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8335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docx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某豌豆细胞内两条染色体及相关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图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该豌豆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与该豌豆表现型一致的比例为1/8

C.豌豆杂交实验中,父本要去雌蕊,母本要去雄蕊

D.D基因和d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豌豆的一个细胞内的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其同一位置上含有一对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D、d。

【详解】图中D和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正确;该豌豆的基因型为Dd,表现为显性性状,其自交3代后,与其表现型一致的比例=DD+Dd=[1-(1/2)3]+(1/2)3=9/16,B错误;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母本要去雄蕊,但是父本不要去雌蕊,C错误;D基因和d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

2.如下图所示,某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A.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亲本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红白条花∶白花=9∶6∶1,为9∶3∶3∶1的变式,说明花色由2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亲本红花植株为双杂合子。

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则后代中的红花为A_B_,红白条花为A_bb和aaB_,白花为aabb,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相同的基因,因此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不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依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D正确。

【点睛】本题的切入点为图示中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6∶1),由此准确定位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在此基础上,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3.下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

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Ⅶ、Ⅷ的方法培育品种⑤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B.品种⑥的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C.过程Ⅳ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D.过程Ⅴ常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

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Ⅶ→Ⅷ)、杂交育种(Ⅰ→Ⅱ)、单倍体育种(Ⅲ→Ⅳ→Ⅴ)、多倍体育种(Ⅵ)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详解】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Ⅶ、Ⅷ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A正确;品种⑥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4个,因此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过程Ⅳ为花药离体培养,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C正确;因为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D错误。

综上,本题答案为D。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量异常遗传病

D.我国奶牛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遵循基因突变的原理

【答案】A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B错误;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所形成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C错误;我国奶牛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属于杂交育种,遵循基因重组的原理,D错误。

故选A。

5.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

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缺失1条造成的遗传病

C.人群中发病率高的多基因遗传病适宜作为遗传病的调査对象,如冠心病

D.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D

【解析】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主要分为三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21号染色体出现了3条,A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造成的遗传病,B错误;调查遗传病一般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的21三体综合征,D正确。

6.人类的多种遗传病是由苯丙氨酸代谢缺陷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所致;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成黑色。

下如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如图为甲、乙两个家庭的系谱图(两个家系中的个体均不携带对方家系中的致病基因)。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的病因分别是缺乏酶⑥和酶③

B.家系乙中Ⅱ-4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C.家系甲中Ⅱ-3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人来减缓症状

D.两家系中6号个体婚配,孕期内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以避免生出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子女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1显示不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途径不同,若酶①缺乏会导致苯丙酮酸增多,若酶②缺乏会导致黑色素增加,若酶③缺乏会导致尿黑酸增多。

图2中甲家系和乙家系中都有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和尿黑酸症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患者正常去双亲都是相关疾病的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详解】据图1分析已知,若酶①缺乏会导致苯丙酮酸增多,引起苯丙酮尿症;若酶③缺乏会导致尿黑酸增多,引起尿黑酸症,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家系乙中尿黑酸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3的父母都是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Ⅱ-4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B错误;家系甲中Ⅱ-3是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其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人来减缓症状,C正确;由于两个家系中的个体均不携带对方家系中的致病基因,因此两家系中6号个体婚配,不可能生出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子女,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图1中不同的酶催化的代谢过程及其产物,判断不同的酶缺乏可能导致的疾病,还要能够根据“无中生有”的典型特点等判断遗传系谱图中两种疾病的遗传方式。

7.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1条染色体

B.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联会紊乱,故高度不育

C.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

D.丁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基因型可以写成AaBB的形式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甲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条染色体;乙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2条染色体;丙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丁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条染色体,因此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联会紊乱,故高度不育,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因此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C正确;丁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但是其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因为AaBB代表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掌握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能够根据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的数目判断图示四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以及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8.下图为某动物的精巢中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甲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C.乙产生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不相同

D.丙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2、2、2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乙所示细胞中,而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错误;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分离,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不相同,C正确;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其形成的子细胞也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规律性变化,能够根据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分离的物质的种类等判断各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9.日前,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孟德尔显性遗传病及糖基化疾病——卵子死亡,表现为某些患者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

疾病的致病基因为细胞连接蛋白家族成员PANX1存在突变,突变通过影响蛋白糖基化、激活通道、加速ATP释放,致表现型出现。

这是目前发现的PANX家族成员异常的首个离子通道疾病。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疾病发病过程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囊性纤维病类似

B.推测细胞能量供应异常是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C.科学家研究的患者家系中,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该疾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女性不孕及试管婴儿反复失败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

【答案】C

【解析】1、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途径是: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

普遍性:

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随机性:

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

低频性:

突变频率很低

不定向性:

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多害少利性:

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

【详解】A、该疾病发病过程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囊性纤维病类似,都属于基因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

B、推测细胞能量供应异常是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B正确;

C、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错误;

D、该疾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女性不孕及试管婴儿反复失败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认真阅读题干并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可准确作答。

10.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A1的长度较A2短

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C.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D.该变异只有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会发生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属于基因突变,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

【详解】基因的长度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A错误;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的,B错误;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因此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错误。

11.如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将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B.图中的染色体1、3、5、7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细胞质分裂为均等分裂

D.果蝇基因组计划应测定图中8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果蝇的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因此该果蝇为雄果蝇;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据图分析,含有基因B、b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将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将形成AB和ab的重组类型的配子,A正确;图中的染色体1、3、5、7为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果蝇为雄果蝇,因此其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C正确;果蝇基因组计划应测定图中5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

12.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C.c中碱基对若发生替换,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答案】C

【解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

【详解】A、a是基因,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b、c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

C、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

D、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故选C。

13.如图示为野生型链孢霉几个基因的表达过程,据图作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4种基因向后代传递时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B.由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C.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D.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一定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一条染色体上含有4个基因,分别控制了4种不同的酶的合成,而这4种酶分别催化了谷氨酸形成精氨酸的代谢途径中的每一个过程。

【详解】图示4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的,B正确;图示没有体现出基因随着染色体的行为而发生某些变化,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C错误;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发生基因突变的基因可能是基因1或基因2或基因3或基因4,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个基本方式,能够根据图示过程分析染色体、基因、酶、代谢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14.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同一株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体现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原发性高血压与多对基因表达产物有关,体现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控制同一性状

D.抗生素阻止细菌内RNA和mRNA的结合,体现抗生素可通过影响转录而影响性状

【答案】D

【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正确;同一株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说明生物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还受环境影响,B正确;原发性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病,体现了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控制同一性状,C正确;抗生素阻止细菌内RNA和mRNA的结合,体现抗生素可通过影响翻译而影响性状,D错误。

15.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

合成

②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③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

④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

B.e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T、U—A、C—G、G—C的原则

C.过程d涉及的氨基酸约20种,tRNA最多有64种

D.除青霉素外,其它抗菌药物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或表达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示a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RNA分子的自我复制,d表示翻译,e表示逆转录。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环丙沙星能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进而抑制DNA的复制过程,即图中的a过程;利福平能够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过程,即图中的b过程,A正确;e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即以RNA为模板形成DNA的过程,因此其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T、U—A、C—G、G—C,B正确;d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涉及到的氨基酸最多20种,tRNA最多61种,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环丙沙星、红霉素、利福平分别抑制了DNA的复制、翻译、转录,而青霉素抑制了细胞壁的形成,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

关键是识记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中心法则及其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箭头两端的物质的种类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根据题干中不同抗生素的功能和选项内容分析答题。

16.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是DNA,乙为RNA,则此过程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等

B.若甲是DNA,乙为DNA,则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等

C.若甲是RNA,乙为蛋白质,则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D.若甲是RNA,乙为DNA,则此过程为转录

【答案】D

【解析】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根据图示,若甲是DNA,乙为RNA,则此过程表示转录,需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A正确;若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表示DNA复制,需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B正确;若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C正确;若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心法则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真核细胞中的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

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能指导蛋白A合成的模板mRNA降解。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B.这种特异性siRNA含有A-U碱基对

C.这种特异性siRNA会影响蛋白A合成的翻译过程

D.这种特异性siRNA会缩短细胞周期,可用于肿瘤治疗

【答案】D

【解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紧扣题干信息“细胞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准确答题。

【详解】通过题干信息可知,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促进DNA的复制,A正确;siRNA是一种双链RNA,故含有A-U碱基对,B正确;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能指导蛋白A合成的模板mRNA降解,故会影响蛋白A合成的翻译过程,C正确;此种siRNA会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即可能使细胞周期延长,D错误;故选D。

18.反密码子、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⑥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A.⑤①③B.④②⑤C.⑤①②D.⑥③④

【答案】B

【解析】遗传信息:

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

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

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为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故选B。

19.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将受影响

B.物质Ⅱ上也具有基因,此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C.①④为同一生理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③⑤为同一生理过程,所用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

图示为某种真菌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示意图,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转录过程,⑤为翻译过程,Ⅰ为核膜,Ⅱ为环状DNA分子。

【详解】据图可知,细胞核DNA上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形成的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有氧呼吸,因此用某药物抑制②(转录)过程,该细胞有氧呼吸将受影响,A正确;物质Ⅱ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①为DNA复制,需要解旋酶与DNA聚合酶,④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