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8744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docx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c14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深圳市地铁9号线二期南海大道支线工程海上世界站

承包单位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地铁9号线二期南海大道支线工程9130-1工区项目经理部

分包单位

交底单位

工程技术部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范围

海上世界站泰格公寓边坡支护格构梁施工

交底人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南海大道支线工程海上世界站是本线的第一个站。

车站位于南山区蛇口片区工业二路以北,工业三路以南,沿南海大道南北向布置周边环境比较复杂,西侧泰格公寓周边高边坡较长,距离主体结构基坑6.3-6.9m,表面为30cm浆砌石护坡。

边坡高约12m,坡面为40°坡,边坡起始里程为ZDK3+353.614,终点里程为ZDK3+581.024,总长约227m,总建筑面积约为2925m2。

二、设计施工依据

(1)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及建筑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文件要求及强制性条文要求;

(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南海大道支线工程招投标文件;

(3)《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南海大道支线工程详细勘察阶段(海上世界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海上世界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纸;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6)《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城市轨道交通测量规范》(GB50308-2008);

(11)《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理程序规定》(铁(2007)296号);

(12)《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暂行)》(铁(2007)502号);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三、施工准备

本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采用锚杆格构梁,格构尺寸:

3m×2.5m,格构梁由横梁、竖梁、压顶梁、排水沟、跌水、坡脚片石挡墙组成,格构梁规格:

400mm×600mm、400mm×500mm、400mm×400mm。

四、框格梁施工方法

利用现有脚手架系统,安装钢筋、加固模板,对影响施工的部分脚手架需进行调整,每两单元格构梁之间留2cm伸缩缝,保证伸缩缝处于格构中线部位,缝内用沥青麻筋充填,单元划分以现场测量放样为准。

钢筋安装时,锚杆自由段加焊弯头,需对锚杆自由段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刷沥青船底漆后,用沥青玻纤布缠裹2层以上,并套上Φ130的PVC套管。

如下图所示。

图1-4-1锚杆钢筋处理图

1、格构梁施工工艺流程

格构梁施工流程见下图

图1-4-2格构梁施工流程图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坡面各单元断面的复测工作已经完成,坡面在人工清理达到要求后,测放出格构梁位置及施作起始范围。

(2)格构梁基础面施工

根据测量人员测放出的格构梁位置和尺寸,人工处理格构梁底坡面,保证基础面密实,确保格构梁与坡面能良好结合,便于安装模板和支撑结构。

(3)钢筋加工与绑扎

本工程钢筋现场进行加工,主要钢筋规格为C28、C18、C16、C12、A12、A8,竖梁中C28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C18、C16为单面搭接焊,其余采用钢丝绑扎。

加工前要将钢筋表面油渍、锈皮清除干净,钢筋加工时的弯钩及接头要符合规范要求,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配置在搭接长度区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比要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1-4-1钢筋接头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一览表

接头形式

接头面积所占最大百分比

受拉区

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

25

50

主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

表1-4-2钢筋加工后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偏差

±10

2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5

3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20

4

钢筋转角的偏差

±3°

钢筋加工好后,用汽车运输至作业面附件,人工运至作业面,进行布置和施工。

安装前仔细阅读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搞清楚不同型号钢筋安装先后次序,测放出控制点。

绑扎时先施工绑扎一个方向的格构梁钢筋,在沟槽外将该条格构梁的钢筋笼绑扎完成后整体抬如槽内,调整并固定好;然后再绑扎另一个方向的格构梁钢筋,此方向的格构梁主筋需要穿入已经先绑好的钢筋笼内,箍筋需要按照格构梁间距在穿主筋的同时进行安装。

钢筋安装时要考虑保护层以及直径等因素,用事先做好的垫块将保护层垫出,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5.0cm。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1-4-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10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分布钢筋间距

±20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底板、基础、墩、厚墙

±10

箍筋间距

±20

薄墙、梁、流道

-5,+10

钢筋排距

±5

桥面板、楼板

-3,+5

本工程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见下表:

表1-4-4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要求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光面钢筋

235级

37d

33d

29d

27d

25d

23d

23d

--

--

300级

49d

41d

37d

35d

31d

29d

29d

--

--

335级

47d

41d

37d

33d

31d

29d

27d

27d

25d

400级

55d

49d

43d

39d

37d

35d

33d

31d

31d

500级

67d

59d

53d

47d

43d

41d

39d

39d

37d

注:

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表1-4-4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表1-4-4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钢筋电弧焊焊接时,HPB300级钢筋时采用E43型焊条,HRB400级钢筋采用E50型焊条。

焊接长度为:

单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或等于10d,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或等于5d,d为钢筋直径。

4)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方法如下:

①模板采用1.8cm厚的木胶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

背带采用5×10cm方木。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刷脱模剂。

模板接装要平整、严实、净空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并美观。

②立模前做好钢筋验收记录,验收合格方可支立模板。

③模板拼装时先安装两侧模板,安装前先挂线绳控制模板的位置和高度。

将模板放入预定位置,贴紧模板内侧打入插筋固定模板,模板依据线绳进行调整,控制好地面标高并保证土模表面要平整,防治浇筑时漏浆;底部超挖的用木楔子临时支垫,模板调好后进行加固,然后将底部缝隙用砂浆封堵。

两侧模板调整并加固后再安装顶模。

④两模板加固采用Φ12mm对拉螺栓进行加固,主楞采用5*10方木,与模板间用钢钉固定连接,高度与格梁高度平齐;次楞采用每道对拉螺栓并排两根Φ48钢管。

沿格梁长度方向固定。

封顶模板主、次楞同两侧模板,利用脚手架使用顶托对其压紧固定。

对拉螺栓外套PVC管,两端安装锥形。

施工完成后将锥形套和对拉螺栓退出循环使用,锥形套形成的拉杆孔采用砂浆进封闭处理。

模板加固完成后在两侧打入插筋,插筋入土深度不小于80cm,与钢管焊接夹紧模板,并与脚手架使用扣件连接为一个整体,确保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稳定性。

图1-4-9格梁模板加固图

⑤格梁在节点处及两节点之间设一下料口,随浇筑高度上升逐个封堵。

⑥顶模安装完成后在顶模上部满坡面搭设单排架,既可作为通行通道也能增强模板的整体性和抗浮性,单排架间距1.5m×1.5m,与模板加固体系用扣件或钢筋连接,遇土锚钉与土锚钉连接在一起,遇锚杆用钢筋与锚杆连接在一起。

⑦检查立模质量,并做好原始质检记录。

图1-4-10格构梁下料口

模板制作及安装标准见下表。

表1-4-5模板制作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木模制作

模板长度和宽度

±3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

1

平面刨光模板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3

表1-4-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移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表1-4-7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预埋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标号为C35,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浇筑时混凝土汽车泵够到的地方采用汽车泵浇筑,汽车泵够不到的地方搭设水平栈桥或溜槽浇筑。

采用地泵,将泵管接到边坡顶部后采用溜槽或软管通至各下料口进行浇筑。

振捣采用φ50软轴振捣棒振捣,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因为格构梁沿坡面布置,与竖直方向夹角比较大,不利于排气和振捣,浇筑时应减小分层厚度(层厚30~40cm);同时应加强振捣。

由于格构梁顶模不易加固,浇筑时要控制浇筑上升速度在1.0m/小时以内,气温较高时可根据现场实测初凝时间调整浇筑速度。

避免因浇筑速度过快导致模板侧压力增大出现涨模、崩仓现象。

浇筑时应安排专职木工看模,发现漏浆、涨模时及时通知现场浇筑指挥人员暂停该部位浇筑,等处理完成后再继续施工。

浇筑框架砼必须连续作业,边浇筑边振捣。

浇筑过程中如有砼滑动迹象可采取速凝或早强砼或用盖模压住。

若因故中断浇筑,仓内混凝土量较多时将接缝处振捣密实,初凝后凿毛;如果仓内已浇筑混凝土量较少时,将底部模板拆开后把混凝土清除后重新封模,以备二次浇筑。

6)养护

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昼夜;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4.喷混植生

喷混植生施工时,喷射用混合基材经拌合后运至施工现场,经喷混植生机喷射至处理坡面,喷射时喷射遵循“自上而下、分段分区”的施工原则。

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边坡修整,测量挂线后用人工进行削坡,保证坡面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用自制坡度尺进行坡度控制,保证成型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植草适用于边坡高度大于4m时的边坡防护,其施工顺序为:

平整坡面→坡面浇湿→挂网固定→喷射有机基材→喷播植草→覆膜养护。

先按设计坡率平整坡面,然后晒水浇湿,然后用预先编织好的镀锌铁丝网绑扎于锚筋及锚杆弯起端上。

铁丝网绑扎连接,再用专用壳土喷射机喷将种植基材均匀的喷射到坡面上,之后选用液压喷播植草机喷压含有草籽的营养土覆盖铁丝网。

喷压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养护,并适时补浇充足的水分,直至发芽成活为止。

具体施工见附图《喷混植生大样图》

6.坡面跌水沟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坡面设置60*40cm的钢筋砼(C25砼)跌水沟,将平台排水沟内的水引流至坡脚排水沟。

跌水沟直接在现有坡面浇筑。

坡面跌水沟的具体结构形式见下图(图中单位mm):

图1-4-11坡面剖面图图1-4-12坡面跌水沟大样图

(1)施工方法:

遇到施工区段有跌水沟的,事先进行测量放样,确定跌水沟位置。

跌水沟的施工在施工混凝土格构梁时进行施工,且每一级边坡的跌水沟底板和侧壁一次性施工完成。

跌水沟施工前先进行坡面清理和跌水沟基础清理工作,跌水沟施工时防滑台提前进行施工,根据测量放线事先由人工在坡面挖出防滑台,并修整达到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要求同格构梁要求。

模板采用1.5cm厚的木胶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

背带采用5×10cm方木,台阶模板采用5.0cm后马道板。

(2)跌水沟施工时,根据施工区段,每一级的坡面跌水沟分一段施工,基面完成验收合格后再立底板模板,跌水沟底板混凝土(包括防滑台)先行浇筑完成,然后立侧壁模板,浇注侧壁混凝土。

模板加固采用φ16mm对拉螺栓加固,双钢管做大背带,中间和两侧打设辅助脚手架支撑。

(3)跌水沟浇筑、振捣与养护同格构梁施工,台阶上表面需收光面。

五、格构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标准

(1)框架施工之前要对坡面整平,格构梁的截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值,且要在坡面上挖槽浇筑;

(2)格构梁采用C35砼;

(3)格构梁施工时要精心放样,格构梁要做到格子均匀、梁体顺直;

(4)浇筑格构梁时,要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框架结点的位置相对应,并确保格构梁的横梁、竖肋浇筑后表面平整、光滑;

(5)格构梁分段施工,分缝处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缝内采用沥青麻筋进行填塞,伸缩缝应设在梁的跨中部位。

2.质量保证措施

(1)管理措施

1)进场质量意识教育,质量奖罚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意识到质量保证是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2)质量过程控制:

严格执行“三检制”,每道工序都要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施工之前,由项目部技术部主管人员向施工队伍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

建立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质检部门终检的内部“三检制”。

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必须坚持在施工现场主持工序交接、完备检测手续,并沟通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和终检上报之间的关系。

各工序开工前,必须具备相应试验资料,并在规定时间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工序完工后,经过内部“三检”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验收报告和有关资料,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加强现场沟通:

指施工队负责人要加强与现场管理人员(包括技术、质检、施工、安全等)全方位的沟通,遇到问题不要私自做主,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2)过程控制要点

(1)整体外观质量的控制

坡面开挖质量是格构梁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条件,开挖时必须有测量人员随时跟踪复测,确保按照设计坡率进行开挖控制,对于存在同级边坡不同坡率的情况,要平顺过渡。

格构梁施工前先在坡面统一挂线进行找平,保证格构梁上表面在同一个面上,保证外观质量;不平坡率过渡处要提前对格构梁进行挂线规范,务必确保同一级边坡格构梁统一、美观。

(2)锚杆精确定位

锚杆位于格构梁交叉节点处,其精确定位是格构梁施工质量的前提保证,如果定位不准确锚杆可能超出格构梁范围,导致格构梁难以施工或重新补打锚杆,影响施工进度。

锚杆施工前在本级边坡的坡顶和坡脚处放样出每道梁体中线及高程控制桩,用自喷漆将孔位标记出来,钻机按照标记出的点位进行钻孔。

锚杆插入孔内注浆前再一次校核,对锚杆位置进行调整,使锚杆的锚头中心位于格构梁的交点处,同时对锚杆外露长度进行调整,在留够保护层后再见注浆施工。

(3)利用先期施工的锚杆头来抵抗模板的整体上浮

格构梁每个节点处均有锚杆头,其对于模板体系是一个较好的稳固点,因此在格构梁顶模封闭后,采用架子管连接锚杆头压置于格构梁顶模上,用以抵抗模板的整体上浮力。

(4)混凝土气泡控制措施

格构梁沿坡面设置,顶模封闭后如果模板表面不清洁、不光滑混凝土气泡排出困难,因此,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进行清理,将模板表面的混凝土粘结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不能满足要求的模板要进行更换。

气泡滞留于混凝土表面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因为气泡排出路径过长,且边坡坡度较缓,不利于振捣排气;因此在模板安装时在格构梁交叉处及两个交叉点中间处设置下料口,其作用主要是便于下料和振捣,并减少气泡排出的路径长度。

另外浇筑施工减小分层厚度,便于气泡排出。

(5)合理控制混凝土入仓浇筑的顺序及速度

本工程格构梁结构断面较小,施工中如果浇筑速度过快会产生模板上浮和涨模。

因此施工时3段浇筑一次,通过调节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控制浇筑速度来增强格构梁成型质量,浇筑时以每根梁的下料口为分层浇筑点位,顺序浇筑,即每根格构梁先浇筑到下部第一个下料口后顺序移至下根梁进行浇筑,最下层下料口浇筑完成后,返回第一根梁第二层下料口进行浇筑,以此循环直至结束。

(6)缺陷处理

格构梁浇筑结束后应尽早拆模,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如局部存在气泡过多等缺陷,应立即进行处理,之后覆盖无纺布进行洒水养护。

缺陷处理应安排有经验的工人进处理,严禁胡涂乱抹。

处理前应在格构梁侧面覆土面以下进行试验,主要是进行色差对比,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消除色差。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施工措施

(1)全员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对所有施工人员分工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高处作业、架上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3)材料和机具设备的运输要安排专人负责,并安排专人警戒;

(4)材料堆放整齐,平台上堆放材料的地方要设置临边护栏;

(5)所有施工人员禁止酒后作业,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6)施工现场禁止抽烟;

(7)施工接电必须由2人以上专业电工完成,施工电缆严格按照要求布设,坡面不得出现电缆乱拉乱扯的现象;

(8)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无条件遵守项目部一切关于安全施工方面的相关管理规定和规章。

2.安全用电措施

加强现场用电管理,生产、生活用电按照有关规定架设线路。

电工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并有丰富管电经验的人员组成。

设置好断电和灭火装置、消防器材。

严禁乱拉电线和私接电器设备,非专业电工不得从事电工作业。

各种金属设备上所有局部照明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在金属容器内及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时,行灯电压不超过12V,安全电压的电源用双线圈变压器,手持行灯有绝缘良好的手柄和护罩。

电工、电焊工等持证上岗,规范作业。

不得带电作业。

电焊工作业时必须戴防护面具、专用手套。

临时用电符合供电安全运行规程,并定期检查和防护,对检查不合格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及时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或作业。

施工用电线路架设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安全控制:

(1)支线架设:

支线选用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的电线;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并作标记。

室外支线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

配电箱的电缆线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配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

(2)现场照明:

采用220V电压。

照明导线均安装绝缘子固定。

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

导线不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

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装设漏电保护器。

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3.施工机械安全保障措施

项目部物资设备科对工地所有机械统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各种机械设备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工作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离开机械设备时,按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在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将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严禁无证驾驶及酒后驾驶。

非机动机械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

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

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

加强工程机械和车辆的检查维修,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违章开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4.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高空作业要定期体检。

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

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3)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作业;

(4)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

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

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度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

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

人字梯底脚要拉牢。

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5)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

(6)参加高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衣着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穿软底鞋,并要认真做到“十不准”:

一不准违章作业;二不准工作前和工作时间内喝酒;三不准在不安全的位置上休息;四不准随意往下面扔东西;五严重睡眠不足不准进行高处作业;六不准打赌斗气;七不准乱动机构、消防及危险用品用具;八不准违反规定要求使用安全用品、用具;九不准在高处作业区域追逐打闹;十不准随意拆卸、损坏安全用品、用具及设施;

(7)施工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风险、危险意识,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5.高空作业专项安全防范措施

(1)高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2)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3)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4)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6)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7)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8)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

(9)模板支撑和拆卸时的高空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10)高空交叉作业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2)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3)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墙体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

通道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