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6756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docx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抓住关键词读懂课文内容。

  2、找出写人物言行的语句,概括人物的特点。

  3、朗读课文,想想寓意。

  二、新课学习。

  1、运用以上方法独立阅读《滥竽充数》。

  抓关键词“充”,联系课文,说一说“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找出描写南郭先生行动的语句,读一读,再说说他是怎样一个

  人。

  齐湣王继位后,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这说明了什

  么?

  2、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补写课文。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只有故事部分内容,请你补上一段作者

  的话。

  如:

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结果肯定是十分狼狈的。

  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日子是长不了的。

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迟早是要露马脚的。

  4、体会寓意。

  三、课外延伸,多角度看人物。

  如果你是个善良、聪明的少年,请再回头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吗?

  2、组织交流。

  去楚国的人:

  A、勇于探索,不怕冒险。

  B、大智若愚,大胆创新。

  南郭先生:

  A、信息灵通,随机应变。

  B、知已知彼,勇于冒险。

  3、引导修改原文。

  四、作业:

复述两则寓言。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2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

  “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能读通古文,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对应的古文。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

  “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理解寓意,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第一课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练习题的拓展延伸,使学生掌握滥竽充数的几种意思,从而把课文学透。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掩耳盗铃》,谁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2、师:

什么叫寓言?

  3、师:

列举你们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4、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篇《滥竽充数》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3、理解词语“竽眼儿”。

  4、再次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读,学生思考课文中都讲了谁,他们有什么喜好?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

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

  2、看图,图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们觉得他的样子可笑在哪?

  3、随机问:

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4、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要装腔作势的混在队里充数?

  5、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待遇?

  6、一个不会吹竽的人,却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还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是为什么?

  7、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吗?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男生读课文。

  2、南郭先生为什么混不下去了?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范读。

学生思考:

南郭先生很会作假,又能获得高待遇为什么还要偷偷地溜走?

  2、理解词语“只好”。

  3、你能把“偷偷”换个词吗?

  4、教师小结:

像南郭先生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混得了一时,却混不了一世。

当真相暴露时,他只好夹着尾巴偷偷地溜走。

  5、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6、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揭示课题,理解寓意

  1、理解“滥竽充数”

  2、用“滥竽充数”造句。

  3、全班齐读。

  五、拓展练习,升华寓意

  1、我会说。

  2、我会提。

  3、我会选。

  六、了解出处,古今对照

  1、寓言学懂了,你们知道他出自哪吗?

  2、我们这节课学的课文就是根据这段古文编写的。

自己试着读一读。

  3、跟着教师读,学生找相应的段落。

  4、教师读,学生找相应的段落,然后指名读。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南郭先生偷偷溜走后会怎样?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3教学背景本课是郭昶老师在20xx年7月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20周年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的一节课。

由于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中心,开展课内拓展阅读等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竽眼儿”

  “齐湣王”等词的字音。

  2、通过对课文前后描述的对比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相对应的古文,并能根据古文复述故事。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方法从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发,链接古今文化,构建立体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寓言学习的特质,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流程

  一、看图写词

  1、在祖国的语言宝库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为数不少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看图写成语”。

请同学们准备好本子,等会儿出示的每幅画面只停留10秒钟,同学们得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然后快速地写下来。

  2、学生看图写成语。

  3、交流。

齐读成语。

  4、学生较对并订正。

  二、揭题解“竽”

  1、揭题。

会写“滥竽充数”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滥竽充数》

  2、理解“竽”。

  “竽”指的是什么?

学生猜想,教师简介。

这就是竹做的乐器——竽,我们听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来的名曲《凤凰展翅》的片段。

  3、设疑。

那么“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读完一遍后把手举起来继续读。

  三、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检查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再读课文。

课文虽然简短,但要真正读通也不容易。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

并且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问题。

  四、学文明意

  1、找重点句。

课文中哪句话写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

出示重点句:

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2、理解重点词。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他滥竽充数?

换词理解。

请给“装腔作势”换个词。

  3、看录像练说。

  1)看录像。

你能想象他是怎样装腔作势、怎样充数的吗?

我们来看一南郭先生第一次吹竽的情景。

  2)说话练习。

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来说说南郭先生是怎样装的?

怎样充的?

  3)指导朗读。

小结:

同学们,“滥竽充数”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的充会的,不懂的装懂的,以次的充好的。

  4、明寓意。

  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

指名读描写结果的段落。

  请你对南郭先生说几句。

  五、古文链接

  1、看注释,了解出处。

  读懂了寓言,你知道这寓言的出处吗?

关于《韩非子》你有哪些了解?

小结:

  “注释”部分的字很小,但它却像是我们学习大道上的指路牌,这么一指,就让时光倒流到20xx多年前了。

下面就让我们追根溯源,来看看《韩非子》中的《滥竽充数》是怎样写的。

  2、读古文,复述故事。

  出示文言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

处士逃。

  1)教师范读古文。

2)师生对读。

我们的课文就是根据这段古文编写的,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与它是怎么对应的。

  3)学生齐读。

  4)看古文说故事。

  小结:

这个生动的故事在文言文中只用了44个字,可见寓言的语言相当精炼,这也是文言文的特点。

  六、成语运用。

  这则寓言流传了两千多年,这个成语也被人们广为运用。

运用至今,意思也比当时有所发展。

我们来看看现在是怎样用的。

  1、读句,你读懂句子中“滥竽充数”的意思了吗?

  1)同学们说《佳作精选》中的文章都很好,我读后却发现《红苹果》这篇文章是滥竽充数。

  2)学校举行合唱比赛,冬冬还没学会这首歌,但他却滥竽充数地排在了队伍里。

  3)林老师的球踢得很好,他却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不高,不过是滥竽充数。

  2、写句。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次充好、不会装会的或者自谦一番的,请同学用“滥竽充数”写几句话,写一写不好的现象,也可以提醒别人在做事时不要这样做。

  小结:

我们读懂、会用这个成语,就可以算是在词语库中真正拥有这个成语了。

老师还希望我们同学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七、拓展阅读

  1、在成语中还有这个成语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滥竽充数”的近义词吗?

  2、阅读《鱼目混珠》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珍藏起来。

他有个邻居叫寿量,非常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

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颗鱼眼珠以为是珍珠,也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

一天,有个人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要用珍珠和在药里才能医治。

于是,满愿拿出珍藏的珍珠,寿量拿出珍藏的鱼目,鱼目和珍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玉清经》,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3、简单说说“鱼目混珠”的意思。

在文中再找出两个近义词。

  4、推荐“成语故事连环画”网站。

  教学反思本课设计着力构建“链接——拓展”式语文教学,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简化头绪,削枝强干,以原来2/3的时间完成教材教学,建构以习得语言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重视以点辐射,利用精简的时间开展与课文有联系的丰富的链接拓展性语文实践活动,以此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技能迁移点,使阅读教学从狭小的一隅走向广阔的天地。

  1、链接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课始,让学生看图猜成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起学生的知识记忆,在“看——想——写”的系列活动中有效检测了学生平时的成语积累,并使学生快速进入寓言学习这一主题,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2、链接视频材料,活化文本语言。

教学中,学生对“装腔作势”的想象是理解寓意的关键。

在文本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对文中的“装腔作势”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内化为语言的倾吐,这一手段的有效运用,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与想象,又为理解寓意作了很好的铺垫。

  3、链接寓言原文,感受“文白”特点。

以“注释”为引发点,链接文言文的阅读是本课教学的亮点。

在教学中以发展语言为目标,开展“对应——理解——复述”等学习活动,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同时,更扎实地掌握了本文的语言,使“链接”形散神不散,目标明确集中。

  4、链接语言材料,切入实际运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运用。

在教学中,阅读理解带有“滥竽充数”的句子,架起了学生理解寓意与运用成语之间的一道桥梁。

这一“桥梁”拓宽了对“滥竽充数”的内涵,丰富古义,也为学生运用成语写句子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有效降低了运用的难度,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用“滥竽充数”所写的句子用词贴切,内容具体、丰富。

  5、链接成语故事,拓宽阅读视野。

从教学时间看,阅读《鱼目混珠》时间不超过五分钟,从收效看,学生只是又阅读了一个故事,对故事大概有所感知。

然而从课末学生显示出的良好的学习情绪看,新的阅读材料给了他们一个有效的刺激,而网站的推荐更使得课堂教学在关上一扇窗的时候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门,使课已尽而学未尽。

  多途径的链接为学习打开了一扇扇窗,但从中也发现,这些链接材料均来自教师的课前预设,虽然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但学习中的主动性却不强。

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前展开预习,开展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活动,在课内进行充分交流,这样,学生在等量的学习时间内会学得更丰富,学得更主动,使“链接拓展”式教学风汇八面,力聚四江,在大容量的学习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

  2、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同学们,你能说几个喜欢的成语吗?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着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成语

  1、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简单说说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2、解释成语。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

老师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故事背后隐藏的深刻道理。

  齐宣王喜欢怎样吹竽?

  齐湣王喜欢怎样吹竽?

  不同喜好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

  4、南郭先生就是钻这个空子来参加吹竽队的,当初他看到这个告示会怎么想呢?

  5、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充数的,而又不被发现?

出示句子: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6、指导朗读。

  师:

正是这样,让南郭先生在齐宣王的乐队里混了一次又一次,但他混得了一时,混得了一世吗?

结果怎样?

出示句子: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南郭先生听到一个个吹竽的消息时,简直吓呆了,吓得怎样?

  8、谁来说说这个成语故事给你的启示?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列举生活中“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寻找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拓展延伸《滥竽充数》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

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师: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3、师: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

哪些字难理解?

竽:

簧管乐器。

充数:

凑数。

师:

  “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师: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1、师: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

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

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

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

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师:

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师:

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

真才实学严格把关师:

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师:

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你找到过吗。

——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课后延伸。

  1、师:

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题目:

南郭先生下岗后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3、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诉大家。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懂得:

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住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写故事。

  二、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成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

  学生说后教师叙述

  2.读题:

成语故事三则就是什么?

成语故事三个,成语故事三篇

  3.谁能来读读这三则成语故事的题目?

  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第二则:

滥竽充数。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认真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请同学们回到课本中,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出示:

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齐读句子。

  你能结合这个句子来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

  竽:

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滥竽:

吹不成调的竽。

  充数:

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

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

  1.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

  让学生谈:

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

  打听情况:

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感到有机可乘跟随别人一起蒙混进去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混的情况: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学生做做样子,用词来形容: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还会有什么表现?

  混的结果:

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理解:

俸禄:

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混的时间很长,

  2.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和别人拿一样多俸禄的南郭先生当时肯定很,你能用这种语气读好这一部分吗?

  3.可世事难料,齐宣王死了。

南郭先生还能“混”吗?

请读读下文,用一个字来说说?

  或:

南郭先生一直混得这样幸福吗?

他最后怎样?

)对于这个“逃”,读了文章,你有话要说吗?

  逃的原因:

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其他人为何没“逃”呢?

  想象逃之前会有些什么表现?

会想些什么?

  4.

  “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不得不逃之夭夭,从他身上你明白些什么?

  四、指导行为:

  1.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这样的事呢?

指名说生活中:

假冒违劣商品害人还影响声誉校园里:

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害人又害已师说明:

一个学生不好影响的是他自己和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不好影响的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不好影响的是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声誉,社会不好影响的是整个国家。

  2.你愿意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

那么我们应怎样做?

  3.理解“滥竽充数”的另一种用法出示句子:

李强擅长打乒乓球,当大家推选他参加区乒乓球队时,他说:

  “我只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五、齐读课文过渡: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使我们受到了启发教育,南郭先

  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则故事,我想这一回再也不会有滥竽充数的人了。

  六、拓展延伸:

师:

结合我们这堂课,你能让滥竽充数这则故事的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吗?

  扩写故事:

展开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让故事更生动。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过程方法:

通过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运用交流、合作、讨论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课文的寓意。

  情感态度:

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

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成语故事中的《滥竽充数》

  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读课题!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竽”是什么东西吗?

师:

竽:

簧管乐器。

充数:

凑数。

  “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师: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竽”的成语故事。

  二、出示目标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了课文的体会。

  师:

我相信,咱们五·三班的学生一定可以顺利达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导航一:

请同学们自己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学生先学学生自由读,同桌读。

  老师后教

  1、师: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2、师评:

字音咬得真准!

谁还想起来读读?

  3、全班读读。

  4、师范读:

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5、同桌互读。

  6、师:

想读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吧!

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导航二:

以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学生先学

  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2、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看书,以小组为单位,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师巡视,了解学情。

  老师后教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师:

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

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

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

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1、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

  师:

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师:

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5、生思考回答。

  六、当堂训练口答题:

你们在现实生活、学习中遇到类似滥竽充数的情况吗?

举例说一说。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8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师:

  “滥竽充数”这四个字,“充数”是以前学过的,那么“滥”和“竽”我们该怎样记呢?

  师:

我提示一下“滥”减去三点水,加上——

  生:

  “滥”减去三点水,加上草字头,“蓝”,蓝天的“蓝”。

  生:

  “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