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478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广西桂林十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后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

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

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最可能的因素是

A.主流意识形态确立B.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C.墨学背离传统思想D.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公元前34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

这反映出当时

A.周王室的统治区域在不断地扩大

B.宗法分封的秩序日益强化

C.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

D.诸侯国间的冲突逐渐加剧

3.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

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

这一历程反映了

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

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4.汉武帝时代的理财名臣桑弘羊主张“开本末之途”,“农商工师,各得所欲……工不出,则农用乖;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据此可知他主张

A.国家发展经济应本末并重

B.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

C.提高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

D.以商业方式经营农业

5.表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團

6.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

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

”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

A.将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

B.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

D.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

7.下表是古代典籍记录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一些统治者的做法。

据此可知

A.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地区形成强烈冲击

B.道教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C.儒学在中原地区仍居有传统的统治地位

D.中原地区普遍盛行无为而治的理念

 

8.下表是宋代文献中关于指南针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实证

A.宋代人们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

B.宋代统治者重视扩展海外贸易

C.宋朝时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D.宋朝时科技的应用有了新突破

9.学界普遍认为,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而止于1895年。

近年来,一些学者批驳这一划分,认为1895年以后,洋务运动并未破产,启义上的“洋务运动”有了更大程度上的拓展。

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爱国精神的振奋

C.近代化的进步推进D.现代新军的编练

10.洋务运动期间,曾国藩曾经明确指出:

“西人学求实际。

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

”这表明他

A.已初步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B.已意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性

C.已开始反思儒家文化的局限性

D.已觉察到中西政治的差异性

11.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

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

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

这些作品

A.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12.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

“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

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岸日纷,每况愈下而已。

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

而政治乃能活动。

”在此,孙中山认为

A.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B.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

D.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13.《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玫治决议案》曾对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作出如下评价:

“造成了我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团结和进步”,“增加了敌寇内外的困难,博得了全世界先进人类的对敌谴责和对我同情”。

其评价的是

A.义和团运动中民众对八国联军的抵抗

B.国共两党联合领导的北伐战争

C.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

D.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14.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在《人民日报》上出现的频率情况。

与图中最高峰值A点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B.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南方谈话”促进思想解放

1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D.“一国两制”是国家统的唯一选择

16.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

但到“二五”计划结束的1962年,“二五”计划的所有指标都没有完成,实际完成数的平均值只有19%。

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A.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落实不到位

B.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C.中苏关系的破裂增加了新的压力

D.“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产生了严重干扰

17.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著有鼓吹法律和法治的大量作品,但西塞罗认为大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就连伯里克利的老师在被判刑后也选择了逃跑。

这表明

A.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有限B.雅典公民缺乏法律知识的指导

C.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衰落D.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断裂

 

18.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一套与市民法不同,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发展

A.稳定了地中海区域的社会秩序

B.体现出了较强的时代适应性

C.促进了罗马境内各民族的融合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19.在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说明苏联

A.抓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机遇B.重国家的利益而轻视人民的利益

C.计划体制更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政策

20.下图中英、法、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反映出

A.英国是当时西欧发展速度最慢的国家

B.政局的动荡严重制约法国经济的发展

C.完成国家统一是德国快速发展的根源

D.科技在西欧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1.下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

该漫画的寓意是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

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22.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画家就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所创作的漫画——《华尔街的援助》。

作者意在表明

A.美国缺乏复兴欧洲的经济实力

B.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出现了危机

C.美国援助的目的意在控制西欧

D.马歇尔计划使欧洲联合成为泡影

23.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

从艺术风格上, 他们应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理性主义

24.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公布“新经济政策”,宣称美国将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对外援助。

美国的这一做法

A.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

B.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C.遏制了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D.导致美元丧失了世界影响力

第Ⅱ卷(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满分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在经济学界与伦理学界一直存在这一论题,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孙中山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他认为只有进行政治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才能够保证人民参与经济的平等权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孙中山强调实行“平均地权”能够有效地防止贫富悬殊的扩大,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民生得到较好的改善。

孙中山认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患贫穷,不是患不均,主张振兴实业、实现国家的现代工业化以此来获得经济快速发展。

1924年,孙中山指出在私人资本制度的存在下是无法实现分配公平的,“节制资本”可以预防资本的垄断,实现分配正义。

孙中山强调公平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认为维护社会公平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方法之一。

孙中山借鉴这一方面西方的成功经验,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两者兼得的关键。

——摘编自汪荣有 《孙中山经济伦理忠想探析》等

材料二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是当代 “福利国家”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1945年,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

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遵循“最低原则”“普遍原则”和“责任原则”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1948年宣布建成世界上首个“福利国家”。

政府给公民的津贴与补助,名目越来越多,几乎包括了“从摇蓝至坟墓”所需的所有福利项目。

1960年,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到1983年,达到13.1%。

但以“福利国家”模式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难以为继。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保守党政府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