合力为零,有

qvB= ①

图1

代入数据解得v=20m/s ②

速度v的方向与电场E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θ满足

tanθ= ③

代入数据解得tanθ=

θ=60° ④

(2)解法一:

撤去磁场,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有

a= ⑤

设撤掉磁场后小球在初速度方向上的分位移为x,有

x=vt ⑥

设小球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上分位移为y,有

y=at2 ⑦

a与mg的夹角和v与E的夹角相同,均为θ,又

tanθ= ⑧

联立④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

t=2s=3.5s ⑨

解法二:

撤去磁场后,由于电场力垂直于竖直方向,它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没有影响,以P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初速度为vy=vsinθ ⑤

若使小球再次穿过P点所在的电场线,仅需小球的竖直方向上分位移为零,则有

vyt-gt2=0 ⑥

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t=2s=3.5s

3.[2016·江苏卷3分]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

图1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A 

解析:

抛体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为g,与抛体的质量无关.当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时,运动轨迹应该相同.故选项A正确.

4.[2016·浙江卷]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19所示.P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h的探测屏AB竖直放置,离P点的水平距离为L,上端A与P点的高度差也为h.

图19

(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AB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

(3)若打在探测屏A、B两点的微粒的动能相等,求L与h的关系.

解析:

(1)打在中点的微粒

h=gt2 ①

t= ②

(2)打在B点的微粒

v1=;2h=gt ③

v1=L ④

同理,打在A点的微粒初速度v2=L ⑤

微粒初速度范围L≤v≤L ⑥

(3)由能量关系

mv+mgh=mv+2mgh ⑦

代入④、⑤式得L=2h ⑧

5.[2016·全国卷Ⅲ]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

图1

A.a=B.a=

C.N=D.N=

答案:

AC 

解析:

质点P下滑到底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mv2-0,可得v2=,所以a==,A正确,B错误;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故N=mg+m=mg+·=,C正确,D错误.

6.[2016·全国卷Ⅲ]如图1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由圆弧AB和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一小球在A点正上方与A相距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

(1)求小球在B、A两点的动能之比;

(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

图1

解析:

(1)设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在A点的动能为EkA,由机械能守恒得EkA=mg ①

设小球在B点的动能为EkB,同理有EkB=mg ②

由①②式得=5 ③

(2)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小球在C点所受轨道的正压力N应满足N≥0 ④

设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vC,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有N+mg= ⑤

由④⑤式得,vC应满足mg≤m ⑥

由机械能守恒有mg=mv ⑦

由⑥⑦式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点.

7.[2016·天津卷]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J,g取10m/s2.

图1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解析:

(1)运动员在AB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的长度为x,则有v=2ax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f=ma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f=144N ③

(2)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C,在由B到达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h+W=mv-mv ④

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 ⑤

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R=12.5m

8.[2016·浙江卷6分]如图16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梨形”赛道,两个弯道分别为半径R=90m的大圆弧和r=40m的小圆弧,直道与弯道相切.大、小圆弧圆心O、O′距离L=100m.赛车沿弯道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赛车重力的2.25倍.假设赛车在直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赛车不打滑,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发动机功率足够大,重力加速度g取10m/s2,π=3.14),则赛车(  )

图16

A.在绕过小圆弧弯道后加速

B.在大圆弧弯道上的速率为45m/s

C.在直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63m/s2

D.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为5.58s

答案:

AB 

解析:

要使赛车绕赛道一圈时间最短,则通过弯道的速度都应最大,由f=2.25mg=m可知,通过小弯道的速度v1=30m/s,通过大弯道的速度v2=45m/s,故绕过小圆弧弯道后要加速,选项A、B正确;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AB长x==50m,故在直道上的加速度a==m/s2≈6.5m/s2,选项C错误;由sin==可知,小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故通过小圆弧弯道的时间t===s=2.79s,选项D错误.

D5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9.[2016·全国卷Ⅰ6分]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1hB.4h

C.8hD.16h

答案:

B

解析:

B 当一地球卫星的信号刚好覆盖赤道120°的圆周时,卫星的轨道半径r==2R;对同步卫星,分别有=m·6.6R和=m2·2R,即=,解得T=4h,选项B正确.

10.[2016·全国卷Ⅲ6分]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B 

解析: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在开普勒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发现的牛顿运动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选项B正确.

11.(2016年海南卷7题6分)通过观察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

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

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答案:

AD

解析:

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可以求出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整理可以得到:

,故选项A正确;由于卫星的质量约掉,故与卫星的质量无关,故选项BC错误;若知道卫星的周期和半径,则,整理得到:

,故选项D正确。

12.[2016·北京卷6分]如图1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1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