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税原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7449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退税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退税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退税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退税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退税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退税原理.docx

《企业退税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退税原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退税原理.docx

企业退税原理

生产企业退税原理

出口退税:

国家将出口货物出口前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货物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有效地避免国际双重课税

免抵退:

(1)免

(2)剔

(3)抵

(4)退

(一)内销比重大,有征税,有抵顶,无退税

2003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

进项

销项

应纳(退)税额

内销

100

200

100

出口

50

-50

应纳税额=200-(100+50)

50

(二)有退税,有免抵

2003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

进项

销项

应纳(退)税额

内销

170

200

30

出口

50

-50

应纳税额=200-(170+50)=

-20

(三)有退税,同时有结转下期留抵

2003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

进项

销项

应纳(退)税额

内销

300

200

-100

出口

50

-50

应纳税额=200-(300+50)=

-150

一般贸易退税公式

退税与(软件升级)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至8.0版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至10.0版

▪小规模企业出口免税税申报系统升级至2.0版

升级后的系统变化如下:

▪1、操作流程没有大的变动

▪2、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退税率库升级至CMCODE2009_20090401C

▪3、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设置为3%

▪4、审核疑点变化

▪S932E申报出口日期与海关数据中的(XXX)不等 ----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录错报关出口日期;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调整出错

▪这样的疑点设置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

之前具体申报日期差错可以自行通过不需要修正的错误,目前被作为疑点,需要调整,具体的调整方法,还要等各地管理机关,根据当地统一要求。

进料加工免抵退公式

▪与一般贸易的不同:

两个抵减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进项转出)

=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x(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退税限额)

=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退税公式

 

例A:

有征税,无退税.内销比重大?

▪例题1、2006年一月,内销0万,外销80万,单证收齐230万,进口料件30万,进项10万,上期留抵2万。

(征17%,退13%)

▪1、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80x(0.17-0.13)-30x(0.17-0.13)=20

▪2、当期应纳税额=0-(10-20)-2=8

▪3、免抵退税额=230x0.13-30x0.13=26

▪4、应退税=0

▪5、免抵调库=26-O=26

免抵退变免抵征

▪----内销0万,并非内销比重大,但是免抵征税,原因有三

▪1、进项少

▪2、征退差大,即征退税率差大

▪3、增值大。

▪-----免抵退变免抵征的企业没有实际退税利益

3、免抵退帐务处理

当月帐务处理并申报:

▪1、借:

主营业务成本:

20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转出20

2、借: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8

贷: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

▪下月帐务处理并申报:

▪借:

应收出口退税款—0

▪借: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26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6

3-1、退税会计核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收补贴款”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是否属于补贴,是否应缴纳所得税?

3-2、增值税纳税申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

▪借方五个:

(1)、进项税额

(2)、已交税金

▪(3)、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4)、转出未交增值税

▪(5)、减免税金

▪贷方四个

(1)、销项税额

(2)、出口退税----与增值税申报表15栏关系

▪(3)、进项税额转出-----与增值税主表14栏,附表18栏关系关系

▪(4)、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九栏帐

3-3、增值税和免抵退退税申报的关系:

----差额形成

▪汇总表2栏的“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

▪汇总表15栏的“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增值税申报和月底结帐后退税申报又进行了疑点调整造成增值税申报出口货物销售额以及相应的进项转出和最终报送的免抵退汇总表2栏和15栏出现差额,应在下期调整增值税申报表。

差额调整:

差额---汇总-增值税产生的。

▪调差:

----谁错了。

(增值税申报)

汇总表正差,增值税下期补报

汇总表负差,增值税下期少报

3-4出口销售收入的确认

▪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常用的成交方式

FOB、CFR、CIF三种。

▪支付国外费用(CIF价计销售)

▪设计方法:

报关单,实际支付额

▪3.入账时间及依据

▪1)当月出口当月做收入(没有信息怎么办)

▪2)当月出口在90天收齐时做收入?

-----新经济形势下的成交价格演变:

门到门

▪3-5汇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财会[2006]3号

▪第三章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第九条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外币结算:

增值税细则讨论意见:

第十五条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按照销售额发生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销售额。

▪《增值税细则》:

第十五条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外币结算: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九条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外币结算:

令人费解的130条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一百三十条 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终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纳税年度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年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

具体出口业务类型账务介绍

▪1、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2.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3.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4、免抵退如何做到最大退税:

应退税额=进项–征退差

=国内进项-(出口收入-进口料件)x(征税率-退税率)

条件:

正常状况(1,2,3)

此公式正数为退税,负数为征税

1、    国内进项等于征退差----不征不退

2、    国内进项小于征退差----免抵征

3、    国内进项大于征退差----免抵退

退税变征税的原因及应对

1:

进项少---控制进项---取之有道

国税函[2005]82号.doc

2:

增值大---调整增值

3:

征退税率差大---

编码正确归类

产品升级

控制风险

一转:

转型

《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

(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调整增值

1、低开发票----偷税

1)预收、应付常年挂帐

商务部令第26号-低开发票.doc

汇发(2006)49号.doc

汇发(2008)29号.doc

2)个人帐户处理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

3)投资:

投资人与汇款人不一致

4)地下钱庄

调整增值

2、转让定价----避税

征管法第63.64条.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3.doc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doc

调整增值

3、收入(FOB)进口料件(CIF)

财商字(1995)620号.doc

4、运(内外)保佣处理

国税发[2000]66号.doc2009作废

出口退税率设计复杂化

增值税(9档调整为7档)

3%.外贸购买的小规模纳税人

5%.农产品,硫酸锌

9%.陶瓷

11%.木制品

13%.机械.

14%.纺织品(曾经)

15%.中成药

16%.纺织服装

17%.船舶、汽车、电视机零件、光缆

编码归类

▪有空间的归类区域

▪1、17,17----17,13---鼓励出口产品

▪汽车配件

▪2、17,13----13,5---农产品

▪泡菜:

2006009090,其他糖渍蔬菜,

▪3、17,13----17,0---资源能耗类产品

▪96089920税则号----蜡纸铁笔,钢笔杆,铅笔杆及类似笔杆)

▪4408.9091税则号----椴木铅笔板

三种情况的节奏控制

▪1、内销比重大:

不出现退税

▪2、出口比重大,不出现征税

▪3、进项留抵大,及时收齐单证

退税申报节奏的筹划

单位:

万元

 

▪1)实耗法可能提前退税,也可能提前交税.

▪2)购进法与之相反:

可能延迟纳税,也可能延迟退税.

▪3)税收收入进度影响:

购进改实耗

国税发(2006)102号.doc

2、进料内销公式:

---139:

不能递减

---116:

递减进口料件:

如何递减?

先减后除还是先除后减)

---102:

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

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进料加工视同内销利益测算.xls

---增值税暂行条例:

小规模征收率统一为3%,进料加工征收率何去何从?

财税(2009)9号.doc

3、一般贸易:

计提销项,同时。

进料加工:

简易征收,进项转出,同时。

------征退差转回

4、外贸企业视同内销征税的进项抵扣处理:

▪国税函(2008)265号.doc

进料加工的视同内销征税102解析

▪1、征收率实际就是一个税负,生产就是6%,贸易企业4%,

▪2、全额计征,税基太大。

(没有减掉进口料件)

▪3、退税退的是国内料件进项,征也应该征国内料件的才合理

▪4、举例:

7212200000,7212300000

▪电镀锌的铁或非合金钢

▪(15%--13%--11%--8%--0)

生产企业:

▪当月出口当月必须申报。

▪进料,

▪出口

▪没有报关单,估价也要报。

------决定进项转出的多少,涉及应纳税额。

90天收齐申报的理解:

举例:

在09年6月1日出口的货物

▪若为生产企业,在09年6月1日出口的货物可以在9月1日—15日申报;若为外贸企业,随时申报随时受理,需要在9月1日—15日申报退税.

▪在09年6月18日出口的货物

▪若为生产企业,在09年6月18日出口的货物可以在10月1日—15日;若为外贸企业,随时申报随时受理,需要在10月1日—15日申报退税.

2、单证收齐,不代表一定核销

▪老企业核销时间210天

▪新企业核销时间90天

▪开具远期收汇证明的例外

3、单证收齐,不代表一定有信息(两大信息)

▪信息的齐,不是企业能控制的了的

▪一、决定于电子口岸的上传

▪二、决定于总局要清到市局

▪三、决定于各分局要到市局取数

▪四、决定于外汇管理局的传输

▪在规定的申报日期前上报的纸质单证可以无电子信息。

但是要关注电子信息异常

5、间接出口间接进口的全盘统算

全盘统算:

1、视同内销,挂账不入库方案1

 

单位:

万元

 

全盘统算方案、2:

视同内销,申报入库

 

转换加工申请程序方案3

生产企业的帐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价M=100(征17%,退13%)

1借:

应收账款117

贷:

主营收入100

贷:

应交税金—销项17

2、借:

银行存款13

贷:

应收账款13----(退税)

3、借:

银行存款100

贷:

应收账款100----(货款)

4、借:

主营成本4

贷:

应收账款4

外贸企业的帐务处理

贸易企业出口价M=100(征17%,退13%)

1、借:

库存商品100

借:

应交税金—进项17

贷:

应付帐款117

2、借:

银行存款13

贷:

出口退税13

3、借:

主营成本4

贷:

应交税金—进项转出4

4、借:

应收账款100

贷:

主营收入100

出口收入100-成本100-征退差4=-4

11、免抵调库的理论

▪由于财政体制的原因,我们现行的“免抵退”税办法与国外的做法存在一个较大的不同点。

考虑到与“先征后退”办法相比,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各地税收任务的考核、地方财政增值税25%部分和对地方增量返还都有一定影响,国家为了保证“免抵退”税办法的顺利执行,实行了“免抵退”税预算管理,即除了计算应退税额,还需计算免抵税额,税务机关将核准的免抵税额以正式文件通知同级国库办理调库。

所以免抵税额大小对地方财政利益和税收任务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出口企业自身利益不起什么作用。

12、增加值税负率

▪实际税负率=已交税金/应税收入

▪模拟税负=(工资+毛利+制造费用和直接材料中(没有进项的部分))*增值税税率/应税收入

12、免抵退企业的税负

▪1、模拟税负=[全部销售额(含免抵退税销售额)*适用征税率-全部进项税额-全部进口料件金额*适用征税率]÷(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

2、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

▪两种方法是一致的。

▪出口100,进料20,国内采购40。

▪方法一、(100x17%-40x17%-20x17%)/100=6.8%

▪方法二、(100-20)x0.13-(40x0.17-80x0.04)/100=6.8%

 

用于退税的增值税发票在退税收到银行回单时,现做分录借:

主营业成本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再做收到退税: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出口退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