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7731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doc

芦岭矿瓦斯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一、坚持以“零超限”目标为引领,切实把瓦斯治理作为“生命工程”来抓

芦岭矿主采的8、9、10煤层均为突出煤层,瓦斯灾害十分严重,建矿以来,先后发生26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2003年5月13日发生了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6名职工兄弟遇难,教训极其惨痛。

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频发的重特大事故,使芦岭矿人深刻认识到“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突出不防,矿毁人亡”。

为此芦岭矿坚持以史为鉴,以“零超限”目标为引领,牢固树立“只有不到位的措施,没有治不了的瓦斯”、“瓦斯事故是可防可控可以避免的”等理念,增强瓦斯治理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正确处理生产与瓦斯治理的关系,始终做到“三个服从”,即:

“井下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瓦斯管理、必须服从于防突管理、必须服从于防火管理”,切实把瓦斯治理作为矿井发展及保障职工生命的“生命工程”来抓。

二、坚持“六个强化”,提高瓦斯治理效果

一是强化源头治理。

坚持从设计源头抓起,不断优化生产布局,为瓦斯治理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和时间。

矿井采区设计和生产布局坚持做到“四区成套三超前”,即开拓区域、准备区域、抽采区域、回采区域抽采系统成套;开拓区域超前准备区域,准备区域超前抽采区域,抽采区域超前回采区域。

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努力实现“一个区段回采、一个区段抽采、一个区段打钻、一个区段准备”的格局。

二是强化保护层开采。

坚定保护层开采决心不动摇,在Ⅲ1采区10煤不具备开采条件的情况下,决定开采软岩作为8、9煤层的保护层。

在上向拦截钻孔和地面采动井抽采的基础上,实施穿煤层强化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对被保护层的卸压瓦斯进行强化抽采。

首个Ⅲ11软岩保护层综采工作面自2015年8月1日回采以来,已安全回采600米,未发生瓦斯超限事故,且回风流瓦斯浓度在0.1%以下,被保护层8、9煤瓦斯抽采率达80%以上。

三是强化穿层钻孔预抽。

芦岭矿8、9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传统的底板穿层钻孔抽采难度大,预抽期、钻孔施工期间喷孔现象严重。

为提高穿层钻孔瓦斯预抽效果,在传统的底板穿层钻孔预抽瓦斯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煤卸压措施,即在穿层钻孔抽采达标的基础上,再次实施冲煤卸压穿层钻孔。

通过冲煤卸压措施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提高穿层钻孔的抽采效果,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而且能有效释放地应力,为采9煤放8煤提供安全保障。

为解决穿层钻孔施工期间喷孔严重的问题,矿积极研究穿层钻孔防喷孔施工工艺,通过建立完善临时防喷孔抽采系统、采用“卸压掩护、递进施工”工艺结合孔内下筛管等措施,有效杜绝了滞后喷孔现象,降低了钻孔施工期间的喷孔强度,减少了喷孔瓦斯超限现象的发生。

四是强化石门揭煤手段创新。

针对矿井石门揭煤条件,在多年石门揭煤的工程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芦岭特色的特厚极松软突出煤层大断面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技术,即“预抽、拦截、排放、注水、骨架、固化”“六步法”石门揭煤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固化工艺,改用水泥浆进行煤体固化,节省了90%的资金投入。

五是强化局部瓦斯治理。

为降低采掘工作面作业期间的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根据煤层瓦斯含量情况,制定与瓦斯含量等级相适应的排放钻孔措施,根据瓦斯涌出量情况,合理安排破煤速度,并备用抽采管路接至迎头。

对采煤工作面积极采取高位钻孔、顺层钻孔、采空区埋管等全方位的瓦斯抽采措施,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基本控制在0.3%以下,今年以来矿井没有发生瓦斯超限事故和监控系统误报事故。

六是强化地面钻井抽采。

在加大井下抽采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地面钻井抽采,采用“一井三用”技术,集“采前预抽、采动抽采、采空区抽采”为一体,并且在传统地面压裂井的基础上,实施了地面水平压裂井。

目前矿井共有12口地面压裂井和一对地面水平压裂井,其中地面水平压裂井日产气超过一万立方米。

在强化瓦斯抽采的同时,加大瓦斯利用力度,目前抽采出的瓦斯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确保“两个到位”,夯实瓦斯治理基础

一是确保管理到位。

持之以恒坚持“五项制度”,切实加强瓦斯治理基础管理。

坚持瓦斯日分析例会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抽采、地质、防突、打钻、放炮、防火管理等进行分析,并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

坚持严格钻孔验收制度,通过采取视频验收、联合收尺和钻孔留名责任追究制,钻孔施工的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杜绝了在施工中弄虚作假现象。

坚持瓦斯预警制度,岩巷实行0.3%预警断电,采掘工作面实行0.5%预警、0.8%断电,瓦斯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预警,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坚持加强关键岗位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防突员和测气员等关键岗位进行重点跟踪管理,通过人员定位、现场确认、电话反调等手段,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到位。

坚持“一通三防”齐抓共管制度,瓦斯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保障、技术支撑、现场管理、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做到管生产必须管瓦斯”规定,实行动态考核和跟踪问责,切实做到系统、部门、单位层层有压力,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保人财物投入到位。

坚持人、财、物优先满足瓦斯治理需求,持续加大瓦斯治理资金、科研经费投入及人才保障。

矿井每年用于瓦斯治理的资金投入占安全费用投入的80%左右,2008年以来平均每年用于瓦斯治理的投入超过1亿元,吨煤投入超过50元,同时不断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