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8583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5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docx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托换施工

方案

(包含:

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整体施工流程、托换成体及托换梁施工、顶升施工、预顶、封桩、资源投入和进度计划、施工监测、施工重难点及措施、施工注意事项、质量保证措施、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施工图设计》;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4)黄木岗站桩基托换设计图3/7/D06/S/S22/WOO/QT/030001-030017/A;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深圳地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04-96);

(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

黄木岗站位于黄木岗立交桥下,车站南北向布置。

北接八卦岭站,南接华新站。

台地地貌,地面高程一般为18.97~24.22m,车站总长232m,宽度为21.45~27.2m,开挖深度为27.4~29.3m。

线路正上方为笋岗西路黄木岗立交桥,东侧为体育大厦及笋岗西路东行车道,西侧为黄木岗立交桥下环行通道、市二医院,北侧为泥岗西路,南侧为海关海馨苑。

黄木岗站受既有深圳市华强立交桥南桥S8号桥墩桩基和北侧N8号桥墩桩基干扰,需进行托换处理。

南桥S8号桥墩和北桥N8号桥墩桩基托换均采用由托换桩和托换大梁组成的门字架托换体系,托换桩采用直径1.5m钻孔灌注桩,托换梁截面为6.0m(宽)X3.5m(高)X21.3m(跨度),按两端简支设计,由于墩柱底荷载大,托换梁跨度大,采用主动托换方式处理。

桩基托换在约5.1~5.3m深的基坑内施工,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放坡开挖,支护结构型式均采用喷锚支护,并采用直径600mm双管旋喷桩止水帷幕。

托换桥墩(台)与黄木岗车站的位置关系图见图1托换桥墩(台)与黄木岗车站的位置关系图。

图1托换桥墩(台)与黄木岗车站的位置关系图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2.1工程地质

桩基托换部位地质主要为素填土、砾质粘黏土两种。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表

2.2.2水文地质条件

黄木岗车站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具有微承压性。

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冲洪积粗砂层中,其次赋存在坡积含砺黏土,残积砺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风化花岗岩及中等风化花岗岩中。

黄木岗车站地下水位埋深2.1~7.2m,水位高程为+14.36~+18.68m。

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和径流,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根据本车站MGZ4-SHM-04、MGZ4-SHM-23号孔抽水实验结果结合《深圳地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04-96)《深圳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在参照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各土层的渗透系数如下:

1素填土、

2素填土(碎石)、

5杂填土在大部分地区分布,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碎石,具弱透水性,渗透系数k=0.5m/d;

2淤质黏土在局部场地分布,具微透水性,渗透系数k=0.001m/d;

10粗砂在局部场地分布,含少量黏性土,具强透水性,透水性随黏粒含量增多而变小,渗透系数k=12m/d;

2含砾黏土具弱透水性,属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0.5m/d;

1残积砾质黏性土具弱透水性,渗透系数k=0.5m/d;

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差异,基岩中的水略带承压性。

基岩裂隙发育,导致孔隙水与裂隙水局部具有连通性。

岩石富水性和透水性与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关系紧密,节理裂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富水性和透水性也不均匀。

三.施工组织流程

1、在施工之前需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

(1)钢筋、钢管、槽钢等材料进场报验,机械设备报验完成;

(2)施工场地内“三通一平”保障畅通;

(3)施工人员进场培训,进行安全、质量教育;

(4)施工图纸经审核,对技术人员及班组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5)材料、人员、机械设备、各种工具应提前进场准备好,临水、临电设施架设或铺设完成;

(6)由于施工位置位于立交下且在基坑内施工,为防止暴雨避免对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多准备几台抽水泵。

2、工程材料

(1)混凝土

混凝土:

托换梁、桩帽采用C50混凝土,托换桩采用C40混凝土,垫层采用C20混凝土,喷锚支护采用C20混凝土。

托换梁与桩帽连接位置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

(2)钢筋

设计采用热轧R235钢筋和HRB335钢筋,其必须分别符合(JTGD62-2004)的有关规定。

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托换桩70mm、托换桩桩帽50mm、托换梁50mm,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搭接、焊接;当钢筋直径大于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并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相关要求。

3、钢材

采用Q235B钢材,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4、植筋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置的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相关要求。

5、粘贴钢板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置的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相关要求。

黄木岗站桩基托换部位的地形环境比较复杂,在进行托换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具体考虑施工过程中很多细致的东西,材料的堆放及加工,托换梁及托换承台模板的支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道路的情况,具体的场地布置见附图1《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托换梁施工场地布置图》。

开挖到托换承台(桩帽)底标高位置后,人工凿除托换桩顶多余的混凝土,调直钢筋,凿毛清洗界面,铺上垫层开始绑扎钢筋支立模板,在绑钢筋的过程中预埋直径20的钢筋作为后面托换梁施工支立模板时斜拉固定模板的预埋件,随后开始浇筑混凝土,等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养护,在施工托换承台(桩帽)结束之后,在托换承台周围空隙部位回填细沙夯实至托换梁底标高位置,之后施工托换梁底混凝土垫层并抹平作为底模,在施工底模的过程中预埋直径20的钢筋作为后面托换梁施工支立模板时斜拉固定模板的预埋件,在回填细沙部位铺上三层板作为底模,之后开始施工托换梁,施工结束后,人工掏出托换承台(桩帽)以上的细沙,拆除底模三层板,开始顶升施工并安装钢支撑打入钢楔块,之后千斤顶回油移除,顶升施工结束后用C50混凝土回填封桩。

具体见附图2《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托换梁垫层及回填施工示意图》。

开挖到托换承台(桩帽)底标高位置后,开始下一步的施工,总体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托换承台施工→空隙部位回填细沙→垫层混凝土施工→托换梁施工→拆模→养护→顶升设备安装顶升→安装钢支撑→封桩,施工程序流程见框图2。

 

 

 

图2整体施工流程框图

四.托换承台(桩帽)及托换梁施工

4.1托换承台(桩帽)施工

托换承台(桩帽)的作用是为了放置预顶用的千斤顶进行预顶作业的平台,预顶承台通过托换桩内预留的主筋连接形成整体。

预顶承台尺寸为D=7.5*3*2m,采用C50混凝土浇筑。

承台(桩帽)底部托换桩周围铺设100mm厚的C20混凝土垫层作为底模施工托换承台(桩帽)。

托换承台(桩帽)上方预埋20mm厚的钢板供预顶阶段使用,承台与托换桩的连接通过桩顶插筋实现。

考虑到现场的施工进度,托换承台的施工顺序为先施工N8号桥墩的托换承台,后施工S8号桥墩的托换承台,托换承台的施工按附图1《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托换梁施工场地布置图》上的编号顺序来施工,考虑到现场的场地情况,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用汽车泵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地泵输送浇筑。

在开挖到托换承台底标高后,人工用风镐凿除桩顶多余的混凝土,调直钢筋之后凿毛清洗界面,之后在桩顶周围托换承台以下部位做100mm后的C20混凝土垫层作为底模,施工结束垫层后在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钢筋,支立模板、安装预埋件后浇筑砼。

每个预顶承台顶上预埋4块500×500×20mm钢板和12块350×350×20mm钢板,预埋钢板安装时必须定位准确。

托换承台(桩帽)施工模板及支撑具体见附图3《黄木岗站托换梁及托换承台(桩帽)施工模板及支撑示意图》。

其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图3:

 

图3托换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托换梁施工

托换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托换梁尺寸为21.3*6*3.5m,混凝土等级为C50。

托换梁与被托换桩二者之间主要是通过托换梁与被托换桩之间的咬合、界面处理和植筋来实现,即在托换梁高度范围内,把原桩表面凿毛在原结构连接面处间隔200mm凿一道25mm(深)X200mm(宽)的凹槽,并刷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沿被托换桩周围植筋,钢筋通过植筋的方式植入被托换桩,通过在植筋孔内充满锚固胶(A级植筋胶)固定在桩上。

在施工之前,两边托换承台位置空隙用细沙回填夯实至托换梁底高程位置,在回填的过程中每个桩帽对应部位旁预埋两根直径20mm螺纹钢,作为后期托换梁施工斜拉模板的预埋件,钢筋预埋见附图2《黄木岗桩基托换托换梁垫层及回填施工示意图》,之后施工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施工:

A、垫层混凝土浇注前应放出托换梁外轮廓线并复核基底标高,清除基坑积

水和杂物,夯实地面。

B、垫层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厚度10cm,浇注时振捣密实并将垫层

表面抹平。

C、垫层尺寸四周应大于托换梁底尺寸1.2m左右。

托换梁施工主要流程框图见下图4

 

图4托换梁施工主要流程

4.2.1植筋及界面处理

1)界面凿毛

在原桩上进行放样划线,定出凿毛位置,将原桩混凝土表面凿成凹凸不平状,并要求在原结构连接面处间隔200mm凿一道25mm(深)X200mm(宽)的凹槽;凿毛、凿槽应采用人工小锤敲击和低落距敲击或小型机械打凿,严禁大锤敲击和连接大锤高落距作业而破坏原结构。

凿毛后用水清洗干净,在托换梁砼浇筑前四小时内刷一层环氧树脂乳液水泥浆作界面处理,以增强托换梁体与原桩之间的接合及握裹效果。

若凿毛时发现裂缝等异常情况则立即采取临时安全加固措施,并及时反馈信息给设计单位。

2)植筋施工工艺及要求

植筋必须满足广东省《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和抗剪性能检测技术规程》

(DBJ/T15-35-2004)的有关规定。

其植筋工艺流程见图5;

 

图5植筋工艺流程图

1、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采用电动冲击钻进行钻孔,在锚筋位置钻下2-3cm深,以免施工时抹去印记,孔径按d+2~4mm 控制。

钻孔深度不小于515mm(L+15mm、L为钢筋植入深度),钻孔必须间隔钻孔,钻孔时若碰到原桩钢筋则立即停止钻进,移动孔位后再钻,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

1 水泥砂浆填塞补平,植筋深度不应小于25d,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植筋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锚固长度为500mm,植筋钻孔时宜注意观察原结构砼状况,若出现裂缝等异常则马上停止施工并告知设计人员。

植筋具体见附图5《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植筋及连接体大样图》。

2、植筋清理

(1)在钢筋端部相应位置做上标记,标示好除锈清理的长度范围;要求此长度范围大于要求锚固深度50mm。

  

(2)启动磨光机,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为止。

  

(3)将除锈清理好的钢筋放在干燥处整齐码放。

  

(4)用棉丝蘸丙酮,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擦拭干净。

(5)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齐,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

3、钢筋应作好标记,确保植入深度。

4、清孔

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

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空压机配合进行。

清孔时用“四吹三刷” 法,即先吹清孔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粉尘,然后用干净物体临时封堵孔口,以防尘土,砂粒等杂物落入。

质量控制关键为钻孔必须清扫干净,以增强孔壁与锚固剂的粘结力。

一般来说,孔内潮湿会对结构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 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所以在清孔时严禁用水冲刷。

5、用注胶枪从孔底部慢慢注入锚固胶,锚固胶采用专门配置的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注胶量为孔深的2/3,锚固胶必须具有非膨胀性、无毒、快速高效等特点,主要是利用粘着和锁键原理产生握持力。

锚固胶必须严格按配比在锚筋前试配,观察凝固时间和效果,合格后方可配制使用。

6、先在孔内塞满植筋胶,注胶完成后,将加工好的钢筋植入端醮少许胶液,然后插入孔洞,一边插一边向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孔洞底部为止,使孔内钢筋与锚固胶接触完全饱满,不得有空隙和气泡,如无锚固用胶从洞内溢出,说明注胶量不够,须将钢筋拔出,重新注胶,再次插入钢筋,直至能使胶溢出洞口。

植筋顺序也是间隔植入,每一批植筋在桩的任一水平截面内不应超过两孔,且待前一批植筋胶凝固之后方可施工下一批,循环至锚固完所有植筋。

7、在锚固胶凝固之前不得扰动植筋,施工后检查每孔植筋是否有松动情况,若有则补做。

8、用棉丝蘸少许丙酮,清理工作面遗留的胶及清理工作面的垃圾。

注意:

在清理遗留胶的时候,要小心轻缓,不得对钢筋进行摇摆或碰撞。

9、植筋完成并且锚固胶凝固达到设计锚固强度后需要进行植筋抗拔力检测,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检测数量为每批植筋总数量的2%,且不少于6根,选择代表性的植入钢筋进行试验,植筋抗拔力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植筋胶检测见表2,后附植筋胶检验报告。

表2植筋胶检测表

名称

植筋胶

规格等级

JM-002(A级)

配比

双组份管胶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试验标准

A级胶

B级胶

1

胶体性能

劈裂抗拉强度(MPa)

>8.5

>7.0

9.12

GB50367-2006

2

抗弯强度(MPa)

>50

>40

62.4

GB/T2567-2008

3

抗压强度(MPa)

>60

71.6

GB/T2587-2008

4.2.2托换梁钢筋砼施工

托换梁钢筋砼施工顺序为:

绑扎钢筋→支立模板→浇筑C50混凝土→等强、拆模→养护。

在浇筑托换梁时根据施工进度先施工N8号桥墩部位的托换梁,后浇筑S8号桥墩对应的托换梁,在施工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浇筑,托换梁尺寸为21.3*6*3.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安装得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标准来做,由于无法使用对拉螺杆,故采用在托换梁两端头位置采用钢丝绳斜拉的方式固定模板,施工时对梁端预顶部位严格控制预埋钢板的位置。

梁底纵向受拉钢筋较多,要进行分层浇筑,大概约为50cm一层,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

浇筑混凝土时,在托换梁底预留6分导管及对应桩预留钢筋,待预顶完成后,在保持预顶力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将桩、梁钢筋接好,浇筑C50微膨胀混凝土封桩。

在封桩混凝土终凝后如果托换梁底与封桩混凝土之间有空隙,则压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充,灌浆压力约1MPa。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在托换承台回填部位水平铺上三层板作为底模(后期容易拆除),与中部混凝土垫层顶部保持水平,之后开始进行下道工序。

4.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

4.3.1钢筋制安

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桩帽及托换梁配筋图见附图7《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桩帽配筋图》、附图8《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托换梁配筋图一》、附图9《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托换梁配筋图二》。

1)准备工作

(1)技术人员做到熟悉图纸、规范,及时进行各项技术质量标准交底。

(2)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等是否与图纸、交底相符。

如有错漏,及时纠正。

(3)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扳口的撬棍),绑扎工具等,绑扎架,电焊机及操作平台等。

2)钢筋加工

(1)加工好的钢筋,一律按规格、型号挂牌,分别存放,并作好防锈工作。

设专人负责。

(2)钢筋用切断机切断,所有弯钩用弯曲机成型。

(3)特殊部位的钢筋须放大样。

3)钢筋在加工之前调直,须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都清除干净。

(2)钢筋调直,无局部折曲。

(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均严格按设计加工,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5)弯起钢筋弯成平滑曲线,曲率半径r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或12倍(螺纹)。

(6)筋末端设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的绑扎和焊接

钢筋连接接头采用人工绑扎来施工,具体如下:

(1)钢筋直径≥Φ14用焊接连接,钢筋直径<Φ14用绑扎连接。

(2)绑扎接头保证搭接不小于35d,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

(3)焊接接头面积在受拉区不超过总截面面积50%,绑扎接头受拉区不超过25%。

(4)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承受力较小处且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

(5)绑扎钢筋尽量减少现场焊接,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强度的混凝土垫块,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5)钢筋安装

钢筋采用现场焊接,现场绑扎连接时注意接头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网采用绑扎,要求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位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型,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表3。

 

表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

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

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3.2模板安装

承台、梁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背楞均为10cm×10cm方木拼装而成,模板侧面用方木或钢管与基坑侧壁支顶稳固,桩帽施工局部位置由于太窄无法架设支撑故建议支好模板后回填细沙。

其余的模板架设见附图3《黄木岗站桩基托换托换梁及桩帽施工模板支撑示意图》。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如下:

(1)模板能够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的位置、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上预埋件及预留洞的位置必须准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做到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选择的木模板及其支撑体系不得是脆性大、严重扭曲和变形的木材。

(3)构造力求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并满足砼的浇筑及养护要求。

(4)模板的接缝严密、平整、不漏浆,模板的接缝处使用玻璃胶堵塞,支立前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模板、预埋件尺寸安装允许偏差见表4、5。

表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及检验方法

表5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4.3.3砼工程的施工

1)砼采购、运输、浇筑及养护

①采购

本工程托换梁均采用商品砼。

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加冰水拌制,入模温度不超过30℃。

②运输

A:

砼采用搅拌输送车由搅拌站运至工地,在运送砼时,转速为2-4r/min,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至施工现场。

B:

装运混凝土,不能漏浆,雨天施工必须有遮盖。

C:

砼运到浇筑地点,必须符合浇筑规定的坍落度要求,如砼出现离析、分层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对砼二次搅拌。

③浇筑

A:

砼浇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

同时,清除模板内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

B:

采用分层分块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1.25倍。

C:

浇注过程中,为注意防止砼的分层离析,砼自由倾落度不超过2m,否则加设滑槽或串筒。

D:

浇筑砼时,专人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E: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将砼捣实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1.5倍,插入深度不大于50cm。

振捣器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H:

砼浇筑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歇时间,并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砼浇筑。

④养护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并浇水养护,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

A、待混凝土初凝后在梁体顶面上覆盖土工布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B、安排专人每1h对散热管进行换水,以帮助降低梁体内混凝土温度,养护水采用生活用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C、安排专人每半小时用吊入式温度计,吊入测温管内监测大梁体内温度变化,指导换水散热工作。

⑤散热管安装

因本工程托换梁高度均超过3m,属于大体积砼施工,施工中需采取必要的砼温度控制措施。

本工程拟采用φ50的薄壁钢管,竖向预埋,间距大约为1m,由梁顶伸出,外露长度10cm,换水时采用人工抽水进行换水。

托换梁散热管布置图见下图6;

图6托换梁散热管布置图

⑥其他预置管安装

测温管安装

在托换大梁内L/4、L/2、3L/4处由下至上安装3条φ15小型钢管。

连接体砼浇筑管安装

在桩帽中间对应大梁部位安装1条φ168薄壁连接体砼浇筑管。

2)施工要点

①砼到达现场后,由试验人员做坍落度试验,合格后方可浇筑。

②用砼泵车运到浇筑部位,分层浇筑砼。

③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5倍,插入下层深度为5~10cm,振捣时间10~30s,并做到快插慢拔。

平板式振捣器主要用于最后一层砼找平振实。

④浇筑时,根据埋好的标高控制桩,控制好底板顶面砼标高,要比设计略低,不允许超过设计标高;注意埋好地锚,以备后期使用。

⑤砼浇筑后终凝前进行收浆、压实、抹面工作,并按规定养护。

3)砼裂缝的防治措施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优选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在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用水泥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收缩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

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1~5d)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可部分抵消温度徐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为此,水泥熟料中的碱含量应低且适宜「3」,熟料中MgO含量在3.0%~5.0%,石膏与C3A的比值尽量大些,C3A、C3S和C2S含量应分别控制在5.0%以内、50.0%左右和20.0%左右,这种熟料比例的水泥具有长期稳定的微膨胀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