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6494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作业与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3.资本边际效率;4.自动稳定器;5.AS曲线;

6.J曲线效应;7.经济增长;8.通货膨胀;9.国内生产总值,10.乘数;11.IS曲线;12.挤出效应;13.利率效应;14.马歇尔—勒纳条件;15.经济周期;16.消费价格指数(CPI);17.国民生产净值;18.流动偏好陷阱;19.LM曲线;20.AD曲线;21.实际余额效应件;22.BP曲线;23.黄金分割律;24.菲利普斯曲线;25.最终产品;26.中间产品;27.均衡收入;28.消费函数;29.流动偏好;30.财政政策;31.货币政策;32.法定准备率;33.贴现率;34.公开市场业务;35.绝对优势;36.比较优势;37.汇率;38.净出口函数;39.不稳定原理;40.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

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

2.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

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

4.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B.受影响,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C.下降D.上升

5.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

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8.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9.在汇率自由浮动、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情况下,若一国国内收入增加将导致()。

A.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而使货币升值

B.该国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使该国货币贬值

C.缩减国外商品的进口,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

D.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该国货币币值不变。

10.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为()。

A.6%B.25%C.35%D.5%

11.在国民收入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净值C.个人收入D.国民收入

12.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大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

1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A.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B.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

C.GDP处于均衡水平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4.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A.提高B.降低C.先下降再上升D.先上升再下降

15.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

16.LM曲线表示()。

A.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B.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C.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D.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17.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18.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

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19.一国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20.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合意的储蓄率大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A.小于实际增长率B.大于实际增长率C.等于实际增长率D.不能确定

2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22.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

23.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

24.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25.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A.为负B.为正C.为零D.等于1

26.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B.垂直C.向右上方倾斜D.不一定

27.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

28.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推迟经济的衰退

29.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失业率的下降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30.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降低工资B.减税C.控制货币供给量D解除托拉斯组织

三、计算题

1.已知:

某经济社会中工资总额为1000亿美元,间接税减津贴为100亿美元,利息为1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900亿美元,租金为300亿美元,投资为600亿美元,利润为200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为300亿美元,出口额为600亿美元,进口额为700亿美元,政府的转移支付为50亿美元,所得税为300亿美元。

(1)按收入法计算GNP;

(2)按支出法计算GN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5)计算进出口盈余;

2.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0.8Y,投资为50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8000亿美元,企业非意愿存货变动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0亿美元,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0.9Y,乘数如何变化;

4.已知某经济社会生产函数y=k-0.2k2,y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资本存量。

平均储蓄倾向s为0.1,人口增长率n为0.05,求

(1)均衡资本——劳动比率;

(2)均衡人均产出、均衡人均储蓄和均衡人均消费;

5.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政府购买G=200(亿美元),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

(1)IS和LM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4)若充分就业收入Y=5000(亿美元),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量;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6.某经济社会中;

(1)已知平均储蓄倾向APS=0.2,潜在的社会平均投资生产率=0.4,求有保证的增长率;

(2)已知APS=0.12,K/Y比率=3,求有保证的增长率;

(3)已知APS=0.2,增长速度为每年4%,求均衡的K/Y比率;

(4)已知K/Y比率=4,为了使实际增长率为每年7%,求APS的值;

7.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亿美元,消费是380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100亿美元,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8.下面给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收入(美元)

货币需求量(美元)

利率(%)

货币需求量(美元)

500

100

12

30

600

120

10

50

700

140

8

70

800

160

6

90

900

180

4

110

(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

(2)求600美元、700美元、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

(3)根据上述数据,写出货币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4)根据

(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怎样移动?

9.假定一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

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子?

10.在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双运动鞋,B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4台电视机或者18双运动鞋,问

(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贸易前两种产品在A、B国的交换比率各为多少;

(3)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求两国总的电视机与运动鞋的生产量;这一产量与各自花费天的时间生产电视机与运动鞋相比,产量是多还是少;

(4)假定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比4,A国向B国出口3台电视机后,求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

四、简答题

1.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什么?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3.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4.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存在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如何解决哈罗德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的?

5.LM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6.实际经济增长率、均衡经济增长率、自然经济增长率的含义是什么?

三者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状况?

7.IS曲线右上方的点代表了产品市场的那种不均衡,IS曲线左下方的点代表了产品市场的那种不均衡,并证明之?

8.LM曲线右下方的点代表了货币市场的那种不均衡,LM曲线左上方的点代表了产品市场的那种不均衡,并证明之?

9.BPS曲线右下方的点代表了国际收支的那种不平衡,BP曲线左上方的点代表了国际收支的那种不平衡,并证明之?

五、论述题

1.在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如何自动得到调整?

2.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3.何为自动稳定器?

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4.当一国经济出现内部均衡、外部失衡时,政府是如何将其调整到内外同时均衡的?

5.如何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宏观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储蓄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边际效率:

是一种使投资或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折现值等于该投资或资本品的价格的贴现率。

预期收益的折现公式为VP=R/(1+r)n,R为预期收益,VP为投资或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折现值(或供给价格),r即为资本边际效率。

4.自动稳定器:

又称内在稳定器,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转移支付、累进所得税等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5.AS曲线:

即总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量之间存在正比例的数量关系。

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J曲线效应:

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逆差有一段继续恶化的过程,只有到出口增长率明显大于进口增长率时才能好转;一国货币升值后,贸易顺差有一段继续扩大的过程,只有到出口增长率小于进口增长率时才能扭转。

该时滞长短取决于国内的传导机制和国内市场的完善程度。

7.经济增长:

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

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8.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价格水平偶然的上涨不是通货膨胀;单个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它是指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状态。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由通货膨胀率衡量。

9.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英文简称为GDP。

10.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与社会支出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即K=ΔY/ΔJ。

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等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部门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

11.IS曲线:

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均衡,即I=S。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I>S,曲线上方的点表示I

12.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引起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

13.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投资就会下降,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14.马歇尔—勒纳条:

是指一国要改善国际贸易逆差,一个充分条件就是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货币贬值反而会使贸易状况恶化。

15.经济周期:

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16.消费价格指数(CPI):

是用来衡量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

其具体含义是一篮子商品以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和以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的比。

用公式表示为

CPI=

17.国民生产净值:

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创造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新增加的价值。

英文简称NNP。

18.流动偏好陷阱:

当利率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或者说债券等资产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债券等资产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很小,但可避免债券等资产价格下跌时的风险。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19.LM曲线:

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

LM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LM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20.AD曲线:

商品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1.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会相应地下降,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22.BP曲线:

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表示净出口流入与净资本流出相等。

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顺差,BP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23.黄金分割律:

经济学家费尔普斯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得出的,如果使资本——劳动比率达到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这样一个数值,则可以实现社会人均消费的最大化,这就是黄金分割律。

24.菲利普斯曲线:

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统计方法得出的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反映在坐标图上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具有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后来的经济学家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上涨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25.最终产品: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例如,农民生产的粮食直接用于消费(吃饭),粮食就是最终产品;农民生产的粮食用于食品加工,粮食就不是最终产品。

26.中间产品:

是指不直接进入消费、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例如,农民生产的棉花、纺纱工人生产的棉纱不直接用于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棉纱、棉布,此时棉花、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27.均衡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收入(产出)就是均衡收入(产出)。

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下,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28.消费函数: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消费和收入的数量变动关系就是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是,C=a+bY,a>0,0

29.流动偏好:

是指一项资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条件下转变成货币的难易程度,高度的流动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特点,即保值性和还原性。

货币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果要人们放弃持有货币,就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是利息。

30.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经济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31.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经济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债券增加货币投放、降低贴现率降低利率和降低法定储备金率扩大信贷资金,刺激消费和投资,使生产和就业增加。

32.法定准备率:

是指中央银行决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必须留出存在中央银行的资金比率。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只要留出较少资金存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可以增加贷款数量。

33.贴现率: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降低对个人和企业利率,利率降低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使生产和就业增加。

34.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购买政府债券等于增加货币供给,卖出政府债券等于较少货币供给。

35.绝对优势:

一国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购买别国产品反而便宜;一国之所以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优势,自己生产产品成本比别国低。

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36.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37.汇率:

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38.净出口函数:

是由出口减进口而得到的净出口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式,即净出口函数=X-M=X-i-jY。

净出口是收入水平的函数,它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特别是,当国民收入为YX=M时,净出口等于零。

我们把这一收入水平叫做外贸平衡收入水平。

39.不稳定原理:

一旦实际增长率大于(或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的固定资本和存货就会少于(或多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促使企业家增加(减少)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使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

因此,哈罗德得出结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40.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

其发生机理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迅速增加,AD曲线右移,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二、单项选择题

1.B2.D3.C4.C5.D6.B7.C8.C9.B10.A11.C12.A13.B14.C15.A16.1117.D18.C19.C20.B21.B22.A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